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的中医康复治疗课件

合集下载

颈椎病的中医康复治疗PPT

颈椎病的中医康复治疗PPT
来达到治疗局部疾病的目的。
辨证施治
中医治疗颈椎病需要依据患者的具 体病情进行辨证施治,针对不同的 证型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综合治疗
中医治疗颈椎病采用综合治疗的方 法,包括中药内服、外敷、针灸、 推拿等手段,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 果。
03
中医康复治疗方法
针灸治疗
针灸治疗
通过刺激穴位,调和气血 ,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
拔罐治疗
拔罐治疗
通过负压吸附作用,促进 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 紧张和疼痛。
拔罐方式
包括火罐、气罐等,根据 病情选择合适的方式。
注意事项
拔罐治疗需由专业医师操 作,避免自行操作,以免 误伤经络。
中药治疗
中药治疗
根据患者体质和病情,开具中药汤剂 或中成药,调理身体,缓解症状。
中药种类
注意事项
中药治疗需由专业医师开具处方,患 者需遵医嘱服药,不可自行更改药方 或停药。
行复查和康复训练。
THANKS
感谢观看
评估指标
通过患者自评量表和医生评估量表进行评价,分 数越高,治疗效果越好。
经验教训总结
中医治疗颈椎病需个体化
01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注重个体化治疗。
综合治疗优势明显
02
采用中医综合治疗方法,如推拿、针灸、拔罐等,可提高治疗
效果。
长期预防管理
03
பைடு நூலகம்
颈椎病需长期预防管理,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进
02 气滞血瘀型
表现为颈项疼痛,痛有定处,伴有舌质紫暗、脉 涩等症状,治疗以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为主。
03 肝肾亏虚型
表现为颈项疼痛,伴有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等症 状,治疗以补益肝肾、强筋壮骨为主。

颈椎病的中医康复治疗与护理ppt课件

颈椎病的中医康复治疗与护理ppt课件
多摄入富含钙的食物
如牛奶、豆腐、海带等,增强骨骼和韧带强度。
3
避免过度摄入高热量食物
减少高脂肪、高糖食物的摄入,控制体重,减轻 颈部负担。
预防与保健
04
预防措施
01
02
03
04
保持正确的姿势
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时,应适 时调整姿势,避免颈椎长时间
处于屈曲或伸展状态。
适量运动
定期进行有氧运动,如太极拳 、瑜伽等,有助于缓解颈部肌 肉紧张,增强颈椎稳定性。
不要忽视症状
如出现颈部疼痛、僵硬、 头晕等症状时,应及时 就医检查,以免延误治
疗。
病例分享与讨论
05
典型病例介绍
患者基本信息
患者张先生,56岁,长期从事办公室工作,近期出现颈部疼痛、手臂麻木等症状 。
诊断结果
经过详细检查,确诊为颈椎病(神经根型)。
治疗过程与效果
中医康复治疗方案
采用针灸、推拿、中药热 敷等中医治疗方法,以舒 缓肌肉紧张、改善血液循 环、缓解疼痛。
பைடு நூலகம்
03
其他中医康复治疗方法的注意事项
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遵循医嘱,注意操作安全。
颈椎病的护理
03
日常护理
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睡姿
避免长时间低头工作或睡觉,每隔一段时间适当休息,缓解颈部 压力。
避免颈部过度劳累
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如长时间看电脑、手机等,适当进行颈 部活动。
注意颈部保暖
避免颈部受到寒冷刺激,夏天合理使用空调,冬天可适当热敷颈部。
病因与病理
病因
颈椎间盘退行性变是颈椎病发生的主 要原因,长期颈部劳损、颈部外伤、 不良姿势等也是诱发因素。
病理

中医治疗颈椎病详细教学讲义PPT

中医治疗颈椎病详细教学讲义PPT

适量补充维生素
维生素C、E等具有抗氧化作用,有助 于缓解颈椎疼痛。
增加蛋白质摄入
蛋白质是肌肉和韧带的主要成分,适 当增加蛋白质的摄入有助于颈椎恢复 。
运动康复
颈椎操
进行简单的颈椎操,如左 右旋转、前屈后伸等,以 缓解颈部肌肉紧张。
游泳
游泳是一项全身运动,有 助于增强颈部肌肉力量, 减轻颈椎压力。
按摩
例如,对于不同类型的颈椎病,中医会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对于风寒湿痹型颈 椎病,中医会采用温经散寒、祛风除湿的药物治疗;对于气血瘀滞型颈椎病,中 医会采用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药物治疗。
治未病
治未病是中医预防为主的治疗思想,强调在疾病未发生或 病情较轻时采取措施预防或延缓病情进展。在治疗颈椎病 时,中医注重预防和早期治疗,通过调整患者的生活习惯 和加强锻炼来预防颈椎病的发病或复发。
系列症状的临床综合征。
颈椎病可分为:神经根型、脊髓型、交 颈椎病常表现为颈肩痛、头晕、头痛、
感神经型和椎动脉型。
上肢麻木等症状。
颈椎病的病因
01
02
03
04Biblioteka 年龄随着年龄的增长,颈椎间盘逐 渐退行性变,导致颈椎病的发
生。
职业
长期低头工作、颈部保持同一 姿势的工作人员,如程序员、
会计等,容易患颈椎病。
01
02
03
保持正确的姿势
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会增 加颈椎压力,应适时调整 姿势,如站、坐、卧等。
避免颈部过度劳累
避免长时间低头、抬头或 扭转头部等动作,以免加 重颈椎负担。
注意颈部保暖
寒冷刺激会导致颈部肌肉 紧张,加重颈椎疾病,因 此应避免颈部受凉。
饮食调理
多摄入富含钙质的食物

《颈椎病的中医诊疗》课件

《颈椎病的中医诊疗》课件

用热毛巾或热水袋敷在颈部,可以促 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僵硬感。
保持均衡的饮食,摄取足够的营养素 ,有助于颈椎的健康。
按摩
适当的颈部按摩可以缓解肌肉紧张和 疼痛,但应注意按摩的力度和方法。
康复锻炼
颈椎伸展运动
缓慢地左右转动头部,上下点头 ,可以缓解颈部肌肉紧张和疼痛

颈椎稳定性训练
通过一些简单的训练动作,如平卧 抬颈、俯卧抬颈等,可以提高颈椎 的稳定性。
辨证分型
风寒痹阻型
颈部疼痛、僵硬,活动 受限,畏寒肢冷。
气滞血瘀型
颈部刺痛、胀痛,痛处 固定,舌质紫暗或有瘀
斑。
痰湿阻络型
颈部重痛、酸胀,伴有 头晕、恶心等症状。
肝肾不足型
颈部酸痛、乏力,伴有 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等
症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中医治疗原则
01
02
03
04
调理气血
通过中药汤剂、针灸等手段调 节气血运行,缓解疼痛。
《颈椎病的中医诊疗》ppt课件
目 录
• 颈椎病概述 • 中医对颈椎病的认识 • 中医诊疗方法 • 颈椎病的预防与保健 • 典型案例分析
01
颈椎病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间盘退行性变及其 继发性改变刺激或压迫临近组织,如 神经根、脊髓、椎动脉等,从而出现 一系列相应症状的疾病。
分类
根据病因和临床表现,颈椎病可分为 神经根型、脊髓型、交感型和椎动脉 型等类型。
THANKS
感谢观看
中药外敷
通过中药外敷,使药物直接作用于患处,起到舒筋活血、消 肿止痛的作用。
针灸疗法
针刺
通过针刺颈椎相关穴位,调节气血,缓解疼痛和麻木等症状。

颈椎病的中医康复治疗 ppt课件

颈椎病的中医康复治疗  ppt课件

ppt课件
8
二、发病机制
主要因为颈椎间盘和颈椎及其附属结构的 退行性改变引起。颈椎活动度大,稳定性 相对较弱,加以活动频繁并常因长期维持 固定姿位,容易发生退行性改变。
1.椎间盘退行性改变 2.椎体及其附属结构退行性改变 3.椎管狭窄 4.血管因素及化学因素
ppt课件 9
1.椎间盘退行性改变
• 颈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一般在30岁以后即 开始。髓核脱水变薄,椎间隙变狭,使纤 维环及周围韧带变松弛,颈椎稳定性减弱, 更易进一步劳损及退行性变。纤维环变性 及椎间隙狭窄使椎间盘易于向后及侧方突 出。C4-5,C5-6椎间活动度最大,应力也 最集中,最易受损伤。
颈椎病的中医康复治疗
ppt课件
1
概述
• 颈椎病(cervical syndrome)是因颈椎、 颈椎间盘、韧带退行性改变,导致颈椎失 稳、压迫邻近组织结构如脊神经根、脊髓、 椎动脉、交感神经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 其发病率据报道在1.7%-17.6%,40岁至60 岁为高发年龄,我国普查报告在成年人中 占10%-15%。
ppt课件
2
一、中医学病因病理
(一)病因与外伤、劳损、感受风寒湿邪和肝 肾亏损有关。 (二)病理变化涉及脏腑、经络、气血等。 1.退行性改变 2.肝肾精气不足 3.劳损 4.风寒湿邪 5.外伤及手法治疗
ppt课件 3
1.退行性改变
《内经· 上古天真论》云:“丈夫一八肾气实, 齿更发长……五八肾气衰,发齿堕槁…… 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说明人体随着 年龄的增长,全身脏腑器官、骨骼、肌肉、 关节等进入逐渐衰退的过程。人到五八肾 气衰之后,骨与关节发生退行性改变,就 会出现筋骨疾病,“筋不能动”。
ppt课件 17
2.痹 证 型

颈椎病的中医治疗方法 ppt课件

颈椎病的中医治疗方法  ppt课件

• 5
耳穴

• • • • • • • • • • • • • •
一般来说,神经根型颈椎病以 结节、压痛点为多见;椎动脉 型以潮红隆起或条索为主;脊 髓型以褐色质硬隆起为明显特 征;颈型颈椎病以片状增厚为 特征。操作:以拇指和食指指 腹部部用力按压耳部的颈椎穴 、皮质下穴和肩枕穴,疼痛感觉 以患者自己能够忍受为度,主 要手法以捻按和牵拉手法为主 ,每捻按5次,配合牵拉3秒钟, 整个过 程持续1分钟,以耳部出 现胀热感为宜,按压次数不限, 但每天不应少于3次。
颈椎病的预防与康复
• • • • • • 1、避免急躁情绪 2、改善睡眠状态 3、纠正与改变工作中的 不良体位 4、积极治疗咽喉部疾患 5、防止头颈部外伤
颈椎病穴位保健
太阳
肩井
大椎
外关、曲池
功能锻练
END

如何提高疗效,减少复发?
• • • • • • 1、把明确诊断放在首 位,减少误诊 2、治疗原则正规、系 统 3、重视保健和功能锻 炼,降低复发率
治疗有没有效?
• • • • • • • • 1、疼痛的持续时间 2、疼痛的程度 3、疼痛的部位面积 4、脊柱关节的活动度 5、行走的步态 6、活动的持续时间 7、睡眠的时间 8、VAS评分
• 5、肝肾亏虚型
中医颈椎病的分型特点
• 1、风寒湿痹阻型:表现为肩颈疼痛初期, 局部肌肉拘紧不适,或有上肢窜痛,痛处 不固定,舌淡红,苔薄白,脉浮或紧等。
• 2、瘀血阻络型:表现为头颈肩背及肢体 疼痛、麻木,多为刺痛、痛处固定、拒按, 昼轻夜重,舌紫暗或有瘀斑,脉弦细或细 涩等。
中医颈椎病的分型特点
拔罐疗法
• • • • • 拔火罐是一种以杯罐作为工具,借热力、挤压等方法 排去其中的空气产生负压,使杯罐吸附于体表特定 部位(患处、穴位),可以疏通人体经络、通畅气 血、消肿止痛、调理阴阳平衡,袪风拔毒,驱寒除 湿,用于预防保健、治疗疾病等作用。

《颈椎病的中医治疗》PPT课件

《颈椎病的中医治疗》PPT课件

整理课件ppt
21
2、腹针为主取穴法
腹针理论认为,腹部以神阙为核心存 在着两个调控全身的经络系统,其主要取 穴方法有3种:循经取穴法、定位取穴法和 八廓取穴法。腹针治疗颈椎病主穴由中脘、 关元组成,配穴由商曲、滑肉门、气穴等组 成。
整理课件ppt
22
3、耳针疗法
耳针是指用针或其他方法刺激耳穴来
防治疾病的方法。采用王不留行贴压颈椎、 神门、肝、肾,随症配压其他耳穴,并同时针 刺双侧大杼、天柱、风池、病变部位颈部 夹脊穴。
整理课件ppt
3
三、诊 断
一般诊断原则:
(1)具有颈椎病的临床表现, 影像学检查 显示颈椎间盘或椎间关节退行性改变,可 以确诊;
(2)具有颈椎病的典型临床表现,而影像学 检查未见异常,应排除其他疾患后方可诊 断为颈椎病;
(3)仅有影像学检查所见的颈椎退行性改变, 而无临床表现者,不宜诊断为颈椎病。
肘、腕管综合征、肩周炎等)。
整理课件ppt
6(Βιβλιοθήκη )脊髓型具有颈脊髓损害的临床表现;
影像学检查显示椎管狭窄,颈椎退行性改 变;
应除外肌萎缩侧索硬化、椎管内肿瘤、末 梢神经炎等其他疾病。
整理课件ppt
7
(四)椎动脉型
颈性眩晕,可有猝倒史; 旋颈征阳性; X 线片有异常所见; 多伴交感神经症状; 应除外眼源性、耳源性眩晕; 除外椎动脉 V1,V2段供血不全、神经官能
• 治法:活血化瘀,祛痰通络。
• 方剂:身痛逐瘀汤
整理课件ppt
12
3、湿火流筋
• 症状:颈肩臂胀痛酸麻,伴口苦,咽干, 渴不欲饮,肢体烦热,面目红赤,小便短 赤,大便不爽,或者里急后重,舌质淡红, 苔黄腻,脉弦或滑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珑抬头 颈椎牵引器
3
3、头颈部的外伤: ? u垂直压缩暴力 ? v间接暴力对颈椎及周围结构的损伤 ? w暴力导致颈椎间盘突出 ? x前纵韧带撕裂 ? y一过性颈椎脱位
4
4、先天性畸形: ? u先天性椎体融合 ? v棘突畸形 ? w颈肋和第7颈椎横突肥大
5
小结:
内因 颈部先天性骨关节结构 畸形,椎管狭窄,糖尿病
21
七、健康教育与颈椎病预防:
1.正确认识 2.良好姿势 3.医疗体操 4.避免颈部外伤及风寒、潮湿 5.重视健康教育
22
健康指导
? 1、卧床时:不用戴颈托;保持良好 的睡姿,取侧卧或仰卧时,头颈部、 胸腰部保持生理曲度,双髋及双膝 呈屈曲状,翻身要轴线。
2、合理用枕,枕头的高度,仰卧 位时为其本人的拳头高度;侧卧时, 枕头的高度应为一侧肩膀的宽度。
外因 颈部急慢性损伤、风寒侵 袭、环境潮湿,姿势不良等
继发因素 颈椎骨关节的退行性变、椎间盘突 出、关节囊松弛、韧带肥厚和骨化等
颈 椎 病
6
三、临床表现:颈椎病 分型源自颈型 颈椎病神经根型 颈椎病
脊髓型 颈椎病
椎动脉型 颈椎病
交感型 颈椎病
7
1、颈型: 即局部型,由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引起
颈椎局部或反射性地引起枕颈肩部疼痛, 颈部活动受限
2、神经根型: ? 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的刺激,压迫脊神
经根,引起感觉、运动功能障碍者,又分 为急性、慢性两种
8
3 、 脊髓型: 颈椎间盘迟行性改变造成脊髓受压和
缺血,引起脊髓传导功能障碍者,又分 为中央型和周围型两种。中央型的发病 是以上肢开始,向下肢发展;周围型的 发病是以下肢开始,向上肢发展。此两 型又可分为轻、中、重三度。
9
4、椎动脉型: 由于钩椎关节退行性改变的刺激,
压迫椎动脉,造成椎基底动脉供血不 全者。
5 、 交感神经型: 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的刺激,压迫
颈部交感神经纤维,引起一系列反射 性症状者。
10
四、检查
? 1、放射学检查: (X线、CT、MRI)
? 2、根据症状诊断:
钩椎 关节
常见颈椎病X线片表现
11
26
27
? 3、特殊检查: 常用特殊检查方法:
压顶试验
叩顶试验
臂丛神经牵拉试验
12
五、治疗:
.1 西医临床治疗:
? u非手术治疗:
? 围领及颈托
? 药物治疗:
非甾体类消炎止痛药,扩血管药,神 经营养药物,解痉类药物;
? 注射疗法:
局部痛点封闭,颈段硬膜外腔封闭疗
法和星状神经节阻滞
13
.2 中医治疗: ? ⑴中药治疗: ? u根据辨证分型选药 ? 风寒湿型:葛根汤加减 ? 气虚血瘀:补中益气汤加减 ? 肾精不足:左归丸加减 ? 痰浊中阻: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 ? 肝肾亏损:虎潜丸加减
u为传统的按摩、推拿手法; 舒筋、通络、理筋
v为旋转复位手法; w为关节松动术。
棘突垂直滑动
旋转摆动
17
? ⑷针刺治疗: ? 体针疗法 ? 电针治疗 ? 水针治疗
18
5.3 其他康复治疗: ? ⑴牵引疗法:
颈椎牵引治疗
?颈牵必须掌握牵引力的方向、
重量和牵引时间三大要素。
19
? ⑵理疗疗法:
常用的方法有:
直流电离子导入疗法 低中频电疗、 高频电疗法、 磁疗、
20
六、颈椎康复的注意事项
? 1. 避免导致颈部疲劳的活动和姿势。 ? 2. 牵引时应注意角度和重量。 ? 3. 椎管狭窄和脊髓型颈椎病不宜做推拿。 ? 4. 注意颈部保暖。 ? 5. 推拿时手法宜轻柔,如加大,必须在
沿纵轴牵引情况下进行,决不可粗暴猛 烈地过度旋转或屈曲头颈部。
颈椎病的 中医康复治疗
1
一、定义:
? 是指颈椎椎间盘组织退行性改变及继发 性骨性病理改变累及周围神经根、椎动 脉、脊髓、交感神经等组织结构,并出 现相应的临床症状者。
? 中医没有专门相对应的病名,分属痹证、 痿证、头痛、眩晕等。
2
二、病因
1、颈椎退行性改变: ? u椎间盘变性 ? v椎间盘边缘的变性 ? w颈椎其他部位的退变 2、慢性劳损 : ? u睡眠姿势不良 ? v不良的生活习惯 ? w工作姿势不良
24
健康指导
? 4、在佩带颈托下,应当逐渐开始进行项 背肌的锻炼。这样有利于改善 (促进)颈项部肌 肉的血液循环,改善颈部劳损等症状,同时 可防止项背肌的废用性萎缩,促进肌肉力量 的恢复,尤其是颈椎后路手术患者,应当长 期坚持锻炼。
? 5、注意颈肩部保暖,避免风寒湿邪俱裂。 中医认为 颈椎病因多与风寒温邪有关,故颈 部的保暖防湿十分重要。
14
? v单味药: 川芎嗪、丹参、葛根素注射液静脉注 射…
? w中成药: 颈复康冲剂…
? x中药外敷(鹅透膏、草乌散等)
15
? ⑵针灸治疗:
? 颈型、神经根型用泻法,其余用补法 ? 取穴:
夹脊穴、风池、大椎、肩髃、曲池、 外关、足三里、绝骨、身柱、肾俞、 环跳、肩井、天宗、 阳池、中渚…
16
? ⑶推拿治疗: ? 手法大致分为三类:
?
23
?
健康指导
? 3.应当积极锻炼四肢的肌肉力量及功能活动 (积 极进行四肢功能锻炼 )。上肢的锻炼,包括肩 臂腕的活动以及握拳练习,还有手的精细动作 的训练,如穿针、系衣扣、拿筷子等,或者通 过健身球的练习增强手的力量和灵活性。下肢 的锻炼,包括股四头肌的收缩练习、抬腿、踢 腿等动作的练习,病人也可在家属和陪护人员 的陪同或搀扶下练习行走,以增强下肢力量, 尽早恢复下肢 (行走)功能。
?
25
健康指导
? 6、保持正确的工作体位:应避免 过于低头,特别是“埋头”工作的人群 应隔时调整颈部姿势,并适当活动颈部。 这样有助于促进颈椎部的血液循环,加 强局部肌力,保持患椎的稳定性。
? 7、每周应定期进行全身锻炼,如 打太极拳、散步等。在复诊后病情允许 的情况下,可以参加游泳,同时注意防 寒保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