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人民版历史选修四人物评说练习题:专题一测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一测评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西汉末年,社会上风行一种谶纬思想。谶是以诡语托为天命的预言,其思想实质属于以阴阳五行为骨架的天人感应论范畴。纬是与经相对而得名的,是托名孔子以诡语解经的书。谶纬的内容绝大部分是宣扬神灵怪异的荒诞之词,极便于人们穿凿附会作出任意的解释。王充是东汉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早年曾在太学受业,在洛阳书肆中博览百家之言,后写成《论衡》共85篇20余万言。王充以唯物主义思想为依托,揭露了谶纬的虚妄。他以道家自然之说立论,对自然作了唯物主义的解释。他认为构成万物的元气是无意识的,没有具体的形态,并充满于宇宙而无限,从而论证了天的物质性。王充认为精神依存于形体,形须气而成,气须形而知。

——摘编自詹子庆《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王充唯物思想出现的背景。(7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王充对儒学发展的作用。(8分)

思路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西汉末年”“社会上风行一种谶纬思想”“纬是……托名孔子以诡语解经的书”“他以道家自然之说立论”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2)问,根据材料“揭露了谶纬的虚妄”和儒学发展的角度回答即可。

参考答案(1)儒学确立正统地位,天人感应学说和谶纬思想流行;道家自然学说的影响;王充的个人努力。

(2)批判了谶纬的虚妄,遏制了儒学的神学化,推动了儒学的发展。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顺治至康熙初年,黄宗羲不仅在行动上武装反抗清朝的统治,而且在《留书》《明夷待访录》等著作中还进行激烈的批判。

康熙十七年(1678年),清廷议修《明史》,特开“博学鸿儒科”,以延揽人才。叶方蔼向康熙帝推荐黄宗羲。黄宗羲的弟子陈锡嘏当时在北京任职,代为力辞。黄宗羲闻知后即致书陈锡嘏表示感谢,说如果让他“待诏金马”,无异于“断送老头皮也”。

康熙十九年,黄宗羲年已七十一岁,徐元文(顺治十六年状元,官至户部尚书)在康熙帝面前举荐黄宗羲参与修史,康熙帝下旨浙江督抚“以礼敦请”,黄宗羲仍然托病力辞,却派遣自己的儿子黄百家到徐元文主持的明史馆去修史了。

康熙二十六年,黄宗羲在写给徐乾学(康熙九年探花,官至刑部尚书)的一封信中写道:“今圣主特召,入参密勿,古今儒者遭遇之隆,盖未有两。五百年名世,于今见之……”

从中国历史的发展来看,何尝不可以称道梨洲的现实主义态度呢!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顺治至康熙年间,黄宗羲对清廷的态度逐步发生了什么变化?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1分)

(2)从中国历史的发展来看,黄宗羲对清廷态度的变化有什么现实意义?(4分)

参考答案(1)变化:由武装反抗、著书批判,到不仕清廷;由托病力辞、派子替之,再到认可、赞誉清廷统治。

原因:清廷统治日益巩固,民族矛盾相对缓和;康熙采取笼络汉族知识分子的政策;黄宗羲对清朝统治的认可。

(2)意义:有利于维护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意思相近即可)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雠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

——陈寿《三国志》材料二古往今来,人们津津乐道于诸葛亮未出草庐已三分天下的史话,殊不知,“三分天下”的实质就是分裂。诸葛亮“联吴抗曹”,亲自导演的赤壁大战最终烧出了三国鼎立的分裂局面,但蜀汉在与曹魏长期的对抗中,无论是政治、经济、文化还是综合国力都显得力不从心。诸葛亮为执行以分裂为宗旨的三国鼎立,在蜀汉实行的是“全民皆兵”的战争经济政策,对蜀汉百姓进行了残酷的压榨,特别是对少数民族的剥削更是空前残酷,这一切最终使得蜀汉经济崩溃,人口锐减不足原来的十分之一,并导致了蜀汉仅有42年的短命历史。

——摘编自范文琼《重评诸葛亮的历史功过》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诸葛亮为什么能够赢得普遍赞誉?(8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诸葛亮的过失。(12分)

参考答案(1)原因:诸葛亮本身具备的卓著政治、军事才干;封建正史和历代统治者的褒扬;《三国演义》和民间故事、戏剧等的渲染;“尊刘抑曹”的封建正统思想影响。

(2)过失:诸葛亮制定并积极实施“联吴抗曹”“三分天下”的战略,延缓了国家统一的进程;为支持分裂战争,实行战争经济政策,加重了对人民的剥削和压迫;长期的战争也加速了蜀汉的灭亡。

4.导学号2217400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终将军施琅之世,严禁粤中惠、潮之民,不许渡台。盖恶惠、潮之地素为海盗渊薮,而积习未忘也。琅殁,渐弛其禁,惠、潮民乃得越渡。

——《理台末议》材料二清朝收复台湾以后,施琅对郑氏家族没有采取报复手段,还亲自到郑成功庙致祭。……但施琅此时的表现既有出于政治利益的考虑,也不无清廷约束的结果。因此而全面肯定他此前的作为既无必要,也不合理。

——摘编自葛剑雄《如何评价施琅的历史贡献》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施琅推行的政策,并指出其推行这一政策的原因。(9分)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施琅的历史贡献,并说明评价历史人物的标准。(6分) 参考答案(1)政策:严禁惠、潮之民渡台。原因:海盗猖獗。

(2)贡献:代表清政府收复台湾,维护了国家统一;捍卫了民族尊严。标准:一是看是否推动历史的发展,推动即肯定为主,阻碍即否定为主;二是看是否符合人民的(长远)利益和愿望;三是看是否推动生产力(或经济)的发展。

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秦始皇长城修筑情况

——摘编自董耀会《万里长城纵横谈·

秦始皇万里长城分几段》材料二秦始皇下令“堕坏城郭,决通川防,夷去险阻”……从而全部拆毁了内地的诸侯互防长城。

——摘编自《中国军事通史》(第四卷)

(1)据材料一,概述秦始皇修筑万里长城是如何做到因地制宜的。(7分)

(2)指出材料二中秦始皇拆毁“内地的诸侯互防长城”的主要背景。有人在论及秦始皇的统治时,认为“秦始皇筑了长城,也毁了长城”。结合相关史实,评述这一观点。(8分)

思路解析本题考查秦始皇的功过是非。第(1)问,首先要理解“因地制宜”的含义,可以从因旧长城、因地形、因材料等角度体现“因地制宜”。第(2)问,秦始皇拆毁“内地的诸侯互防长城”的主要背景是,秦朝实现了全国的统一。“秦始皇筑了长城,也毁了长城”前者要突出长城的军事功能,后者要联系修筑长城等繁重的徭役激化了阶级矛盾,最终暴政导致秦朝的灭亡。

参考答案(1)对旧长城重新修缮;借助地形新建长城;就地取材,建材多样。

(2)背景:秦灭六国,统一中国。

评述:这个观点符合史实。

秦始皇修筑长城,加强了边防,保证了社会安宁,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滥用民力修筑长城,

引起人民反抗,实行暴政,加速了秦朝灭亡。

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公元1161年,金帝完颜亮撕毁与南宋之间的和议,击溃宋淮河一线守军,直赴长江北岸的西采石。中书舍人虞允文奉宋高宗之命前往东采石犒劳长江南岸的宋军。“时敌兵实四十万,马倍之,宋军才一万八千”。宋军溃散之余,新的指挥系统尚未成立,军无斗志,部队“三五星散,解鞍束甲坐道旁”。虞允文“立招诸将,勉以忠义”,部署防御。有人说“公受命犒师,不受命督战”,可能招致杀身之祸。虞允文表示:“危及社稷,吾将安避!”在其感召下,“士殊死战”,最终连败金军,挫败其渡江南下的企图,虞允文随后拜访养病的两淮宋军统帅刘铸,刘铸说:“朝廷养兵三十年,一技不施,而大功乃出于一儒生,我辈愧死矣。”诸路宋军继续出击,宋金重新走向和谈。

——据《宋史·虞允文传》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采石之战的历史意义。(10分)

(2)根据材料,简评虞允文在采石之战中的作为。(10分)

思路解析第(1)问,关键信息是“最终连败金军,挫败其渡江南下的企图”“宋金重新走向和谈”。运用经济与政治的辩证关系,从政治、经济两个角度来分析。第(2)问,依据材料主要从虞允文优良品德的角度回答问题。

参考答案(1)扭转了战场上的被动局面,激发了南宋军民的抗金斗志;阻止了金军的南下,有助于江南社会经济的继续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