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审美情趣的培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 文 教 学 中 审 美情 趣 的培 养
吴海 莹
(靖江市第四中学, 江苏 靖江 214500)
曾有人说 : “ 教学是一门艺术 ,语文教学则更是一 门艺 术。 的确 , ” 语文教师任重道远, 学生的成长离不开语文教学中 审美情趣的培养。 一位成功的教师, 应运用他出色的语言感召 力和榜样示范力,让他的学生在精彩有限的时空内体验并获 得美的熏陶, 感染和教育, 把他们培养成为热爱生活 、 渴望美 的人, 长大后以满腔热情和浓厚兴趣去追求美 、 创造美, 去感 恩社会 、 回报社会。 因此, 作为语文教师, 我们有义不容辞的责
的“ 内在美”从而在激发主体意识中陶冶美的情感。 , (三)诱发审美体验。 新课标告诉我们教学中学生是关键 , 因此, 课堂上要让学生勤于探究和思考 , 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 膀, 激发心游万初的想象和联想, 从而产生富有个性的审美感 受, 给课堂注人生机。文学作品大都通过形象来反映生活, 课
堂上教师应尽可能将文章 的审美 因素与学生 的审美经验接
Biblioteka Baidu
框, 让学生有机会放眼社会, 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全方位地比
较筛选, 多点项的训练 , 在不知不觉中将对周围事物的 日常 态度转变成了审美态度。我们都知道 , 要培养学生健康的审 美情趣, 作文教学中的地位也是极其重要的, 我们教师要带 领学生走出教材, 加强课外阅读和作文实践。比如 , 在学了 《 桃花源记》 , 后 我们可引导学生评价渔人的性格 , 然后再结 合当今社会诚信的话题 , 让学生试着写篇议论文 , 他们就能 言之有物。这样 ,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 在产生了审美体验的 前提之下, 再加上教师的精心指导, 学生定会有大的收获。经 过无数次的观察和感受, 外物和内心之间的无数次的相互作 用, 学生的认知能力就能得到提高和发展, 思维能力也得到 增强。作文时, 学生 自然而然会全身心地投人其中, 用心去构 思, 用心去创作, 这样写出的文章就有声、 有形、 有色, 真情实 感也会依附其中。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 只是我们缺少发现。作为语文教师, 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 审美情趣的形成不是一跳而就的事情 , 但我们依然坚信, 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浪潮的推动下, 积极健 康的审美情趣将会在学生心灵的净土上, 播下美丽的种子, 在 春风化雨中长成一片葱笼, 结出累累硕果 !
轨。在分析课文时, 适时融人他们社会生活和课余生活的内 容, 启发他们回忆和联系, 再抓住凝聚作者思想感情和审美 意识的情结, 设置相关的思考题, 创设有益于学生想象和联 想的阶梯。也可由文中的一些比喻、 拟人等修辞生发开去, 开 阔新的思维空间, 使学生不断得到发生想象和扩展联想的实 践锻炼。例如, 在分析郭沫若的《 天上的街市》 我们可以放 时, 开手去让他们纵情想象天上发生的故事 ,学生 自 然很感兴 趣, 课堂气氛也会活跃起来, 他们会联系过去听过 、 看过的内 容, 踊跃发言, 像嫦娥奔月啦, 吴刚伐桂啦, 牛郎织女啦, 后算 射日 啦等等。这样, 再结合作者当时所处的环境, 就不难剖析 出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学生品味诗的蕴意也就相对容易 多了, 这样的课堂教者轻松 , 学者愉快 , 何乐而不为呢? 经过 长期在教学中的耳濡 目染 , 学生的思维逐渐有了自由翱翔的 天空, 然也自 自 愿陶醉于趣味无穷的体验与想象中。在他们 的眼里, 彩虹不再是阳光雨雾的产物, 而是通向幸福的桥梁; 傲然挺立的白杨树, 俨然北方坚贞不屈的抗日 军民;勇敢高 傲的海燕 , 就象征着英勇善战的革命先驱……经历无数次的 观察与感受 , 无数次的心灵涤荡 , 学生会产生极深的情感体 验,甚至是一朵微小的花, “ 也能唤起眼泪表达的那样深的思 想” 。只要我们长期在教学中不断地坚持训练, 就能把死板的 记忆化为奇特的想象 , 也定能培养出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和 健康的审美情趣。 ( 四)拓展审美创作。 语文一旦与生活联系上, 马上就能活 跃起来。芸芸众生的世界, 真假、 善恶、 美丑每天都在我们身 边演绎, 作为教师可以从实际生活出发, 从不同角度为学生 提供多个审美素材,通过各种媒介向学生传播新颖脱俗、 意 蕴丰富的信息, 帮助其准确理解、 鉴赏美。同时, 积极努力地 寻找生活中的审美闪光点 ,不拘泥局限于课本这样的小框
任, 在教学中尽心着力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 以实现其
人格的完美 、 心灵的和谐。
(一)渲染审美氛围。 一位好教师在课堂上要有亲和力, 要 寓教于美, 寓教于乐, 使学生有亲切感。语文课本中有许多精 彩诗篇、 名作佳句 , 我们要努力创设轻松愉快的氛围, 充分调 动情绪感染力, 用文学的语言把学生领进教材, 让他们循着教 师指引的方向很快进人最佳学习状态。例如, 在讲析诗歌时, 我们可以先介绍其相关的时代背景, 让学生置身其中, 然后再 引导他们用真情去反复诵读, 读出语势的跌宕起伏 , 语流的快 慢疏密, 这样作品扣人心弦的感染力也随之流露出来。从《 过 零丁洋》 中读出文天祥“ 留取丹心照汗青” 那种宁死不屈的民 族气节;从《 春望》 中目睹了政治腐败 、 国破家亡的惨状 ; 从《 有 的人》 中感悟了鲁迅的“ 俯首甘为孺子牛” 的奉献精神。由此, 我们在课堂教学中, 在向学生传递知识和信息的同时, 注人真 挚而强烈的情感, 再引导他们用心去品味, 去评判, 激起他们 愉快的情绪体验, 培养他们对语言的感悟力。 这样, 是非曲直, 真假善恶, 通过反复的教学实践, 加之文学作品的深厚感染 力, 定能让学生的心灵深受震撼。渐渐他们就会明晰孰是孰 非, 心底自 然形成衡量美丑善恶的标准。 一张名人画像会砒砺 学生的志向, 一句哲理名言能使学生敛容沉思, 一片美丽的风 景可激起学生对大 自 然的向往和对祖国的热爱。 当然, 只有当 我们教师创设了融洽温馨的课堂氛围,才能让学生放松身心 地在语言文字中仔细品读,教师也才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出 学生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审美情趣。 (二)激发审美情感。我们都知道, 情感是语文教学的灵 魂, 是学生 自 主学习的原动力 , , 因此 我们不能架空了情感去 上语文课, 如果把语文课简单地_ L成政治课, 势必违背了教学 规律, 其收效甚微也是必然。在课堂教学中, 我们应根据课文 的题材、 、 、 体裁 风格 思路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教法 , 注入真情 这一催化剂, 因材施教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文章不是 无情物”剖析文章时要注重以美感人, , 以情动人, 用炽烈的情 感撞开学生的心扉。 教师要把学生领进作者创设的角色中, 以 激动人心的情感魅力 , 使学生产生情感的共鸣。 通过对词句的 品味和分析, 来引导学生从整体感知, 把身心沉浸于美的意境 中, 这样就会心有所感, 情为所动, 更加热爱美、 向往美和追求 美。学生身临其境了, 教师倾注的细微的情感点点人其心田, 强烈的情感声声撼其心灵。例如, 学了《 生命的意义》学生定 , 会被顽强执着的保尔所感动, 觉树立无私奉献精神; 《 自 背影》 读完后, 我们都会被朱 自 清父子的深情感染而潜然泪下。 我们 要在真情感状态下, 借助作者的笔触, 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 流。在真情的交流中, 自由轻松的氛围中, 自 在 学生 然会被陶 冶情操, 会为长江三峡的险峻, 天山景物的壮丽, 南国风光的 旖旎而心驰神往, 自觉产生热爱 自然和生活的情感。这样 , 凭 借审美对象引起学生的审美愉悦感, 既是一种享受, 又是一种 陶冶。 在教师的不断引领下, 学生美的心灵便从真情实感中铸 造, 在感受人物、 、 社会 自然的“ 外在美” 的同时, 也体会其蕴含
10 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