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的治疗研究进展

颈椎病的治疗研究进展
颈椎病的治疗研究进展

颈椎病的康复.ppt

---------------------------------------------------------------最新资料推荐------------------------------------------------------ 颈椎病的康复.ppt 一、基本概念颈椎病的康复:基本概念颈椎病的康复:基本概念解剖: 脊柱的颈椎由七个椎体和六个间盘组成,各椎以韧带相连。 八对脊神经由各椎间孔穿出。 椎体后方的椎弓围成椎管、内有脊髓。 椎体两侧有椎A经各横突孔进入颅内。 颈椎侧前方左、右各有一交感神经干,其末梢分布到头、颈、上肢、心脏等部位。 颈部的肌肉有胸锁乳突肌、头夹肌、颈夹肌、斜方肌、头长肌等。 颈椎正位片颈椎左侧位片颈椎右侧位片颈椎张口位片颈椎生理特性: 颈椎是脊柱各椎中体积最小、最灵活的椎节。 要支撑头颅的重量,还要适应眼、耳、鼻等功能的需要做头部屈、伸、侧屈、旋转的运动,极易受物理刺激而产生退行性变由于颈椎解剖结构精细,所处部位重要,病变时症状复杂,发病??高。 颈椎病的康复:基本概念由于颈椎间盘变性,颈椎骨质增生,刺激或压迫了周围的神经、血管等组织而引起相应的一系列临床表现称之颈椎病。 椎间盘椎间关节周围软组织颈椎病病理过程损伤退变颈神经根椎动脉交感神经脊髓临床症候群颈椎间盘环枢椎后关 1 / 10

节肌肉韧带颈椎病损伤功能紊乱主要症状主要症状颈、肩、背、臂痛, 颈、肩、背、臂痛, 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耳鸣、耳闭、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耳鸣、耳闭、眼花、失眠、心慌、血压不稳定, 眼花、失眠、心慌、血压不稳定, 头颈活动度受限或活动时发响、上下肢头颈活动度受限或活动时发响、上下肢无力、麻木、发紧、胀等。 无力、麻木、发紧、胀等。 颈椎病的康复:基本概念二、康复评定二、康复评定 1???诊断标准: (1)临床表现与X线平片所见,均符合颈椎病者,可确诊为颈椎病。 (2)有典型的颈椎病临床表现,而X线片上尚未见异常者,在排除其他疾病的前提下,也可诊断为颈椎病。 (3)临床上无颈椎病的症状和体征,而X线片上有椎体骨质增生,椎间隙狭窄等颈椎退行性病变者,也应诊断为颈椎病或称隐性颈椎病。 颈椎病的康复:康复评定 2、常规检查: (1)病史:着重了解其职业;日常生活习惯和爱好;日常锻炼是否经常作大幅度旋颈动作; 有无外伤、受寒等。 颈椎病的康复:康复评定 (2)症状:颈、肩、臂、背疼痛;一侧或双侧手麻、头痛、头晕、心慌、胸闷、多汗、上、下肢无力、行走不便、大小便异常等。 颈椎病的康复:康复评定 (3)体征:枕孔、棘突、棘间、颈椎

中医针灸治疗颈椎病

中医针灸治疗颈椎病 文章目录*一、中医针灸治疗颈椎病*二、颈椎病的按摩方法*三、如何预防颈椎病 中医针灸治疗颈椎病1、中医针灸治疗颈椎病 颈椎病以颈、肩、背、上肢疼痛及酸胀、麻木不适为常见, 在颈型及神经根型颈椎病中更为多见。在针灸治疗选择穴位时, 常以病变部位的经穴为主。常用的穴位有:大椎、风府、风池、 肩井、肩髃、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等。对疼痛为主,且疼 痛较剧、受凉加重者,在针刺时,手法不宜强,针刺应较深,而且要留针10分钟。 头痛。临床应根据头痛的具体部位和其相应的经络选择穴位。对头后部疼痛者,选择的穴位有:后顶、天柱、风池、风府、昆仑及疼痛最明显的部位。对偏头痛者,选择的穴位有:风池、太阴、率谷、丘墟、头维及疼痛部位。对头顶部疼痛者,选择的穴位有 百会、前顶、通天、行间及疼痛部位。 2、颈椎病吃什么好 含维生素食物。动物肝脏,奶与奶制品及禽蛋,绿叶菜类、黄色菜类及水果等。胡萝卜、西红柿、柿子、鸡蛋、牛肝和猪肝、鱼肝油、牛奶、奶酪、黄油、西兰花、菠菜、莴苣、大豆、青豌豆、橙子、杏、红薯、杏等。 含蛋白质食物。含蛋白质多的食物:牲畜的奶,如牛奶、羊奶、

马奶等;畜肉,如牛、羊、猪、狗肉等;禽肉,如鸡、鸭、鹅、鹌鹑、鸵鸟等;蛋类。 3、颈椎病的类型有哪些 神经根型颈椎病。具有较典型的根性症状(麻木、疼痛),且范围与颈脊神经所支配的区域相一致。压头试验或臂丛牵拉试验阳性。 脊髓型颈椎病,临床上出现颈脊髓损害的表现。X线片上显示椎体后缘骨质增生、椎管狭窄。影像学证实存在脊髓压迫。除外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脊髓肿瘤、脊髓损伤、多发性末梢神经炎等。 椎动脉型颈椎病,曾有猝倒发作。并伴有颈性眩晕。旋颈试验阳性。X线片显示节段性不稳定或枢椎关节骨质增生。多伴有交感神经症状。除外眼源性、耳源性眩晕。 颈椎病的按摩方法1、按摩百会。用中指或食指按于头顶的百会穴,用力由轻到重按揉20~30次。 2、对按头部。双手拇指分别放在额部两侧的太阳穴处,其余四指微分开放在两侧头部,双手同时用力做对按揉动20~30次。 3、按揉风池。用两手拇指分别按在同侧风池穴,其余手指附在头的两侧,由轻到重地按揉20~30次。 4、拿捏颈肌。将左(右)手上举置于颈后,拇指放置于同侧颈

颈椎病的康复治疗方法有哪些

颈椎病引起的症状 成都颈腰椎病研究中心 颈椎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之一。据统计,其发病率随年龄升高而升高。在颈椎病的发生发展中,慢性劳损是首要罪魁祸首,长期的局部肌肉、韧带、关节囊的损伤,可以引起局部出血水肿,发生炎症改变,在病变的部位逐渐出现炎症机化,并形成骨质增生,影响局部的神经及血管。 外伤是颈椎病发生的直接因素。往往,在外伤前人们已经有了不同程度的病变,使颈椎处于高度危险状态,外伤直接诱发症状发生。不良的姿势是颈椎损伤的另外一大原因。长时间低头工作,躺在床上看电视、看书,喜欢高枕,长时间操作电脑,剧烈的旋转颈部或头部,在行驶的车上睡觉,这些不良的姿势均会使颈部肌肉处于长期的疲劳状态,容易发生损伤。 颈椎的发育不良或缺陷也是颈椎病发生不可忽视的原因之一,亚洲人种相对于欧美人来说椎管容积更小,更容易发生脊髓受压,产生症状。在单侧椎动脉缺如的患者,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发生率几乎是100%,差别的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另外,颅底凹陷、先天性融椎、根管狭窄、小椎管等等均是先天发育异常,也是本病发生的重要原因。 颈椎病的原因 不良姿势 1.不良姿 1. 如躺在床上看电视、看书、高枕、坐位睡觉等;卧车上睡觉,睡着时肌肉保护作用差,刹车时易出现颈部损伤。 劳损 2. 2.劳损 长期使头颈部处于单一姿势位置,如长时间低头工作,易发生颈椎病。小于30岁的颈椎病人,多从事低头工种。 头颈部外伤 3. 3.头颈部 50%髓型颈椎病与颈部外伤有关。一些病人因颈椎骨质增生、颈椎间盘

膨出、椎管内软组织病变等使颈椎管处于狭窄临界状态中,颈部外伤常诱发症状的产生。 颈椎结构的发育不良 4.颈椎结 4. 先天性小椎管、颈椎退变等是一些颈椎病发病基础。国外统计40—50岁有退变者占25%,55岁以上有退变者占85.5%。颈椎中央椎管、神经根管狭小者颈椎病的发病率比正常人高1倍。 慢性感染 5.慢性感 5. 主要是咽喉炎,其次为龋齿、牙周炎、中耳炎等。这些部位的炎症刺激颈部软组织或通过丰富淋巴系统引起颈枕部软组织病变。有人认为,慢性咽喉部感染是颈椎病重要发病因素,这可能与软组织慢性劳损炎症相互影响而加重病情之故。 风寒湿因素 6.风寒湿 6. 外界环境的风寒湿因素可以降低机体对疼痛的耐受力,可使肌肉痉挛、小血管收缩、淋巴回流减慢、软组织血循环障碍,继之产生无菌性炎症。因此,风寒湿因素不仅是诱因,也可作为病因引起病变产生症状。 颈椎病初期症状 猝倒::常在站立或走路时因突然扭头,出现身体失去支持力而猝倒, 1、猝倒 倒地后可很快清醒站起,不伴有意识障碍,亦无后遗症。此类病人可伴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出汗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这是由于颈椎增生性改变压迫椎动脉引起基底动脉供血障碍,导致一时性脑血供应严重不足所致。 2、吞咽障碍:吞咽时有梗阻感,食管异物感,少数有恶心、呕吐、声音嘶哑、干咳、胸闷。这是由于颈椎前缘骨质直接压迫食管后壁而引起食管狭窄,或因颈椎病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导致食管痉挛或过度松弛而出现的症状。也可因骨刺形成使食道周围软组织发生刺激反应引起。 3、高血压:颈椎病可引起血压增高或降低,但以血压增高为常见,称为“颈性高血压”。这与颈椎病所致椎基底动脉供血失常和交感神经受刺激发生功能紊乱有关。由于颈椎病和高血压病皆为中老年人多见,故两者并存的机会不少。

针灸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针灸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发表时间:2018-01-23T14:19:50.323Z 来源:《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16期作者:欧阳波张衡生纪雄英 [导读] 本文以针灸治疗为切入点分析颈椎病针灸治疗的要点,就提出具体的研究方向进行深入探究。 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康复科衡阳 421002 【摘要】作为临床常见骨科疾病,颈椎病发病率呈逐年递增趋势,以超过50岁中老年人为好发人群,而针灸治疗是临床治疗颈椎病的主要方法,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具有治疗效果确切及治疗费用低廉等应用优势,涵盖电针、温针及毫针等治疗方法,适用于对于西药治疗存在抵抗情绪的老年患者。,旨在为骨科医务人员积累更多的工作经验提供临床依据。 【关键词】针灸治疗;颈椎病;研究进展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指以退行性病理变化为典型临床症状的疾病,是颈椎间盘脱出症、颈神经根综合征、增生性颈椎炎及颈椎骨关节炎的统称,其诱发机制与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骨质增生及颈椎神经劳损存在着密切联系,促使脊髓、椎动脉及颈椎神经根受压造成骨质增生破坏局部神经及血管,甚至影响患者心理状态产生焦虑犹豫情绪,阻碍患者正常生活及工作[1]。同时,作为临床常见骨科疾病,颈椎病发病率呈逐年递增趋势,以超过50岁中老年人为好发人群。从中医角度来看,颈椎病属于“项强”、“眩晕”、“头痛”、“萎证”及“痹症”等症范畴。鉴于此,本文针对针灸治疗颈椎病临床进展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颈椎病针灸治疗要点 针灸治疗是临床治疗颈椎病的主要方法,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具有治疗效果确切及治疗费用低廉等应用优势,可分为电针、温针及毫针等治疗方法[2]。作为针灸治疗的主要方法,毫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效果确切,具有活血止痛及舒脉通络等功效,并且经大量实践证明,毫针治疗颈椎病有效率高达90%,以少阳经穴、手足太阳经穴及颈夹脊穴为主穴,以外关穴、合谷穴、曲池穴、颈夹脊穴、颈阿是穴、昆仑穴、京骨穴、风池穴、后溪穴、列缺穴及大椎穴为辅穴。有学者经研究表明,结合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表现遵循辨证取穴规律,发现针对气血亏虚型患者以健脾益气补血为切入点取血海穴、脾俞穴、中脘穴、关元穴、气海穴及足三里穴。 针对风阳上扰型患者取大椎穴、阳陵泉穴、太冲穴、合谷穴、曲池穴及风池穴;针对痰浊上蒙患者取三阴交穴、足三里穴、脾俞穴、中脘穴及丰隆穴;针对肝肾阴虚患者取阴陵泉穴、太溪穴、三阴交穴、肝俞穴及肾俞穴[3]。有研究资料表明,临床针灸治疗遵循辨证取穴规律选择手太阳小肠经济手阳明大肠经,以合谷穴、曲池穴、外关穴、风池穴及夹脊穴为常用取穴位置,并且发现针灸治疗颈型颈椎病遵循局部取穴与循经取穴相结合原则,以阿是穴、天柱穴、风池穴及颈夹脊穴为主,配穴遵循辨证取穴原则确保所取穴位分布于足太阳膀胱经济经外奇穴。温针治疗指以针刺穴位为基础针柄辅以燃烧艾条以达到发挥热力作用的目标,属于针灸治疗常用方法。 温针治疗能显著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风寒湿型患者临床症状,具有治疗效果确切及治疗周期短等鲜明特点。有学者经研究表明,纳入椎动脉型颈椎病风寒湿型患者,实行温针灸治疗取肾俞穴、身柱穴、天宗穴、神道穴、陶道穴、络却学及百会穴、每日2次、每次留针30分钟后出针发现能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值得临床治疗中推广及使用[4]。电针治疗指选择常规毫针刺入穴位后得气再连接电针治疗设备利用人体生物电微量电流波进行电流作用治疗,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有学者经研究表明,纳入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实行电针治疗取颈夹脊穴、天柱穴、完骨穴及风池穴,发现治疗效果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客观上消除患者治疗紧张感。 有学者经研究表明,纳入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10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实行益气聪明汤治疗观察组实行电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TCD检查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显示电针治疗效果显著优于益气聪明汤治疗,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镇痛效果良好且安全性高[5]。总而言之,针灸治疗颈椎病效果显著且不存在毒副作用,但是仍存在较多问题亟待解决,例如:忽视远端取穴侧重局部取穴、颈椎病针灸治疗辨证归经丧失特异性指导作用及缺乏统一的治疗效果判定标准等,尤其是忽视远端取穴侧重局部取穴,古代医学以后溪穴为常用穴位而现代医学以颈夹脊穴为常用穴位存在更为侧重局部取穴的情况,并且随机对照试验条件不足无法系统评估治疗效果。 2.颈椎病针灸治疗研究方向 一般说来,以艾灸为主以针刺为辅可达到标本兼治的治疗目标,充分体现《内经》中“一针二灸胜服药”理念。有学者经研究表明,纳入颈椎病患者实行以艾灸为主以针刺为辅治疗,即端正坐位分别使用双手大拇指按压斜方肌及胸锁乳突肌间凹陷处,取风池穴及大椎穴进行常规消毒分别斜向刺进侧鼻间方向0.5寸至1.2寸及向上斜刺0.5寸至1.0寸,针对神经根型患者取外关穴、曲池穴及肩骨穴,针对交感型患者取百会穴、太冲穴及合谷穴,针对脊椎型患者取身柱穴,针对椎动脉型患者取夹脊穴及内关穴,均采取捻转手法处于中等刺激留针保持20分钟至30分钟,待启针后取炙阴谷穴实行温针灸治疗20分钟至30分钟、每日1次、左右交替、每10次为1疗程,结果显示能大大提高治疗有效率。 有学者经研究表明,纳入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10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实行单一性针灸治疗观察组实行针灸及推拿联合治疗,观察组患者分别取天宗穴、肩井穴、风府学、风池穴及颈夹脊穴再实行推拿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椎动脉血流量、基底动脉改善情况,结果显示针灸及推拿联合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大大提高治疗有效率,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及使用。有研究资料表明,纳入颈椎病患者86例实行针灸及闪罐联合治疗,提前确定压痛点划分大致疼痛范围,使用双手托住患者枕部及下颚部促使其颈椎被动完成左右旋转及前后屈伸活动诱发疼痛,结合颈椎活动受限方向及与活动相关肌肉韧带位置,于预计区域内逐步进行探索性按压确认按压痛点进行针灸治疗。 同时,以探索性按压过程中患者存在明显痛感及回避性动作为压痛区域,取阿是穴、肺俞穴、大椎风门学及颈椎棘突5、6及7处,指导患者保持侧卧位采取局部皮肤常规消毒,左手拇指按压痛点右手浅斜刺进针,待患者出现酸胀麻感后向颈部肩部背部或上肢处反射时留针,每次留针30分钟、每10次1个疗程。 3.结论 通过本文探究,认识到针灸治疗颈椎病具有治疗效果确切及治疗费用低廉等应用优势,涵盖电针、温针及毫针等治疗方法,属于临床常用治疗方法。受针灸治疗颈椎病技术的限制,相关技术人员加大对于治疗方法及治疗技术研究的重视程度。同时,由于颈椎病证型较为复杂,必须深入明确各种针灸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禁忌证及适应证进行严格的RCT研究,以现代化科学技术为基础开展多学科实验研

针灸治疗颈椎病的方法及进展

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

针灸治疗颈椎病的方法及进展 摘要: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好发于中老年人 ,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发病率不断上升 ,且有年轻化的趋势。上班族,甚至一些中学生也常有颈项酸痛不适,头痛头晕的现象,颈椎病症状复杂 ,缠绵难愈。目前治疗颈椎病的方法可分为非手术疗法和手术疗法两大类。非手术疗法是颈椎病的基本疗法,近年来针灸在治疗颈椎病方面有较好的疗效,且方法多种多样。 关键字:颈椎病年轻化针灸治疗。 病因病机 颈椎病属中医学“骨痹”、“痿证”、“眩晕”等范畴。它的病因有多种说法,如先天性椎管狭窄或异常学说,颈椎间盘退变理论,慢性劳损理论,头颈部外伤学说。普遍观点是肝肾亏虚或劳倦过度耗伤精血。营卫气血失调,复感受外邪.颈项部经脉气血阻滞;或因跌仆损伤,动作失度,损伤颈部脉络,使气血运行不畅,气滞血淤所致。贾福奎主任医师认为本病的发生主要由于肝、肾、脾虚,风寒湿邪入侵,痹阻太阴经脉,使筋脉失养,气血运行不畅所致。胡军认为椎动脉型颈椎病并非单以风火痰虚为患,瘀血阻络是其主要病机,故其治疗当以活血化瘀为要,而现代药理研究也证实活血化瘀药对头痛、眩晕的影响。张威认为神经根型颈椎病是由于“污秽之血不行,乃至瘀血内结”,使局部的经络气血循环受阻所致。 1 单纯针刺 单纯针刺疗法有体针腹针毫针等疗法。体针疗法中张冷等[4] [4] 张冷,黄丽萍.“关刺”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24例[J].吉林中医药, 2007, 27(6): 40-41应用“关

刺”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方法:采用“关刺”方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并观察疗效及椎-基底动脉血流的变化。结果:显效率62. 5%,治疗后椎基底动脉血流有明显改善。结论:“关刺”疗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有明确疗效。何常春等[5] [5] 何常春,尹林玉.经筋针刺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60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 2009, 15(4): 66-67采用经筋针刺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经筋针刺治疗)和对照组(常规针刺治疗)各30例,对比观察2组间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 7%,对照组为73. 3%, 2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经筋针刺组比传统针刺组更能有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腹针疗法中杜健民等[6] [6]杜健民,王升旭,黄泳.薄氏腹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48例临床观察[J].颈腰痛杂志, 2007, 28(6): 531-532应用薄氏腹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方法:患者全部运用薄氏腹针“引气归元”配合中脘-下脘排刺的方法进行。结果: 48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接受为期18次的腹针治疗后,有28例达到临床痊愈, 18例好转, 2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5. 88%。。毫针疗法中梁兆晖等[ 7 ] [ 7 ] 梁兆晖,杨宇华,于鹏,等. 针刺治疗颈椎病颈痛疗效及影响因素的 Logis2tic回归分析 [ J ].中国针灸, 2009, 29(3) : 173.取大椎、颈百劳、肩中俞穴。套管进针 ,针刺深度达肌肉层 ,每穴得气为度 ,留针 20 min,期间予以红外线照射 ,隔日 1次 ,治疗9次为 1个疗程。结果:本组 53例 ,有效 40例 ,无效 13例 ,总有效率75 . 5%。。刘月芝[ 8 ] [ 8 ] 刘月芝.通调督脉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 [ J ].中国针灸, 2007, 27 (4) : 255 -257.取穴 C3~C7夹脊穴、风池、风府、大椎、脑户、后顶、百会、前顶、神庭。采用毫针 ,大椎沿棘突方向针刺约25 mm, C3 ~C7 夹脊穴直刺 15 ~25 mm,风池向鼻尖方向针刺 15 ~25 mm,风府直刺 15~25 mm,脑户、后顶、百会、前顶、神庭均沿督脉针尖向后平刺 ,

针灸治疗颈椎病疗效观察与评估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e59677556.html, 针灸治疗颈椎病疗效观察与评估 作者:李浩城 来源:《饮食与健康·下旬刊》2016年第07期 (广东省揭阳市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广东揭阳 522000) 【摘要】目的:探讨针灸治疗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2月至2014年5月期间收治的80例颈椎病患者作为本次的临床研究对象,并将其进行数字化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2组,每组各有患者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牵引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增加实施针灸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手臂麻木、颈肩痛、恶心、眩晕)以及总有效率均较对照组更优异(P 【关键词】针灸;颈椎病;疗效观察 颈椎病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其主要病因是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韧带增厚以及椎间盘脱出从而引起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导致患者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等临床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1]。 本文当中,针对针灸治疗颈椎病的效果进行了以下具体分析。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线资料 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颈椎病患者作为本次的临床研究对象,并将其进行数字化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每组各有患者40例。 观察组40例患者中:男21例,女19例;年龄在(24-78)岁,平均年龄为 (41.32±10.33)岁;病程在(1.20-15)年,平均病程为(6.86±0.64)年。 对照组40例患者中:男18例,女22例;年龄在(25-74)岁,平均年龄为 (42.33±11.21)岁;病程在(1-16.10)年,平均病程为(6.54±0.57)年 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对比其性别比例、平均年龄、平均病程各项基线资料均差异不明显(P>0.05),能够进行一个科学的研究对比。 1.2 方法

针灸疗法治疗颈椎病的应用及临床心得

中国农村卫生2019年5月第10期总第160期China's rural health,May 2019,No.10,Total No.160 28 针灸疗法治疗颈椎病的应用及临床心得 梅 荣(张掖市肃南县祁丰藏族乡中心卫生院 735015) 【摘要】目的:探讨颈椎病采取针灸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取我院2017年4月21日至2018年6月10日80例颈椎病患者,采取随机分组,平均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采取牵引治疗,在此操作下,予以观察组针灸疗法。观察两组生活质量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生活质量无显著对比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物质生活、社会关系、生理功能及心理状况评分分别为(81.55±3.09)分、(82.90±2.26)分、(86.79±3.44)分、(81.24±4.05)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无对比意义,P>0.05。结论:颈椎病采取针灸疗法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相关症状,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且安全性高。 【关键词】颈椎病;针灸疗法;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R2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61X(2019)05-0028-01 颈椎病作为临床常见疾病,主要是因颈椎骨质增生、韧带钙化 等所致,可见血管、神经及脊髓受到压迫刺激[1],临床可分为脊髓型、 神经根型、交感神经型、椎动脉型及混合型等,患者主要表现为肩 颈部局限性疼痛,存在麻木感、头晕、呕吐等表现,通常采取保守治疗, 如针灸、牵引等。本文旨在分析颈椎病采取针灸疗法的临床效果, 便于为实际工作奠定基础。 1基础资料、治疗方法 1.1资料 我院80例颈椎病患者进行此次研究(2017年4月21日至2018 年6月10日),以随机基本原则为依据,均分为两组。 30例对照组:年龄[上限62岁、下限31岁、平均值(42.09±2.75) 岁],男女之比为18:12,病程(1.79±0.53)年。 30例观察组:年龄[上限60岁、下限33岁、平均值(42.25±2.49) 岁],男女之比为16:14,病程(1.98±0.37)年。 纳入标准:经临床观察、影像学等检查明确为颈椎病者;存在 颈部活动受限、疼痛等;知情同意,积极配合研究者。 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基础性疾病者;全身性疾病者;交流障碍 或精神异常者。 上述资料对比不具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牵引治疗,选择仰卧位或坐位,保持头部略微向前 倾,予以颌带牵引,以六至十千克为牵引重量,一天一次,十次为 一疗程。 在上述操作下,观察组实施针灸治疗,取穴列缺、大椎、昆仑、 凤池、后溪、阿是、夹脊等,针对肩部疼痛严重者加风府、天柱、肩井、 天宗等穴位,针对头痛者,加太阳、百会、阳白等穴位,针对手指 麻木严重者,加合谷、曲池、外关等穴位,针对恶心呕吐者,加内 关、天突穴。选择俯卧位,确保脚踝、前臂及颈部充分暴露,使用1.5 寸毫针,直刺大椎穴、夹脊穴,采取平补平泻,针感向肩部传导, 其他穴位行常规操作,留针半小时,同时,大椎穴、夹脊穴予以艾 条灸,以感觉热痛向周围扩散为准,同时,配合按摩、醋湿热敷法, 以米醋浸湿纱布,之后将其敷贴于颈椎,按摩选择理筋法,对肩胛 冈内缘条索状硬结进行按摩,放松局部肌肉,沿着脊椎两旁捏拿(由 下往上),一天一次,十天为一疗程。 1.3指标 观察两组生活质量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生活质量以GQOL-74量表评估,最高一百分,具体涉及社会 关系、物质生活、生理功能、心理状况,以得分高为优势。 1.4统计学处理 生活质量评分属于计量资料,借助T检验,不良事件发生概率 属于计数资料,借助卡方检验,以SPSS20.00软件分析,两者对比 差异较大的必要条件为P<0.05。 2结果 2.1两组生活质量情况对比 两组治疗前生活质量无显著对比差异,P>0.05,治疗后, 观察组物质生活、社会关系、生理功能及心理状况评分分别为 (81.55±3.09)分、(82.90±2.26)分、(86.79±3.44)分、(81.24±4.05) 分,高于对照组,P<0.05,具体数据如表一所列: 表1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n,分) 项目例数时间物质生活社会关系生理功能心理状况 观察组40治疗前62.17±2.3566.35±3.4863.70±2.9161.78±3.11治疗后81.55±3.0982.90±2.2686.79±3.4481.24±4.05 对照组40治疗前61.79±3.3866.70±4.1765.29±3.5162.03±3.42 治疗后75.71±4.1175.74±3.3773.95±3.0275.76±2.68 2.2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概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 具体数据如表二所列: 表2对比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概率(n,%) 项目例数晕针出血勒痕合计 观察组40110 5.00 对照组40001 2.50 3讨论 颈椎病属于常见疾病,好发于中老年人群,近几年,发病概率 不断增高,且存在年轻化趋势,主要与骨质增生、颈椎间盘退化等 有直接关系,患者脊神经、血管受到压迫,进而出现疼痛、麻木等 一系列症状[2~3]。中医认为,此疾病即为眩晕、痹症等,多为肝肾不 足、劳累过度、急性外伤等所致,治疗当以疏通经络、调和阴阳为 主。有研究表明,颈椎病患者在转动颈部时[4~5],可见椎动脉血流量 下降,进而出现供血不足等,造成眩晕,同时,还会过分牵拉血管, 加之骨赘压迫,交感神经兴奋,出现血流量减少、椎动脉痉挛等表现。 在疾病治疗方面,临床多以保守治疗为主,方法较多,效果不一, 如牵引等,牵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调整颈椎小关节,缓解肌肉紧张, 但实际过程中发现,此方法应用效果较为有限。本文观察组在常规 牵引基础上,采取针灸治疗,此方法能够调和阴阳、补养气血、疏 通经络,进而发挥止痛的效果,针刺大椎能够激发阳经经气,通络 止痛,阿是穴、风池穴则具有止痛的作用,可疏通局部气血,昆仑 作为太阳经穴,可调节足太阳经,达到通络止痛的目的,属于院部 取穴,根据患者实际病情选择穴位,可发挥理气止痛、舒筋活络的 效果[6~7]。两种方法联合使用效果更佳,患者病情得到显著控制。 结果可见,两组治疗前生活质量无显著对比差异,P>0.05, 治疗后,两组均有所改善,观察组物质生活、社会关系、生理功 能及心理状况评分分别为(81.55±3.09)分、(82.90±2.26)分、 (86.79±3.44)分、(81.24±4.05)分,相比对照组指标更优,P<0.05; 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无对比意义,以出血、晕针等为主,未出现 严重后果,经相应处理后均恢复正常,未出现中断治疗案例,P>0.05。 显然,针灸疗法应用效果显著,患者生理痛苦得到有效改善,进而 促使期生活质量提高。 综上所述,颈椎病采取针灸疗法治疗,临床价值较高,能够有 效改善相关症状,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具有积极意义,且安全 性高,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陈玉华.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应用针灸及推拿治疗的临床效果研 究[J].中国实用医刊,2016,43(13):95-96. [2]黄先寿.用按摩、牵引及针灸疗法对颈椎病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 观察[J].当代医药论丛,2016,14(17):23-24. [3]胡阳,高昆.针灸结合穴位注射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 察[J].亚太传统医药,2016,12(8):113-114. [4]木卡热木·买买提.针灸推拿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J].世界最 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34):128-129. [5]陈志雄.针灸不同方案治疗颈椎病疼痛的临床随机对照[J].光明 中医,2017,32(19):2829-2830. [6]汤昌华.针灸疗法在椎动脉型颈椎病康复作用中的应用概况[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6,25(23):49-51. [7]杨亚西,谭小林,谭启兴,等.颈椎病颈痛针灸治疗的远期疗效[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7(6):41-42. (收稿时间:2018-12-23) (收稿编辑:关家越)

颈椎病诊治与康复指南2016版

颈椎病诊治指南2016版 世界脊柱学会会长Tomas Kung 编著 柳茹理工大学康复专业Yaonasoya 翻译 关键词:颈椎病,诊断,治疗,康复,牵引,手术,药物。 第一部分前言 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第二届全国颈椎病专题座谈会(1992年,青岛)明确了颈椎病定义:即颈椎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病理改变累及其周围组织结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交感神经等),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仅有颈椎的退行性改变而无临床表现者则称为颈椎退行性改变。随着现代从事低头工作方式人群增多,如电脑、空调的广泛使用,人们屈颈和遭受风寒湿的机会不断增加,造成颈椎病的患病率不断上升,且发病年龄有年轻化的趋势。 第二部分颈椎病的分型 根据受累组织和结构的不同,颈椎病分为:颈型(又称软组织型)、神经根型、脊髓型、交感型、椎动脉型、其他型(目前主要指食道压迫型)。如果两种以上类型同时存在,称为“混合型”。 一.颈型颈椎病:颈型颈椎病是在颈部肌肉、韧带、关节囊急、慢性损伤,椎间盘退化变性,椎体不稳,小关节错位等的基础上,机体受风寒侵袭、感冒、疲劳、睡眠姿势不当或枕高不适宜,使颈椎过伸或过屈,颈项部某些肌肉、韧带、神经受到牵张或压迫所致。多在夜间或晨起时发病,有自然缓解和反复发作的倾向。30~40岁女性多见。 二.神经根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是由于椎间盘退变、突出、节段性不稳定、骨质增生或骨赘形成等原因在椎管内或椎间孔处刺激和压迫颈神经根所致。在各型中发病率最高,约占60~70%,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类型。多为单侧、单根发病,但是也有双侧、多根发病者。多见于30~50岁者,一般起病缓慢,但是也有急性发病者。男性多于女性1倍。 三.脊髓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的发病率占颈椎病的12~20%,由于可造成肢体瘫痪,因而致残率高。通常起病缓慢,以40~60岁的中年人为多。合并发育性颈椎管狭窄时,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比无椎管狭窄者小。多数患者无颈部外伤史。 四.交感型颈椎病:由于椎间盘退变和节段性不稳定等因素,从而对颈椎周围的交感神经末梢造成刺激,产生交感神经功能紊乱。交感型颈椎病症状繁多,多数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少数为交感神经抑制症状。由于椎动脉表面富含交感神经纤维,当交感神经功能紊乱时常常累及椎动脉,导致椎动脉的舒缩功能异常。因此交感型颈椎病在出现全身多个系统症状的同时,还常常伴有的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的表现。 五.椎动脉型颈椎病:正常人当头向一侧歪曲或扭动时,其同侧的椎动脉受

颈椎病的康复方案

一、颈椎病: 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间盘退行性病变和其继发性的椎间关节退行行病变所至临近组织(脊髓、神经根、椎动脉、交感神经等等)受累所引起的相应的症状和体征。 二、颈椎病的分型: 颈椎病分为五型: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食道压迫型。而食道压迫型较少见。 1. 神经根型颈椎病:退行性改变的椎间盘向侧后方突出,或椎体后骨刺刺激和压迫#脊神经根而引起的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者。 2. 脊髓型脊椎病:因退行性颈椎间盘向后突出或椎体后缘的骨刺压迫脊髓,而引起的脊髓的传导功能障碍。 3.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颈椎间盘或颈椎骨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的、椎动脉的、脊髓膜内的交感神经纤维而引起的一系列的反射症状。 4. 颈动脉型颈椎病:由于钩椎关节退行病变,骨刺压迫或椎间盘向侧方突出而压迫椎动脉而造成脑供血不足。 三、颈椎病的治疗: 1. 颈椎病大部分可以应用保守治疗治愈,保守治疗包括:牵引、理疗、药物治疗和功能锻炼;另外中医推拿、按摩、针灸治疗亦非常有效。 2. 保守治疗无效,可以采用手术治疗。 对于颈椎病保守治疗实际上即是康复治疗。而手术之后功能的恢复过程中康复更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四、颈椎病保守治疗康复方案: 1. 活动期 活动期患者颈椎病的症状较重,可以适当制动,比如佩戴颈托、卧床休息,以减少颈部的负荷。同时应由专业医生决定是否需要使用牵引,配合理疗,使用适当药物帮助尽快缓解症状。 在接受以上治疗的同时,为维持颈部周围肌肉力量,应进行以下练习: (1)颈部抗阻等长肌力练习(参见第十三章第四节:图解038): 在最用力处保持10秒为1次,10次/组,2-3组/日。 最好对照镜子练习,确保练习时颈部肌肉用力,但头部不偏向任何方向,保持在中立位。此练习主要加强颈部周围肌肉肌力,提高颈部控制能力及颈椎稳定性,同时非常安全。 2. 恢复期: 急性期后应继续并加强肌力练习,进一步提高颈部的稳定性,确保在逐渐恢复日常生活活动时颈部的安全,并且尽量避免复发。 (1)“床边抬头”颈部肌力练习(参见第十三章第四节:图解039): 在最用力处保持10秒为1次,10次/组,2-3组/日。 确保练习时颈部肌肉用力,但头部不偏向任何方向,保持在中立位。此练习主要加强颈部周围肌肉肌力,提高颈部控制能力及颈椎稳定性,同时非常安全。 随症状的减轻和肌力的提高可逐渐改为动力性练习。 (2)颈部活动度练习(参见第十三章第五节:图解095,096,097,098):在颈部有牵拉感或微痛处保持10-15秒,5次/组,1-2组练习连续进行,2次连续/日。 练习前必须由专业医生的指导,了解哪些方向的活动可做,哪些则应尽量避免! (3)肩部肌力练习(参见第十三章第四节:图解001,002,003): 运动肩部的肌肉通常也通过颈部,因此可以帮助提高颈部的力量和稳定性。同时纠正急性期疼痛麻木造成的上肢肌肉萎缩和肌力下降。

针刺对治疗颈椎病的疗效研究_刘顺超

233 第11卷 第11期 2009 年 11 月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 Vol. 11 No. 11 Nov . ,2009 遵医嘱的情况下仍然发生了心血管事件)[16-17] 但这些都掩盖不了它的光芒。相信随着科技条件的不断进步,阿司匹林能够为人类的健康做出越来越多的贡献。◆ 参考文献 [ 1 ] PAMELA MASON. Rediscovering Aspirin[ J ] . Hospital Pharmacist ,2004 ( 11 ):30-33. [ 2 ] 贺彦芳. 肠溶阿司匹林对抗心磷脂抗体的影响[ J ] .中华中西 医学杂志,2007,5 ( 6 ):81. [ 3 ] 张辉. 巴曲酶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观 察[ J ] .中国医药导报,2008,5 ( 11 ):66-67. [ 4 ] 廉春实. 联合用药预防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血栓栓塞的临 床疗效观察[ J ]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8,2 ( 9 ):44-45.[ 5 ] Krumholz HM,Radford MJ,Ellerbeck EF,et al.“Aspirin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elderly Medicare beneficiaries. Patterns of use and outcomes”[ J ] . Circulation, 2005,92 ( 10 ):2841. [ 6 ] ISIS-2 Collaborative group (1988). Randomized trial of intravenous streptokinase,oral aspirin,both,or neither among 17,187 cases of suspected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ISIS-2. Lancet,2002 ( 2 ):349-360.[ 7 ] GUO Yi,WANG Qi-zhang.Effects of aspirin on atherosclerosis and the cyclooxygenase-2 expression in atherosclerotic rabbits[ J ]. 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2006,119 ( 21 ):78.[ 8 ] Shao J,Fujiwara T,Kadowaki Y,et al. Overexpression of the wild-type p53gene inhibits NF-kappaB activity and synergizes with aspirin to induce apoptosis in human colon cancer cells[ J ]. Oncogene,2000,19 ( 6 ):726 - 736.[ 9 ] Thun MJ,Namboodiri MM,Heath CW (1991). Aspirin use and reduced risk of fatal colon cancer[ J ] . N Engl J Med,1999,325 ( 23 ):1593.[ 10 ] Shao J,Fujiwara T,Kadowaki Y,et al. Overexpression of the wild-type p53gene inhibits NF-kappaB activity and synergizes with aspirin to induce apoptosis in human colon cancer cells[ J ] . Oncogene,2000,19 ( 6 ):726 - 736. [ 11 ] Kristin E Anderson,Trista W Johnson,DeAnn Lazovich,et al. Association Between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 Use and the Incidence of Pancreatic Cancer[ J ] . 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2002,15 ( 94 ):1168-1171. [ 12 ] 邱静,吴永平.人胃癌裸鼠移植瘤组织血管生成与三氧化二 砷联合阿司匹林的抑制效应[ J ]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8,12 ( 33 ):6434-6438. [ 13 ] 陈颖,罗剑儒,魏璐,等.阿司匹林对卵巢癌SKOV3细胞株 的增殖和凋亡研究[ J ] .肿瘤基础与临床,2006,19 ( 6 ):464-467. [ 14 ] Blain H,Jouzeau JY,Blain A,et al.Nonsteroidal anti-innammatory drugs with selectivity for cyclooxygenasa-2 in Alzherimer disease:Rationable and perspectives [ J ] . Press Med ( French ),2000,29:267. [ 15 ] 郑瑞明,王菊梅. 阿司匹林对白念珠菌生物膜的抑制作用[ J ] . 临床医学,2008,28 ( 3 ):112-114. [ 16 ] GU Fei-fei,LIU Jing-hua. Aspirin Asistance[ J ] .Chinese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review year,2005,3:225-229 [ 17 ] 范利.阿司匹林抵抗的再认识[ J ] .解放军保健医学杂志, 2008,10 ( 1 ):69-71. 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是颈椎椎间盘组织 退行性改变,椎体间松动,椎体缘产生骨赘或椎间盘破裂脱出等压迫神经根、脊髓、交感神经或椎动脉而引起的各种症状。以颈肩部疼痛或伴上肢麻木放射痛等为临床特点。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在成人中占10%~15% ,40岁以上的 病人可占80% ,男性多于女性,约为3∶1。近年来发病率迅速上升,并呈现低龄化趋势。本病症状复杂, 缠绵难愈。其并发或继发的颈源性疾病亦日趋多样化和复杂化, 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目前本病多采用保守疗法, 其中针刺疗法疗效显著,且无任何副作用。笔者就2005年来针刺治疗该病的文献进行整 针刺对治疗颈椎病的疗效研究 刘顺超 (上海市天山中医医院,上海 200333) 收稿日期:2009-05-08作者简介:刘顺超(1980-),男,上海人,医师,学士,研究方向:中医骨伤学。 摘 要:目的:综述近年针刺治疗颈椎病的研究。方法:将2005年起相关文献的内容,分为机理探讨及针刺、 电针疗法、穴位注射、针刺加物理疗法等不同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肯定了针刺治疗颈椎病的有效性。结论:针刺治疗颈椎病有良好效果,无副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针刺疗法;颈椎病;综述文献 中图分类号:R245.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2X (2009) 11- 0233- 02Acupuncture for Treating Clinical Study of Cervical Spondylosis LIU Shun-chao (Shanghai Tianshan Hospital of Chinese Medicine, Shanghai 200333,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Review of recent years, cervical spondylosis treated with acupuncture research.Methods : Since 2005 the contents of the related literature, and is divided into the Mechanism of acupuncture, electro-acupuncture therapy, point injection, physical therapy such as acupuncture and an analysis of different methods. Results : Acupuncture treatment confirmed the effectiveness of cervical spondylosis. Conclusion : Acupuncture treatment of cervical disease with good results, no side effects, it is worth further study. Key words:acupuncture; cervical disease; review literature

颈椎病康复-案例教学

赣南医学院教学案例案例名称:颈椎病康复 适用课程:肌肉骨骼康复学 作者姓名:胡超华 系室名称:康复医学 康复学院 2018年3月2日

一、案例正文: 颈椎病康复 1. 患者:男,61岁。 2. 主诉:颈部疼痛10余年,加重伴左上肢麻木1个月 3. 既往史:既往体健。 4. 检查:神志清晰,心肺均未见明显异常。颈椎生理曲度变直,颈椎棘突及两旁侧压痛阳性,伴左上肢放射性麻木,颈椎活动稍受限。压头实验及臂丛神经牵拉实验阳性。 5. MRI片示:颈椎病 6. 附件:患者颈椎MRI片

二、案例使用说明: (一)教学目的与用途 1.本案例主要适用于康复治疗学、运动康复学专业《肌肉骨骼康复学》课程。 2.本案例是一篇关于颈椎病康复的教学案例,其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颈椎病的临床特点、康复评定和康复治疗方法。使学生学会“以病人为中心”这个角度来分析问题和提出治疗及康复方案,学会正确的沟 通方式。 (二)启发思考题 1.你作为该患者的诊治医师,请你写出诊断结果及鉴别诊断(颈椎病分型鉴别及和其他疾病鉴别)。

2.你作为该患者的诊治医师,该患者的康复评定内容有哪些。 3. 你作为该患者的诊治医师,请问你进行康复治疗过程是怎样的(三)分析思路 问题1:通过该问题分析,诊断为:神经根型颈椎病,使学生掌握颈椎病临床特点、分型和各型颈椎病诊断及鉴别诊断。 问题2:通过该问题分析,使学生掌握骨关节炎康复评定内容,熟练掌握颈椎病患者脊髓功能评定表。 问题3:通过该问题分析,使学生掌握骨关节炎康复治疗措施和方法。使学生学会“以病人为中心”这个角度来分析问题和提出治疗及康复方案,学会正确的沟通方式。 (四)理论依据与分析 1. 概述 定义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是由于颈椎间盘退行性变以及由此继发的颈椎组织病理变化累及颈部肌肉和筋膜、颈神经根、脊髓、椎动脉、交感神经等组织结构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 命名 颈椎的解剖特点 颈椎的功能特点 2.解剖学基础 寰椎、枢椎 .颈椎骨间的连结 颈部脊髓及神经根 椎动脉与颈部交感神经 3.病因病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