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谢控制发酵复习

代谢控制发酵复习
代谢控制发酵复习

试卷题型:

⑴、名词解释:8×4'

⑵、填空题:22×1'

⑶、简答题:3×8'

⑷、综合题:2×11'

第一章绪论

1、代谢控制发酵:就是利用遗传学的方法或其他生物化学方法,人为地在脱氧核糖核酸(DNA)的分子水平上,改变和控制微生物的代谢,使有用目的产物大量生成、积累的发酵。P2

2、代谢控制发酵的关键:取决于微生物代谢控制机制是否能够被解除,能否打破微生物正常的代谢调节,人为地控制微生物的代谢。P2

3、代谢工程的具体思路:P3

1、改变代谢流:

(1)、加速速度限制反应;(2)、改变分支代谢途径的流向;(3)、构建代谢旁路;(4)、改变能量代谢途径。

2、扩展代谢途径和构建新的代谢途径:

(1)、引入外源基因,延伸代谢途径;(2)、利用新的底物,构建新的生物合成途径。

第二章代谢控制发酵的基本思想

1、微生物细胞的调节机制:P7-9

(1)、通过控制基因的酶生物合成的控制机制:

①诱导——促进酶的合成;

②阻遏——抑制酶的合成,包括:

1)终产物阻遏,2)分解代谢物阻遏。

(2)、酶活性的控制机制:

①终产物抑制或激活,

②通过辅酶水平的活性调节,

③酶原的活化,

④潜在酶的活化。

(3)、通过细胞渗透性的控制:(根据酶在代谢调节中作用不同分类)

①调节酶:变构酶、同功酶、多功能酶。

②静态酶

③潜在酶

2、脱敏作用:变构酶经特定处理后,不丧失酶活性而失去对变构效应物的敏感性。

注:处理方法:①使变构酶解聚,②基因突变。P15

3、反馈抑制的调节类型可以分为以下几种:P18-21 图略

(1)、单功能途径中酶活性的调节类型:①前体激活,②补偿性激活。

(2)、多功能途径中酶活性的调节类型:

①协作反馈抑制或称多价反馈抑制,

②合作反馈抑制,

③积累反馈抑制,

④顺序反馈抑制,

⑤假反馈抑制:指结构类似物的反馈抑制,

⑥同功酶

4、分解代谢物阻遏:当细胞具有一优先利用的底物(通常是,但并不总是葡萄糖)时,很多其他分解反应途径受到阻遏。P27 (注:根据葡萄糖效应理解)

5、突破微生物的自我调节控制机制,使代谢产物大量积累的有效措施:P31

(1)、应用营养缺陷型菌株。

(2)、选育抗反馈调节的突变株。

(3)、选育细胞膜通透性突变株:使终产物在细胞内不能大量积累而引起反馈调节。(4)、利用营养缺陷型回复突变株或条件突变株的方法,解除终产物对关键酶的调节。(5)、应用遗传工程技术,创造理想的超微生物(构建目的工程菌株)。

(6)、发酵的环境条件的优化。

6、营养缺陷型:就是指原菌株由于发生基因突变,致使合成途径中某一步骤发生缺陷,从而丧失了合成某些物质的能力,必须在培养中外源补加该营养物质才能生长的突变型菌株。P32 最典型例子:高丝氨酸营养缺陷型(Hom﹣)或苏氨酸营养缺陷型(Thr﹣)菌株达到赖氨酸的积累。

7、渗漏缺陷型:就是指遗传性障碍不完全的缺陷型。(注:这种突变只是其中某一种酶的活性降低,而不是完全丧失。不能合成过量的最终产物,故不会造成反馈抑制而影响中间代谢产物的积累。)P33

8、代谢控制发酵的基本思想:

⑴、切断支路代谢:①选育营养缺陷型突变株,②选育渗漏缺陷突变株。

⑵、解除菌体自身的反馈调节:

①选育抗类似物突变株(代谢拮抗物抗性突变株)——形成途径:1)变构酶结构基因突变,2)调节基因突变。P35

②酶活性的利用

③营养缺陷型回复突变株的应用

⑶、增加前体物的合成

⑷、去除终产物

⑸、特殊调节机制的利用:①多种产物控制机制的利用,②平衡合成的利用,

③代谢互锁的利用,④优先合成的变换。

⑹、条件突变株的应用

⑺、选育不生成副产物的菌株

⑻、选育生产代谢拮抗物质的菌株

第三章代谢控制发酵育种的基本技术

1、诱变育种中的几个问题:P61-65

①出发菌株的选择:⑴出发菌株对诱变剂的效应,⑵染色体组倍数对诱变剂的效应。

②细胞悬浮液的制备:⑴同步培养,⑵菌龄,⑶细胞悬浮液浓度,⑷细胞悬浮液的制备。

③诱变剂的选择及处理方法的选择:⑴诱变剂的选择,⑵诱变剂量的选择,⑶诱变剂处理

方法的选择。

④中间培养

2、营养缺陷型的浓缩的方法有:

①青霉素法,②D-环丝氨酸法,③五氯酚法,

④亚硫酸法,⑤制霉菌素法,⑥2-脱氧葡萄糖法,

⑦过滤法,⑧差别杀菌法

注:为了达到淘汰野生型、浓缩缺陷型细胞的目的,不论应用上述哪一种方法,均需对诱变处理后经中间培养的培养物进行如下处理:①饥饿培养,②2倍氮源培养。

3、营养缺陷型菌株的检出方法:①逐个检出法,②夹层培养法,③限量补充法,④影印接种法p68

4、原生质体融合育种的一般步骤:P77

①标记菌株的筛选,

②原生质体的制备:影响因素:

⑴菌体的前处理,⑵菌体的培养时间(一般选择对数生长期的菌体),

⑶酶浓度,⑷酶解温度(一般控制在20-40℃),⑸酶解时间,⑹渗透压稳定剂。

③原生质体的再生,

④原生质体的融合,

⑤融合子的选择,

⑥实用性菌株的筛选。

5、转导:转导作用就是利用转导噬菌体为媒介而将供体菌的部分DNA导入受体菌中,从而使受体菌获得部分遗传性状的现象。其中必须具有3个组成部分,即供体,转导噬菌体和受体。P88

6、转化:转化就是指相当大的游离的供体细胞的DNA片段被直接吸收到受体细胞内,并整合于受体细胞的基因组中,从而使受体细胞获得供体细胞部分遗传性状的现象。包括3个步骤,即供体DNA的制备,受体细胞对DNA的吸收及转化子的选择。P92

第七章糖代谢与控制

1、D-核糖发酵的代谢控制育种:图略(P248)

①出发菌株的选择,

②转酮酶缺陷突变株的分离:

⑴选育不利用D-葡萄糖酸或L-阿拉伯糖的突变株,

⑵选育莽草酸缺陷突变株,

⑶选育L-色氨酸缺陷、L-酪氨酸缺陷、L-苯丙氨酸缺陷、CoQ缺陷、维生素K缺陷或

叶酸缺陷突变株。

③其他标记,

④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核糖工程菌株,

⑤发酵控制。

2、γ-亚麻酸发酵的代谢控制育种思路:图略P271-273

①出发菌株的选择,

②切断或减弱支路代谢,

③解除反馈调节,

④强化能量代谢,

⑤增强前体物的合成,

⑥选育Δ6-脱氢酶活力强的突变株,

⑦选育低温生长突变株,

⑧选育耐高糖的突变株。

第九章氨基酸的代谢控制与发酵

1、赖氨酸发酵:图略P292

①切断或减弱支路代谢,

②解除反馈调节,

③解除代谢互锁,

④改善膜的通透性,

⑤增加前体物的合成,

⑥选育温度敏感突变株,

⑦选育脲酶回复突变株,

⑧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赖氨酸工程菌株。

2、色氨酸发酵:

①切断支路代谢,

②解除自身反馈调节,

③增加前体物,

④切断进一步代谢,

⑤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色氨酸工程菌株,

⑥其他标记。

第十章核酸类物质的代谢控制与发酵

肌苷发酵的代谢控制育种:P366

①出发菌株的选择,

②增加前体物质,

③切断支路代谢:⑴选育Ade﹣菌株,⑵选育Xan﹣或Gu﹣菌株,⑶选育Thi﹣或His﹣

菌株,⑷选育核苷磷酸化酶弱的菌株。

④解除菌体自身的反馈调节:

⑴选育抗腺嘌呤及鸟嘌呤结构类似物突变株,如8-氮腺嘌呤、8-氮鸟嘌呤等抗性突变株,

⑵选育抗腺嘌呤或黄嘌呤的突变株,

⑶选育抗磺胺类药物突变株,如磺胺嘧啶、磺胺哒嗪抗性突变株。

1.什么是操纵子?主要包括那些基因?

2.什么是分解代谢物阻遏?其实质是什么?

3.cAMP是怎样控制酶合成的水平呢?

4.葡萄糖是如何调节细胞内cAMP水平呢?

5.什么是变构酶?简述别构酶调节的机制。

6.什么是脱敏作用?

7.什么是共价调节酶?举例说明共价调节酶对酶活性的调节。

8.反馈抑制(feedback inhibition)

9.反馈阻遏(feedback repression)

10.协同反馈抑制(concerted feedback inhibition)

11.积累反馈抑制(cumulation inhibition)

12.同工酶调节(isoenzyme inhibition)

13.平衡合成(balanced synthesis)

14.优先合成(preferenced synthesis)

15.代谢互锁(metabolic interlack)

16.基本培养基/补充培养基

17.根据D-核糖的生物合成途径及代谢调节机制,阐述D-核糖高产菌的育种思路

18.简述L-色氨酸的代谢调控机制,并论述L-色氨酸高产菌的育种思路,在发酵条件控制中应注意的问题?

19.根据Lys的生物合成途径及代谢调节机制,阐述Lys高产菌的育种思路

20.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