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修缮(仅限安防工程)和市级文物保护单
文物保护单位修缮的操作规范

文物保护单位修缮的操作规范一、行政审批项目名称、性质(一)名称:文物保护单位修缮的审批(二)性质:行政许可二、设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国有不可移动文物由使用人负责修缮、保养;非国有不可移动文物由所有人负责修缮、保养。
非国有不可移动文物有损毁危险,所有人不具备修缮能力的,当地人民政府应当给予帮助;所有人具备修缮能力而拒不依法履行修缮义务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可以给予抢救修缮,所需费用由所有人负担。
对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修缮,应当根据文物保护单位的级别报相应的文物行政部门批准;对未核定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进行修缮,应当报登记的县级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批准。
文物保护单位的修缮,迁移、重建,由取得文物保护工程资质证书的单位承担。
对不可移动文物进行修缮、保养、迁移,必须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第十五条规定:“承担文物保护单位的修缮、迁移、重建工程的单位,应当同时取得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发给的相应等级的文物保护工程资质证书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发给的相应等级的资质证书。
其中,不涉及建筑活动的文物保护单位的修缮、迁移、重建,应当由取得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发给的相应等级的文物保护工程资质证书的单位承担。
”第十八条:“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在审批文物保护单位的修缮计划和工程设计方案前,应当征求上一级人民政府文物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
三、实施权限和实施主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二十一条规定:(一)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修缮项目由自治区文化厅审批;(二)地级市文物保护单位修缮项目由地级市文化(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审批;(三)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修缮项目由县级文化(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四、行政审批条件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国家文物局文件规定:(一)文物保护单位的所有人或使用人应当根据文物保护单位的残损情况,委托具有文物保护工程资质的单位编制维修设计、实施方案;(二)维修设计、实施方案已经文物保护单位所在地相关专家初审通过;(三)根据文物保护单位的级别报相应的文物行政部门批准;(四)未核定为文物保护单位的报登记的县级人民政府文物部门批准。
文博安防:文物博物馆及文物保护单位安防工程现场勘察指南

文博安防:文物博物馆及文物保护单位安防工程现场勘察指南开篇之前,先说说这两个词,”勘察“和”勘查“,看过很多资料和方案,很多时候我也很难明白怎么区分,在应用上都可以讲的过去,但是细细斟酌和推敲,还是有区别。
”勘察“和”勘查“,从汉语意思上没有多大区别”,“勘查“内容多和自然环境相关,而”勘察“内容多和工程有关。
因此建议在文博安防工程方面使用”勘察报告“。
如果你不注意使用了”勘查“,那就通篇全用,不能混用。
文博系统的安防工程必须去由设计师现场进行细致、实地勘察,这个”工程勘察“不是去看一看就行了,也不能没去过现场就把全套设计方案编制好。
这也涉及到初步设计方案能否通过专家组的评审,项目现场勘察报告,有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现状照片,不是早期拍的,也不是宣传拍的、不是风光照。
必须体现工程相关细节内容照片,照片要能体现安全现状。
因此文博安防工程做好细致的现场勘察,很重要。
这也是对文物保护的一种正确态度。
勘察要有充分的准备1、看看你的装备我见过什么装备都不带去现场的,要不是有手机,估计就白跑一趟。
这很明显把工程勘察当成了景点旅游。
你为什么做不好文博工程?这里就是差别。
很多文物保护单位被开发为著名旅游景点,因此借这个之名去免费参观太正常了,心态不正确。
说说常用装备:以下介绍常用的工具:A测量工具:5米钢卷尺、红外测量仪、轮式测距仪。
B拍照工具:手机(至少两部电量充足)、单反相机或者长焦距相机、自拍杆。
C记录工具:铅笔、橡皮、签字笔(三种颜色最好)、电子录音笔、文件板夹A4。
D专业工具:户外GPS、无人机、E辅助工具:户外坐垫、帽子、保温水壶、干粮(午餐)F有一种手机拍照测量建筑物高度APP,可以尝试。
不限以上工具,也可以自行选择携带。
2、做功课,查信息项目现场勘查要提前了解更多的信息,并且信息最好能清楚。
A勘察时间:提前联系约好勘察日期、需要几天完成,要注意天气和需要现场配合人员。
B勘察对象信息:勘察去之前要通过网络、联系人等多种方式i了解项目信息。
国家文物局关于进一步做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集中成片传统村落整体保护利用工作的通知

国家文物局关于进一步做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集中成片传统村落整体保护利用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文物局•【公布日期】2014.09.01•【文号】文物保发[2014]27号•【施行日期】2014.09.0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文物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正文国家文物局关于进一步做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集中成片传统村落整体保护利用工作的通知(文物保发〔2014〕27号)各相关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局(文化厅):2014年5月,我局启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以下简称“国保省保”)集中成片传统村落整体保护利用工作,并印发了实施方案。
首批实施的51个传统村落文物保护工程总体方案已由我局或省级文物部门批复通过,并在2014年中央财政文物保护专项经费或中央补助地方文体传媒专项经费中作出安排。
为进一步推动和规范相关工作的开展,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制定并实施文物保护工程技术方案各地应就传统村落文物保护工程总体方案所确定的文物保护修缮、展示利用和环境整治项目,抓紧编制工程技术方案,报省级文物部门审批并报我局备案后,依照轻重缓急作出进度安排。
应及时开展工程项目招投标工作,及早进入实施阶段,保证开工率。
新建、复建及消防工程项目须提交技术方案报我局审批;安防、防雷工程项目须向我局另行申报立项。
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全部项目应于2017年12月底前完成。
二、文物保护工程资质及技术方案评审要求已确定的270处国保省保集中成片传统村落中的文物保护工程施工单位资质要求可放宽至乙级。
各省可根据实际情况抓紧认定并批准公布一批乙级资质的文物保护工程施工单位,以满足未来工作开展的需要。
对于传统村落文物保护工程总体方案中确定的项目,省级文物部门在审批工程技术方案时,可采取多种形式进行专业评审,如委托国家或省级第三方评审机构或组织专家评审会等。
关于印发《文物保护工程审批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

关于印发《文物保护工程审批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文物保发〔2008〕1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局(文化厅、局)、文管会:《文物保护工程审批管理暂行规定》已于2008年2月29日经国家文物局第2次局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印发,自2008年5月1日起在北京、河北、山西、浙江、四川5省、市试行,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施行时间将根据试行情况另行公布。
附件:文物保护工程审批管理暂行规定国家文物局二〇〇八年三月二十一日文物保护工程审批管理暂行规定一、为适应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工程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文物保护工程管理办法》等,制定本规定。
二、本规定的适用范围为,《文物保护工程管理办法》规定的属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建筑、石窟寺和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保护工程。
三、除保养维护工程以外,其他文物保护工程必须按以下规定履行立项报批程序:(一)省级文物行政部门在对工程项目的必要性、紧迫性以及可行性进行科学评估后,向国家文物局申报立项;(二)国家文物局按照行政许可的有关规定在专家审核的基础上作出同意或者不同意立项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相关的省级文物行政部门。
四、工程项目的立项申报资料包括以下内容:(一)工程业主单位及上级主管部门名称;(二)拟立项项目名称、地点、时代,保护范围与建设控制地带的划定、公布及执行情况,保护规划的编制、公布及执行情况;(三)保护工程必要性与实施可行性的说明文件(包括照片、图纸等必要的勘测资料及原则性的保护措施说明);(四)经费估算、来源及计划工期安排。
五、工程业主单位根据国家文物局的批准意见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勘察设计单位进行方案设计。
六、省级文物行政部门受国家文物局委托负责工程方案的审查与批准工作。
国家文物局认为有必要由其审查批准的重要文物保护工程方案,由国家文物局直接组织审查并出具批复意见。
各级文物修复工程保护范围、建控地带标准和依据

各级文物修复工程保护范围、建控地带标
准和依据
为了加强对文物修复工程的保护,明确各级建筑控制地带的标准和依据,特制定了本文件,供相关单位和个人参考。
一、各级文物修复工程保护范围
各级文物修复工程保护范围,是指文物建筑、构筑物及其周围环境空间中保护、利用和管理的范围。
范围应根据文物重要性、地理分布、空间结构和建设条件等因素确定,并在正式立项前进行必要的文物考古调查和安全评估。
各级文物修复工程保护范围不得随意变更,必须经过相关文物保护主管部门批准。
二、建控地带标准和依据
(一)文物保护区建控地带标准
文物保护区建控地带,是指为依法保护文物和建筑及其周围环境空间所划定的相应区域。
其中,建筑控制地带为2~20米,环境
控制地带为50~200米,文物保护区内应设置电线电缆、供水排水等公用设施,并规定严格的修建和用地标准。
(二)临时保护区建控地带标准
为便于对文物修复和保护工作的开展,文化部门可制定临时保护区建控地带标准,如工地内对文物的保护等。
三、依据
本文件执行依据为《文物保护法》、《文物保护条例》的相关规定,各级文物保护主管部门可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相关规定和具体实施方案,并随时对其进行调整和完善。
文物保护单位、博物馆安全防范工程设计(最新版)

文物保护单位、博物馆安全防范工程设计(最新版)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文物保护单位、博物馆安全防范工程设计(最新版)Ⅰ一般规定1本节内容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的文物保护单位、博物馆的安全防范工程。
包括考古所(队)、文物商店等存放文物的单位与建筑的安全防范工程。
2根据文物保护单位、博物馆的特点,安全防范工程设计应综合考虑以下因素:1对相关业务活动的文物流、人员流、车流和信息流进行分析,分清内外不同流向与相互之间的界面,以利全面防护。
2优先选择纵深防护体系,区分纵深层次、防护重点,划分不同等级的防护区域。
由于外界环境条件或资金限制不能采用整体纵深防护措施时,应采取局部纵深防护措施。
3保证现场环境条件下系统不间断运行的可靠性。
4文物博物馆与其他单位为联体建筑群时,其安全防范系统必须独立组建。
5文物保护单位作为博物馆使用时,安全防范工程设计必须符合文物保护要求,不应造成文物建筑的损伤,不得对原文物建筑结构进行任何改动。
6安全防范系统应采取自敷专线,并建立专用的通信系统。
7为适应陈列设计、功能布局调整的需要,线缆走线和布防点位置的设置宜留有一定的调整性与冗余度。
3根据文物保护单位、博物馆的特点,安全防范工程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第3章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安全防范系统应具有非法行为控制、应急处置和日常安防日志管理等功能,宜结合建筑物特点和出入口管理的要求,安装防爆安全检查装置。
国家文物局关于印发《文物安全防控 “十四五”专项规划》的通知

国家文物局关于印发《文物安全防控“十四五”专项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文物局•【公布日期】2022.04.11•【文号】文物督发〔2022〕12号•【施行日期】2022.04.1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文物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正文国家文物局关于印发《文物安全防控“十四五”专项规划》的通知文物督发〔2022〕1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局(文化和旅游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物局: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保护和文物安全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加强文物安全防控工作,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等,我局组织制定了《文物安全防控“十四五”专项规划》。
现予印发,请结合本地实际贯彻执行。
特此通知。
国家文物局2022年4月11日文物安全防控“十四五”专项规划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保护和文物安全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安全工作的实施意见》,全面提升文物安全防控能力,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和“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安全生产、消防工作等规划,制定本规划。
一、规划背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文物安全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文物安全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安全工作的实施意见》。
“十三五”时期,全国文物系统会同有关部门,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要求,全面加强和改进文物安全工作。
各级政府文物安全主体责任得到强化,安全意识显著增强,多数省份将文物安全工作纳入省级人民政府年度考核评价体系;全国文物安全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协作配合更加紧密,文物安全联合工作机制不断完善;持续部署开展打击文物犯罪专项行动,破获各类文物犯罪案件9000余起,追缴文物10万余件,文物犯罪得到有力遏制;持续开展文物安全隐患排查整治行动,强力督办整改安全隐患,出台一系列文物安全管理制度和技术标准,文物安全防控和应急管理水平明显提升;不断加大文物安全投入,建设重点文物安全防护工程2500余项,安全防范和预警能力不断增强。
GA27-2002《文物系统博物馆风险等级和安全防护级别的规定》

GA27-2002《文物系统博物馆风险等级和安全防护级别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 27-2002代替GA 27- 1992文物系统博物馆风险等级和安全防护级别的规定Regulation on level of risk and security protection forcuIturalmuseumsseries2002一03一25发布2002一06一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发布GA 27-2002本标准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本标准是GA 27-1992《文物系统博物馆风险等级和安全防护级别的规定》的修订版本标准与27-1992相比,主要修改内容如下:1、增加了新的名词术语,如:单位风险、部位风险、目标风险、单位防护、目标防护、入侵延迟、处警响应时间等;2、规定了实体防护装置防破坏能力的要求;3、规定了保卫人到达现场的要求;4、对原标准的章节和内容重新做了调整:增加了第2章“规范性引用文件”;对原标准3、4、5章)的内容进行了充实和补充。
将原标准的第6章“组织措施”和第7 章“认定、审批与验收”合并为一章:“管理要求”。
本标准由国家文物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联合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国家文物局、公安部三局、公安部一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郝文起、刘起富、杜绍熔、顾岩、刘希清、杨志蓬、刘铭威。
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文物系统博物馆及其藏品、藏品部位风险等级的划分、防护级别的确定、安全方法系统技术要求和管理要求。
本标准试用于博物系统博物馆,也适用于考古所、文物管理所、文物商店、各级文物保护单位。
非文物系统博物馆可参照使用。
2、规范性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江西省文化厅关于加强我省中国传统村落文物整体保护利用工作的通知

江西省文化厅关于加强我省中国传统村落文物整体保护利用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西省文化厅•【公布日期】2014.07.14•【字号】•【施行日期】2014.07.1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文化正文江西省文化厅关于加强我省中国传统村落文物整体保护利用工作的通知各设区市文化(文物)局、各省直管县(市)文化(文物)局:我省传统村落资源丰富,目前共有89个中国传统村落,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集中成片(以上简称文物集中成片)的中国传统村落32个,其余的传统村落也均有文物点分布。
为做好我省中国传统村落文物整体保护利用工作,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关于切实加强中国传统村落保护的指导意见》和国家文物局《关于印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集中成片传统村落整体保护利用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物保函[2014]651号)、《关于做好2014年传统村落文物保护工程总体方案编制工作的通知》(办秘函[2014]340号)等文件精神,近来省文物局和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文物主管部门迅速形成合力,启动了我省浮梁县、婺源县、金溪县、瑞金市共首批5个文物集中成片的传统村落文物整体保护利用工作,省、市、县文物部门深入现场调研,成立了省文物局指导小组和省专家组,建立了申报国家文物补助项目和资金机制、省、市文物局重点工作督导和专家指导机制、县级人民政府主要负责机制、县级文物主管部门和乡村两级具体落实机制。
下一步,我省将继续深入推动中国传统村落文物整体保护利用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切实提高认识传统村落是我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繁荣发展民族文化的根基。
国家文物局、省文物局已将中国传统村落整体保护利用作为今后文物保护工作的重点之一,并纳入最近签署的《国家文物局、江西省政府关于共同推进江西文物博物馆事业发展合作框架协议》重点工作之一。
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及博物馆纪念馆安全技术防范工程建设管理办法(省文化厅)

鄂文化文[2011]267号
各市、州、县文化(物)局、公安局、监察局、财政局:
为促进全省文物保护单位及博物馆纪念馆安全技术防范工程建设,规范安全技术防范工程设计、施工、调试与维护工作行为,省文化厅、公安厅、监察厅、财政厅联合制定了《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及博物馆纪念馆安全技术防范工程建设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四)具备独立法人资格,企业注册资金不得少于人民币500万元;
(五)具有高风险五大类(文物保护单位和博物馆、银行营业场所、重要物质储存库、民用机场、铁路车站)工程业绩;
(六)具有省级及以上建设行政主管机关颁发的安全生产许可证;
(七)具有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承担二、三级风险单位安全技术防范工程的资质与资格条件由省级文物行政主管机关审核。
特此通知。
湖北省文化厅 湖北省公安厅
湖北省监察厅 湖北省财政厅
二O一一年八月三十一日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促进全省文物保护单位及博物馆纪念馆安全技术防范工程建设,规范安全技术防范工程设计、施工、调试与维护工作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修改〈湖北省公共安全技术防范管理规定〉的决定》(湖北省人民政府令第312号)、国家文物局《关于加强安全技术防范工程设计、施工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文物博发〔2000〕044号)、《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0348-2004)等有关法规,特制订本办法。
第四章竣工及验收
第十五条 安全技术防范工程竣工后,试运行30天期满,根据《湖北省公共安全技术防范管理规定实施细则》第十二条规定,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向公安行政主管机关技防部门提出验收申请,由公安行政主管机关技防部门委托国务院公安部门在省内授权的检测机构对安全技术防范工程进行检测,检测合格后申报验收。
国家文物局关于印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集

国家文物局关于印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集国家文物局关于印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集中成片传统村落整体保护利用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法规类别】文物与古迹保护【发文字号】文物保函[2014]651号【发布部门】国家文物局【发布日期】2014.05.09【实施日期】2014.05.09【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E0303国家文物局关于印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集中成片传统村落整体保护利用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物保函〔2014〕651号)各相关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局: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关于切实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工作的指导意见》和传统村落保护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我局2014年5月8日召开会议,部署270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集中成片传统村落整体保护利用工作,正式启动其中首批50个传统村落整体保护利用工作。
为指导各相关省级文物行政部门和县级人民政府更好地开展这项工作,我局在征求各有关方面意见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集中成片传统村落整体保护利用工作实施方案》,现印发各地,请你局根据方案要求,督促指导辖区内相关县(市)在未来三年做好上述270个中国传统村落的整体保护利用工作。
2014年各地应重点推进首批50个传统村落的整体保护利用工作,为此,应在2014年5月31日前抓紧组织落实以下工作:一、编制并上报首批50个传统村落2014年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工程总体方案,内容包括文物本体保护修缮、安防消防、展示利用和文物环境整治等方面及相应的资金预(概)算。
我局将另文印发方案编制要求,指导各地编制总体方案。
二、督促辖区内首批50个传统村落所在县级人民政府成立领导小组,并将领导小组办公室联系人及联系方式上报我局。
三、270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集中成片传统村落名单原则上不作改动,如有特殊情况和充分理由需要在省内进行微调的,请于5月31日前向我局提出申请。
国家文物保护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国家文物保护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和加强国家文物保护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管理与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和财政管理有关规定,结合文物保护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专项资金是中央财政为支持全国文物保护工作、促进文物事业发展设立的具有专门用途的补助资金。
专项资金的年度预算,根据国家文物保护工作总体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及中央财政财力情况确定。
第三条专项资金的管理与使用坚持“规划先行、突出重点、中央补助、分级负责、注重绩效、规范管理”的原则。
第四条专项资金实行因素分配与项目管理相结合的方法,适当向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倾斜,向革命文物等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重点支持方向倾斜。
第五条专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应当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财务规章制度和本办法的规定,并接受财政、审计、文物等部门的监督检查。
第二章补助范围和支出内容第六条专项资金的补助范围主要包括:(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
主要用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维修、保护等,包括:保护规划编制,文物本体维修保护,安防、消防、防雷等保护性设施建设,文物本体保护范围内的保存环境治理,陈列展示,数字化保护,预防性保护,大遗址保护管理体系建设和世界文化遗产监测管理体系建设等。
对非国有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可以在其项目完成并经过评估验收后,申请专项资金给予适当补助。
(二)省级及省级以下文物保护单位保护。
主要用于省级及省级以下国有文物保护单位的维修、保护等,包括:文物本体维修保护,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整体陈列展示,安防、消防、防雷等保护性设施建设等。
(三)考古。
主要用于考古(含水下考古)工作,包括: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重要考古遗迹现场保护以及重要出土(出水)文物现场保护与修复等。
(四)可移动文物保护。
主要用于国有文物收藏单位馆藏一、二、三级珍贵文物的保护,包括:预防性保护,文物技术保护(含文物本体修复),数字化保护等。
关于加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全防护工程申报审批与管理工作的通知

关于加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全防护工程申报审批与管理工作的通知文物督发〔2014〕3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局(文化厅):为加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全防护工程(安防、消防、防雷工程)申报审批与管理工作,根据《文物保护工程管理办法》和文物保护工程申报审批与管理的相关规定,现通知如下:一、立项申报和审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需实施安全防护工程项目的,由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管理机构编制立项报告,经省级文物行政部门初审后报国家文物局审批,国家文物局组织立项审核并出具批复意见。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应根据安防、消防或者防雷等不同安全防护工程类型,分别编制立项报告,分别申报立项审批。
工程规模较大需要分期实施的,应在立项报告中予以说明。
立项报告文本要按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工程立项报告》规范文本编制,并重点明确以下内容:(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概况,实施安全防护的对象和具体范围;(二)根据文物类型、特点以及人防、物防和所处环境条件等,对可能存在的被盗、遭受破坏、发生火灾和雷击等安全隐患进行风险评估;(三)针对防护对象的特点和风险,按照适度适用的原则,确定工程主要内容、技术手段和防护措施。
属于升级改造工程的,要对原有设施设备运行状况、使用功能和覆盖范围等进行全面详细勘察评估;(四)项目实施和运行维护的组织机构、人员、措施和投入等保障条件;(五)根据工程规模和实际需求,据实合理编制工程估算,并列出测算依据和标准。
(六)附有防护对象的平面图、分布图、主要文物的现状照片、风险评估报告和原有设施设备评估报告等。
二、方案核准(一)设计方案编制。
批复同意立项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全防护工程,由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管理机构根据立项批复意见,组织具有相应资质和条件的设计单位,按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实际面临的安全风险,依据相应的标准规范合理编制设计方案。
设计方案编制要坚持适度防护和最小干预,避免过度防护和设备堆砌。
浙江省文物局关于做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防、消防、防雷工程项目计划申报工作的通知

浙江省文物局关于做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防、消防、防雷工程项目计划申报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文物局•【公布日期】2018.07.18•【字号】•【施行日期】2018.07.1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文物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正文浙江省文物局关于做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防、消防、防雷工程项目计划申报工作的通知各、县(市、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文物局,杭州市园林文物局:根据国家文物局《关于进一步优化文物保护项目审批的通知》(文物保发〔2016〕25号)和推进“放改服”的最新部署,为切实贯彻好《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安全工作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7〕81号),国家文物局已正式启动2019年度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防、消防、防雷工程项目实施计划的申报工作。
为做好我省相关工程项目计划的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申报项目仅限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安防、消防和防雷设施的新建和改造工程,其中,田野文物防盗、古村落和大型古建筑群应作为安全基础防护设施建设的重点。
二、申报项目计划,要根据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特点和风险,按照适需适度适用的原则,实事求是地确定工程主要内容、技术手段和防护措施,避免因过度防护对文物本体和环境造成伤害。
三、需要申报项目计划的单位,请按《2019年度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项目(安防消防防雷)计划书》模板填报。
正式申报时,除WORD格式的计划书,还需同时报送加盖计划申报单位公章的PDF格式文件。
填报的WORD格式计划书不支持图表、照片等非文字结构的内容,有必要时,可在PDF文件里补充。
四、应合理安排工程实施年份,合理把握工作进度。
项目获得国家文物局核准列入年度实施计划后,3年内必须完成技术方案的报批,逾期计划作废,需要重新申报。
五、列入2016—2018年度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防、消防、防雷工程项目实施计划的,应按要求填报《2016—2018年度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防消防防雷工程项目实施情况统计表》。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防工程指南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防工程指南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国家文化遗产的核心组成部分,它们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信息,对维护国家文化自信和传承历史记忆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文物保护面临的安全威胁日益复杂,如何有效实施安防工程,确保这些珍贵文化遗产的安全,已成为各级政府和文物管理部门的重要任务。
本文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安防工程提供详细的指导意见和实施方案。
二、安防工程的总体目标安防工程的核心目标是保障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安全,防止盗窃、破坏及其他安全事件的发生,确保文物的完好和文物保护单位的正常运营。
具体目标包括:防止非法入侵:通过技术手段和物理防护措施,防止未经授权的人员进入保护单位。
减少内部安全隐患:加强对内部人员的管理,防止内部人员的失职或故意破坏。
监控和预警:通过安防技术实时监控保护单位的状况,及时发现和应对安全隐患。
应急响应: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和处理机制,快速有效地应对突发事件。
三、安防工程的关键组成物理防护措施物理防护措施是保护文物的第一道防线,包括围墙、护栏、门禁系统等。
这些设施应具有足够的高度和强度,以防止非法入侵。
门窗和大门应安装高标准的防盗锁具,必要时应配备双重安全锁。
围墙和护栏应定期检查,确保没有安全隐患。
监控系统监控系统包括闭路电视监控(CCTV)和入侵报警系统。
监控系统应覆盖整个保护区域,包括主要入口、重要展区、文物存放区域等关键部位。
监控设备应选择高清晰度的摄像头,确保能在各种光照条件下正常工作。
监控画面应实时传输到安全控制中心,保障及时响应。
入侵报警系统应安装在可能的入侵点,一旦探测到异常情况,系统应立即发出警报,并通知相关人员。
环境监控系统环境监控系统用于监测文物保护环境的各种参数,如温湿度、光照等。
环境监控系统应具备实时数据采集、记录和预警功能,确保文物所在环境的稳定性。
异常情况发生时,系统应及时报警,并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防止环境因素对文物造成损害。
文化部关于纪念建筑、古建筑、石窟寺等修缮工程管理办法-

文化部关于纪念建筑、古建筑、石窟寺等修缮工程管理办法正文:---------------------------------------------------------------------------------------------------------------------------------------------------- 纪念建筑、古建筑、石窟寺等修缮工程管理办法(文化部1986年7月12日)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以下简称《文物保护法》)第十四条的规定,制定本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包括以下对象:纪念建筑、古建筑(含近代典型建筑)、石窟寺壁画、造像、古碑石刻等。
第三条纪念建筑、古建筑、石窟寺壁画、造像、古碑石刻等修缮工程,应严格遵守“不改变原状”的原则。
“不改变原状”的原则,系指不改变始建或历代重修、重建的原状。
修缮时应按照建筑物的法式特征、材料质地、风格手法及文献或碑刻、题铭的记载,鉴别现存建筑物的年代和始建或重修、重建时的历史遗构,拟定按照现存法式特征、构造特点进行修缮或采取保护性措施;或按照现存的历代遗存,复原到一定历史时期的法式特征、风格手法、构造特点和材料质地等,进行修缮。
第四条纪念建筑、古建筑、石窟寺的修缮,依工程性质,可分为以下五类:(一)经常性保养维护工程;(二)抢险加固工程;(三)重点修缮;(四)局部复原工程;(五)保护性建筑物与构筑物工程。
保养维护工程,系指不改变文物的现存结构、材料质地、外貌、装饰、色彩等的情况下所进行的经常性保养维护,如屋顶除草勾抹;局部揭瓦补漏;梁柱、墙壁等的简易支顶加固;庭院整顿清理、室内外排水疏导等小型工程。
此类工程应由管理或使用单位列入年度工作计划和经费预算,作为经常性工作,各尽其职,各负其责。
抢险加固工程,系指建筑物、石窟岩壁以及壁画、造像、石刻等发生危及文物安全的险情时所进行的抢救性措施,诸如支顶、牵拉、堵挡、加固等抢救性措施。
西安市不可移动文物保护条例(2021年修正)

西安市不可移动文物保护条例(2021年修正)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西安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21.01.18•【字号】西安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16届〕第95号•【施行日期】2021.01.18•【效力等级】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市地方性法规•【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文物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正文西安市不可移动文物保护条例(2017年8月30日西安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2017年9月29日陕西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七次会议批准根据2020年10月21日西安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七次会议通过2020年11月26日陕西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批准的《西安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西安市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条例〉等65部地方性法规的决定》修正)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文物保护单位第三章一般不可移动文物第四章考古勘探与发现第五章利用与社会参与第六章法律责任第七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陕西省文物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的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工作及其相关活动适用本条例。
历史文化名城、街区的保护按照《西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的规定执行。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的不可移动文物包括:(一)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和石刻、壁画;(二)与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或者著名人物有关的以及具有重要纪念意义、教育意义或者史料价值的近代现代重要史迹、代表性建筑;(三)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不可移动文物。
第四条不可移动文物根据其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分别确定为文物保护单位和一般不可移动文物。
第五条市文物行政部门是本市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的行政主管部门,对全市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古建筑修缮管理办法

古建筑修缮管理办法第一条为加强文物古建筑修缮工程管理,根据《差×省文物保护管理条例》和文化部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凡在本景区内进行文物建筑修缮工程(以下简称修缮工程),均按本办法管理。
本办法所称文物建筑。
是指列为文物保护单位(含暂保单位,下同)的纪念建筑、古建筑、古寺庙等,壁画、造像古碑、石刻等文物的修缮,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条在本景区内承担文物建筑修缮工程施工的单位(以下简称施工单位),须持建筑企业等级证书和营业执照,向市文物局申请,市文物局审核批准后,发给修缮施工资格证书,施工单位须按批准的业务范围承担施工任务,没有修缮资格证书的,不得承担修缮施工任务。
第四条施工单位承担文物建筑修缮施工的资格和业务范围,由市文物局根据国家文物局规定的条件审定。
第五条文物建筑的修缮,须按下列规定申报审批:一、重点修缮工程(指有计划的对文物建筑进行较大规模的修缮)、复原工程、抢险工程,由承担文物建筑修缮工程施工单位提出修缮方案,附具工程设计(包括施工图纸和资料)和施工单位的有关情况材料。
按文物保护单位的等级,报相应的文物行政管理机构审批,并经上级玩物丧志管理机构同意,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上述修缮工程,经市文物局审核,报国家文物局审批。
抢险工程,情况紧急不容事先申报的,应予施工同时补报。
二、日常保养修缮工程,由景区开发公司提出修缮计划,附具施工单位的有关情况材料,报市、县文化文物局备案。
三、保护性建筑物或构筑物工程,按《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及建筑控制地带管理规定》办理。
四、修缮工程,除日常保养维修工程外,经文物行政管理机构批准后,由景区开发公司按本市有关施工管理的规定申报开工,同时向工程质量督导部门办理工程质量监督手续。
第六条文物建筑的修缮工程,必须按批准的设计施工,如变更设计,应征得原设计单位的同意,并报批准原设计单位的文物行政管理机构审批。
第七条施工单位须保证修缮工程的质量,遵守景区有关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负责保护施工现场的文物安全。
XX县全面加强文物工作实施方案

XX县全面加强文物工作实施方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XX省文物保护条例》《XX 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加强文物工作的实施意见》《XX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的通知》《XX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事项流程图》等法律法规和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工作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文物是不可再生的珍贵文化资源,是国家的“金色名片”,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实物见证,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根脉,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厚滋养。
按照新时代“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文物保护方针,加大管护力度,强化保护措施。
二、基本情况全县共有文物点(含文物保护单位)XX处,含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XX处(X个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X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X 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XX处,未定级不可移动文物XX处,博物馆(纪念馆)X个。
涵盖了古建筑、古遗址、古墓葬、石窟寺及石刻、军事设施遗址、烈士墓及纪念碑、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类型。
三、工作目标充分发挥文物资源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全民文化素质和提升社会文明程度中的重要作用。
通过文物修缮保护等手段有效促进文物保护利用;扎实抓好领导包保责任工作机制;做好有条件的文物保护单位免费开放;文物行业人才队伍明显增强,专业水平明显提升;文物执法体系建立,执法力量明显增强;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文物保护。
四、实施办法(一)全面落实各方责任1.落实政府责任。
县级人民政府是本行政区域内文物保护责任主体,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完善文物保护责任体系。
建立由分管负责同志牵头的文物工作协调机制,每年常务会议至少研究一次文物工作。
根据文物工作实际,明确相关机构承担文物保护管理职能,确保文物保护工作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
2.落实社会责任。
乡(镇、街道)、村民委员会等应当在文物行政管理部门指导下开展相关文物保护工作,加强对辖区文物的管理与巡查。
国家文物局关于印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工程立项报告规范文本(试行)的通知

国家文物局关于印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工程立项报告规范文本(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文物局•【公布日期】2013.05.10•【文号】办保函[2013]376号•【施行日期】2013.05.1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文物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正文国家文物局关于印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工程立项报告规范文本(试行)的通知(办保函〔2013〕37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局(文化厅):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文物保护工程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文物保护工程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我局编制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工程立项报告规范文本(试行),现予印发试行。
请你局按要求组织好本省(区、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工程立项报告编制、初审、报批工作。
执行中有何问题,请及时函告我局。
特此通知。
附件: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工程立项报告规范文本(试行)国家文物局二〇一三年五月十日附件: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工程立项报告规范文本(试行)编号:-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xxx(工程对象名称)xxx (保护工程类型)立项报告编制单位:(盖章)申报单位:(盖章)年月日目录1. 文物保护单位基本信息2. 项目概况3. 项目实施的必要性4. 项目实施的可行性5. 项目实施计划6. 经费估算7. 附件7.附件7.1图纸7.2现状照片7.3相关试验、监测报告等7.4保护规划公布文件、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公布文件等7.5其他相关材料立项报告编制说明1.立项范围立项范围包括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及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和壁画、彩塑等相关附属文物的抢险加固工程、修缮工程、保护性设施建设工程、迁建工程。
安防、消防、防雷工程属保护性设施建设工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修缮
情况
(逐个填写,××××年××月,修缮项目情况)经 Nhomakorabea(万元)
资金到位情况
经费来源
(到位资金总金额)
国家
地方
自筹
(分项金额)
(分项金额)
(分项金额)
业主单位(个人)基本情况
业主单位
名称(盖章)
(业主单位全称)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位代码)
负责人
李××
联系电话
(手机)
单位地址
(单位办公地址)
邮编
×××
资质等级
项目负责人
(姓名联系电话)
施工单位基本情况
单位名称
(单位全称,如:××有限公司)
资质等级
(填写文物保护工程施工单位资质等级。如:二级)
项目负责人
(姓名联系电话)
戴××(手机号)
单位名称
(多家公司逐一按上面格式填写,填不下请另加附项,单家公司此项为空)
资质等级
项目负责人
(姓名联系电话)
本次维修项目
分项工程名称
修缮内容及范围
建筑本体维修
(可选项,按维修需要填写,无维修需求为空)
花园整治
(可选项,按维修需要填写,无维修需求为空)
门楼维修
(可选项,按维修需要填写,无维修需求为空)
安防工程
(可选项,按维修需要填写,无维修需求为空)
业主单位
(个人)
真实性承诺
本业主(个人)保证所提交的全部申请材料真实、合法、有效,提交的复印件与原件一致,未隐瞒不符国家法律法规事实,若提供虚假材料,一切法律法规责任由本业主(个人)承担。
(业主单位盖章、个人签名)王××
××年××月××日
审查意见
审核人:
年月日
审批意见
同意审核意见,许可。
审批人:
年月日
备注
(填写核定文物保护单位名称,如:黄家花园)
时代
(填写朝代,如明代)
保护级别
按核定级别填写(如省级、市级)
管理使用单位
(填写管理单位全称个人姓名)
地址
(填写民政部门核定门牌号,如:厦门市××区××路××号)
工程项目名称
(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花园修缮工程)
文物保护单位现状
(填写目前文物保护单位需要修缮项目现状。示例:该建筑建于年,因长期无人居住,围墙内庭院杂草丛生,门楼一边柱头后期封堵,门楼上围栏破损。围墙已被封堵。屋面严重破损,二层倒塌,仅剩二层窗底以下结构。二层楼板严重炭化、酥裂,钢筋保护层基本剥落。墙体内外粉刷层大面积剥落,外墙面杂草丛生,南侧阳台部分地基严重下沉,砖柱顶开裂,墙体与阳台连接部位多处出现通长裂缝。)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修缮(仅限安防工程)和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修缮审批申请表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修缮(仅限安防工程)和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修缮审批
申请表
申请人(签名)王××
填报单位(盖章)(填写单位名称,与公章一致)
负责人(签名)李××
填报时间:××年××月××日
厦门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制
文物保护单位名称(业主盖章)
业主(个人)
(签名)
林××
联系电话
(手机)
业主(个人)
身份证号号
(位身份证号)
住址
(家庭住址)
邮编
×××
设计单位基本情况
单位名称
(单位全称,如:××有限公司)
资质等级
(填写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设计单位资质等级。如乙级)
项目负责人
(姓名联系电话)
吴××(手机号)
单位名称
(多家公司逐一按上面格式填写,填不下请加另附项,单家公司此项为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