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死水微澜》看李人的民族风情-最新文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死水微澜》看李人的民族风情

一、富有地方特色的人物形象

(一)川西辣妹子――蔡大嫂

《死水微澜》里的蔡大嫂是一个典型的四川妹子形象,敢爱敢恨,外表泼辣,心底善良,性格也较复杂。她倔强好胜,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企图通过自己的反抗和努力来掌握自己的命运。在韩二奶奶的“教诲”下,常常做着要嫁到成都当少奶奶的梦。成都梦破灭后,她退而求其次,嫁给天回镇一个开杂货铺的老板蔡兴顺。满足了基本的物质生活需求,但依旧感到生活的缺失,于是袍哥罗歪嘴的出现弥补了她心灵的空洞。然而,罗歪嘴与顾天顺较量,袍哥败北,罗歪嘴逃走。蔡大嫂为了救丈夫、情人,在紧急无可奈何之下,忍痛嫁给了顾天成。她是一个很有主见很有胆识的妇女,在她与罗歪嘴对洋人洋教的询问时,那些谈吐、观念见解,让罗歪嘴“心中不觉很为诧异:‘这女人倒看不出来,还有这样的气概!并且这样爱问,真不像乡坝里的婆娘们!’”①沙汀在《为川西坝人民立传的李?老(代序)》中说,《死水微澜》是反帝反封建的,蔡大嫂正是这类人物,她不满意自己的丈夫,因为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与罗歪嘴是情投意合,出于自愿。发生教案后,罗歪嘴逃跑,不管顾天成如何追求她,她都不愿意,因为她讨厌洋教徒。[1]我觉得沙汀的分析存在着时代的局限性,蔡大嫂是一个乡村妇女,她对外界对中国的历史进程还

没有这么高的觉悟,她喜欢谁,完全是由她内心的感情所决定的。她后来也不是没有答应顾天成的追求,在顾天成说明三番五次来看她的缘故时,曾当着父母、顾天成的面说“只要我顾三奶奶有钱,一肥遮百丑”。①可见,蔡大嫂并没有像沙汀说的那样,反帝反封建,她只是为自己的人生负责,勇于追求自己的幸福。

(二)哥老会的袍哥代表――罗歪嘴

罗歪嘴原名罗德生,他是蔡兴顺的表哥,不喜读书,故参加哥老会外出跑滩。他“能够走官府,进衙门,给人家包打赢官司,包收烂账”,[2]具有民间社会草根英雄的特点。而当三道堰事件爆发后,受顾天成的诬告,被官府捉拿,他仓皇出逃,而这些体现出他色厉内荏的一面。他设赌局、烫毛子、嫖妓女,满身的袍哥流氓气息。而郝家大小姐被流氓痞子调戏时又奋勇相救,具有正义感。据《李?人图传》中解说,李?人的儿子曾被票匪绑架,全家皇急欲死,后来终因托一有力袍哥邝瞎子,多方说合,借款上千,历经27天的奔波,才将儿子救出来。于是邝瞎子就成为《死水微澜》中罗歪嘴的原形,绑票事件似也能在其的情节中找到痕迹。[3]所以说,“好人好到底,坏人坏到底”的人物描写在李?人的笔下完全颠覆了,罗歪嘴身上积聚着人类普遍的性格特征,应该说是对人物更真实的刻画,生活在现实生活中的人。

二、具有四川特色的地方方言

从新文化运动开始,就倡导白话文,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算是众人皆知的第一部白话文小说。李?人也是中国现代白话文

小说的最早实践者之一,对中国文学现代化做出了独特贡献,如《儿时影》、《盗志》、《做人难》等。[4]而他的大河小说三部曲则是用地道的四川方言写成的,里面包括了很多的俗语、俚语、歇后语等。谢应光老师在他的《张力与遮蔽之间――谈的语言问题》中说道:“从语言角度看,至少有三种话语系统相互交织在一起。一是20世纪初的四川方言,大多数至今还在使用;二是四川的袍哥行话,今天大多已经绝迹;三是当时的官话,即政府和知识分子使用的半口语半书面语。” [5]

表格一:20世纪初的四川方言

表格二:四川的袍哥行话

从这两个表格中的词句中,有些词句很容易明白,乃至现今仍在使用,而有一些词句则是需要普通话的翻译才能看懂,或是已经消失不见了,这体现了语言随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因为区域的联系加强,自身影响力的深入,一些袍哥行话在普通话中也盛行起来,如搭手、舵把子、识向、栽了等等。袍哥虽然在当今社会里消失了,但是它流传下来的一些袍哥行话不论是用川话调还是普通话调说出来,依旧显示出当年袍哥的霸气风范,或者说是一种江湖情结。

谢应光老师说的第三种话语系统“半口语半书面语”,在我看来,随着社会时代的进步,慢慢演变成了另一种腔调,那就是普通话的四川方言调。

三、浓郁的地方风俗民情

(一)四川味道――川菜

川菜的特点就是味美、味多、味浓、味厚,有“吃在中国,味在四川”之美誉。《死水微澜》在第一部分序幕中,就从“我”爹爹的口中说出了蔡大嫂精湛的厨艺:连连称赞鱼做得好,又嫩又有味。①爹爹以为是鱼本身就鲜的缘故,殊不知是蔡大嫂的厨艺让鱼变得这么鲜美。《大波》第一部里讲郝大小姐香芸做的宫保鸡丁、豆瓣鲢鱼,葛寰中的评价是“绝好的四川饭菜。”③由此可见,川菜在人们心中的位置可谓重要。(下转第27页)(上接第25页)

四川麻婆豆腐可算是川菜的代表之一,在《大波》第二部里,还讲了“陈麻婆豆腐”的由来。②其中对麻婆豆腐的原料以及做出的味道有一个简单的介绍,而从里面简单的几个形容词“又烫、又麻、又辣、味道又大”就能让人口中生津,仿佛一碗热气腾腾香喷喷的麻婆豆腐就摆在眼前。

(二)从地名透析当地的历史文化

1、天回镇。小说《死水微澜》的发生场地主要在天回镇,天回镇位于成都北郊,它的由来还有一段真实的历史故事。安史之乱时,唐玄宗带着杨贵妃逃离京城,奔往蜀中。众军不肯西行,发生兵变,先杀宰相杨国忠,又逼玄宗缢死杨贵妃。后将士们方簇拥着唐玄宗行数日后到了成都北郊的一个小镇。第二日传来郭子仪率军打败安禄山的消息,玄宗从此镇回京城,后小镇的老百姓便商议把镇名改为“天回镇”。[6]

2、青羊宫。它是川西的第一道观,坐落在成都西南郊。相传宫观始于周,初名“青羊肆”。据考证,三国之际取名“青羊观”。到了唐代改名“玄中观”,在唐僖宗时又改“观”为“宫”。五代时改称“青羊观”,宋代又复名“青羊宫”,直至今日。二月十五日,说是老子的诞辰,这一天青羊宫的香火很盛,而同时又是农具竹器以及各种实用物件集会交易之期。成都人不称赶庙会,只是简单称为赶青羊宫。《死水微澜》对人们赶青羊宫进行了很详细地描写,它反映了成都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三)盆地街民风情

1、东大街的灯会。老舍曾说过成都在他心中就是一个小北京,生活步调和北京有很多的相似处。成都的大街小巷,星罗密布,如东大街、春熙路等等。中国有许多节日,端午节、中秋节、春节等,而挨着春节最近的元宵节则是以灯会,这一项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活动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自古以来描写灯会的诗句数不胜数,“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旧”;“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所以,东大街的灯会也是成都不容错过的一道风景线。“自正月初八日起,成都各大街的牌坊灯,便竖立起来……所以一到夜间,万灯齐明之时,游人们便涌来涌去,围着观看。”①东大街的繁华,东大街的热闹,在每年的春节,又特别是灯会时节,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显得更为壮观。

2、天回镇的赶集。赶集,可以追溯到秦汉以前,在中国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