五台山金刚窟轶闻趣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台山金刚窟轶闻趣话

五台山金刚窟轶闻趣话

作者: 岩峻

五台山金刚窟轶闻趣话

岩峻

金刚窟,位于五台山台怀寺庙群大白塔以北一点五公里处,具体方位是楼观谷左侧崖畔。窟外有始建于宋代的太平兴国寺,旧宅已毁,遗迹安在。

按照佛教典籍记载,三世诸佛的供养之器,皆藏于窟内。尤其是迦叶佛住世时,所造七宝乐器,金纸银书等五类法器,也均由文殊菩萨收入金刚窟,史称“五功德”。

正因为金刚窟是清凉佛国文殊菩萨收入五功德的所在,才引得中外著名高僧大德争相参访礼谒。外城高僧佛陀波利人窟不出,无著上人人化窟内,诸多化现为金刚窟留下了颇具神奇色彩的轶闻趣话。正如明代著名高僧释镇澄所言:石门寂寂锁苍台,

波利寻真去不回。

大智愿工无向背,

游人何事浪相猜。

一、神奇金刚窟内藏五功德

不知何年何月,在佛国清凉圣境的楼观谷左侧崖畔,生

就了一处幽深奇崛的岩洞;洞外四季百鸟争鸣。初春时节花香异常,人夏至秋绿树掩荫,立冬以后白雪漫山,恰似一位童颜鹤发的僧家禅坐人定。相传,是率领一万弟子演教弘法的文殊菩萨,慧眼观得此处圣迹。洞内景象更是不可思议,窟里微光显现,。山水景色俱佳,并有玉舍精蓝邻次栉比,兼有洞外草碧花香之情境,文殊见境,甚感欣慰,当即将此窟辟为密宅,并命弟子将“七宝乐器”、“钟”、“箜篌”、“星宿劫二佛全身宝塔”、“银纸金书及百亿四天下文字”等五类法宝收藏于此。文殊菩萨在此弘法演教,其渡化众生,导引群迷的殊胜功德令人不可思议。弟子深觉金刚窟是一处包容了宇宙大干世界的非凡境界,是去往人天觉路的一个通道。

那么,何谓五功德呢?据多种佛教资料记载,上述五类佛的法宝中,任何一件法器都具有超乎寻常的救度众生的功德。其中,箜篌是椤伽山罗刹鬼王于迦叶佛时所造。银箜篌有八万四千种曲调,每个曲调可以调治一种烦恼。若有外道者入山,天弹箜篌大放光明,外道者闻此声音毕身受清凉音乐的洗礼,所有邪恶消除,证得三果。又如文殊收入金刚窟的一口钟,《祗恒图经》中记“有钟一口,可容二十石,形如此土晋州出者,钟即自鸣声闻中千世。声中所说菩萨行八圣道,断除诸烦恼……”此钟于拘楼秦佛时兜率天王所造。所谓银纸金书,实际上是远古时候祖先所著的《大昆尼藏》

和《修多罗藏》等佛教经典。

作为东土震旦国文化传承的偶像,文殊菩萨在这庄严殊胜的清凉世界,慧眼观得金刚窟,并将佛的五功德收入其中,辟为演教弘法的密宅,不仅最具神奇性,而且更包含了神圣性。正史上记载的唐代仪风元年和永淳二年(分别为676年和683年)到东土大唐的天竺僧人佛陀波利,化人金刚窟的故事,正好印证了中印文化交流的具体年份,为进一步研究五台山文化提供了重要依据。

二、佛陀波利西来僧遁入金刚不复还

话说大唐乾封元年,高宗下令天下诸州各置一寺庙,后又于咸享二年兴建了洛阳龙门奉先寺,佛教从此进入了隆盛时期。却说是风仪元年,西域密宗高僧佛陀波利,欣闻东土震旦国有文殊菩萨住处清凉山,就不惜跋涉远行,历时三载到得大唐京都长安,征得高宗许可后,又辗转朝五台山行进。一直走到台南三十余里处,在虎阳岭上,只见这里草碧花香,林木葱茏,其山体峻峭,且呈五峰耸立之状。波利心生欢喜,五体投地。面对岭上祷告:“如来灭度后,众圣潜灵,唯有大圣文殊师利,大悲无尽,于此山中,激引群生,教诸菩萨。某欲亲睹圣容,远涉流沙,前来瞻礼,万望大慈,让我见到真容,聊接慈语。”说毕,波利悲泣,并再向山岭礼敬。这时,忽见一老人,立于波利眼前,用婆罗门语说:“你一片真情,远访圣踪。这汉地众生多造罪业,出家僧侣,屡犯

戒律,西土有经典为《佛顶尊胜陀罗尼》,能灭众生重罪恶业,你拿来没有?”波利答道:“贫僧一心礼圣,没有拿经来。”“既然没有带来经典,你不是白来一趟吗?”老人又说:“即使是见到文殊你能认识他吗?你应迅速返回,取来此经,利益此土多苦众生,还愁见不到文殊菩萨吗?”波利听了老人的话,仿佛茅塞顿开,朝老人足底连连叩拜,待他举头望时,老人已经失其所在。佛陀波利悲喜交加,顿然悟到,自己已经见到文殊大圣了,这样更加坚定了他返回西域尊请《佛顶尊胜陀罗尼经》的决心。

终于弘道元年,佛陀波利携《佛顶尊胜陀罗尼经》返回大唐京都长安。大臣们得此消息奏报高宗,皇帝大悦,立即命令日照三藏法师与波利共同完成翻译任务,并且赐波利绸缎三千匹。波利跪在皇帝面前泣奏道:“贫僧奉文殊圣命取经,目的是为了济渡众生,并非为富贵而往还,愿陛下明察我的心思,收回所赐之物。”高宗准奏,收回赐品,将波利与三藏所译唐本赐赠西明寺,命该寺僧人正顺等再译。几经努力终于完成了陀罗尼经的译著。之后,波利携梵本前往五台山。

这次携经登五台山时,已是又一年的初夏了,佛陀波利途步艰难跋涉,行至虎阳岭下,三步一叩首,五步一礼敬,直到台怀地境。在大白塔前停留时,只见金刚窟所处山崖,光纲庄严,宝刹殊胜,圣真肃穆,林木森森。波利加快脚步,

径自步人金刚窟中,其余随从眼中所见,俱是一个景象非凡的佛门寺宇,待波利人内,圣境顿失,唯有一个天然岩洞存于眼前。正待他们呼唤波利出窟时,只听洞里传来微微嗡响,继而是诵经礼佛的声音。大家知道,西来圣僧已经找到了自己的归宿。

然而,佛陀波利带来的《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却盛行于世,为中外文化交流写下了重重的一笔。《华严》经中说:“华藏世界所有尘,一一尘中见法界。宝光现佛如云集,此是如来刹自在。”由此可见,金刚窟绝非凡界,真所谓不可思议。

三、金刚窟文殊化现般若寺无著得道

大历三年(768),牛头宗僧人无著也来到五台山,无著为永嘉董氏子,自幼非常聪明,12岁在猗律大师门下出家,即能背诵大乘经的数万首偈,又精于戒律。21岁时,剃度师就把度化之事交给他。后因慕牛头忠禅师,从其学习禅宗心要,又抵京师在澄观处研习《华严》。且说无著研习各种经论,不废一寸光阴,在同道中自然鹤立鸡群。那一天忠禅师却对他说:“一般人是惟恐自己不够聪明,而你却是太聪明了,如果你不是聪明太过,就不会见到风就想起雨来。可是你的聪明智慧来参学佛理,实在是寸:佛理相隔甚远,你如果能把自己的一切忘了,就没有得不到的佛法。”无著听了,顿开法眼。暗想学禅修道,在胜境中易于启发,于是在这年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