甬剧ppt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主要演职人员被“批判”, 贺显民被迫害致死。剧团于1972年1月被解散,从业人员 分别转业。 • 1976年江青反革命集团粉碎后,贺显民等人的冤案得到彻 底平反昭雪,但是剧团在“文革”中受到沉重摧残,终因 演员行当不齐、人员老化等等原因,恢复无力。尽管如此, 甬剧各艺人的敬业精神不减当年。1980年徐凤仙、张秀英 等组织业余甬剧团在黄浦区文化馆演出《半把剪刀》等传 统戏;是年,徐凤仙、范素琴等赴浙江宁波,培养甬剧新 人,为宁波甬剧团恢复作了贡献,1983年3月,徐凤仙等 参加“两省一市滩簧戏研讨会”,1987年徐凤仙赴香港演 出;1991年10月,柳中心、范素琴在静安区文化系统老 年节演出《生日蛋糕》,受到了观众的好评。
• 甬剧在“宁波滩簧”阶段,演员在茶楼、酒馆演出一般不用布景。四 十年代和五十年代初,甬剧曾上演过《济公活佛》、《田螺姑娘》等 机关布景戏,有过“水缸出人”、“螺壳爆炸”、“油煎济公”、 “开橱失踪”、“飞刀弹回”等场面。当时“最负时誉的民间画师是 王云林,所绘景物,追求透视立体,尤其是一些器皿杂物,四米以外, 几可乱真。”(许滔《甬剧舞台美术》) • 解放后甬剧有较大影响的舞台美术布景设计作品是1964年由李荣根、 周东昭设计的甬剧现代戏《老冤家》。此剧经过舞美设计两次修改, 最后采用“小装置”(小型景片局部迁换),通过无缝纱和多层次的 色光(当时还没有投影幻灯)来展示天幕远景、近景和中景部分的树 枝、墙、花丛,有的用纸扎、堆塑、三合板。这些布置在灯光的配合 下效果十分逼真。 • 其他较有影响的布景设计作品还有《天要落雨娘要嫁》(周东昭设 计)、《半把剪刀》、《亮眼哥》(设计周东昭,绘景王人杰)、 《爱情十字架》(张咪康设计)。其中《亮眼哥》获浙江省首届舞台 美术展览设计奖,《天要落雨娘要嫁》获浙江省首届舞台美术展览优 秀设计奖,《爱情十字架》获浙江省第四届戏剧节舞台一等奖。
• 宁波滩簧在上海演出期间,因编演内容触及时弊,引起租界工部局的不满, 下令禁演。后经人疏通,被迫改名“四明文戏”、“甬江古曲”。但在进入 30年代后,国民党政府又以“四明文戏内容淫秽,有伤风化”,被上海市教 育局禁止演出。1936年8月,上海游艺协会将“四明文戏”改名为“改良甬 剧”。之后,部分甬剧艺人受兄弟剧种进行艺术改良的影响,为使甬剧剧目 题材扩大,曲调丰富,竞相聘用文明戏演员当编导,编演时装大戏。1939年, 金翠香特邀文明戏编导叶峨樵为编剧,在中南饭店演出根据京剧《清风亭》 改编的《天打张继宝》,并使用布景和灯光,获得成功。嗣后又从文明戏移 植了不少大戏,如《啼笑因缘》、《三县并审》、《杨乃武》等,以及重新 编演的《金生弟》、《孤女魂》等。 • 与剧目题材扩大的同时,曲调也有了丰富与发展,经常演唱的声腔除滩簧调 为基本曲调外,还有【五更相思】、【一匹布】、【满江红】、【四大景】 等。民国31年(1942年)演唱“四明宣卷”的艺人贺显民在恒雅剧场参加 “改良甬剧”演出后,自编、自导、自演《华姐》等新戏,开创了从清装戏 过渡到西装旗袍戏的先端。并与徐凤仙等一起,探索甬剧音乐的改革,加强 甬剧唱腔的旋律性,将原来26定弦的【老基本调】改为52定弦的【新基本 调】,使甬剧音乐更具抒情性,受到广大甬剧艺人欢迎与广泛应用,也为后 来创造甬剧“慢板”唱腔打下了基础。 • 但是,由于“改良甬剧”在剧目内容上没有大的突破,加之戏班自身的艺术 素质的局限,在抗日胜利以后,甬剧日趋衰落。
• 甬剧音乐曲调丰富,共计约有九十种。主要有从农村田头山歌、 对山歌演化而来的“基本调”,从宁波乱弹班中带来的“月调”、 “三五七”、“快二簧”、“慢二簧”及四明南词和一些地方小 调。甬剧基本调(也称老调)主要用于塑造人物,表现人物较复 杂的思想表情。叙述故事情节。小调则用来作为情节片段之间的 穿插。 解放前活跃在上海、宁波等地有较多的甬剧表演团体, 当时著名甬剧艺人有贺显民、徐凤仙、金翠香、金玉兰、黄君卿 等。解放后上海成立堇风甬剧团,宁波成立宁波市甬剧团。上海 堇风甬剧团以改编整理传统剧目为主,如《半把剪刀》、《天要 落雨娘要嫁》、《双玉蝉》、《借妻》等。宁波市甬剧团以编演 反映现代生活为主,如《两兄弟》、《亮眼哥》、《红岩》等, 同时也整理了如《田螺姑娘》等一批传统戏。 甬剧适宜于演清 装戏、三十年代西装旗袍戏和现代戏,特别擅长于演现代戏,因 此受到党和各级政府的重视和广大观众的欢迎。解放后,宁波、 上海两地甬剧团演出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宁波、上海、舟山等地。 其中上海堇风甬剧团曾在1962年晋京演出,宁波市甬剧团在l990 年和1995年两次赴京演出,均产生过较大影响。目前甬剧专业表 演团体仅存宁波市甬剧团一家。
• 该剧的起源有二说,一是认为系由宁波地区田头山歌、马 灯调融合盲人“唱新闻”发展而来,另一说是一些甬剧老 艺人认为“串客”与宁波乱弹的合流。 • 甬剧是最早进入上海演唱的外来戏曲剧种之一。清光绪六 年(1880年)宁波串客艺人(业余从艺出身)邬拾来、杜 通尧等受茶馆老板马德芳、王章才之邀来上海,在小东门 “凤凰台”、“白鹤台”等茶楼演唱。因为早在清乾隆、 嘉庆年间(1736~1820年),已有大量宁波籍人来上海 经商。嘉庆三年(1798年)宁波旅沪同乡会已在上海城厢 北门外购了30多亩土地,建造了正殿五楹的 • 甬剧 • “四明公所”。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上海开埠,当 时的上海知县蓝蔚雯是宁波定海人,宁波人在沪势力与日 俱增,而这正是甬剧较早进入上海的背景。
百度文库
• “四明文戏”时期“宁波滩簧”的表演“旦角”脸部开始 用铅粉打底化妆。嘴唇化妆一般用盖有金印***的摺状胭 脂板块,携带方便。而那些经济条件较差的戏班,演出化 妆以红纸沾水之后搽敷脸面,又以锅底灰作煤黑。四十年 代以后,甬剧化妆大都运用水粉,而眉毛略用毛笔舔墨描 画,直到1950年以后,甬剧化妆才开始用上油彩。 • 在甬剧历史上,并无脸谱的记载。一般“丑角”都是安颗 痣或抹上一些白粉,有的则“包帽”后“羊角髻”。一些 年老的“生角”则在化妆上多以描绘、舔贴(如皱纹、胡 须)来代替髯口。有的“男旦”在上海茶楼和娱乐场所演 出,为了弥补体型上的不足,特别注重化妆和服饰的艺术 效果。二十年代中期,由于女演员登台演出,代替了“男 旦”,加上上演的剧目又主要表现城镇生活,有些女演员 常常忽视登台化妆的重要性。
• 与剧目题材扩大的同时,曲调也有了丰富与发展,经常演 唱的声腔除滩簧调为基本曲调外,还有【五更相思】、 【一匹布】、【满江红】、【四大景】等。民国31年 (1942年)演唱“四明宣卷”的艺人贺显民在恒雅剧场参 加“改良甬剧”演出后,自编、自导、自演《华姐》等新 戏,开创了从清装戏过渡到西装旗袍戏的先端。并与徐凤 仙等一起,探索甬剧音乐的改革,加强甬剧唱腔的旋律性, 将原来26定弦的【老基本调】改为52定弦的【新基本调】, 使甬剧音乐更具抒情性,受到广大甬剧艺人欢迎与广泛应 用,也为后来创造甬剧“慢板”唱腔打下了基础。 • 但是,由于“改良甬剧”在剧目内容上没有大的突破,加 之戏班自身的艺术素质的局限,在抗日胜利以后,甬剧日 趋衰落。
舞台上演员 演的都认真 啊!
大家唱的 津津有味!
上面唱的欢, 下面听的乐!
12 10 8 6 4 2 0 喜欢 还好 不喜欢
第一季度
• 串客进入上海后,随着演唱艺术的丰富与发展,经 历了宁波滩簧、四明文戏、改良甬剧、新甬剧几个 阶段,形成了能适应广大观众审美要求,有独特艺 术风格的戏曲剧种。 • 早期所演剧目大都是一生一旦、二生二旦等的小戏, 如《借披风》、《绣荷包》、《拔兰花》、《卖馄 饨》、《秋香送茶》、《双落发》等,大抵为表现 男女爱情故事。伴奏比较简单,以一锣一板为主。 随着观众欣赏要求提高和演出市场竞争激烈,宁波 滩簧在演出剧目、唱腔及伴 • 甬剧 • 奏、舞台美术及化妆,都有一定丰富与发展。尤其 是在20世纪20年代左右,浙江舟山地区的女艺人 筱爱春、筱凤春等来沪登上舞台和金翠玉、金翠香、 傅彩霞、吕月红等女艺人先后在新新、永安、福安 等游乐场演出,宁波滩簧实行了男女合演,行当也 进一步丰富。这个阶段滩簧班社发展很快,最多时 达20个。
• 堇风甬剧团很重视剧团的素质建设,除在各剧场演出外,每年 坚持2~3个月深入工厂、农村、部队送戏上门;1958年下半 年,剧团赴浙东地区巡回演出,受到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与好 评,上海《文汇报》还为此发表题为《浙东三月》长文,报道 他们的先进事迹。1960年,该团被评为上海市文教群英会先 进集体,主要演员、团长贺显民也被评为市先进工作者。 • 1962年3月,剧团被邀首次进北京陆续演出了《半》、《双》、 《天》三剧,引起首都文艺界的注目,演出期间,中共中央宣 传部、文化部、全国剧协等的领导周扬、夏衍、徐平羽及马彦 祥、刘厚生等先后观看演出,戏剧评论家相继发表赞评,三个 剧目被称为“三大悲剧”。上海《文汇报》发表社论《好好学 习“堇风”的榜样》。 • 堇风很重视培养接班人。1960年,在静安区戏曲学校内设甬 剧班,由副团长张秀英任班主任,一批主要演员亲自上课授艺。 • 这个阶段不仅是堇风甬剧团的黄金时期,也是甬剧近二百年发 展史 ——甬剧上的高峰。
• 早期宁波“串客”在一些“草花戏”中一般市民穿斜襟或 对襟衫,下围竹布裙,有的则戴毡帽,穿蒲草鞋。而在一 些“清客戏”中,文人多着长衫,戴红顶子的丘帽,穿 “双根梁”鞋。 • 到了三十年代后期,“旦角”开始穿旗袍,有的还穿上当 时流行的时装登台演出。演员的衣着基本上不讲究人物 角色的生活年代。直到“改良甬剧”时期,演员才真正开 始注意服饰的舞台效果。 • 解放以后,甬剧开始重视服装造型和服装的用料。“在清 装戏中,官服裤子、红缨帽、内箭衣(马蹄袖)用料轻柔, 色彩避免过沉,宽窄适当并按体型裁剪,减弱重、硬感; 而女性服装,料子也多用绫、罗、缎、纱、纹料,多取织 棉暗花,并加以高开叉(使之显露女性腰身),有的还适 当减狭阔边,配以百裥裙。”(许滔《甬剧舞台美术》)
春节的时候我观看了甬剧…… 对此感兴趣的我对此进行了查阅
作者:谢家宁
1. • • • • • • 2. • • • 3. 4. 喜 爱 人 数 统 计 照 当 发 发 发 布 服 化 音 曲 概 简 片 代 展 源 展 景 装 妆 乐 调 述 介 欣 : 历 赏 史 :
•
•
甬剧,早期曾名“串客”,宁波滩簧。 它是源于浙江宁波地区、流行于浙江东部 和上海市的戏曲剧种,与浙江的 姚剧、湖 剧一样,同属滩簧腔系。 该剧的起源有二说,一是认为系由宁 波地区田头山歌、马灯调融合盲人“唱新 闻”发展而来,另一说是一些甬剧老艺人 认为“串客”与宁波乱弹的合流。
• 1949年5月上海解放,广大甬剧艺人以强烈的翻身感,积极投入到戏曲 事业的新天地。张秀英、王宝云、周廷黻、邱志政等主要演员与编导参 加了由市文化主管机关主办的戏曲学习班,学习中共中央制订的戏曲工 作方针政策。同年10月,张秀英将自己的张家班正式改名为立群甬剧团。 • 甬剧 • 这是上海甬剧界第一个民间职业剧团。 • 翌年4月,甬剧改进协会成立。10月,协会创办了正风甬剧研究社,集 中培训了24名演员,扩充了甬剧队伍。1951年8月,堇风甬剧团(1950 年成立)重新编演全本《金生弟》,唱腔以【新基本调】为主,伴奏上 增加部分西洋乐器,增强表现力,受到观众欢迎。之后数年,演出团体 时有重组、合并。1955年,徐凤仙、贺显民退出“凤笙”加入堇风甬剧 团,使堇风的演出力量有所加强。 • 1958年上海整顿文艺队伍,甬剧团体有较大的调整,部分剧团支持外省, 留沪艺术力量经过调整,充实堇风甬剧团。由于艺术力量有了加强,陆 续上演了经过整理改编的传统戏,如《半把剪刀》、《双玉蝉》、《天 要落雨娘要嫁》等,现代戏有《高尚的人》、《东风吹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