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海沧区第一批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和保护范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

厦门市海沧区第一批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和保护范围编

名称地点年代简介保护范围

1刘山塔厦门市海沧

区嵩屿街道

石塘村刘山

自然村

明代

该塔建于明代,平面呈八边形,主要由花岗岩石叠垒而成,通高6.7米。塔的基座用

规整的花岗岩块石砌筑,高0.6米,边宽0.675米。塔分为塔座、塔身、塔刹三部分。

塔座:高0.45米,八角形,八角雕为足状,饰卷云纹,座身饰莲瓣纹;其上一层高

0.59米,为八棱柱状,角雕为竹节状,八面均雕有不同品种的花卉图案;再上一层为

八楞覆盆式,饰云纹;塔身分为7层,最下面为1层,圆雕双龙戏珠。

西北由文物本

体外延6米至

界福堂围墙,

东北外延11

米,东南外延1

米至相邻围

墙,西南外延2

米。

2云塔书院

旧址

海沧区海沧

街道海沧农

场蔡尖尾山

南坡

明、

云塔书院为明代所建,清代沿用,遗址范围约1000平方米,共发现房址3处、摩崖石

刻2处,房址均坐西朝东。1号房址平面呈长方形,方向98°,长约11.2米、宽约5

米,面阔3间、进深1间,墙基均由花岗岩块石垒砌而成,墙身由三合土夯土版筑及

三合土砖混合搭配而成。墙厚约0.3米,两面坡屋顶。房址东南方向有明万历三十五

年(1607年)和清嘉庆二十年(1815年)的摩崖石刻。明万历三十五年“师弟解元”

摩崖石刻,长2.15米、宽1.1米,主要记述了柯挺、周起元在万历年间,中解元登进

士第后,在此授业和刻苦学习的情况。

由文物本体四

面各外延20

米。

名称地点年代简介保护范围

3东头山烈

士陵园

厦门市海沧

区海沧街道

海沧社区东

头山南坡

中华

人民

共和

该陵园又名海沧革命烈士陵园,位于海沧区海沧街道海沧社区东头山的南坡,方向

215°。埋葬有为解放厦门而牺牲的48位革命烈士,1958年由当时的海澄县人民政府

修建。墓园依山势而建,园区长48.2米,宽34.8米。墓葬整齐排列,形制相同,均

为龟背状,水泥构筑。墓园前部左右两侧各建有六角攒尖顶凉亭一座。旁边有纪念碑

一座。墓园大门上有“海沧革命烈士陵园”字样,左右两侧有对联:“为国牺牲”“永

垂不朽”。

北、东、西三

面各至陵园围

墙,南面至陵

园大门处。

4魁星楼厦门市海沧

区海沧街道

大路头海沧

中心小学内

清代

该楼始建于明代,清同治甲子年(1864年)重建。为八角形二层尖顶楼阁式建筑,1955

年维修时将二层楼板改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八边形边长约3米,上下层四周有回廊和

8根圆形石柱。有南北两门,南门方向5°。门额上刻有:“鳌头拱秀”“连步登云”“同

治甲子谷旦”。1955年重修时将二层改成钢筋混凝土结构和穹窿顶。楼内保存有清同

治五年(1866年)的砌石墀开池碑1方。该楼原为明代沧江书院的一部分,是海沧的

文化中心,后改为沧江小学。1930年到938年,先后有6名中共地下党员到沧江小学

任教1937年春天,彭冲到沧江小学任教,在魁星楼成立了海啸剧社,宣传党的主张,

开展抗日救亡活动。

北面由文物本

体外延2米,

南面外延8米,

东面外延1米,

西面外延2米。

5黄公桥厦门市海沧

区海沧街道

海沧社区大

街与海沧社

区新街之间

宋代

该桥相传为宋代黄九郎所建,故名黄公桥。桥梁东西向,横跨涵间河两岸,后代屡有

改建、重修。原桥为五墩石梁桥,长约57.6米,后东岸河道被填约16.5米,现桥长

约18.6米,桥面宽约4米。河中现存三座桥墩,桥墩呈船形,花岗岩条石垒砌而成,

迎水面尖首,以减少水流的冲击,桥墩之间用4条花岗岩条石板铺成桥面。20世纪80

年代桥梁被改建,桥面被加宽并铺上水泥。现桥面距离水面高约4米。桥西端路旁原

保存有残石碑1块,残存“黄公”二字,当为该桥的桥名碑,现存放在海沧街道办。

桥的东侧是海沧社区大街,该街是明清时期海沧最主要的商贸中心;桥的东侧是清代、

民国时期发展起来的街道以及港口。

黄公桥文物本

体,包括桥墩、

桥身及桥身底

部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