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熟人社会到无主体熟人社会心得体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熟人社会到无主体熟人社会心得体会
中山大学教授吴重庆在《从熟人社会到无主体熟人社会》讲座上,以行动主体与结构的互构理论为基础,解释了农村大量青壮年主体流出后,出现的诸多现象和问题,并由此提出了“无主体熟人社会”的概念,既是对“空心化”背景下农村社会结构及其性质的总体性判断,也是对当前农民行为逻辑的新阐释和对农村基本社会秩序进行新概括。

通过学习,我有以下的几点认识和看法。

根据笔者理解,“无主体熟人社会”概念可以从两个层面给予以想象和建构,一个是“无行动主体”层面,即农民“身体不在村”,一个是“无主体性”层面,即农民“人心不在村”。

两个层面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构成表里。

吴重庆教授主要提及的是在前一个理论观点。

那么,所谓无主体熟人社会有什么理论含义呢?
首先,无主体熟人社会的提出可以说使得费老的《乡土中国》中的很多观点有了时代的呼应,让我们看到中国乡土社会在现代化中所体现的特点,乃至病变。

我们知道,熟人社会是中国几千年的农耕文化所形成的一种很成熟的社会形态,由于现代化和都市化的作用,这个形态正在解体之中,可解体下的乡土社会有何特点呢?我们需要一个理论性的概念。

而无主体熟人社会给了一个形态或类型上的说明。

其次,中国社会的现代化是在一个有着自身文明、历史、
思维和习性的社会中发生的。

我个人认为传统与现代在中国社会不能做两极式的或二元对立的处理。

许多学者将传统与现代对立起来,似乎要现代就不能有传统,有传统就无法现代。

但中国社会从来没有呈现过这样的特征,可见解释中国的有效概念也应该是一个含有悖论的、有张力的、交融性的概念。

无主体熟人社会符合这一原理,因此它比较真实地解释了中国乡土社会的样态。

吴重庆教授提出并论证“无主体熟人社会”这个概念,他将这一概念置于经历革命与革命后的乡土变迁之中,用于解释当前“人去楼空”之后的农村社会与农民的行为逻辑。

吴重庆教授看到了农村社会的巨大变化已难以再用“熟人社会”“差序格局”等来概括和解释了。

他参与建构的“半熟人社会”,他认为也只能解释村民委员会选举过程中,由于超出了原来熟人社会的圈子而使得选民对候选人不太熟悉而型塑特有的投票偏好和行为,却不能囊括农村普遍“空心化”之后农村社会的巨变和农民的行为逻辑。

他甚至认为,台湾学者杨国枢等人发起倡导的心理学本土化运动,虽然有不少闪亮的观点,但更多的也是应景应时之需,更何况这个运动还是在西方理论的映衬下展开的,长久不得,持续不了。

中国农村经验蕴含着丰富的问题源流和理论生长点,乃至可以成为中国社会科学“本土化”的前沿阵地。

“无主体熟人社会”便是在这个认识、理论和时代背景下提出来的。

综上所述,吴重庆教授提出的“无主体熟人社会”理论,描述了当前青壮年劳动力主体在农村社会的缺失状态,分析了社会关系演变中的病变问题。

但是,作为一种新近理论,“无主体熟人社会”在其源起、阐释和特征等方面的概括,仍有必要做进一步的分析。

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认为,具备足够数量的行动主体作为系统的组成部分,是系统内部整合及社会系统和文化模式之间整合的必要条件之一。

依据该理论,社会之所以成其为正常的社会,在于有一定数量的行动主体在其中交互作用,维持社会系统的均衡。

如果缺少了足够的行动主体的角色,社会系统就无法运转,就会出现病态现象。

与“半熟人社会”强调信息不对称不同,它强调的是作为行动主体的农民的在场与不在场,强调行动主体的角色与交互作用。

当行动主体的行动是完整的时候,就会形成健全的社会系统,熟人社会就是个运转良好的结构;当行动主体缺席时,系统或结构就会出现问题,原有的结构就会崩溃,或者不起作用。

因此,“无主体熟人社会”作为行动主体长时间缺失的社会,面临的问题不断,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必须发挥农民的农民主体作用,发扬农民自力更生、不等不靠的创业精神,坚持城乡统筹发展的总体要求,把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紧密联系起来,坚定不移地推进城乡一体化,最终形成城市和农村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格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