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导学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二课第一框价值与价值观

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主笔:审核:高二备课组班级:________ 组别:______ 姓名:_________ 学号:________

一、学习目标

1、区分哲学上的价值与经济学上的价值含义

2、解释人的价值在于责任与贡献;比较人的价值与物的价值,感悟人的真正价值在于贡献

3、说出价值观的含义,理解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价值观的导向作用;难点:价值的基本含义

三、学习过程

考点一:人的价值

(一)知识填空,熟悉课本

1、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是指一事物对主体的,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和功能。

2、人的价值

⑴人的价值就在于,就在于对社会的和贡献,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自己所属的、以及的需要。人既是价值的,又是价值的享受者。

⑵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主要是看他的。人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的是对和的贡献。在今天,人的贡献主要是对工人阶级为代表的广大的贡献。评价一个人价值的大小,就是看他为社会、为人民贡献了什么。

(二)合作探究,理解知识

探究一:粮食,蔬菜,水果等食物人们营养需要的属性营养价值文学,电影,音乐,名画人们精神需求的属性审美价值感动中国的人物人们对这个社会道德需求道德价值

白加黑等药品人们治病的需求药用价值

(1)请根据材料归纳出哲学上价值的含义:并说明哲学上的价值与药用价值,道德价值,营养价值,审美价值等的关系;

(2)试着说一说哲学上讲的价值与经济学上的价值是不是一回事?请说明区别?

(3)物的价值与人的价值是一回事吗?怎样认识人的价值(它包括几方面内容)?

探究二:要知道’给’永远比‘拿’愉快”请谈谈“给”永远比“拿”愉快这句话的理解,并说说评价人生真正价值的标准是什么?

探究三:某造纸企业在一个“精明能干”的厂长带领下,经济效益非常好,产值一个多亿。该厂厂长常说他默默无闻地为企业作出了巨大贡献。但为了节约成本, 该厂每年向河道排放大量污水,造成下游水质严重污染,经济损失严重,并直接威胁下游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请简要评析该厂长的所作所为。该如何理解贡献?

(三)自我检测,运用知识

1.西红柿生长在野外,没有与人发生关系时,并不具有价值,后来人们逐渐发现了它能用于观赏和食用,这时,它才有价值,这说明

①价值是事物属性与主体需要之间的特定关系②只要客观事物的属性存在,就有价值③客观事物属性与主体需要是构成价值的两个不可缺少的方面④价值是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2.爱因斯坦说过:“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该看他取得什么。”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人的价值主要通过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体现出来

B. 人的价值表现在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C. 个人不应当向社会索取

D. 人生价值的两个方面是不可分割的

3. (2010安徽合肥一中期末)袁苏妹是香港大学的一名普通工人,在港大44年为学生打扫卫生、做饭,被港大学生亲切地称为“三嫂”“港大之宝”。2009年9月22日,香港大学授予82岁的袁苏妹“荣誉院士”称号。这体现了

A.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B.评价人的价值主要看社会的承认C.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导向作用D.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一定的客观条件

考点二: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一)知识填空,熟悉课本

1、价值观的含义

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事物价值的和

2、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和作用。

3、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⑴价值观对人们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⑵价值观对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二)合作探究,理解知识

探究四:材料一:地震发生时:陈浩(小学生):“不救人,我会感到惭愧”。申龙、王佳明(高三学生):“那时候,脑子里只有救人!”;曲柄年(七年级学生):用双手刨出被埋同学。

材料二:2008年5月22日,四川省都江堰市光亚中学教师范美忠在天涯论坛写下了《那一刻地动山摇——“5•12”汶川地震亲历记》,文章提到:“我是一个追求自由和公正的人,却不是先人后己勇于牺牲自我的人!在这种生死抉择的瞬间,只有为了我的女儿我才可能考虑牺牲自我,其他的人,哪怕是我的母亲,在这种情况下我也不会管的。”

思考:面对同一场地震灾难,为什么不同的人会作出不同的选择?什么是价值观?

探究五:材料一: 林秀贞:30年来赡养了6位孤寡老人。30年如一日,她克服了各种困难,像女儿一样赡养了6位孤寡老人。这位朴实的农村人,始终记得她母亲的朴素教诲:人人管闲事,世上没难事;人人都帮人,世上没穷人;千千治家——用一千分的力量来治理自己的家,万万治邻——用一万分力量来治理邻里关系。

材料二:郑筱萸,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原局长。犯罪事实:非法收受款物共计折合人民币649万余元,玩忽职守罪等。判决或处理结果: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在这位贪官的悔过书中,他这样说:“我之所以成为党的叛逆、人民的罪人,是因为我成了金钱的奴隶、只可惜世界上没有后悔药。”

思考:两则材料中的人物的价值观不同,人生道路也不同。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哲学结论?

(三)自我检测,运用知识

4.袁隆平院士突破经典遗传理论的禁区,提出水稻杂交新理论,实现了水稻育种的历史性

突破,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这说明

①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②人生价值是通过所获得的荣誉体现出来的

③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必然成正比④努力奉献的人是幸福的

A.①④ B.②③ C. ②④ D.③④

5、(2010福建师大附中期末)对价值观的理解,错误的是

A.价值观是一种社会意识B.价值观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C.价值观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D.价值观是指人对事物的积极意义

6、(2010福建三明质检)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对人的影响越来越明显,随之而来,“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生活方式”“低碳城市”等新概念应运而生。这说明

A.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B.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C.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D.价值观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

7、有人说,“悲观的人,先被自己打败,然后才被生活打败;乐观的人,先战胜自己,然后才战胜生活。”这说明

A.不同人生价值观对事物发展的作用不同B.不同人生观是形成不同认识的重要原因C.不同的人生态度决定了不同的人生轨迹D.不同人生观是导致认识差异的主要原因8、(2010河南洛阳期中)2009年,我国GDP已经超过德国,跃居世界第三,但一旦除以人口总量,人均GDP仍然排在靠后位次;而且一味追求GDP总量,容易导致“GDP崇拜”、甚至助长不科学发展。这段话体现的哲理是

①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②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的动力③价值观对社会发展具有导向作用④分析事物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

A.③④B.①②C.①②③④D.①③④

9、(2010广东粤西北九校期末)2009年9月21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解放军总政治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六单位发布《关于表彰第二批全国道德模范的决定》,《决定》称,经群众推荐、审核公示和群众投票、评委评选等程序,裴春亮等55人荣获“全国道德模范”称号,陈荣超等262人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结合材料,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分析党和国家重视公民道德建设的原因。(1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