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对音乐的影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治对音乐的影响

作者:张涛

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5年第07期

摘 ; 要:中国古代传统音乐有的自然消亡了,有的艺术形式却可以以其顽强的生命力毁灭了自己的躯壳,化为新声。传统音乐若要发展,创新是其必由之路。

关键词:传统音乐;政治;音乐

中图分类号:J609.2 ; ; ; ;文献标识码:A ; ; ;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20-0095-01

谈起古代传统音乐,我们不难发现古代传统音乐大体上是以政权的兴衰更替而发展转折。比如汉朝的乐府民歌和相和歌,两晋南北朝的清商乐,唐诗乐,元杂剧等。到了现在现在说起音乐,第一反应便是通俗歌曲。有人忧心忡忡,担心传统音乐就此消亡。可仔细想来,大可不必。

传统音乐在其发展过程中,有的消亡了,这是必然的。人去曲亡便是其消亡的因素之一。先不说艺术大家的自然消亡,政权的更替对前一朝的就有不可忽视的影响。政权的更替必然伴随着社会的动乱,在此期间艺术家和艺术团体难免受制于社会动乱,其艺术创作和艺术实践难免受到打扰甚至中断。即使留存至下一政权稳定后,新的统治阶级必然不会沿袭前朝的音乐体制。隋朝建立后不久便以法令的形式颁布了“七部乐”的燕乐体制,“始开皇处订令,置七部乐。唐朝建立后即改前朝乐制,“高祖登极之后,飨宴因隋旧制,用九部之乐”。而到了唐太宗贞观十一年,废除“礼毕”,十四年又将燕乐列为首部,形成九部乐。古代先贤对音乐的社会功用非常重视,孔子曾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荀子认为“故乐者,天下之大齐也,中和之纪也,人情之所不免也。”音乐可以配合统治阶级的文治武功,调和各方面的矛盾。中国古代统治者向来尊儒家为正统,这样的音乐理论必然会被统治阶级所接推崇。如此一来,前朝的音乐根本没有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这一艺术形式也就随着朝代的更替消亡。

中国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几十个朝代的更迭,数不清的优秀音乐艺术湮灭。世界四大文古国只有中国沿袭至今。应该给岁月以文明,而不是给文明以岁月。一个文明尚不能抵得住时间侵蚀,更何况一种艺术形式。时间会洗尽铅华,留下最好的。

中国古代传统音乐有的自然消亡了,有的艺术形式却可以以其顽强的生命力毁灭了自己的躯壳,化为新声。

以昆曲为例。明代有四大声腔:海盐腔、弋阳腔、余姚腔和昆山腔。昆曲就脱身于昆山腔,从十六世纪晚期开始,它逐渐占据了剧坛的中心地位。现在仍流行的很多剧种都是在昆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被称为“百戏之祖,百戏之师”,有中国戏剧之母的雅称。昆曲的表演有

其独特的体系、风格,它最大的特点是抒情性强、动作细腻,歌唱与舞蹈的身段结合的巧妙而和谐。在昆曲初步形成的过程中民间艺术家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在获得较为完整的戏剧形态后开始向更高的层次发展。天启崇祯年间,民间昆曲戏班的数量猛增,仅南京一地昆曲戏班就达几十多个。与民间戏班相比由文人士绅阶层组建的私人戏班数目更加庞大,总体水平也往往超过民间戏班。之后,曲演出进入宫廷,成为供皇帝娱乐的新形。进入清代以后,昆曲仍以顽强的生命力流传下来并保持着兴盛的势头。宫廷昆曲演出也有所发展但主要是演出各种经典剧目的选场。乾隆时期,一些文化官员奉命创作了部分篇幅较长的大戏,将昆曲演出完全纳入了宫廷文化的范畴。到了清代中叶,昆曲经过长时间的繁荣之后,开始走向衰微。昆曲失去了创新力,新的作品面目雷同、毫无新意。在艺术上,昆曲晦涩难懂的歌词,悠长的曲调、缓慢的节奏使它离普通观众越来越远。之后,清政府更是直接颁布禁令,禁止官员拥有家庭戏班,文人和士绅与昆曲的密切联系遭到破坏昆曲失去了最重要的社会基础,渐渐没落。同时各种地方戏曲逐渐兴起,在它们的猛力冲击下,昆曲逐渐退出了主流舞台。

地方戏的兴盛是因为这些戏的作者大多是一些民间艺术家。他们深悉民间艺术和大众语言知道一出戏怎样才能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而这些也正是昆曲之所以兴盛的初因。一种艺术是否保有生命力并不是它地位有多重要,而在于它是否能被普罗大众所接受。昆曲的衰落是因为它在走向文人士绅阶层向优雅转变时,丢失了从生活从社会中取得创新灵气。昆曲一经衰落便再无当年盛况,虽未消亡,但都以折子戏的形式流传至今。在上世中叶昆曲也曾辉煌一时。新中国建立之初,国家百废待兴,全国已经没有一个职业昆剧团。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一出《十五贯》救活了一个剧种,全国随之成立了六个昆剧团。近年来也有《公孙子都》问世。但即使如此,昆曲衰落消亡之势依旧无法挽回。

对传统音乐的传承面临很多困难。就昆曲而言,现在并没有像古时汤显祖一样可以挽狂澜于既倒将昆曲重塑辉煌的人才。还有继承与发展的两难之境——不对昆曲做出较大改进,就无法缩小昆曲与时代的差距;做出较大改变,昆曲就会失去其特性不能称之为昆曲。

传统音乐必然是产生于民间兴盛于社会的领导层面,国家的重视才有走向辉煌的可能。当代中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国上下都是务实之风。类似于昆曲的传统音乐很难找到生存空间。因此,当务之急为抢救,在优秀传统音乐未消亡之际整理现存曲目和文献资料。传统音乐若要发展,创新是必然,有多少人会去看一出演了几百年的《牡丹亭》。传统音乐也并非要全盘继承,平庸的传统音乐其消亡不可避免,当是有选择的保存,传统音乐宝库中留存的因该都是精品。一种艺术形式在其生命周期里是量变与质变的结合,政治是可以促成质变的有力一环。传统音乐浩如烟海,只凭一些艺术家或艺术团体的个体努力极难将传统音乐拯救下来。因此,传统音乐的继承与发展除了广大音乐工作者的努力,政府的重视是最重要的推力。

参考文献:

[1]孙继南,周柱铨.中国音乐通史简编[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