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天津东丽区华明镇的宅基地换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年,一个崭新的现代化新城在天津诞生,它的名字叫华明镇。
17个村近6万农民是这里的主人。
2009年,一个新潮词语在全国叫响——宅基地换房。
由此,天津东丽区华明镇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
这一年,上海世博园城市广场举办了“华明特别日”活动,向海内外的参观者展示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成就以及华明镇的新生活。
位于世博园E片区的天津华明示范小城镇展馆,是本届世博会唯一以农村为题材、体现城市和农村互动、推进农村城市化的展示案例。
华明镇从此走向了世界。
一切从农民利益出发
在城镇化进程中,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基本农田保护矛盾日益突出,土地指标十分紧张,如何实现城乡一体化?破局有什么“高招”?
华明镇给出了出彩的答案。
天津市区向东13公里,就是华明镇。
虽然距离市区很近,但以前这里却是典型的北方农村风貌。
户均占地近1亩的院落,土坯矮墙,房屋破旧。
村外芦苇丛生,村内污水垃圾遍地。
老百姓只能望着城里人的生活兴叹。
2005年9月,天津市委、市政府经过反复调查研究,在国土资源部的支持下,决定在华明镇实行宅基地换房试点,以全新的形式规划建设小城镇。
宅基地换房,就是在国家现行法律框架内,坚持承包责任制不变、可耕种土地不减、尊重农民自愿的原则,高水平规划、设计和建设有特色、适于产业集聚和生态宜居的新型小城镇。
农民以其宅基地,按照规定的置换标准换取小城镇中的一套住宅,迁入小城镇居住,原有的宅基地统一组织整理复耕。
这样做的好处是,在不增加农民负担和不减少耕地的基础上,实现人口向城镇集中,工业向小区集中,耕地向种田大户集中,农民由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
蓝图是美好的,但迈出第一步却异常艰难。
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农民们高兴之余也有忧虑:如何补偿,我们将来的生活怎样保障……
面对村民的种种顾虑,天津市政府态度明确:最终标准,就是作为宅基地换房主体和核心的群众是否满意。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所有程序做到公开透明,是否换房由农民自己申请。
征地补偿分配、置换标准制定、房屋测量、房型选择等环节,采取各种形式组织农民自主选择,自主决策。
实际操作中坚持农民自愿原则,实行“户表决”,不强迫一户,不强求一户,只有同意实施以宅基地换房的农户比例超过95%的村,经批准后方可实施以宅基地换房。
不仅如此,天津市在华明镇实施宅基地换房过程中给予了农民很多优惠政策:人均置换面积为30平方米,老少三代的家庭可以选择两套住宅。
农民住进楼房后的物业费用政府补贴,新建住房每平方米只需交0.1元,5年后不超过0.3元。
有细心的农民算了这样一笔账:原有宅基地和房屋,按户均估市场价为4万元至5万元,置换后住进一套80平方米左右的住宅,价值超过30万元。
算过账的农民们心里踏实了:“这么好的政策。
我们怎能不支持?”
让农民无后顾之忧
让农民无后顾之忧,是华明镇宅基地换房的另一个亮点。
今天,每一个走进华明镇的人无不惊异于这里美丽的市容市貌:现代化的高楼,宽阔的马路,道路两旁树木成行,楼房间绿草如茵。
“华明镇有横纵两轴和一个集中配套服务区。
横轴保留了原有田埂及树木,并加宽到25米,上面安排休息及活动设施,为居民提供休闲散步、健身活动的场所。
纵轴是连接每个社区的中心绿地,并在其上设置社区中心等配套公共建筑,让每个社区居民就近且便利地享受基本生活服务。
集中配套服务区包括九年义务制学校、农民培训学校、卫生院、消防站、垃圾站等,为还迁农民提供教育等生活服务,使其切实享受到城市生活的便利。
”华明镇党委书记张长河说。
美好的环境中更孕育着实在的内涵。
华明镇社区管委会负责人邵长岭介绍,目前,全镇适龄农民基本均被纳入养老保险体系。
到规定年龄后,每月可领取最低470元的退养补助。
同时,当地政府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探索建立农村低保制度,从困难群体入手,逐步扩大保障范围,缩小城乡社会保障水平的差距。
有关人士指出,华明镇的建设有鲜明的农村特色。
如为方便农户从事农业生产,兴建了农用车停车场。
每家都有一间规划好的地下室,用于存放生产资料和工具。
城镇周围的农田地头建了农业设施用房,用于储藏农具、生产资料和休息做饭等。
华明镇在建设中不仅考虑了农民生产生活的传统,还充分考虑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需求。
考虑到农民的就业需求,新居住区选址在滨海新区空港物流加工区附近,同时还为二、三产业发展留出了足够空间。
沿津汉公路一带预留了130公顷的经济功能区,建设了具有自身特点的运输物流服务园区,为今后产业立镇、产业兴镇奠定牢实的基础。
今天的华明镇人,不仅圆了楼房梦,而且衣食无忧,有房有地,从某种意义上讲,超过了城里人。
中国小城镇建设的样板
东丽区区长尚斌义对华明镇的“宅基地换房”政策给出这样的解释:华明镇的宅基地换房换来城镇土地的集中利用,换来城镇发展的新空间,换来农民生产生活的转变,换来农民收入的提高,换来城乡差别的缩小。
应该说,华明镇建设完全是按照国土资源部文件精神进行的。
通过建新拆旧和土地复垦,最终实现项目区建设用地总量不增加,耕地面积不减少,质量不降低,用地布局更合理。
同时达到了6个效果。
即: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节约能源和资源、增加就业岗位、增加农民收入、农民共享城市生活方式、逐步缩小城乡差别。
同时,实现了在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管理体制、管理方式、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形式、建设投融资方式、综合执法体制、社会保障制度、小城镇扶持政策等8个方面的创新。
例如,华明镇为农民住宅统一安装了8000套太阳能热水器,小区的庭院照明也采用太阳能,这样每年可节约标准煤1347吨,分别减少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排放3277吨、34吨。
华明镇还实行了雨污分流、中水回收利用等节水措施,建设的污水处理设施,实现污水零排放。
当然,在华明镇“宅基地换房”的诸多成效中,最大的效果是节地。
在农民的居住条件大大改善的同时,村庄占地面积减少了2/3多。
剩余的旧村庄按照规划已被复垦成耕地,原来插花式的田地,变成可以实施规模化作业的大片农田。
今天的华明镇16平方公里的都市现代农业生态园已经建成。
华明镇的有益探索得到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东丽区原区委书记张有会也因此荣获中央电视台2010年度“三农”人物创新奖。
有了华明镇的成功经验,东丽区积极推进居住区、工业园区、农业示范园区“三区联动”统筹发展,其模式已在区域内全面推广。
目前金钟新市镇137万平方米、新立新市镇114.6万平方米和军粮城(一期)177.8万平方米挂钩试点还迁安置已全面铺开,今年将开始进行搬迁入住。
按照东丽区的发展计划,到2014年,全区114个村的20万农民将全部迁入新市镇集中居住,共享城镇化建设的成果。
华明镇作为国内较早进行小城镇建设的先行者,以其勇敢的魄力和务实的精神,赢得了农民的信赖和社会的认可,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了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