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部性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学论文
——浅谈经济学的外部性影响
三思而后行
——浅谈经济学的外部性影响前言:这个学期我们专业开设了经济学的课程。还记得老师在一节课中讲到了外部性,我感受颇深。所以在这里浅谈一下外部性,加深对其的理解。
外部性是导致市场失灵的原因之一。外部性也叫外部影响,即在实际经济中,很多时候,某个人(生产者或消费者)的一项经济活动会给社会上其他成员带来好处或危害,影响其他人的生产和消费行为,这种现象就是外部性。
外部性按其后果不同,可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任何企业都会涉及经济的外部性,因为这些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对他人和社会造成了非市场化的影响。如果某个经济行为个体的活动使他人或社会受益,而受益者无须花费代价,我们称之为产生了正外部性(Positive Externality);如果某个经济行为个体的活动使他人或社会受损,而造成外部不经济的人却没有为此承担成本,则产生了负外部性(Negative Externality)。负的外部经济性破坏了整体社会的最优化,因此要付出代价。所以,不管我们在进行什么样的行为时,一定要三思而后行,要考虑这样做对其他人和物是否有影响。
在生活中,我们随处可见外部性的体现,这样的事例真是不甚枚举。当我们买了一件东西时,如果发现自己不喜欢它而故意说它的不好,使得其他消费者对这件商品产生了怀疑的心理,这将严重影响此商品的购买量。这正是消费的外部不经济的体现。当有人对自己的房屋和草坪进行保养时,他的隔壁邻居也能享受到好环境带来的愉悦,也从中得到了不用支付报酬的好处。还有一个人对自己的孩子进行教育,把他们培养成有道德有理想的人,也会使与此人接触的其他人也受到他的感染,近朱者赤。这又是消费的外部经济的例子。在生产活动中,一个企业不考虑往河水里排泄污水是对环境有伤害的,一味的考虑自己工厂如何降低成本,却忽略了这种行为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如果一个企业发明了新技术,产生了技术外溢效应,那么整个社会都会受益。而这些是生产的外部不经济和外部经济的表现。
还记得,这个学期我们寝室开始了网上购物的热潮。起初,只是其中的一两个办理了网银的业务,进行了网购。刚我们看到网购的东西既好又便宜的时候,
我们其他人都终于经不住诱惑,也开始了网购的行为。刚一个人买了一家店铺的商品后发现很实惠,其他人对这家店的印象自然而然也好了,对其商品也有了一定的信赖,我们会放心的购买它的东西。反之,我们就会对这家店的商品有忌惮,使之商品的销量有所下降。可见,日常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事在我们身边发生。
然而,在众多影响中,外部不经济却是最突出的问题。就比如近年来由于国民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和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的因素,使得缺水现象和水质恶化问题日益突出;过度的乱砍滥伐使得植被骤减,沙尘暴频繁出现……
人不是生活在真空中,不可能独立生存,所以外部性死不可避免的。在经济生活中更是如此。在学习中,我知道了外部性的存在是社会脱离最有效的生产状态,是市场机制无法很好的实现优化资源配置的基本功能,这是经济无效率的重要原因。外部性既导致短期的无效率,也导致长期的无效率。市场机制是通过纤细和价格提供激励的。当产品的市场价格高于生产的平均成本时,就吸引新厂商进入到该竞争性产业,而当价格低于平均成本时,亏损厂商便会退出。在长期均衡中,如果市场价格等于长期平均成本,产业总供给等于市场总需求,产业内留存下来的厂商恰好与市场需求吻合。但是,如果存在负外部性,平均私人生产成本低于平均社会成本,市场价格传导机制发生扭曲。结果,一些低效率生产厂商能够继续滞留在产业中,造成社会资源的误配置。同理,正的外部效应则导致相对少的厂商留存在产业中,提供较少的产出量,可见,总而言之,无论是正外部性还是负外部性,都将导致资源配置无法达到帕累托有效最优状态。
面对外部性带来的危害,我们不能无动于衷。要想使国家的经济更加繁荣,实现市场经济的有效运行,就必须治理经济活动的外部性。治理的方案一般都是尽量扩大正面,减少负面。其基本思路是将这种非市场性的影响内在化,或者说,将技术的外部性转化为货币的外部性。以下四点就是我们课上学习的它的具体措施,也是现在在使用的比较有效的措施。
首先,负外部性的存在影响或降低了公众福利,治理外部性问题需要政府干预。政府可以采取的基本对策是提供法律、法规和公共政策。就比如说,针对我们日常生活中,政府可以制定公共场所禁止吸烟、汽车厂商尾气排放标准、噪音控制标准、卫生防疫等。还可以提供有关环保、食品、药品、出版物专利权等的规定。此种命令和控制的手段通常能产生较为显著的效果。但是,在实际生活中
实施起来却存在着种种缺陷。有些规则不能反映或适合所以的行为主体各自的具体情况,标准定得过高往往导致非效率的解决方式出现,定得太低又失去意义。同时,命令与控制不能为开发减轻环境损害的新技术提供刺激。所以,单纯的命令与控制对经济效率的扭曲作用很大,我们国家的政府在运用时应谨慎。
其次,为解决外部性带来的低效率问题,政府也可以通过税收和补贴的方式向产生外部性的个人和厂商提供符合社会效率的激励或约束。对造成外部不经济的企业,国家应该征税,其数额应该等于该企业给社会其他成员造成的损失,从而使该企业的私人成本恰好等于社会成本。例如,在生产污染情况下,政府向污染者收税,其税额等于治理污染所需要的费用。反之,对造成外部经济的企业,国家则可以采取津贴的办法,使得企业的私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相等。无论是何种情况,只要政府采取措施使得私人成本和私人利益与相应的社会成本和社会利益相等,则资源配置使可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总之,“谁污染,谁治理”;“谁投资,谁受益”。
再次,从企业运作方式上着手,如果能够通过某种方式使厂商承担外部性所带来的额外损失,那么,厂商就会调整原来决策,改善资源配置。显然,使用企业合并的方法可达到此效果。例如,一个企业的生产影响到另外一个企业。如果影响是正的(外部经济),则第一个企业的生产就会低于社会最优水平;反之,如果影响是负的(外部不经济),则第一个企业的生产就会超过社会最优水平。但是如果把这两个企业合并为一个企业,则此时的外部影响就“消失”了,即被“内部化”了。合并后的单个企业为自己的利益将使自己的生产确定在其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水平上。而由于此时不存在外部影响,故合并企业的成本与收益就等于社会的成本与收益。于是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
最后,也是相当重要的一种方法就是产权方式中规定财产权的办法。而对此方法的问世做出巨大贡献的就是著名的经济学家科斯。科斯在其《社会成本问题》论文中一反以政府干预解决外部效应的传统,认为外部性造成的损害具有“相互性质”。产权是明确界定的,而且谈判协商等交易成本为零,则无论初始由哪一方拥有产权,都能带来资源的有效配置。这就是著名的科斯定理。现今社会,以科斯定理为代表的产权理论为解决市场的外部性问题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在许多情况下,外部影响之所以导致资源配置失当,是由于财产权不明确。如果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