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痫药物治疗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BZ、OXC
根据综合征类型的选药原则
癫痫综合征
一线药物
儿童失神 青少年失神 青少年肌阵挛
VPA、LTG VPA、LTG VPA、LTG
中国癫痫临床诊疗指南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卫生部
中华医学会 中国抗癫痫协会
癫痫的药物治疗
现状和总体评估
• 治疗方法以药物为主 • 新诊断患者药物治疗发作控制率 50~80% • 药物治疗中存在的问题
现状和总体评估
• 治疗方法以药物为主
• 新诊断患者药物治疗发作控制率 50~80%
• 药物治疗中存在的问题
• 发作分类不正确 • 选择的药物对于发作是恰
当的,但对于治疗的个体
不合适 • 治疗剂量不恰当 • 有明显的副作用,却没有
进行相应的调整 • 治疗缺口达60-70%
• 苯巴比妥 • 苯妥英钠 • 卡马西平 • 丙戊酸钠 • 扑米酮 • 乙琥胺 • 氯硝西泮
传统 AEDs
(Phenobarbitone-PB) (Phenytoin-PHT) (Carbamazepine-CBZ) (Sodium valproate-VPA) (Primidone-PRM) (Ethosuximide-ESM) (Clonazepam-CZP)
传统抗癫痫药的作用机制
卡马西平
电压依赖 性的钠通 道阻滞剂
++
增加脑内或 突触的
GABA水平

选择性增强 GABAA介 导的作用
直接促进 氯离子的
内流
钙通道阻滞 剂
其它
+
苯二氮卓类
++
+(L型)
苯巴比妥
+
+
++

苯妥英钠
++

+
扑米酮
+
丙戊酸钠

+
+
++


+(T型) ++
新型抗癫癎药的作用机制
非氨脂
电压依赖 增加脑内或 选择性增强 直接促进 性的钠通 突触的 GABAA介 氯离子的 道阻滞剂 GABA水平 导的作用 内流
++
+
+
钙通道阻滞剂 + (L型)
其它 +
加巴喷丁 ?

++(N型,P/Q型) ?
拉莫三嗪 ++
+
++(N,P/Q,R, + T型)
左乙拉西坦

+
奥卡西平 ++

替加宾
++
• 各种类型的全面性发作的单药治疗: VPA、LTG、TPM、LEV
• 发作分类不确定: VPA、LTG、TPM、LEV • 部分性癫痫的添加治疗:所有新型AEDs
根据发作类型的选药原则
发作类型 一线药物 二线药物
强直阵挛 失神
肌阵挛
强直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VPA VPA、 LTG VPA、 TPM
VPA
失张力 VPA、 LTG
药物治疗 • 有明确促发因素的发作,并不需要立刻开始AEDs治疗。
首次发作后开始AEDs治疗的情况
• 并非真正的首次发作 • 有预示再次发作风险的因素 • 典型的临床表现及脑电图特征提示某些特殊的癫痫综合征,
如:Lennox-Gastaut综合征、婴儿痉挛等 • 患者本人及监护人认为再次发作难以接受
14-25 5-7
15-30 6-8 8-25 4-13
20-30 5-8
50-70
1-4 2-3 2-3 0.6-1.3 4.5-8 0.5-1.5 2-4 1-3 2-6
有 抑制






有 弱诱导


无 抑制




开始药物治疗的指征
• AEDs应该在癫痫的诊断明确之后开始使用 • 在出现第二次无诱因发作之后应该开始AEDs治疗 • 一些特殊情况可以在首次发作后考虑开始AEDs治疗 • 发作间歇期太长(1年以上甚至更长), 可以暂时推迟
托吡酯
++
+
+
氨己烯酸
++
+ (N型)
++
+(N,P型)
+
+ (L型)
+
唑尼沙胺 ++

++(N,P,T型)
抗癫痫药的药代动力学特征
理想的AEDs应具有以下特征:
- 生物利用度完全且稳定 - 半衰期较长,每日服药次数少 - 一级药代动力学特征,即剂量与血药浓度成比例变化 - 蛋白结合率低,并且呈饱和性 - 无肝酶诱导作用 - 无活性代谢产物
抗癫痫药物的选择
• 根据发作类型和综合征的选药原则 • 部分AEDs可能使某些发作类型加重,应尽量避免使用 • 苯巴比妥:可用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没有条件使用其他
更好的AEDs的惊厥性癫痫患者
根据发作类型的选药原则
• 部分性发作的单药治疗: CBZ、VPA、LTG、TPM、PB、LEV、ZNS、GBP
• 非氨脂 • 加巴喷丁 • 拉莫三嗪 • 左乙拉西坦 • 奥卡西平 • 替加宾 • 托吡酯 • 氨己烯酸 • 唑尼沙胺
新型AEDs
(Felbamate-FBM) (Gabapentin-GBP) (Lamotrigine-LTG) (Levetiracetam-LEV) (Oxcarbazepine-OXC) (Tiagabine-TGB) (Topiramate-TPM) (Vigabatrin-VGB) (Zonisamide-ZNS)
苯巴比妥 80-90 是 45-50 40-90
1-6 无 诱导
苯妥英钠 95 否
90
12-22
3-9 无 诱导
扑米酮 80~100 是 20-30
10-12
2-4 有 间接诱导
丙戊酸钠 70-100 否 90-95
8-15
1-4 有 抑制
新型抗癫痫药的药代动力学特征
非氨脂 加巴喷丁 拉莫三嗪 左乙拉西坦 奥卡西平
传统抗癫痫药的药代动力学特征
生物 一级 蛋白 半衰期(h) 血浆达峰 活性 对肝酶的
利用度 动力学 结合率
(%)
(%)
浓度时间 代谢 (h) 产物
作用
卡马西平 75-85 是 65-85 25-34 (初用药) 4-8 有 诱导
8-20(几周后)
自身诱导
氯硝西泮 >80 是
85
20-60
1-4 有
替加宾 托吡脂 氨己烯酸 唑尼沙胺
生物 利用度 (%)
≧80 ~60
98 ~100 ~95
≧90 ≧80 ≧60 ≧50
一级 动力学
是 否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否
蛋白 结合率 (%)
30 0 55
0 40 96 13 0 50
半衰期 血浆达峰 活性代 对肝酶 (h) 浓度时间 谢产物 的作用
(h)
部分性 CBZ、 (有/无继发 VPA、 全面性) OXC、
LTG
LEV、TPM TPM
LEV、CZP、 LTG LEV、CZP、 LTG、TPM LEV、TPM、 CZP LEV、GBP、 TPM、ZNS
可以考虑的药物 PB、PHT
PB、PHT PB PHT、PB
可能加重发作 的药物
CBZ、OXC、 PB、GBP CBZ、OXC、 PHT、GBP CBZ、OX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