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昭通发展状况调查
赵庆燕
05中文(2)班
20050710020217 我的家乡是云南省昭通市。昭通市位于云南省东北部,地处滇、川、黔三省结合部,幅员2.3万平方公里。2001年8月撤地设市,辖1区(昭阳区)10县(巧家县、鲁甸县、永善县、大关县、彝良县、威信县、镇雄县、盐津县、绥江县、水富县)172个乡镇(办事处)。2004年末总人口524万人,有彝、苗、回等23个少数民族52万人。
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昭通古称“朱提”、“乌蒙”,自秦开“五尺道”、汉筑“南夷道”后,便成为中原文化传入云南的重要通道,是早期云南文化的三大发祥地之一,为我国“南丝绸之路”的要冲。近现代以来,这里曾诞生和哺育了一大批杰出人才。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经昭通,中共中央在威信召开了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扎西会议”,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区位特殊,地处要冲。昭通素有“咽喉西蜀,锁钥南滇”之称,处于昆明、成都、贵阳、重庆等中心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辐射的交汇点,位于国家规划的“攀西——六盘水经济开发区”腹心地带,是云南的北大门和滇、川、黔三省经济、文化的交汇重地。随着内昆铁路的建成通车,由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组成的立体交通网络已具雏形。
钟灵毓秀,物产丰饶。这里青山育翠,黑土藏金,有资源“金三角”的美誉,开发潜力大。矿产资源种类多、品位高,已知矿产资源33种,现已探明储量22种。煤、硫储量居全省首位,其中煤炭储量165.82亿吨,探明储量102.27亿吨,昭通盆地褐煤储量达81.98亿吨,为我国南方第二大褐煤田。铅锌矿已探明储量166.92万吨。硫铁矿为全国五大矿区之一。有色金属为云南三大基地之一。水能资源富甲云南,水能蕴藏量为2080万千瓦,可开发装机容量1612万千瓦,国家在金沙江下游昭通境内规划有溪洛渡、向家坝、白鹤滩三座巨型电站。生物资源种类繁多,是中国南方最大的优质苹果基地,昭通苹果、天麻、杜仲、魔芋、花椒、苦丁茶等特色产品驰名省内外。
昭通是一片生机勃勃,充满希望的热土。在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全市各族人民以加快发展为主题,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艰苦奋斗、开拓进取,全市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社会事业长足进步,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2004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45.67亿元,比上年增长12.14%;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6.97亿元,比上年增长23.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71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71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0.2%和10.5%;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由2000年的67.18万人减少到39.98万人。全市主要发展指标创多年来的最好水平。
改革开放后昭通经济有了前面的发展,但是昭通做为一个发展中的城市与沿海发达城市有较大的差距,人均GDP在温饱线上下,工业与服务业一直以后是昭通的弱势。下面让我来介绍下我家乡的经济发展状况,。
为了促进经济发展,昭通市政府积极招商引资。最近两年除国家开发的3个巨型水电站外,全市又引进中国华电集团、中海油集团,云南、四川、陕西、山西、湖北、浙江、山东等省及香港地区近20家大公司大企业落户昭通。四川万泰集团投资1.5亿元建设的金沙江温泉大峡谷,年营业额5000多万元,上缴税金600多万元。湖北华新集团在昭阳区投资的110万吨水泥熟料生产线规模大、起点高,即将建成投产。陕西奥威公司注册5700万元收购巧家铅锌企业,产值上亿元,实现税收1000多万元。全市国企改革进入全省前列;以新型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工作有重大进展,一批有特色的生物产业项目已取得突出成果;劳动力转移产业有重大突破。从2002年到今年6月,全市国外合作项目3
项,合同利用国外资金4602万美元,实际利用资金265万美元。国内合作项目328个,协议总投资328.7亿元。实施项目281个,竣工投产104个,项目履约率85.7%,实际到位资金35.5亿元。全市招商项目数、协议引资额、项目履约率及实际到位资金,由2001年的全省排名倒数第一上升到全省前列,连续3年获得省政府的表彰奖励。
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要求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战略重点,扎实开展工作。云南省昭通市经济社会发展滞后,集中体现在基础设施严重不足、工业化水平低、人口压力大三个方面。其中,基础设施滞后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工业发展水平低、支柱产业单一,导致经济总量小、经济结构不合理;人口多且素质不高,给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带来巨大压力。有鉴于此,昭通市经过调查研究,明确提出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培育支柱产业、综合解决人口问题作为战略重点,以带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经过几年努力,“三大战略重点”建设取得了明显进展。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修建了昭通机场,建成了内昆铁路以及威叙、盐电等连接四川、贵州的出省通道。县际油路、农村通达工程顺利完成,5年来全市新增公路通车里程1400多公里。建成渔洞水库及灌区工程等一批重点水利工程,水利化程度提高7个百分点。实施完善西部农村电网和县城电网改造、无电地区通电、高压骨干电网建设等重大项目,全市高压电网实现联网。切实抓好城镇规划编制与管理工作,城市和县城、重点小城镇建设取得新进展。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努力突破基础设施的瓶颈制约:到2008年3月前,实现昆水高等级公路全线贯通;启动县际公路的等级化改造,加快通乡公路油路(弹石路)化和行政村公路路面硬化;开工建设一批中小型水库,力争到“十一五”末将水利化程度提高到32%;加快高压骨干电网和输变电工程建设;完善城镇区域布局和城镇建设总体规划,逐步构建中心城市、次中心城市、重点中心集镇、一般建制镇四级结构的城镇体系;加强信息网络和数字传输工程建设,争取到2015年全面实现广播电视进村入户。
大力培育支柱产业。着力培育烟草、能源、重化工、生物资源开发和文化旅游五大支柱产业,引进和培育了一批重点企业。全力支持溪洛渡、向家坝、白鹤滩水电站和镇雄、威信火电站建设,全面启动“三江四河”水电开发,能源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特色农业初具规模,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旅游发展规划及重点景区景点详细规划完成,扎西会议会址、大峡谷温泉等重点景区景点建设顺利推进。今后,我们将继续把支持五大支柱产业发展作为重中之重,立足资源和区位优势,大力发展以水火电站为重点的能源产业、以铅锌为重点的有色金属工业、以马铃薯等为重点的农业优势产业、以沿昆水线南丝绸古道旅游和红色旅游为重点的旅游产业,努力把昭通建成省内重要的能源、有色金属、优质农产品和文化旅游基地。
综合解决人口问题。认真落实国家人口政策,做好计划生育工作,全市人口自然增长率由2000年的16.86%。下降到2006年的9.5%。。加强基础教育,推进科普工作,人均受教育年限和人口素质有所提高。实施“百万劳务输出工程”,促进了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输出。今后,我们将继续抓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确保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9%。以内;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力争将人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新的水平;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解决城乡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强化职业教育和适用技能培训工作,提高劳务输出的质量和效益。
未来5至10年,既是昭通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着力打牢发展基础的重要时期。全市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统筹区域发展、城乡发展和一系列重大项目建设等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带领各族干部群众,沉心静气打基础,一心一意谋发展,万众一心促和谐。再通过5至10年的艰苦努力,昭通贫困落后的“帽子”必将甩掉,经济社会发展必将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