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及未来走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综述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及未来走势?
答:原因,国际贸易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其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扩大。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必须要求一定的形式与其相适应。社会分工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基础,没有分工就没有交换,没有交换就没有贸易。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超越了国界,国际贸易就产生了。具体而言,国际贸易的产生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个是经济条件,另一个是政治条件。前者是指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能够提供交换用的剩余产品;后者是指开始出现各自为政的国家实体。因此,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的出现,社会分工的扩大以及国家的形成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共同基础。
未来走势:坚持以贸易自由化为宗旨,对外国商品和服务的进口采取限制逐步减少,为进口商品和服务提供贸易优惠待遇,坚持贸易的自由化。要在国际贸易领域内使国与国之间普遍出现全面减少或消除国际贸易障碍的趋势,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统一的世界市场。并从关税水平、非关税壁垒的数量、对外贸易依存度、参加国际性或区域性贸易组织的情况等方面提高关注度和控制度以提高贸易一体化。简化和协调贸易程序,加速要素跨境的流通,对国际贸易制度和手续简化与协调来提升贸易便利化。还应提高贸易服务化,发展自己相对优势的服务业,进口不具有相对优势的服务从而促进经济资源的有效配置。
2.欧洲一体化合作基础,效应,欧债危机下,欧盟面临的挑战?
答:合作基础:1.国土小人口小有利于扩大市场赢取利润2,资源缺乏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3德国敢于面对历史,承认历史,赢得欧洲各国信任4,摆脱二战后美国的控制5,便于各国发展自身经济
效应:静态效应:1、贸易创造效应;2、贸易转移效应;3、局部均衡分析。动态效应:1、规模经济效应;2、生产要素的自由转移效应;3、刺激竞争效应;4、增加投资效应。
欧债危机:欧洲债务危机即欧洲主权的债务危机。其是指在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后,希腊等欧盟国家所发生的债务危机。
面临的挑战:1.金融危机的次生灾害赤字与出口下滑的恶性循环
在当代,政府的财政赤字已经成为经济运行的一种模式。各级政府总是负债累累,发新债偿还旧债。政府不仅要提供越来越多的公共产品,而且要动用财政手段刺激经济,尤其当衰退来临时,政府更是积极地冲到第一线,代替私人部门消费和投资,通过负债的方式来创造需求,还得提供巨额财政资金解救某些陷入困境的银行和企业。于是,即使金融危机缓解,财政陷入困境对经济的负面影响仍然存在。如果政
府的财政救助无度,实体经济复苏只能是短暂的,因为随后的政府债务危机将迫使政府收缩开支,经济又将重新陷入低迷状态政府必须要在本身的财政能力范围之内来调节经济的运行,切不可无限扩大财政赤字。政府的无限度救助不仅会使财政陷入困境,还会助长某些金融机构的道德风险,如果救助后对金融机构的监管不落实,金融高管们仍坐享巨额薪酬和分红,不用承担经济受损的责任,金融扭曲性扩张对经济的不利影响就可能重现。
2.高福利成各政党竞争上台筹码欧洲人口老龄化加重福利负担
新世纪以来,欧洲人口老龄化趋势不断加重公共福利支出的负担,某些国家的养老金支出占公共支出的70%,是政府财政赤字的首要因素。另一方面,2008年全
球金融危机以来欧洲经济增长放缓,政府债务问题开始暴露,失业率也长期居高不下。2010年,西班牙失业率高达20%,葡萄牙、希腊、爱尔兰失业率均超过12%。随着债务危机迅速蔓延,欧洲各国被迫紧缩财政与改革社会福利制度。然而,欧洲多国政府艰难推动社会福利制度改革以来,可谓频频受挫,阻力重重。因素。分析人士指出,面对当前经济停滞和债务危机的双重压力,欧洲社会的高福利不愿向财政平衡妥协,财政赤字又难以维持高福利,经济困境和社会动荡互为因果。在此情况下,要实现社会大变革实属不易,但这又是欧洲走出困境的唯一出路。何去何从,这是摆在欧洲面前的一道难题。
3.欧银行业摇摇欲坠全球银行增持欧元减速
欧债问题已经蔓延至民间金融系统,欧洲银行业面临严峻考验。同时,惠誉调降意大利与西班牙信评,致使两国债务“地雷”随时可能爆发,未来欧元可能重返跌势。欧元区经济前景依然不佳,希腊第二轮救助方案充满不确定性,任何有关欧元区负面消息都将对欧元构成利空。欧元下滑的最大原因在于,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的不确定性依旧,全球央行对欧元的增持速度放缓
3.简评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
答:必要性:1."走出去"是发展我国外向型经济的必由之路
2."走出去"是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条件
3."走出去"是我国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重要条件
4."走出去"是我国企业发展壮大后国际扩张的必然选择
“走出去”则是以中国的公司为主导,服务于中国公司战略的一种跨国整合模式,我们从中可以获得更多的利益。当前,无论从开拓市场空间,优化产业
结构,获取经济资源,争取技术来源,还是突破贸易保护壁垒,培育中国具
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跨国公司,“走出去”都是一种必然选择,也是中国对外
开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的重要标志。
可行性1.“走出去”战略是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的重要途径。我国作为国际贸易大国,在
世界经济格局中占据重要地位。
2.“走出去”战略能够避免原产地限制。据统计,我国已连续11年成为全球发生贸易摩擦
的解决需要通过不断的磋商和协调,如果磋商和协调不能解决,也可按照WTO的有关
规定进入争端解决程序。另外,“走出去”战略也是摆脱困难的重要选项之一。在经济全
球化大背景下,中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方式也应多样化。
3.“走出去”战略能够实现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合理运用,只有采取“走出去”的战略,我
们才能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弥补国内资源和市场的不足,保证国民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才能促进我国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经济结构优化和战略性调整;才能
促使我国企业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在激烈的
国际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才能促使20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积聚的巨大能量得以释放,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参与全球竞争的能力。
4.“走出去”战略能够解决贸易顺差不断增加带来的国际收支平衡问题。目前,我国不断的上升的贸易顺差导致外汇储备猛增、国内资源流失浪费、人民币汇率形成新的升值压力、加大中国与相关贸易伙伴尤其是美欧贸易摩擦等隐患。鼓励企业“走出去”,可以解决贸
易顺差不断增加带来的国际收支平衡问题。
问题:1. 次贷危机无法改变我国企业规模偏小,并购实力有限的现状2增加了企业跨国并购的难度 3. 缺乏有效的中介机构支持4. 企业并购融资渠道狭窄5. 某些东道国政治上敌意和干扰6. 缺乏熟悉海外并购业务的专业人才。
对策:1. 加强政府的协调与引导,改进政府对企业海外并购的管理和立法工作。海外并购并不是纯粹的企业行为,而是关系到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国际竞争力提升的大事。2. 积极培育和利用本国中介机构,同时抓住当前机遇,并购一批较具实力的海外中介机构,为企业海外并购提供有效的服务。在近几年我国发生的海外并购中,大型并购项目的中介服务业务基本上由海外投资银行所垄断。3. 完善金融市场,以次贷危机为契机鼓励我国金融机构“走出去” ,拓展海外并购企业的融资渠道。4. 注重人才培养,确保海外并购的智力需求。5. 加强政府公关,避免目标国的政治化责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