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大坡中学课题组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以邓小平的教育理论,特别是“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理论为指针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强调:要坚持“一个为本”,就是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里的发展就是指:1、学生的全面发展,即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主动和谐的发展;

2、学生的个性发展,即发现学生的潜能,发展其个性,发展其特长,同时根据学生基础和成度的不同,使其分层发展;

3、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即为学生终身发展打好基础。以学生发展为本是新课改的着眼点和落脚点。也是新课改的根本。据此我们开展对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的研究,旨在通过精心营造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一个发展自我的平台,使其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发展包括全面发展与充分、自由的发展。充分、自由的发展即是人的个性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指人的各种才能的发展,个性发展指人的自主性和独特性的自由充分发展。全面发展是个性发展的基础,个性的充分自由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二)社会学的个性形成理论

1.活动功能原理。活动是个性存在的方式,个性形成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个性社会化的过程,活动是这一过程的中介。个性正是在活动中通过无数次的内化与外显逐步构建、完善和发展的。

2.内化作用原理。没有外部对象的活动转变为学生内部心理活动,就无所谓个性和个性的发展。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目的的实现无不依赖内化过程的完成。

3.群体效应原理。人际关系是个性形成的基础,群体是影响、改造个性的重要力量。组织学生参加健康的集体活动是培养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重要途径。

(三)教育学的个性形成理论

1.个性发展与素质教育的关系。素质教育的本质特征是素质教育个性化。学生主体是否得到充分发展,个性是否良好,成为检验素质教育成败的主要标志。培养学生的积极个性是素质教育的价值取向。

2.个性发展与创造教育的关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富尔报告书《学会生存》中指出:个性发展的核心是创造精神的发展。富尔认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活动才可能具有培养创造精神的力量。因此可以说,个性是创造的基础,没有个性就没有创造。

三、本课题研究所遵循的原则

1.方向性原则。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和发展学生符合社会规范、能适应未来社会竞争的能力。

2.全体性原则。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应面向全体学生,追求个

人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它要求教师尊重每一个学生,使每一个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个性发展,引导和鼓励学生不断进步,超越自我。

3.主体性原则。正确处理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的关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自主活动、自主评价。

4.因材施教原则。因材施教,差异发展,让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达到某种程度的完善。

四、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总目标: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打破单纯的学科界限,初步使学生树立资源意识,将会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探索教师的指导策略,并以此指导教师的行为,使学生的主体地位更为突出,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课题研究的特色在于从实际出发,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促进学生学科学习与社会、生活实践的联系。通过实践与研究,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发展学生的特长,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具体目标:

1、促进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使学生能主动探索知识的生成过程,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学活动,把握学生的年龄和心里特点,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激发学生的学习和创造欲望。

3、关注学生的心里状态和学习状态,最大限度挖掘学生的潜能,

为学生确立正确的发展方向;

4、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1、对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学习状态进行深入分析;关注个体差异,有效地指导学生发现自己的发展现状;

2、有效的帮助学生针对自己的现状,以课堂为基础,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设计制定、实施在学习中全面有个性的发展方案;

3、有效地指导学生把握学习兴趣,对学生内在的潜能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

4、有效地对学生取得成效后的认可奖励,并得出有实践意义的理论研究。

五、研究方法与过程

完成本课题的研究方法有:

1、文献研究法:通过搜集国内外关于培养新型人才的有效成果,学习先进的理念及模式,辅以本校的教育实践活动,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调整研究方式。

2、个案研究法:选择部分班级或学科为研究对象,为解决面上的问题提供参照。

3、比较研究法:通过对我校和其他学校的横向比较以及学校自身素质教育发展的纵向比较的研究,总结规律。

4、观察研究法:在自然状态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水平进行考查,以揭示本质性的规律。

5、经验总结法:主要是完成各阶段的报告、论文搜集与课题相关的研究。

课题研究步骤

(一)准备阶段

2013年4月到2013年6月,组建课题研究组,明确职责,制定实施方案。

(二)实施阶段

2013年7月到2014年3月,根据方案进行实施、探索、研究,并完成中期成果汇报活动,对方案进行修改、补充,对方案及时调整,使课题组研究有效顺利地进行。

(三)总结阶段

2014年4月到2014年6月,总结课题研究的经验,整理课题研究的成果撰写结题报告,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结题展示活动,并请有关专家给予鉴定。

七、本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1、研究人员的确定

本课题的研究以我校校长于化军同志为总负责人,他多年来一直承担着省级、长春市级科研课题的负责领导工作,成绩不菲。王恩光、董玉梅、张敏娜、宋致远、胡永波几位组员均是本科学历,教学专业水平高,在工作中勤教擅研,都有承担省、市科研课题的研究的经历,几位同志所撰写的论文均在不同层次的刊物上发表,并且对于本课题都有着浓厚的研究兴趣。故此,选派这几位同志作为本课题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