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儒家的工具主义文论系统,以老庄、佛释为依托的审美主义文论系统、以文本分析为核心的诗文评话语系统(文本主义)
2、 孔子的文论观点都是围绕着政治教化的目的展开的
3、 诗歌在春秋时期政治生活中那种独特的作用是赋诗明志
4、 孔子对诗歌功能的新阐发,或者说赋予诗歌新的内容主要表现在将诗歌当作修身的重要手段上
5、 孔子的诗歌功能论的复杂性: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人而不为《周南》??????讲修身,诵《诗》三百???。不学诗,无以言。讲诗歌的政治功能,《诗》可以兴、观、群、怨???关于“兴”,朱熹注为感发志意
6、 孟子主要文论观点: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知言养气
7、 老庄的所谓道,本质上是最高的艺术精神
8、 杨雄是第一个指出《史记》“实录”特点的
9、 杨雄:诗人之赋丽以则,词人之赋丽以淫
10、对屈原评价:肯定:贾谊、刘安、司马迁,否定:杨雄、班固
11、曹丕的《典论-论文》是这一时期我国文学走向自觉的理论标志
12、曹丕基于“本同末异”之说把文体分为四科八类
13、陆机《文赋》是我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篇完整而系统的创作论
14、、“诗缘情而缓靡,赋体物而测亮”,这是陆机论文体时提出来的。
15、钟嵘所著《诗品》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论专著
16、钟嵘在《诗品》中把五言诗作者分为三类分别出于国风小雅和楚辞,实即诗、骚两个源头
17、黄庭坚:点铁成金——诗歌语言的学习和活用 夺胎换骨——诗歌意蕴的活用
分析(3)
孔子的兴观群怨
在“兴、观、群、怨”四项功能中,后三者最突出地表现了孔子对《诗》的意识形态功能的强调。兴是诗歌的感悟形象,对读者的思想感情有启发陶冶作用,“观”实际上是对统治者的要求,即要他们通过诗歌来了解民情,从而在施政中有所依据,也就是要求统治者充分尊重人民的意愿与利益。“怨”是对人民表达意愿的权利的肯定,是鼓励人民用合法的方式对执政者提出批评。至于“群”,则更集中地体现了意识形态“中间人”的独特功能,是对于和睦、有序的人际关系的吁求。
简述庄子“言不尽意”论的内涵及其对文学批评的影响。
引文:可以言论者,物之粗也???而与之言哉。《外物》
庄子对言意关系即语言与思维关系的看法,庄子认为言在面对道时往往无能为力,庄子同时也肯定了可以言论的范围——“物”之粗,掩饰领会人们“意”的一种工具罢了,“言”的目的在“得意”,但“言”本身并非“意”,它是不能尽意的,但可以帮助人们“得意”庄子的言不尽意论、得意忘言说为中国古代注重“意在言外”的

写作传统及意境说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刘勰文学风格论
引文:夫情动而言形,理发而文见???各师成心,其异如面。
《文心-体性》是从文学作品内容和形式相统一的观点来讨论文学风格的。1、指出文学风格之千姿百态,根植于创作个性的千差万别。文学创作是按作家的创作个性来进行的,在作家个性的构成要素中,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固然因人而异,而两大因素的融汇组合乃是文场笔苑之所以产生波诡云谲景观的深层次原因。2、在构成创作个性的四要素中,先天的才气是基础,是根本;与此同时,强调后天的学习对创作个性的形成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主张以后天的努力补先天的不足。3、提出“摹体以定习,因性以练才”,以为创作的南针,主张对各体风格的作品应广泛的学习和模仿,做到融会贯通而又和与写作法则。
韩愈不平则鸣说
引文:大凡物之不得其平则鸣???其皆有弗平者乎?
1、韩愈指出,万物之发声,皆在受扰而失衡之后,人的创作亦是如此,它是作家的心灵产生“不平”的结果。“不平”实际上指的是作家对现实的不满与他对现实的抗争。2、韩愈认为对现实的漠不关心者,其心中先自缺了创造的动力,在这种情况下无病呻吟产生的东西,当然不会是好的作品。3、“不平则鸣”的理论,是对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观点的继承和发挥,它揭示了封建社会士人创作的一条重要的心理规律,。这是一种带有强烈批判性的理论。
严羽别材别趣说
引文:夫诗有别材???可谓一厄也。
严羽在这里提出了“诗有别材”、“诗有别趣”之说,严羽倡“别材”、“别趣”说则主要是着眼于诗歌的思想内容和创作的思维方式。严羽指出:从诗歌的题材来说,不可用来表现书本知识;从诗歌的旨趣来说,不可用以说理议论。但他同时注意到了诗歌不应脱离书本知识,不能于理无渉,因此又指出“多读书”、“多穷理”的重要性。 “不涉理路,不落言筌”,是说诗歌不能用逻辑思维,而必须用艺术思维;不能用知识性语言进行表述,而必须用诗性的话语进行言说。
名词解释(3)
以意逆志
“志”是指诗人所要表达的意旨,“意”则是说诗者自己的见解。用自己的见解去揣测诗人的意旨,这就是“以意逆志”的含义。“以意逆志”的实质是说诗者从自己的价值观出发来对诗歌文本进行意义的重构,其结果就是所谓“志”
发愤著书说
发愤是作家的感情,是创作动力,著书是发愤的结果。司马迁深入探讨了立言的动机目的和写作激情的重要性,继承了孔子“《诗》可以怨”的说法,同时汲取屈原“发愤抒情”和《淮南子》“

愤中形外”的精神,进一步提出发愤著书说
本同末异
“夫文本同而末异,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应当说一切文章具有共同的本质和共有的法则,此即所谓“本同” ;同时认识到各体文章因题材、内容。功能的殊异,而在表现形式和表现方法上各有不同的特点,呈现为不同的形态,此即所谓“末异” 曹丕提出“本同末异”之说,从本未结合的观点来研究文体,这才真正把文体论提高到了理论批评的高度
文以气为主
指作家创作的个人特点和独创性,亦即风格。“文以气为主”这个命题的提出,就意味着理论上对作家创作个性的一种确认。其次“气”又指个性。曹丕把作品风格和作家个性相联系,以为风格导源于个性。风格导源于个性,作品风格与作家个性相统一,这是“文气”说最重要的观点,也是表现了曹丕真知灼见的地方。
吟咏性情
钟嵘评诗认为诗的本质就是在于“吟咏性情”,钟嵘的“吟咏性情”论是以传统的物感说为基础的,这一理论不但说明了气是客观世界的本质和本源,是客观世界变化发展的根据,而且揭示出人的精神活动是在外屋的感召下发生的,诗歌乃是个体生命对于自然生命的一种体察和感发,是人的精神生活的一种表现形式。
因文生事
金圣叹指出,历史与小说都为叙事文体,虽然所写的都是事,但历史是为了存事而成文,文是用以记载事情的,此谓之“以文运事”。而小说是出于美文的需要而虚构出事来的此谓之“因文生事”。明确区分了二者,指出前者为实录,而后者为虚构。金圣叹指出,在小说的创作中并不需要依循实录史实的原则,而只需要按照文学成规与审美规律的要求对素材进行艺术加工处理,其增删补减完全可以由作者依据自己主观审美感受和读者的审美需求来决定。“因文生事”说确立了小说叙事的审美特质,把“生事”提到小说创造的原则的高度对后世作家的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
简答(3)论述(1)
两汉时期儒家文艺思想与先秦比的三特点:
首先,保守性增强了,批判性减弱了。汉儒的文艺思想都是极力强调文艺为政治教化服务,文艺所表达的内容不能触及统治者的地位和妨碍封建秩序的稳固。其次,对文学的认识更加深化,文学理论受经学影响,对文学的探讨也自然地与天、道等联系起来,这样就为文学的形而上的探讨奠定了基础。同时对诗歌本质的认识也比先前深化,在理论上把“情”与“志”统一了起来。再者,迷信化倾向增强,受谶纬神学影响汉代文艺创作蒙上了一层阴阳五行、天人感应的浓重阴影,文学艺术成了天变谴告、异物祥瑞之论


毛诗序的史学思想
第一,确立了中国古代诗歌抒情言志的传统,《毛诗序》第一次将“情”与“志”联系起来,《毛诗序》虽然肯定了“情”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作用,但这种肯定是有限度的,无论抒情还是言志都必须受到“礼义”的的约束,服从于“礼义”的规范,作者看来,“志”比“情”更重要,当两者冲突的时候,必须以志束情。第二,系统论述了文艺的社会作用,《毛诗序》更强调诗乐的教化作用,主张统治者应当积极地利用诗乐来教化人民,作者看来诗的教化作用主要表现在具有讽谏的意义,这种讽谏的根本目的是为政治服务,为统治者改善政治着想,诗的教化作用还表现在为统治者歌功颂德。第三,总结了诗歌的题材和表现手法,把《周礼-春官-大师》中的“六诗”说发展为“六义说”,其中,风雅颂指诗歌体裁,赋比兴指文学体裁
陆机论艺术想象与艺术构思
陆机把文学创作过程分为三段。第一段,创作前的准备,作家一方面受外界事物的激发,同时也从钻研古籍得到启示,于是产生强烈的创作欲望。第二段,进人构思,在艺术构思中,一方面出现所谓意象之流艺术的形象和意境借助于想像之力被创作出来,作家的主观感情则注流到形象、意境之中。与之相应,艺术思维的轨迹还经由语词而得以显示。第三段,艺术传达,于时作者谋篇布局,形诸笔墨,见诸文字,赋予艺术形象这种精神产品以物质形式。在整个文学创作过程中,艺术想像是贯穿始终的,尤以第二段中表现得最为活跃。
刘勰,文学发展观
刘勰关于文学发展观的论述是从内外两面展开的。就文学发展的外部条件而言,主要看时代社会,提出“故知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这一结论,一个方面指向文学发展相关的时代社会诸因素分析,另一个方面则由历史的叙述归纳出“质文代变”的规律。在内部提出通变思想1刘勰把构成文学作品的内在诸要素分为“有常之体”和“无方之术”两方面,前者重在“因”,后者立于“变” 2,刘勰“通变”说不仅是写作策略,同时也是写作者对文学传统、文学遗产的一种态度和方法。刘勰批评片面地追求“新变”、抛弃优良传统的“讹滥”文风。同时,刘勰也反对因袭传统而不思革新的思想,在他看来,“因”与“革”是辩证统一的,“因”是“革”之前提,而“革”乃是“因”的目的,3,刘勰提出,作家要贯彻通变思想,就应当掌握一定的原则和方法。强调文学自身的发展规律,要把它落实到作家的修养和创作实践当中,才能发挥作用。基于这样的认识,提出了 “宜宏大体”和“凭情以会通,负气以适

变”。
钟嵘对赋比兴的新释义
1、吸收汉魏以来的创作经验,把“兴、比、赋”作为艺术方法,而不是修辞手段,强调诗歌的形象思维特征。2、在“比兴”中突出“兴”法。以“文已尽而意有余”释“兴”,除寄寓传统的比喻义之外,更多的强调“兴”的感发义,其论“兴”重在形象对美的事物和美的情感的抒发与欣赏,以期引起无尽的审美体验。3、要求三法结合使用,诗歌的感发里蕴藏在诗歌形象当中,诗歌形象的具体性生动性与其内涵的丰富性的结合乃是产生无穷滋味的源泉
白居易批判现实的诗歌理论
一、 关于诗歌产生的根源
白居易的诗论继承了这种文学创作活动源于客观生活,它是客观生活作用于作家情感的结果的唯物主义的观点,在继承之中又有自己的发展,指出诗歌是“感于事”而生。,白居易所谓的“事”,主要是指现实社会中的“不平之事”。白居易把诗歌创作源泉主要规定在现实的社会生活,而又在现实生活中特别指出社会的黑暗是刺激诗人创作的主要动因,这就决定了他的整个理论的鲜明的批判色彩。所谓“感”,是客观外界作用于作家内心之后所引起的感情冲动。白居易认为社会现实的黑暗是刺激诗人创作的主因,所以他重点强调“哀”。
二、 强调诗歌对现实的批判
第一,白居易并不是笼统地提诗歌的社会作用和政治上的功利性,而是特别强调诗歌对现实政治的批判。他激烈反对以诗歌来粉饰昇平的“谄成”之风,主张用诗来批判朝政,从而达到“救失”和“补阙”的作用。第二,白居易在倡导诗歌批判政治的同时,又十分强调诗人担负着宣泄民情、表达民间疾苦的任务,这也是他突破儒家传统文论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老百姓来说,他所特别强调的,并不是用是歌来教化他们、统治他们,而是用是歌来反映他们的疾苦。此外,白居易的这种进步的创作主张,还集中的表现在他对诗歌的所谓“风雅比兴”的意义的推衍中,白居易也十分强调诗的“风雅比兴”,并在内容上赋予它一种批判现实的规定性在于深刻的揭露社会现实的黑暗
三、 关于对诗歌形式通俗化的倡导
白居易指出, “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这一生动的比喻, “情”,指作者的情怀,这是作品之所从出, “义”,指作品所反映的宗旨义理,这是作品之所归宿, “言”,指作品的语言,“声,指作品的声律,这两者根源于情而为表义服务,没有“情”,“言”与“声”则无从谈起,但只有“情”而没有“言”和“声”,也就不能表义,因此,白居易认为,要使诗歌发挥应有的作用,不但应当注意它的“情”与“义

”,而且也不能忽视它的“言”与“声”。只有使诗歌“韵协”、“言顺”,才能更好的表达内容。
赏析黄庭坚《清明》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候。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佳节清明桃李笑桃李笑:形容桃花、李花盛开。
人乞祭余骄妾妇这句诗用的是《孟子》中的一个寓言,讲的是齐人在坟墓前乞求祭品充饥,反而在其妻妾面前夸耀有富人请他喝酒。
士甘焚死不公候这句诗用的是春秋时的一个典故。志士介子推不贪公侯富贵,宁可被火焚死也不下山做官。
满眼蓬蒿共一丘:蓬蒿:“茼蒿”的俗称。此指杂草。
全诗的意思是说,清明时节,春雷万钧,惊醒万物,宇宙给大地带来了勃勃生机。春雨绵绵,使大地上一片芳草萋萋,桃李盛开。野田荒芜之处,是埋葬着死者的墓地,死去的人们长眠地下,使活着的人心里感到难过。诗人由清明的美景想到死者,从死想到了生,想到人生的意义。
这是黄庭坚因得罪权贵蔡京而被贬宜州(今广西宜山)时所作的一首诗。清明虽处在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春天,却也是祭扫墓茔,怀念先人的时节。诗人看到大自然的一片生机,想到的却是人世间不可逃脱的死亡的命运,表达了一种消极虚无的思想,悲凉的情绪缠绕于诗行间。这与诗人一生政治上的坎坷以及他所受的禅宗思想的浓厚影响是分不开的。但作品体现了作者的人生价值取向,鞭挞了人生丑恶,看似消极,实则愤激。
作者这首清明诗,在我看来,重要的不仅仅是凭吊亡人,更是警醒活着的人——在这有限的生命里,活出自己充满理想与热情、坚定高贵的人生。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候。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译文】
清明时节,桃李含笑盛开,但野田荒坟却是一片凄凉,令人哀愁的景象。春雷惊天动地,惊醒了蛰伏的龙蛇,春天雨水充足,郊外原野上的草木长得很柔嫩。过去有个齐国人在坟墓前乞求祭品充饥,回家却向妻妾炫耀,说富人请他喝酒,与此相反,晋国志士介子推不贪公侯富贵,宁可被火焚死也不下山做官。悠悠千载,贤愚混杂,谁是谁非?最后都是掩埋在长满野草的荒坟中。
【鉴赏】
这是诗人触景生情之作,通篇运用对比手法,抒发了人生无常的慨叹。清明节是扫墓的日子。诗黄庭坚人触景生情,由荒冢野坟联想到人生无常。在黄庭坚笔下,大自然的美好风光由冬到春,周而复始.而人却随着时光的流逝,一切

都化为乌有。不论贤愚,千年之后都不过是黄土垄中的一堆朽骨,谁还来管你的是非曲直呢?这虽然反映了黄庭坚仕途失意后接受了禅宗消极虚无思想的影响。但也流露了他对不问是非、贤愚的炎凉世态之愤愤不平和内心的悲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