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1个人收入的分配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乡差距—城乡发展 一体化
区域差距—统筹 区域调发展
行业差距 —打破垄 断,提高劳动报酬
国民收入在物质生产部门进行分配后,还必须在全社会范围内进 行的再次分配,以保证满足非物质生产部门的需要。 再分配是指在初次分配的基础上,以国家为主体进行的分配,主 要有税收、转移支付、社会保障;其他有:财政支出、银行信贷、 劳务费用(第三产业)、价格变动等。
小李把自己家的土地承包给小王获得3万元的租用费
小李进入一家民营公司,担任总经理年收入10万元
黄教授向某农民提供一条致富信息,收费200元。 下岗领取生活保障金 社会福利、保障收入
(1)按劳分配(1分), (2)按资本要素分配(1分) (3)按劳动要素分配(1分) (4)按技术要素分配(1分) (5)按劳分配(1分) (6)按土地要素分配(1分) (7)按管理要素(1分)
6.(30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基尼系数的变化情况
20世纪80年代
0.21~0.27 2006年 0.463 2008年 0.469 2012年 0.474 2013年 0.473
注:基尼系数是反映居民之间收入差异程度的指标,是比例数 值,在0和1之间。0.2~0.3表示比较平均,0.3~0.4表示收入相 对合理,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0.5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 殊,国际上通常把0.4作为收入分配差距的“警戒线”。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11年10月3日,天津市人民政府下发《关于鼓励和促进天津市民间投 资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鼓励民间资本在更大范围内加快发展,到 2015年民间投资将占全社会投资比重近一半。鼓励民间投资有利于 ( ) A.缩小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 B.弥补经济建设资金不足,优化资源配置 C.保证按劳分配在分配方式中的主体地位 D.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辨析题:①判断;②正确+理由;③错误+理由;④提出正确的办法。
(2011高考江苏卷)下图表示效率与收入差距的关系,横 轴X代表收入差距,纵轴Y代表效率, 原点O表示绝对的平均主义和绝 对的低效率。曲线表示效率随着
收入差距的扩大而变化的情况。
该图表明( ) ①在X1之前,效率与收入差距成反方向变化 ②收入差距扩大到一定程度之后,效率会降低 ③收入差距扩大具有激励作用,效率将会提高
3、如何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怎么办)
(1)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 要兼顾效率与公平,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 发展经济必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提高资源 利用效率。同时,要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 内,使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2)既要反对平均主义,也要防止收入悬殊;既要 落实分配政策,也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 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朝着 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5)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既要提 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 初次分配收入存在一定差距是不可避免的,也有助于提高效率, 但如果分配中存在的问题过多,再分配很难纠正过来。因此在 初次分配中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十分重要。 • 再分配具有社会公平功能。当然,再分配也要注意促进效率。 如果把再分配调节力度搞得过大,出现奖懒效应,就会既损害 初次分配的公平性,从而也会损害效率,反过来影响再分配的 调节能力和社会公平的功能。 • 只有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才能促进 国家收入合理分配,最终既有利于生产力发展,又有利于促进 社会和谐。
二、兼顾效率与公平
• 1、效率的含义和意义 • 含义:效率是指经济活动中投入与产出的比率,它表示资源有 效利用的程度。 • 意义:效率提高就是资源的节约和社会财富的增加。效率是人 类经济活动追求的基本目标之一。 • ⑵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 2、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是什么) • 效率(把蛋糕做大)和公平(把蛋糕切好)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 第一,两者有一致性. • 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 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 第二,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两者又是一对矛盾。 • 提高效率必然牺牲一些公平; • 保证公平必须放弃一些效率。 • 效率与公平不可分割。
3、如何实现收入分配公平(措施)
(1)根本措施: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 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 (2)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 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 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 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
• (3)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 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 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是实现社会公平的 重要举措。 • 具体措施: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 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 • 意义:
• 【特别提示】正确认识“先富”与“共富”的关 系 • ①“共同富裕”不是“同时富裕”,也不是“平 均富裕”、“同等程度富裕”。想让所有的人同 时同等程度地富裕是不切实际的空想,否则只能 导致“共同贫穷”。 • ②正确解决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扩大问题。我 们必须坚持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 富起来,要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逐步增加城乡 居民收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材
料
分配方式” (1) (2) (3) (4) (5) (6)
( 7)
小张是一位农民,承包村里的土地种果树年收入1万元 小张农闲时炒股,有时也能收入2万多元。 小张的妻子开了一家理发店,月收入2000元。 小张的儿子向一私营企业转让技术,收入20000元。。
2012年春节,在国有企业工作的小王领到了5万元的年终奖金
必修1 《经济生活》
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
一、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 按劳分配为主体 – 1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客观必然性 – 2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 3实行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原因) – 4实行按劳分配的意义 – 5按劳分配的地位 •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形式和意义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④将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限度内有助于保持较高的效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2009高考江苏卷)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 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下列体现“再分配更加注 重公平”的措施是 • A.提高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 • B.调整银行存贷款利率 • C.提高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 D.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区分初次分配与再分 配。再分配主要是通过国家财政支出的形式实现 的,由此可知社会保障是属于再分配,C应选。 ABD是属于初次分配,不选。
共同富裕——先富到共富≠ 同步富裕
共富必然先富,先富必然共富。
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
1、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 求; 2、允许一部分人和地区先富起来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 3、允许先富,可能会导致收入差距扩大。 4、要兼顾效率与公平,允许先富起来,同时加强宏观调控,采取措 施,实现收入分配公平,防止两极分化。
按劳分配与按劳动要素分配的区别?
1、存在的范围不同。
按劳分配存在于公有制经济中,按劳动要素分配存在于 非公有制经济中
2、分配的方式不同。
按劳分配是作各种扣除以后,以提供的劳动为尺度分配 个人消费品.而按劳动要素分配是按劳动力的价格分配,劳 动者向企业提供劳动,企业将劳动者的劳动力价格支付劳 动报酬
分配格局: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 的关系;协调投资和消费的关系。
国富论——民富论(共享发展成果)
(4)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要 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 要手段的再分配的调节机制。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 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信息。并运用“收入与分配”的知 识,说明如何解决材料一反映出的问题。(12分)
【答案】 (1)反映了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基尼系数不断增大, 在2006年后超出收入差距的国际“警戒线”,居民收入差距 呈扩大趋势,且收入差距较大。(4分)
【思维拓展】 维护社会公平的经济意义
(1)效率与公平关系: 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维护社会公 平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生产积极性,推动生产力发展,提高经济 效率,增加社会财富。 (2)分配与消费: 维护社会公平,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从而提升整个社会的消 费水平,有利于引导生产,扩大内需。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 维护社会公平,有利于缩小行业之间、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 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4)科学发展观: 维护社会公平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统筹兼顾的 要求。 (5)经济发展方式: 维护社会公平,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 向依靠投资、出口与消费协调拉动转变,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 转变。
3.在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我国部分地区出现了“土地换股权”模式,该模式 的实质在于,在农村土地流转和村办企业建设的过程中,农民可以将土地承包
权作为资产入股,并享受分红。对该模式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分红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收入 ②分红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收入 ③改变了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性质 ④促进了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
企业经营:完善企业分配制度,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调动劳 动者的极性。
社会总产值—成本==国民收入 (新价值) 初次分配是指在创造国民收
社会劳动生产率 国内生产总值(GDP)—成本
国家、企业 ——投资(生产) 居民 ——消费(生活)
国民收入— 初次分配
入的物质生产部门内部进行 的分配。(企业为主体) 国民收入在物质生产部门内 部按三个方面进行分配: 一是以税金和利润的形式上 缴给国家,形成国家的收入; (国企上缴利润和税收;企 业上缴税收) 二是企业(集体)自留部分。 (留存资金) 三是以工资等方式分配给生 产部门中的劳动者; (工 人工资)
决定
个人收 入的分 配
分配制度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生 产
反作用
分 配
一、收入分配 收入分 配与社 会公平 公平
1、体现(含义)
2、意义
3、措施
1、效率的含义 和意义 2、关系 3、措施
二、兼顾效率与
公平
共同:收入差距,分配不公平——规范分配秩序
一、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 1、收入分配的公平的体现(含义) • 收入分配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本内容。 • 收入分配的公平,要求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 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 收入分配公平(相对平等)≠平均主义、绝对平等 、收入差距过大 • 注意:公平不在于有没有差距,而在于差距是否合理,能不能 调动人的积极性。 • 2、收入分配公平的意义 • 公平的收入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它有助于协调 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 •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体现。
3、体现的性质不同。
按劳分配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体现了劳动者主人翁地位,按劳动要素分配体现了劳动者 与雇主之间的雇佣关系,雇主必然要无偿占有劳动者的一 部分剩余劳动,存在着不平等性
【特别提示】 1、合法的劳动收入与合法的非劳动收入 ①合法的劳动收入:按劳分配收入、按劳动要素分配收入。 劳动收入一定是按劳分配收入。错 工资收入一定是按劳分配收入。错 ②合法的非劳动收入:按土地、资本、技术、信息、管理等要素分 配。 或包括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 非劳动收入是剥削收入。错 财产性收入:一般是指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 等)、不动产(如房屋、车辆、土地、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 包括出让财产使用权所获得的利息、租金、专利收入等;财产营运 所获得的红利收入、财产增值收益等。(按生产要素分配) 2、公有制企业中只有按劳分配。错 3、按劳分配体现了公平,按生产要素分配体现了效率。错 4、按生产要素分配有利于缩小收入分配差距。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