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练、2017、46记叙文阅读指导【一】【感知题型,认识考点】【学生】导学案 【祝壮】

合集下载

记叙文阅读方法指导

记叙文阅读方法指导

记叙文阅读方法指导一、整体感知能力新课程特别强调重视现代文阅读中对整体感知能力的培养。

所谓整体感知,就是在通读文本的基础上,对文章的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感知和了解。

整体感知能力的考查主要体现在:(一)把握文章(文段)的主要内容快速概况文章内容(或具体某个事件)的方法:在阅读浏览材料后,要学会以最简洁的语句反映出这个材料的主要叙述的内容,这样就会对选文有一个正确的总体印象,以利于主题的把握。

其方法是:“谁做了什么,结果怎样?”(二)领会文章的主旨(观点)(感受作者感情倾向)(1)主旨是指作者在文章中表现的中心思想,它是文章的灵魂。

它的内海包括:情感态度、精神品质、道理情感、希望号召、自然规律等。

读文章,其最终目的就是在对主旨的理解上。

理解了主旨,得到的应该是情的感染、德的熏陶、知的教化、理的启迪和行的标准。

(2)中心句提炼法。

中心句一般在文章的开头、有的甚至就在第一自然段,当然也有在文章的尾段,卒章显志的。

(3)答题技巧:①紧扣文题。

有许多文章,文题就是文章的主旨。

②关注文章的开头结尾段落。

文章自有章法,文章之法就是它的起承转合。

起合乃文章的关键。

起就是引出话题,开宗明义,设臵悬念,奠定基调;合就是呼应开头,卒章显志,升华主题,强化感情,解读文本,抓住了开头和结尾段,理解文章的主旨,就会水到渠成。

③注意标志性的语句。

文章标志性的语言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反复出现的句子;议论抒情语句;段落首尾的中心句或者关键句;段落中富含哲理或意蕴深刻的语句;段落之间的过渡句等等。

如果阅读时候,能把这些语句按照段落顺序串起来,自然就抓住了作者思想感情的脉络。

④重视题干的信息命题者在设臵题目时候,有时会在题干中透露相关信息,作为解题的暗示。

(4)归纳主旨的主要格式:本文记叙了……(对所写人或事件内容的概况),表现了(歌颂了或揭示了)……(指事件意义、人物思想品质、性格特点等)(三)把握文章思路结构思路就是指写作时,作者思维发展的线索,思维活动的过程,在文章中体现为各部分之间的内在的逻辑关系。

记叙文阅读指导教案

记叙文阅读指导教案

记叙文阅读指导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明确记叙文的基本构成要素。

2. 培养学生阅读记叙文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

3. 引导学生掌握阅读记叙文的方法和技巧,提高阅读效率。

二、教学内容1. 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2. 记叙文的构成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3. 阅读记叙文的方法和技巧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记叙文的定义、特点和构成要素,阅读记叙文的方法和技巧。

2. 难点:如何运用方法和技巧提高阅读记叙文的理解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记叙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记叙文的定义、特点和构成要素,让学生明白记叙文的基本结构。

3. 示范:以一篇范文为例,分析其记叙文的构成要素,展示阅读记叙文的方法和技巧。

4. 练习:让学生自主阅读一篇记叙文,运用所学方法和技巧进行分析,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强调阅读记叙文的方法和技巧。

五、课后作业1. 阅读两篇记叙文,运用所学方法和技巧进行分析,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总结自己在阅读记叙文时的经验和感悟,与同学交流分享。

3.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了解记叙文的写作技巧。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提问和练习,评价学生对记叙文定义、特点和构成要素的理解程度。

2. 观察学生在阅读记叙文时运用方法和技巧的情况,评价其阅读理解能力。

3. 收集学生的课后作业,分析其阅读记叙文的分析能力和感悟。

七、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记叙文的奥秘。

2. 通过案例分析和示范,让学生直观地理解记叙文的构成要素和阅读方法。

3. 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和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八、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记叙文的定义、特点和构成要素,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知识结构。

2. 案例分析法:以具体范文为例,分析记叙文的构成要素,展示阅读方法。

记叙文阅读指导

记叙文阅读指导

记叙文阅读指导第一篇:记叙文阅读指导记叙文阅读指导以记叙和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叫记叙文。

记叙文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的记叙文既包括记叙性的文学作品,如散文、小说等,又包括一般的记叙性文章。

狭义的记叙文是指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对社会生活中的人、串、景、物的情态变化和发展进行叙述和描写的一类文章,常见的如消息、通讯、特写、报告文学、游记、日记、参观记、回忆录,以及一部分书信等。

在本章指导大家阅读分析的是包括文学作品在内的广义的记叙文。

怎样阅读分析记叙文?第一,了解记叙文的六“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有些记叙文还要注意对环境的分析。

分析清楚每个要素的作用,有助于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

第二,分析掌握贯穿全文的线索。

记叙文的线索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以人物为线索,以事件为线索,以行踪为线索,以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或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为线索,等等。

分析线索有助于把握行文的思路和全文的结构。

第三,弄清文章的记叙顺序。

常见记叙顺序有三类:一是按时间顺序安排情节,包括顺叙、倒叙、叙等;二是按空间顺序安排内容;三是按材料不同而分门别类叙述内容。

分析记叙的顺序,可准确地把握文章的条理、层次,体会不同的叙述方式对表达文章中心的作用。

第四,分析描写的作用。

阅读记叙文要注意研究分析各种描写方法,并理解不同方法对不同主题的表达作用。

特别要注意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对突出文章中心的作用,理解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的作用,进而分析把握文章的写作特色。

第五,注意分析记叙文中的议论和抒情文字。

议论和抒情均有直接与间接之分,它们都是记叙文中的关键部分,分析它们的作用对把握全文的中心大有助益。

第六,注意分析生动、有力的词语,品味记叙文的语言,特别要注意分析各种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

在各地中考中,记叙文阅读能力的考查重点主要是:1.能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分清记叙文的要素、人称、顺序。

2.划分文章段落、层次,概括段意、层意,明确详写、略写与中心的关系,归纳中心意思。

初中记叙文阅读专题系列辅导一:题目含义作用与内容概括答题方法及练习(含答案)

初中记叙文阅读专题系列辅导一:题目含义作用与内容概括答题方法及练习(含答案)

记叙文阅读专题学习辅导(一)一、基本考点与答题方法(例略,可酌情以例探究)(一)内容概括,整体把握。

常见题型有:1.文章围绕“××”叙述了哪几件事或写了“××”人的几件事。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3.简要概括某段(或某段到某段)的内容。

4.请以“××”为线索,概括故事的主要情节。

5.根据本文的故事情节,在下面横线处填写恰当的内容。

6.联系全文,说说“××”的原因。

答题方法:1.概括事情:必须包含两个要素:人物+事情(干什么怎么样);2.概括内容:可按以下方式组织语言:谁(在何时何地)+干什么+结果怎么样。

其他要素如:时间(季节、年代)、地点、环境如果有特定意义,也应概括在内。

3.概括情节:情节=主要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一般是概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各部分内容。

划分情节要看过渡。

时间的变换、地点的转移、人物感情的变化、人物的转换等,往往是划分的依据。

划分时要看这些过渡的句子。

概括方法一:小标题式概括。

概括方法二:表述式概括。

(适用于较短篇幅或试题)针对情节各部分内容,用具体的语言进行概括。

特别是对高潮、结局内容概括的考查较为常见。

概括时,一般要求用简洁、完整的句子。

概括方法三:根据中心句或过渡句来概括。

(一般结构思路清晰的文章采用)①熟练阅读文章,了解文章大意,可以找段落中心句作为段意(有时要对中心句进行适当的删改)②根据已有的故事情节的提示概括主要的故事情节(表格式或填空类试题)。

(二)题目理解,把握中心。

标题的含义和作用:常见题型:1.题目“ XX”的含义是什么?2.谈谈你对题目的理解。

3.结合全文,说说题目“ XX”的作用。

4.文章以“ XX”为题,有哪些好处?含义:要从表层义和深层义两方面来谈。

表层含义即文章紧扣题目,所记叙或描写的人、事或景;深层含义其一是暗指文章的某一方面,其二是揭示文章中心、人物形象等。

记叙文阅读指导教案

记叙文阅读指导教案

记叙文阅读指导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明确记叙文的主要要素。

2. 培养学生阅读记叙文的能力,提高阅读理解水平。

3. 引导学生掌握记叙文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

二、教学内容:1. 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结果。

2. 记叙文的主要要素:人物形象、事件发展、环境描绘、情感表达。

3. 记叙文的阅读方法:概括归纳、细节分析、情感体会、推理判断。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记叙文的基本特点、主要要素和阅读方法。

2. 难点:如何运用阅读方法深入理解记叙文。

四、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讲述一个简短的记叙文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课主题。

2. 讲解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阐述记叙文的基本要素,让学生明确记叙文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结果的重要性。

3. 分析记叙文的主要要素:通过举例,讲解人物形象、事件发展、环境描绘、情感表达在记叙文中的作用。

4. 教授记叙文的阅读方法:引导学生运用概括归纳、细节分析、情感体会、推理判断等方法阅读记叙文。

5. 实践练习:让学生阅读一篇记叙文,运用所学方法进行分析和理解,教师进行点评指导。

五、课后作业:1. 阅读一篇记叙文,运用本节课所学的阅读方法,概括文章内容。

2. 选取一个感兴趣的记叙文题材,写一篇短文,注意运用记叙文的要素和阅读方法。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提问和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记叙文定义和特点的理解程度。

2. 通过练习和作业,评估学生运用阅读方法分析记叙文的能力。

3. 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和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在记叙文阅读方面的进步。

七、教学策略:1. 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例文来讲解记叙文的要素和阅读方法。

2. 运用互动教学法,鼓励学生参与讨论,提高课堂氛围。

3. 采用差异化教学法,针对不同学生的阅读水平给予个性化的指导。

八、教学资源:1. 选取不同类型和风格的记叙文文本,用于教学和实践练习。

2. 使用多媒体教学辅助工具,如PPT,展示文本结构和关键信息。

2017中考记叙文阅读指导

2017中考记叙文阅读指导

4.要分析修辞特点,理解词句的含义和作 用。 形象生动的修辞,能使文章显得富 有诗意,极具情味。精彩的语段往往运 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来描绘景物、抒发情 感。分析修辞的表达作用,有助于把握 文章的主旨、理解作者的意图、领悟文 章的情感。
1、揣摩富有表现力的词语 动词 形容词 2、赏析描述性的语句(段)
词语独奏曲
例:赏析下面语段 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
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 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 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答:文段中用了扫、撒、牵等一系列动词,准确 传神地描绘出捕鸟全过程,表现了儿童爱玩的心 理以及对童年生活的喜爱之情。
考点2.理解题目的含义及作用
• 常见题型:
• 题目的含义是什么? • 标题的作用是什么? • 为什么设这个标题? • 这个标题好不好? • 哪个标题更好?好在哪里? • 给文章拟个标题。
例如:2015年泉州卷《微尘远,山花近》中 题目(新语思现代文阅读p28):
5.结合全文,探究标题的含义。
标题含义题,分“表层含义”与“深层含 义”。那么《微尘远,山花近》这个标题的 表层含义是什么呢?
10.请结合语境,分析“这是晚上最后 一道仪式”中“仪式”一词的妙处。(3分) 【参考答案】
“仪式”一词一般用在比较神圣的典礼 上,在文中大词小用,写出晚上做最后一件 事的庄重和认真,体现了燕子在“我们”心 中的位置(体现“我们”对燕子的喜爱)。 (意思对即可)
11.“年复一年,燕子只是在记忆里呢喃, 又渐渐消隐”你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4分)
例: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记叙文阅读题型及解题技巧

记叙文阅读题型及解题技巧

记叙文阅读题型及解题技巧记叙文阅读题型及解题技巧一、辨析记叙线索和作用1、线索::(1)以人物为线(2)以时间为线(3)以人物为线(4)以事件为线(5)以情感为线(6)以某物为线(7)以题目为线(8)明暗两线2、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3、答题套路:如:文章以“……”线索,中间串写了“……”、“……”几件事,组成一种“冰糖葫芦”的“串”式结构,选材典型,脉络清晰,主旨鲜明。

二、理清记叙顺序1、记叙顺序及作用(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

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代前面发生的事。

)。

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

)。

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题型:一是分辨文章记叙的顺序类型;二是思考文章为什么要运用这样的顺序。

三、记叙文的表达方式:B、环境描写又可以分为: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但还常常辅以描写、议论、抒情和说明。

描写和记叙是议论和抒情的基础。

1、表达方式及作用(1)描写:对人物、事件和环境等所作的绘声绘色、细致入微的描绘与刻画。

A、描写分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

(1)人物描写又细分为:(1)肖像描写(2)外貌描写(3)神态描写(4)动作描写(5)语言(对话)描写(6)心理描写(7)景物描写(8)场景描写另外,人物描写从另一个角度看,又可以分为: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

人物描写作用:塑造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揭示文章主题。

B、环境描写又可以分为: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句的主要作用:(1)表现地域风光,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活动的空间、季节和环境特点;(2)推动情节发展;(3)渲染气氛;(4)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5)突出、深化主题。

记叙文阅读解题指导--常见考点及答题方法技巧

记叙文阅读解题指导--常见考点及答题方法技巧

一、记叙文的阅读意识记叙文是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

文本意识――以文解文,问题答案文本中找;语境意识――依托提示语、关键词、领起句、总结句、过渡句、中心句、抒情议论句、修辞句、含蓄句等,准确、深入理解;要点意识――抓关键词,要点全,简洁回答。

二、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常见考题:题型1:请概括文章叙述了一件什么事。

题型2:请简要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答题模式:时间(季节、年代)+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三、归纳文章的中心常见考题:请结合文章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答题模式:(1)写景类:本文通过描绘…的景色,展现了…(景物)…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景物)的赞扬和喜爱之情。

(2)写人记事类:本文通过记叙…事件,歌颂了…(人物)…的精神,表达了作者对…(人物)的赞扬和敬佩之情。

(事件+情感)(3)哲理类:本文通过记叙…事件,启发我们…四、文章的思路常见考题:题型1:请概括文章叙述了一件什么事。

题型2:请简要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分析思路时,首先按以下方法对文章进行分析,理清文章脉络:(1)按时间划分(找表示时间的词语);(2)按地点划分(找表示地点的词语);(3)按事情发展过程(找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4)按人物的情感变化(找表示情感的词句);(5)总分总。

然后,用清楚明白的语言将文章思路概述出来。

五、记叙线索及作用线索类型:(1)人物;(2)事物;(3)事件;(4)时间;(5)地点;(6)作者的情感变化;(7)人物的见闻感受。

线索的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把握线索常用的方法有:(1)标题入手。

标题是每篇文章的眼睛,从标题中可以大致看出文章所要描述的内容,反映的文章主旨。

(2)抓关键物。

在记叙文中,一些小物件一旦被有机地组织进作品就常常产生异乎寻常的艺术功用作品,在文中反复出现,对刻画人物性格和深化主题起着重要的作用。

记叙文阅读指导教案

记叙文阅读指导教案

记叙文阅读指导教案研究必备欢迎下载记叙文阅读考点:1、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2、把握文章的主旨3、找准文章的线索4、梳理文章的结构层次5、把握标题的含义及作用6、分析人物形象7、辨析环境描写及其作用8、分析重要句子的含义9、分析语句段落在文中的作用10、赏析记叙文的语言11、了解记叙的顺序12、区分写作手法(一)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常见问法: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2、概括文章主要写了几件事答题思路:1、分析文章的标题:文章标题可揭示文章的中心。

2、分析文章的结尾:有的记叙文卒章显志,用简短的议论、抒情揭示文章中心。

3、分析文章中议论抒情的句子,这些句子往往与中心密切相关。

句式:“通过…(事情),表达(赞扬、抒发)了…的感情(精神、品质)。

答题技巧:1、题目扩展法:有的文章的题目高度概括了文章的内容,对它稍加扩展充实,就得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将标题适当补充一下,就得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文章回忆了作者童年时代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一段难忘经历。

2、要素归结法:记序文一般包含有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的起因、颠末、结果这六个要素。

找出文中的记叙要素,并合理组织它们,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研究必备欢迎下载如《最后一课》一文的要素:时间是普法战争期间,地点是法国阿尔萨斯省一个乡村学校,人物是XXX和XXX先生,事件是XXX先生给孩子们上最后一堂法语课。

概括这四要素可得出主要内容:普法战争期间,法国阿尔萨斯省一个乡村学校里,XXX在XXX先生的最后一堂课上受到了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

3、段意合并法:段落大意概括了一段的主要内容。

把每段大意综合起来,加以概括,就是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这是最常用的方法。

用这种方法要注意两点:一是各段大意之间,有的要加上一些过渡词语,以便读起来通顺连贯;二是要区分重点段落和非重点段落,做到有详有略,有的甚至可以舍去。

课文实例:《背影》概括本文主要内容。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指导及答案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指导及答案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指导及答案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指导及答案记叙文知识点、出题点举隅【知识点】什么是记叙文?记叙文是以写人记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结合议论和抒情,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

广义的记叙文包括新闻、通讯、特写、传记、访问记、游记、报告文学、回忆录、童话、寓言、散文、小说等。

【出题点】1、整体感知,分清要素、线索、顺序。

2、划分*段落、层次,概括段意、层意,明确详略,归纳中心。

3、理解重点段落、关键语句含义及作用。

4、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表达方式的作用。

5、欣赏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现手法等。

指导与训练一、*信息的感知和提取*的信息包括*的内容要点、写作顺序线索、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出题形式】1、理清*的思路(梳理写作顺序或*线索)〖补充知识点〗记叙文的线索:物线、事线、人线、感情线常见的叙述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找出*要素、理解作者思想感情)〖补充知识点〗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原因、经过和结果。

概括记叙文中心的常用格式:*记叙了(描写了)……的故事(事迹、经过、事件、景物),表现了(反映了、歌颂了、揭露了、批判了)……的思想(性格、精神、实质),抒发了作者……的感情。

【习题训练】例一:《背影》节选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

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

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

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贴,颇踌躇了一会。

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

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

我再三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

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

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

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

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

记叙文阅读解题方法指导

记叙文阅读解题方法指导

题型2 题型
分析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解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方法
★﹝分析句子作用时,要根据该句在文中出 分析句子作用时, 现的位置并结合表达方式等进行分析﹞ 位置并结合表达方式等进行分析 现的位置并结合表达方式等进行分析﹞
1、文章开头 、 内容: 开门见山(议论 抒情句) 议论、 ⑴内容: ①开门见山 议论、抒情句 开篇点题(主旨 主旨); ②开篇点题 主旨 ; 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地点,渲染气氛, ③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地点,渲染气氛, 定下感情基调等(描写句 描写句)。 定下感情基调等 描写句 。 结构: 或总领下文, ⑵结构: 或总领下文,或埋下伏笔推动故事情节的发 或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等。 展,或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等。 2、文章中间 、 内容: 画龙点睛,点明事件的意义, ⑴内容: 画龙点睛,点明事件的意义,抒发作者的感 情等(议论 抒情句) 议论、 情等 议论、抒情句 ; 结构: 承上启下(过渡 过渡)等 如果句子单独成段, ⑵结构: 承上启下 过渡 等。如果句子单独成段,还有 强调的作用。 强调的作用。 3、文章末尾 、 内容: 点明(强调 中心,深化(升华 主题(议论 强调)中心 升华)主题 议论、 ⑴内容: 点明 强调 中心,深化 升华 主题 议论、抒情 句) ; 结构: 照应题目,首尾呼应,使结构完整等。 ⑵结构: 照应题目,首尾呼应,使结构完整等。
考点五: 考点五:
题型:分析主要人物形象 题型:
解题方法
从原文中直接摘取对人物的评价性词语 摘取对人物的评价性词语。 ⑴ 从原文中直接摘取对人物的评价性词语。 结合文章中描写的重点 文章中描写的重点: ⑵ 结合文章中描写的重点:人物的活动环 人物的肖像、语言、 境,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等 概括总结。 来概括总结。 ⑶分析表现手法的作用。如对比手法:突出 分析表现手法的作用。如对比手法: 表现手法的作用 人物性格。 人物性格。

记叙文阅读指导.doc

记叙文阅读指导.doc

记叙文阅读指导中考语文想要取得好成绩必须要认真复习,很多考生在复习语文知识的时候总是无从下手,为了帮助大家做好语文复习,下面为大家带来2017年中考语文阅读复习资料:记叙文阅读指导这篇内容,希望大家能够从中受益。

记叙文阅读【考查要点】在整体上,明确记叙的中心,理解记叙的要素、记叙的顺序,分析记叙的详略,理清记叙的线索,概括全文内容或概括事件内容或概括人物思想品质,评析人物性格,划分文章层次或指出文章结构模式,领会全文主旨,感受人物理解,理解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对表情达意的作用,从课文内容中体会出作者的态度、观点和语言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在局部或细节上,理解中心和材料的关系,理解并品析重要文段,品味人物语言,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对词句的含义进行感受与品味,品味词语、句子、文段在文中的表达作用,辨析文中疑难之处,分析表达技巧或者手法,对文章艺术特色进行自由赏析,叙述自己的感受等等。

【知识疏理】1.记叙的要素,叙述的方式。

2.新闻报道的文体知识。

3.记叙的顺序。

4.记叙中的描写。

5.记叙中的议论。

6.记叙中的抒情。

7.记叙的详略。

8.文章结构、线索方面的知识。

9.欣赏课文中优美、精辟的诗句。

10.分析、欣赏记叙文中的人物形象。

11.段落结构层次的划分,段落品析。

12.一定的联想能力,一定的生活知识与生活见闻。

【试题特点】基本上都是简答填写题,出题的角度比较丰富,如概括、填写、分析、诠释、解说、标记、描述、品析、联系、比较、探究、自由表达等等各个方面的考查角度都有所涉及。

【常见失误】记叙文阅读常见的答题失误有:1.结构、层次划分不准确。

2.不能分析文中的线索。

3.对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或文中的情节不能进行准确的概括。

4.不能概括文中人物心理变化的过程。

5.不能辨识新闻报道的结构。

6.文段内容概括有误。

7.不能品析词语的深层含义和句子的含义。

8.对词、句、文段的表达作用把握不准。

9.对文章行文中的技巧,如对比、照应等不能进行判断。

记叙文阅读答题指导PPT资料(正式版)

记叙文阅读答题指导PPT资料(正式版)
(1)以极平常的馒头为题目,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2)六个馒头是本文的线索 (3)六个馒头凝聚了同学之间丰厚的友谊,使文章主题
得以表现
归纳总结
题目作用
题型 5. 用简练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言概括文章内容
文章内容概括 归纳总结:
以第一人称“我”为主线的文章
要点包括人物(我、相关人物)、事件、情感(感 动、 启发、领悟……)及情感变化的原因。少一 点扣一分。
那时我们还小,谁也没去想孙老师会有什么事,也没有人想到去问,但大家都认为,孙老师到时一定会来上课。
理解重点句段的含义及作用 他付出的努力一般是在家里。 理解重点句段的含义及作用
用语准确
提醒注意:词的理解不能完全脱离原文。
三.精彩题型及 应对策略例析
题型 1 理解词语在具体语境下的 含义及作用
中考例析: (1)一朵不知名的小花竟然生长在一块伸出的岩石下 面。但是小花竟然绽放了。 (2) 下面句子里括号里的两个词,用哪个好?为什么?
(3)从艺术效果看:升华中心,渲染烘托气氛等作用。 记叙文中的议论句,也可以说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题型 3 景物描写作用
课内回顾:
鲁迅作品《故乡》开头段关于景物的描写
请同学们分析其作用
中考例析 ( 2006年北京市《望柳庄》阅读段第18题)
“此刻,覆盖着积雪的望柳庄格外庄严 、 神圣……”
问题:简要分析结尾处的环境描写在文中的作用 答案要点:
渲染了肃穆庄严神圣的气氛(1分) 歌颂了慕将军高尚的品质和不朽的精神(1分) 表达了作者对慕生忠将军的崇敬之情(1分)
景物描写的作用:
归纳总结
A.渲染了
的气氛
B.刻画人物 性格(烘托 心情)

初三语文总复习记叙文阅读指导(附答案) 专题辅导

初三语文总复习记叙文阅读指导(附答案) 专题辅导

初三语文总复习记叙文阅读指导(附答案)专题辅导【考试目标】阅读几种常见样式的记叙文,能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对文章的内容和表达能说出自己的心得,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

阅读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能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能品味作品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能联系文化背景对作品的思想感情作出自己的评价;能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说出自己的体验。

了解作品中几种常见的描写方法及其作用。

【重点突破】目标点击一整体感知考点透视阅读记叙文(文学作品),首先要能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文章的思路,能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

整体感知包括归纳文章内容要点;分析文章的结构,理清文章的线索和思路;分析文题与内容的关系;领悟文章的主旨,把握感情基调,感受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等。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包括概括全文的大意、层意、段意、事件的内容、指定的有关内容和中心等)基本要求是正确、全面。

解答此类题目,可采用提取法,提取文中的统领句、中心句、关键句、主旨句形成概括性句子;也可采用组合法,组合文中的关键性语句或关键性词语来对文章进行概括;还可以自己写,在感知相关内容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概括。

答题时应分步分层概括、综合要点,突出对重点与主体的概括。

领悟内涵、概括主旨,不仅要从整体入手,从形象之间的关系、情节的联系和写法的选择等方面来整体关照,全面考虑,也要局部研读,抓住关键词语和文句(特别是抒情议论句),认真揣摩。

完整的中心概括包括“写了什么”和“表现什么”两部分内容。

与“概括内容要点,领悟文章中心”相关的题目还有标题的品味分析和拟标题。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和窗口,有的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有的揭示了文章的中心;好的标题应该具体、贴切、简洁、新颖。

品析标题和拟标题都要紧扣文章的内容和主旨。

划分文学作品的段落层次,可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总分、并列、递进、相承)等方面进行。

记叙文阅读指导

记叙文阅读指导

附:自己寻找课文中所喜欢的句子
选择类型: 1、首尾句 2、修辞句 3、情感丰富句 4、哲Hale Waihona Puke 句考点三:理解词句的含义和作用
方法指导: 1、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原则,联 系上下文推知其语境义,切忌断章取义。 2、品析词语的表达效果,先要解释词义,再 分析该词语在表现人物方面的作用。 3、分析句子的作用要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 去分析。
考点四、分析人物的性格
第一、结合塑造人物的方法。如正面描写--分析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肖 像、细节描写。如侧面描写---抓人物之间 的关系,如烘托、对比、反衬 第二、结合故事情节,根据人物所做的事 情来分析人物形象。 第三、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及人 物的多面性。看文中有无对其人性格特征 直接概括的词语
考点11、合理想象,补充文字。
首先符合上下文情节,符合人物性格的发展, 然后根据特定的情境确立描写人物的语言、 行动、心理、神态。 最后联系自身,谈感受。
考点八:分析写作手法
A、常见的写作手法:
B、答题套路:答题应按照“明写法-------述 内容------析效果”的格式组织答案,忌停 留在文章表面作浅层次的分析。
答题格式
借景抒情:文章采用了借景抒情的写法,通 过对……景物的描写,抒发了作者……的情 感,情景交融,浑然一体要,富有感染力。 象征手法:文章把……象征……,表现了 ……,表达了……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 现力。 对比手法:文章将……和……进行了对比, 通过比较,突出人物……的特点(性格、精 神),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
考点1、考点一:概括内容要点。
概括事件: “核心人物”+“事件(经过)”+“结 果或影响”。

记叙文阅读指导

记叙文阅读指导

XCH 高考复习之现代文阅读
(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 为什么? 尘灰 教学课件
不能。因为 (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 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 (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 2008 DUST Manufacture © 2008 尘灰 制造
(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 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 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 2008 DUST Manufacture © 2008 尘灰 制造
重点语句和关键词语的作用
技巧:作用要从两方面考虑 一从结构上: 常起A承上启下过渡、B总领下文或C总结上 文的作用、D设伏笔、E作铺垫 二从内容上: 常有A开篇点题、B深化中心、C点明主旨 (画龙点睛) 具体如下
记叙文开头句子的作用:
1、开篇点题; 2、总领全文; 3、引起下文,为下文作铺垫。 4、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或思考。
十四、分析人物形象
从两个方面入手: 一是通过分析典型事例来理解人物形象; 二是通过对人物描写(外貌描写、动作描 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肖像描写等) 方法的分析来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要分 析直接描复习之现代文阅读
(三)句子含义的解答: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 尘灰 教学课件 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 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 否调换?为什么?

记叙文阅读指导

记叙文阅读指导
线索是重要的,但不是什么都可以成为线索,只有那些能够体现各种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体现文章主题思想的具体事物,才能作为 贯穿全篇的线索。
▪ 3)按感情的变化划分 觉、听觉、味觉、触觉;
如:《背影》“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 4)按选材角度或内容的变化划分 ××方法,形象(生动、鲜明)地写出了(人、物)……的特点(情态),
二 记叙线索:
▪ 记叙文的线索是贯穿全文始终的一条脉落,体现 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它把所有材料联结成一个 有机体。线索是重要的,但不是什么都可以成为 线索,只有那些能够体现各种材料之间的内在联 系,体现文章主题思想的具体事物,才能作为贯 穿全篇的线索。
▪ 线索类型:物线、事线、人线、感情线、时间线 、地点线、见闻线。
”(或“什么——怎么样”)
表达方式 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
(1)记叙:对人物、事件和环境进行概括性交代和表述。(记叙 文常用的主要表达方式)
(2)描写:对人、事、物及环境所作的具体刻画和生动描绘。(记 叙文常用的主要表达方式)
(3)说明: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 成因、关系、功用等解说清楚。(说明文常用的主要表达方式)
▪ 插叙:在叙述过程中,由于内容的需要,中断原来 情节的叙述,插入和内容有关的情节和事件,然后 再继续原来的叙述。
记叙文(散文、小说)常见的写作手法(表现手法) 常见的写作表现手法有对比、衬托、渲染、白描、联想、 想象、象征、铺垫、照应、伏笔、设置悬念、以小见大、以静 写动、以动写静、开门见山、卒章显志、先抑后扬、托物言志、 借物喻理、寓理于物、借物喻人、状物抒情、借景抒情、情景 交融等。 下面重点介绍几种常用的表现手法及其作用。
记叙文阅读指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记叙文阅读指导【一】【感知题型,认识考点】姓名得分
【午练,2017、4、6,九(3)班,时间40分钟、分值50分】
阅读《雪地里的红棉袄》,思考答题
三十年前,我八岁。

母亲不在了,一群孩子挤在父亲的脊梁上,讨吃求穿,日月十分凄惶。

一个好心的媒人看着可怜,说家里没个女人,日子少光彩。

于是,在那个青黄不接的夏天,我大哥牵着一头瘦毛驴驮回了我的嫂子。

她年长我十五岁,嫁来时,驴屁股上曾绑
着两袋玉米,哥说是嫂子用彩礼钱换的。

大约是那年的冬天吧,嫂子生了孩子。

有一回,大哥趁嫂子不在,悄悄端给我一碗小米粥。

嫂子回来时,我已舔净
了留在嘴角的米粒。

嫂子却借故支走大哥,说锅里有碗米饭,留给我的,里面掩着两个鸡蛋。

我没喝,也没吃。

我跑到河里,破冰给侄女洗尿布。

“阿九,你太小,洗不净。

”嫂子赶来,抱我到河边。

她把我红肿的小手拉到她的怀里暖和,然后摸出那两个鸡蛋,“还热,吃吧。


那天,风大,雪大。

嫂子穿着红棉袄,在雪地里像一团火焰。

二十年前,我十八岁。

嫂子给我剃个新头,然后背着行李送我到小镇的车站上。

“阿九,咱家你最有出息,外出读书要学会自己疼自己。

”她说。

那天,风大,雪大。

隔着车窗,嫂子跑着向我招手。

我觉得是一团火焰在雪地里跳跃,尽管她穿的棉袄是蓝色的。

现在,我三十八岁,号称作家。

父亲和大哥已相继随我母亲去了。

他们留下的最后一句话都是说给大嫂的:真有来世,我变把椅子,让你坐着歇歇。

到写这篇文字,我与嫂子最末的相见,是去年春节携妻带小回老家去。

那天,风很大,雪很大。

透过玻璃窗,我看见嫂子从屋外抱着柴草进来给我烧炕,我觉得雪地里有一团火焰永不熄灭。

虽然她穿的棉袄是黑色的。

“阿九,你腰疼是不是熬夜坐得时间太长?”她说,“都这岁数了,还不会自己疼自己。


我没说话。

我盯着嫂子久看,我突然发现她眼睛已深陷下去,像一眼枯井,而且头发竟也全白。

但那一刻,我跟三
十年前一样想:嫂子其实是最美的。

后来,我在日记里写过这样的话:嫂子是弓,我们是箭,弓因箭而弯。

“我们”,自然也含着我的侄女,她现在美国攻读博士学位。

【问题思考】
一、题目含义作用题。

【5分】
1、题目含义【2分】
2.文中写到嫂子的红棉袄,蓝棉袄和黑棉袄,以"棉袄"贯穿全文,实在是作者巧妙构思!你能说说妙在哪里吗?【3分】
二、概括文章内容题【5分】
1.文章通过哪几件事情写出了嫂子对我的关心?【5分】
三、线索理解题【6分】
1.文中开头已经交代“30年前,我8岁”,为什么还要在后文写“20年前我18岁”、“现在我38岁”?【3分】
2.作者采用了一线串珠的写作手法,请你结合原文,具体赏析。

【3分】
三、景物描写作用【重点句子、词语、段落赏析题】【3分】
文中划线的句子为什么要反复写“那天,风大,雪大”?【3分】
四、人物描写赏析题。

【16分】
1.嫂子穿着红棉袄,我将其看做雪地里的一团火焰,而嫂子后来穿的蓝、黑棉袄也看作火焰,为什么?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3分】
2. “我”8岁那年,为什么没吃嫂子留给“我”的米饭和鸡蛋,反而跑到河边破冰给侄女洗尿布?品味这句话,试揣摩“我”当时的心理,写一段文字。

【2分】
3.有人说,全文主要写“我”和嫂子,文章最后一节又突然写“我”的侄女,这是画蛇添足,你是否也这样看?说说你的理由。

【3分】
4. “感人心者莫乎于情”,本文能以情动人,源自作者生动的描写,请针对本文所运用的某种描写手法,结合文中的材料,写一段简短的评论。

【3分】
5.文中作者说,嫂子其实是最美的。

为什么作者会这样认为呢?你觉得在你的身边什么人最美呢?为什么?【3分】
6. 请概括“嫂子”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

(2分)
五、字词句段的含义作用【15分】
1 .第一部分第二段“一群孩子挤在父亲的脊梁上”表达非常形象,说说它的具体意思。

【2分】
2.第一部分加点的两个字“舔”和“赶”用得非常好,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其表达作用。

【2分】
3.文中画线的句子“嫂子是弓,我们是箭,弓因箭而弯”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包含了哪些含义?(3分)
4.父亲和大哥“留下的最后一句话都是说给大嫂的:真有来世,我变把椅子,让你坐着歇歇。

”这句话包含了什么样丰富的内涵?【2分】
六、文章情感:这篇文章表现了哪几种情感?在表现这些情感时,作者采用了寄情于景的写作手法,请你结合原文,选择其中的一种作具体赏析。

(6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