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系统及体系结构.pdf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电子政务系统及体系结构
电子政务系统(EGS)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与应用而产生的一个政务信息管理系统。

电子政务系统作为实施电子政务的有效工具和工作平台,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和信息安全等技术的支持下,为政府机构的业务流程、管理模式和服务方式的优化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服务环境。

相对于办公自动化和政府上网而言,电子政务系统所涵盖的内容更为广泛。

我国电子政务系统的总体结构是由网络基础设施支撑体系、政府业务应用系统、公共监管与服务系统、标准化规则制度、技术安全保障体系五个部分组成。

由于电子政务系统呈现出技术性强、结构复杂和规范标准化的特征。

所以,电子政务系统的体系结构涉及到基本框架、网络模型和系统标准等方面的相关内容。

第一节电子政务系统概述
一、电子政务系统的定义及特点
所谓电子政务系统,广义上是指支持政府政务活动的电子技术手段的集合。

狭义则是指:一个建立在计算机硬件设施和软件以及网络和通信设施基础之上,在相关法规和制度约束之下,实现政府电子政务活动目标的人机系统。

一般而言,政府的主要职能在于经济调节、市场监督、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而政务系统的特点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政府进行信息化改造,实现这四大职能的电子化和网络化。

通过使用电子政务系统,可以规范政府公务人员的工作流程,提高办公效率,增强团队协同工作能力,做到公文处理、事务管理、人力资源和资产管理的科学化,预防管理真空,降低运行成本,实现信息的及时发布与共享,增进内部交流,整合优化政务活动和职能。

因此,从信息管理的角度来看:电子政务系统是一个基于互联网络并在Internet技术支持下,面向政府机构、企业及社区民众信息服务与管理的网络信息管理系统。

电子政务系统一般来说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性质:
1.电子政务系统是典型的人机协作系统。

电子政务系统的建设必须以政府信息化目标为出发点,与政府人员及政府职能有机结合,电子政务系统不是仅能处理简单事务的机器系统,而是履行信息化时代政府职能的有机系统。

2.电子政务系统是以信息数据为处理对象的系统。

电子政务系统作为一种信息系统,其输入、输出和处理的对象是各种政务信息和数据。

从信息数据处理的要求来看,电子政务系统同样要确保信息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可验证性、可访问性和安全性,电子政务系统的运行和处理方式应具备可靠性、灵活性和时效性。

3.电子政务系统是自动的工作流系统。

电子政务系统应是具有事务自动处理能力的工作流系统,在协同化和流程优化的基础上,可以实现某些办公过程的自动化处理,甚至能实现政策信息咨询的自动应答。

4.电子政务系统是开放的可扩充的系统。

电子政务系统不应该是“信息孤岛”,而是在安全保障基础上开放的可扩充系统。

电子政务系统应建立在技术和管理标准规范的基础上,
保障各系统之间、系统和各用户之间、应用系统和网络低层之间良好的兼容性和开放性。

从而便于系统数据转换和共享以及系统的升级换代。

从以上的性质分析可以总结出电子政务系统的基本特征如下:
1.它是一个跨部门、一体化、支持前后台(门户网站、管理信息系统、电子办公系统、数据库、决策支持系统等)功能的智能型综合化系统。

2.它是一个具备各种应用的支撑系统,能在互联网上全面实现以公众为核心,进行公共管理业务传输服务的网上自动化办公系统。

3.它是一个具有满足信息实时双向性交流要求,同时能传递高度个性化信息服务的政府信息门户,这个信息门户可以是“政府门户网站”,或是“一站式”的政务服务大厅。

4.它是一个能够实现政府资源计划,支持政府科学决策,体现协同管理和客户关系管理的知识管理系统。

5.它是一个和数字签名与公钥基础设施相配套的,能保证信息交流、服务传递以及在线财务安全的可信系统。

此外,统一的电子政府系统有望把政府的服务功能也全部融入到整个国家网络之中,通过对具体政务应用资源的优化整合,实现一种“一站式”的无缝集成服务系统,对公众提供统一、标准、方便和快捷的电子政务服务。

二、电子政务系统的构成要素
电子政务系统的构成要素是指在电子政务系统中相互制约和影响的基本因素,它们主要来自于技术、信息、职能、制度和人员等方面。

这些基本的构成要素决定了电子政务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

1.技术要素
电子政务系统是由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信息管理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等相结合,共同所构建起来的一个综合性的政务信息管理系统。

它将政府工作从传统的工作环境转移到以网络为基础的信息平台之上,形成了“一个技术平台,四个资源整合”的工作模式。

一个平台是指“数字化与网络化”技术集成的服务平台。

四个整合是指“政府资源整合、企业资源整合、社会资源整合及社会服务整合”。

电子政务系统依靠各类数据库、办公自动化系统、管理软件、互联网络和万维网技术的运用,来实现本单位与上下级单位之间的公文运转、信息交流和信息共享,为政府决策和工作人员日常工作提供支持服务。

2.信息要素
从广义上来讲,任何一个信息系统都是以信息为工作对象的,都具有信息的输入、处理和输出的功能。

政府工作的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大量的公文处理,数据或信息是电子政务正常运转的基本保障。

电子政务系统也就是利用信息技术来管理和利用信息资源,挖掘出信息在电子政务中的价值,以提升信息的原始价值,同时,采用网络等技术改革政府信息交流方式,使政府可以更好地为公众提供服务,改善政府与社会的互动关系。

3.职能要素
电子政务系统的职能决定了政务系统的基本目的和任务,从政府业务工作的角度来划分,电子政务系统可分成通用电子政务系统和专用电子政务系统。

(1)通用电子政务系统主要负责政府内部的具体事务处理。

例如,政府部门中的人财物管理、公文和档案管理、政府采购、工作日程安排、电子会议、政策法规颁布等内部业务工作。

通用电子政务系统适用于一般性的政府管理工作。

(2)专用电子政务系统是指为政府专项管理与服务工作所开发的电子政务系统。

例如,负责行政执法功能的审计管理系统、司法与公安管理系统;负责经济工作监督任务的工商与税
务管理系统、金融管理系统;实施政府服务功能的气象信息系统、科技人才管理系统等。

这些专用的电子政务系统必须建立内部的相关数据库,通过对这些库内数据的综合分析,政府部门能很好地全面了解到社会与经济情况,正确的制定出各种有益的决策。

4.制度要素
制度和规则是电子政务系统中必备的规定性要素。

它们的制定和确认是电子政务系统的基本成份和运行要求,也是电子政务系统的具体工作准则。

电子政务系统运行的效果主要体现在其是否合理地实现政府制定或规范的内容。

5.人员要素
电子政务系统中人员要素是系统的核心要素。

电子政务系统作为一个人机系统,其工作效率的优劣和安全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的工作状况。

电子政务系统要充分发挥人机各自的特点,采用“最大最小原则”,即人承担的工作量尽可能地小,信息设备承担的工作量应尽可能地大,在最大限度利用信息设备的同时,还要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注意他们在人机结合应用中的主导地位,有效地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和生命期。

三、电子政务系统的组成
电子政务系统主要由政府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办公自动化系统,数据交换系统和网上政务处理系统三个组成部分。

1.政府部门内部电子化和网络化的办公自动化系统。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政府部门逐步开始实现办公业务活动的无纸化和电子化,网络环境下的办公自动化改变了政府的管理方式。

办公自动化系统按照其任务的性质和处理范围,被分别用在事务处理、信息管理和决策支持三个功能层次方面,以先进的科技手段来优化办公业务,达到方便管理、决策科学和提高效率的目的。

2.政府部门之间通过互联的计算机局域网络而进行信息共享和实时通信的数据交换系统。

网络技术的应用为各部门实现跨部门的业务联动和资源共享提供了可能,各部门通过数据交换系统及内部办公自动化系统与协同办公平台相联接,同时业务调度系统将前台服务网络接收到的服务要求,按照处理方式分散到各部门或办公平台。

而需要查询的信息则直接从资源共享平台上下载;对要求处理的公文就直接上传到协同办公平台,并分配到相关部门进行办理。

而需要由其它各级政府联办的事件,可以通过政府内网向同级政府或上级政府提出办件申请,并由政府内网来实现流转办理。

3.政府部门通过外部公众网络向民众进行信息发布、互动交流和提供政务服务的网上政务处理系统。

网络化的办公技术和手段,影响了政府内部的信息产生、加工和传递过程,提供了突破政府部门“信息孤岛”的技术能力。

政府门户网站作为一个现代信息技术与先进的公共服务理念有机结合的网上政务处理系统,可以为政府部门和公众之间的网上交流提供一个互动的窗口。

政府通过政府门户网站实现信息发布、政务公开、公众参与和在线办事等基本政务职能,获得公众对服务种类和服务质量的要求与反馈信息、处理公众需求、管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服务。

公众则利用政府门户网站迅速的获取政府机构的职能、组成、办事流程、政策法规和政府服务项目等相关信息,同时也能够直接表达自己的意志、向政府提出服务的要求,合法地实现权利并履行义务。

一个完整的电子政务系统应当是上述三个子系统部分的有机组合,这样才能使它具备有效提升政府管理与协调能力,增强政府的监管力度,促进政府决策的科学化和正确性等综合整体功能。

同时,这三个子系统部份又各有其自身独立的功能和特定范围的服务目标,以便完成
不同的工作任务,提升政务办理的质量与效率。

例如,政府部门内部的电子化和网络化办公能够规范工作流程,节约费用,提高办公效率;政府部门之间通过互联网络的协同办公能够促进政府部门之间信息的交流与共享,行政事务处理的互助与协调,强化政府制订和执行政策的力度;政府部门通过建立在外部网络平台上的电子政务网站,能方便地与社会公众进行双向的信息交流,有助于民众与政府部门的联系、理解及沟通,进行快捷的政务业务的办理,提高政府公共服务的能力与效果。

电子政务系统中各子系统之间的这种分工与合作,实现和满足了电子政务系统所要求达到的总体功能目标。

第二节电子政务系统的体系与结构
电子政务系统是一个内部包括多个独立功能的集成应用系统。

电子政务系统中的各个子系统在功能上的互相合作和支持,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的信息管理系统。

但是由于这些子系统分别存在应用范围、基本功能、组成结构和资源需求等方面的差异,所以,一个实用的电子政务系统在工作运行中往往会受到这些因素的干扰和影响,这就需要电子政务系统有一个统一的体系结构模型,使电子政务系统的建设标准化和规范化,实现电子政务在资源管理、安全保障、网络环境、业务处理和支持服务上的综合统一目标。

一、电子政务系统的体系结构
我国电子政务系统的总体体系结构如图3-1所示,它是由网络基础设施支撑体系、电子政务业务应用系统、电子政务公共监管与服务系统、电子政务标准支撑体系和电子政务安全支撑体系五个部分所组成。

图3-1 电子政务系统总体结构体系
1.网络基础设施支撑体系
网络基础设施支撑体系做为电子政务系统的软硬件基础设施,为电子政务系统中的各类应用提供底层支持能力和信息传输服务。

网络基础设施主要包括系统使用的硬件设备和各种软件。

常用的硬件有:个人计算机、网络服务器、输入/输出设备、路由器、交换机、网线和数据通信设备等。

软件主要是:系统软件、应用软件和中间件。

其中系统软件中的操作系统是支持各类软件的基础核心,数据库系统软件则用于存储和管理电子政务系统中需用的各类数据
信息。

而中间件作为连接软件组件和应用的一类服务软件,它能起到集成各类数据资源、支持跨平台异构分布数据资源的访问处理,提供多平台的应用集成解决方案,实现相关政务信息数据的共享和交换等作用。

目前的中间件主要分为:数据存取中间件、消息中间件、事务处理中间件、分布对象中间件和应用服务中间件五大类。

2.电子政务业务应用体系
电子政务业务应用体系是一个帮助政府部门之间和内部开展电子化办公服务的应用系统。

在这个应用体系中包含了:办公自动化系统、多媒体视频会议系统、政务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系统等,多个支持各级政府电子政务业务工作开展的应用软件。

电子政务业务应用体系内的各子系统对各级政府间和政府内部的:公文审核、文件传递、信息交流、事务处理、数据统计、工作决策等政府工作起到了有力的支持作用。

3.电子政务公共监管与服务体系
电子政务公共监管与服务体系是针对社会公众的公益服务、社会各界的业务活动所建立的一套监管服务体制。

电子政务提供的服务重点之一就是要面向社会、面向企业和面向公众,同时这些服务也常常附带有法律和法规的监管性质。

社会公众的服务主要有:个人证件的申请和延期;私人物品的转让和登记;网上交易的提供;教育及培训管理;就业信息的查询;社会保险缴纳和医疗健康帮助等等。

面向企业的服务主要是涉及:企业或公司的注册;个体或集体税务的申报与缴纳;员工的社会福利申请;统计数据的提交和政府部门的公开采购等。

而面向社会的服务则包括了各类公开的信息和一般的、非敏感的社会服务。

例如:基于政府网站的信息发布与查询;向全社会进行的信息采集和各类项目计划的申报或申请、政府的相关文件与法规的颁布和查询等一系列通过信息手段为基层群众提供的各类便民服务。

电子政务公共监管与服务体系的存在正好能保障和满足这些社会服务的需求。

4.电子政务安全支撑体系
为了实现数据资源共享、协同工作和业务互动,电子政务需要建立统一的安全体系。

电子政务安全支撑体系是确保整个电子政务系统安全、可靠、平稳运行的重要保障基础。

电子政务安全支撑体系通过它内部设置的安全策略、安全措施和安全技术,从电子政务系统最低层的基础设施开始直至最高层的应用服务均提供不同方式和级别的安全防御手段。

如比较常见的:网络信道的加密和网络的物理隔离;安装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数字认证、访问控制、系统备份与病毒查杀措施等。

依靠电子政务安全支撑体系在安全管理、控制机制、防护措施、技术方法和硬件设备上提供的安全保护功能,电子政务系统就能够较好地发挥它的政务服务功能作用。

5.电子政务标准化支撑体系
电子政务标准化支撑体系的主要任务是保障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和政务互联、互通和互动。

它由总体标准、应用标准、应用支撑标准、信息安全标准、网络基础设施标准和管理标准这六个子标准部分共同组成,这些标准都是电子政务系统体系结构设计中必须共同遵循的国家化统一标准规范。

其中总体标准包括了电子政务总体性、框架性、基础性的标准和规范。

应用标准包括了数据元、代码、电子公文格式和流程控制等应用方面的标准。

应用支撑标准包括了信息交换平台、电子公文交换、电子记录管理、日志管理和数据库等方面的标准。

信息安全标准主要包含安全级别管理、身份鉴别、访问控制管理、加密算法、数字签名和公钥分配等方面的标准。

网络基础设施标准主要有基础通信平台工程建设与网络互联互通标准。

管理标准主要是为确保电子政务建设质量而制定的电子政务工程监理和验收上的标准。

二、电子政务系统的基本结构
电子政务系统具有层次化和模块化的结构特征,它由网络系统层、信息资源管理层、应用服
务支撑层和应用业务层四个基本层构成。

除此之外,系统还受到相应的标准规范和安全措施的支持。

从电子政务系统的基本结构图3-2可以发现,自下而上分别是:网络系统层、信息资源管理层、应用服务支撑层和应用业务层,各层内部都包含自己的功能系统模块,这些模块以硬件、软件和中间件的形式呈现。

同时,电子政务标准规范体系模块和面向电子政务的安全体系模块与各层相耦合。

这种分层的模块化结构也是电子政务系统的一种代表性的基本框架结构,在实际应用中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

图3-2 电子政务系统基本结构
网络系统层位于电子政务系统结构的最低层。

它是电子政务系统网络通信服务的基础设施。

各种计算机硬件设备通过与网络传输介质和网络中继设备的连接,形成支撑整个电子政务系统的网络架构,再加上安装的操作系统、通信协议和网管工具等软件,共同构成了网络系统层。

网络系统层向它上层的信息资源管理层提供数据存储和管理所必需的软硬件基础设施和网络环境。

遵照国家信息安全的有关政策法规,该层要优先考虑采用国内的安全系统产品。

信息资源管理层是在网络系统层之上,它主要负责处理和存储在政府信息资源中心和网络系统中存在的各类数据资源,对应用服务支撑层需要的数据,采取访问、转换、提取、过滤与综合的技术方法进行整合。

该层内通常包括数据库及其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

应用服务支撑层是一个信息的交换层。

在这个层中有工作流引擎和电子政务中间件平台。

中间件是用应用程序接口(API)定义的一种软件层,它是一类独立的系统软件或服务程序,主要的功能是在客户机与服务器或者服务器与服务器之间传送数据,实现客户机和服务器群之间的通信。

中间件具有强大通信能力和良好的可扩展性,以分布式软件管理框架支持跨平台的分布式异构数据访问,从而向应用业务层提供了统一的数据服务。

应用服务支撑层内的工作流系统通过工作流引擎驱动数据在应用业务层的各应用之间流转,以便根据分工来合理、高效和完整地分配信息。

同时,利用在它上层的面向政务领域应用框架可以快速地生成各种具体的政务应用,并根据需要实现动态扩充或调整。

应用业务层是电子政务系统的最高层,它包含政府对政府(G2G)、政府对企业(G2B)、政府对公众(G2C)和政府对雇员(G2E)等模式下的政务服务应用系统,以及协同政务工作的决策支持系统。

以上四层中都包含有电子政务标准和电子政务安全内容的功能性模块。

电子政务标准规范体系和面向电子政务的安全体系是对电子政务的实施提供统一的技术与法规依据,以保障建成的电子政务系统能安全与可靠地运行。

电子政务标准和规范体系由总体标准、网络基础设施标准、应用支撑标准、应用标准、信息安全标准和管理标准六类模块组成。

电子政务的安全体系则包括安全法规标准下的安全策略、安全管理、安全技术产品、安全基础设施和安全服务等信息安全保证措施。

它们并不单独附属在某一层,而是对四个层次都分别提供相应的模
块化功能服务。

三、电子政务系统的网络层次结构
电子政务系统将各种软硬件设备同网络技术进行整合后协助政府部门实现政务工作的数字化、自动化和网络化。

电子政务网络平台是电子政务系统运行的基础。

了解整个国家电子政务系统的网络层次结构,明确本部门管辖的电子政务系统当前所处的位置,对电子政务工作的开展和电子政务系统的建设大有好处。

1.我国政府网络平台的层次结构
我国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在层次上与我国行政体制的层次结构相一致,可以分为中央级网络平台、省市级网络平台和地市级网络平台三级。

各级网络平台则将自己辖区内的部门网络连接成一体,构成本级的横向网络。

各级网络平台都建有网络中心,来负责管理和维护本级网络,保证本级网络内部以及本级与上下级网络的通畅连接。

图3-3 政务网络平台层次结构
中央级网络平台连接中央级国家机关各部门的网络,通过中央级网络中心接入电子政务统一网络平台。

省市级网络平台连接本省(直辖市)国家机关各部门的网络,通过省市级网络中心连接到电子政务统一网络平台。

地市级网络平台连接本级国家机关各部门的网络,通过本级网络中心连接到电子政务统一网络平台。

中央级网络中心是整个网络平台的核心枢纽,它统一负责整个网络平台IP 地址的分配、域名管理、主干网络管理和广域路由等工作。

省市或地市级的网络中心负责区域性的网络地址分配、域名管理、地区网络的管理和局部路由。

各个网络中心还设有专门的接口与其它的专网相连接。

由于网络中心在这种网络拓扑结构中的重要地位,对于核心网络中心有必要设置专门的备份中心,当网络中心出现故障的时候,备份中心能够迅速地接替网络中心的全部工作,成为新的替代网络枢纽中心,保障网络安全和顺利的继续运行。

在整个网络层次中,中央政府各部门都需要和省市级的对口部门建立行业系统纵向网。

对于已经建成的行业系统纵向网,政务统一网络平台可在网络中心设置专网接口,使其接入统一平台,实现跨部门、跨地区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

对于拟建的行业系统纵向网,可采用虚拟专用网(VPN )技术,在统一网络平台上建立虚拟的行业系统纵向网,以支持中央和地方各对口部门之间特定业务系统的建立,并能进行同级但不同业务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换。

纵向网与横向网纵横交错的结构既便于各部委内部行政指令的上传下达,又便于不同部门之间工作上的沟通与协作。

除了形成层次型的分级网络平台结构之外,电子政务系统也可以组成中心型拓扑结构的系统模式。

这是一种以中央网络为核心,分别与周围的部门及地区、数据备份中心、专用网络和… … 中央级网络平台
省市级网络
平台1 省市级网络 平台2 省市级网络 平台n
地市级网络平台
1~n 地市级网络平台1~n 地市级网络
平台1~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