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殖毒性参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殖 服用黄体酮,先后有600多名女婴出现生殖器
毒 性
男性化畸形 。
及 ➢ 1956年用于治疗妊娠反应的反应停,1961年后
其 出现近万例短肢畸形儿(海豹畸形)。 评 定 ➢ 二恶英(TCDD)造成的大面积污染及其与人群生
殖危害的关系至今仍不清楚 。
8
生殖毒理学历史
生 ➢ 过去半个世纪震惊全球的系列中毒或灾难事件 殖 毒 的发生,在世界范围内提高了人们对食品和药 性 物中危险物质的安全意识,高度关注新的化学 及 物对生殖内分泌系统或妊娠结局的不良影响, 其 评 促进了与生殖内分泌系统安全相关法律的产生 定 和研究方法指南的问世。
➢ 发育毒理学(developmental toxicology)主要 研究外源化学物对胚胎发育、胎仔发育以及出 生幼仔发育的影响及其评定,评定方法称为发 育毒性试验,其中主要为致畸试验。
6
第二节 生殖毒性及其评定
➢生殖毒理学历史 ➢生殖毒性 ➢生殖毒性的评价
7
生殖毒理学历史
生 ➢ 1950年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医院发现,怀孕期间
外源化学物对生殖发育损害作用的特点
概 ➢ 生殖发育过程较机体其他系统更为敏感 ➢ 外源化学物对生殖发育过程影响的范围较为广

泛和深远
5
术语基本概念
概 述
➢ 生殖毒理学(reproductive toxicology)主要 研究外源化学物对生殖细胞发生、卵细胞受精、 胚胎形成、妊娠、分娩和哺乳过程的损害作用 及其评定,评定方法即为生殖毒性试验。
生殖毒性
1
第一节 概

➢哺乳动物的生育繁殖过程 ➢外源化学物对生殖发育的影响 ➢外源化学物对生殖发育的影响以及损害作用
的特点
2
哺乳动物的生育繁殖过程
概 • 生殖发育是哺乳动物繁衍种族的生理过程, 其中包含生殖细胞发生,即精子发生和卵细 胞发生、配子的释放、性周期和性行为、卵 细胞受精、受精卵的卵裂、胚泡的形成、植
及 奶后发育情况等。
其 评
➢ 是检查外源化学物对动物生育繁殖机能有无损害作用
定 的试验。
12
生殖毒性试验
• 一般是对成年动物进行染毒并试验,包括 子代从生殖能力、受孕率、受精卵到性成 熟的所有发育阶段,观察期贯穿一个完整 的生命周期,以检测近、远期效应。
• 选择各种方案的关键在于试验对生殖和生 长发育各阶段的影响无间隔,并可直接或 间接评价生殖循环循环的全过程。
• 观察指标:试验进行中,每天记录有关症 状及死亡,至少2次/周称重及纪录体重变化, 交配期每天记录阴道分泌物以确定其是否 交配及受试物对性周期的影响及其他相关 指标。
19
实验终末指标观察
• 所有成年动物称重后处死、尸解;对肉眼查见异 常的器官进行组织学检查,并保留对照组相应的 器官;保留所有动物的生殖系统(睾丸、子宫、 卵巢)供组织学检查。精子计数及精子活动能力。
性 ➢ 生殖毒性试验可以全面反映外源化学物对性腺
及 其
功能、交配行为、受孕、妊娠过程、分娩、授
评 乳以及幼仔断乳后生长发育可能发生的影响。

11
生殖毒性的评价
生 ➢ 评定的主要依据是交配后母体受孕情况(受孕率)、
殖 毒
妊娠过程情况(正常妊娠率)、子代动物分娩出生情
性 况(出生存活率)、授乳哺育(哺育成活率)以及断
13
三段生殖毒性试验
• 共同要求: • 动物选择:大鼠是啮齿类首选动物;最常使用的
非啮齿类动物是兔。 • 应选择年轻、性成熟的雄鼠与未交配过的雌鼠。
雄性大鼠的最适交配日龄为90日,雌性大鼠为80 日,小鼠的最适交配日龄为65-80日。家兔小型品 种性成熟3-4月龄,中型品种4-5月,大型5-6个月, 最适交配日龄后推1个月。
述 入或着床、胚胎形成、胚胎发育、器官发生 (或称器官形成)、胎仔发育、分娩和哺乳 过程。生殖发育也可称繁殖过程。
3
外源化学物对生殖发育的影响
➢ 干扰生殖发育的任何环节,并造成损害作用。
概 ➢ 可以通过对内分泌系统,特别是对性腺的作用,
发生间接的影响。
述 ➢ 神经系统对内分泌功能也有调节作用,通过下 丘脑-垂体-睾丸轴(下丘脑-垂体-卵巢轴)两条 途径作用于生殖发育过程 。 4
保证可同时确认各窝的父母代动物,交配 期一般为2-3周。 • 持续给药其间:一般推荐交配前雄鼠给药4 周,雌鼠2周。染毒应持续至雄性动物交配 结束后处死,并且至少到雌性动物的整个 着床期,评价对雄性的生殖和雌雄交配行 为的影响。
18
• 解剖:雌性动物可在妊娠中期之后的任意 时间点解剖(第15天以后),雄性动物可 在交配后任意时间解剖,但在已能肯定受 孕成功后再解剖。
9
生殖毒性
生 殖
外源化学物对生殖的过程的损害作用可以表
毒 现为性无能或各种形式的性功能减退。雌性可
性 出现排卵规律改变,经期失调,卵巢萎缩,受
及 孕减少,胚胎死亡,生殖能力的降低不孕或不
其 育等。雄性可表现为睾丸萎缩或坏死,精子数 评 定 目减少。
10
生殖毒性的评价
生 ➢ 外源化学物对生殖过程作用的评定主要通过生 殖 毒 殖毒性试验来进行。
15
• 母体毒性表现为:体重增长减缓或体重增 长加快,特别是当激素分泌受干扰时;特 定的靶器官毒性;血清学、临床生化学的 异常;或过度毒性反应。
• 给药途径:要求与人类预期接触和使用的 途径相同,若有动力学资料表明其他途径 的合理性,如表现出相似的体内分布,也 可作为次选途径。
16
百度文库
1 对生殖能力及从早期胚胎发育到着床
• 检测从雌雄动物交配前、交配期、直到着 床期间进行染毒产生的毒性效应或干扰。
• 雌性动物可检测对雌激素周期、输卵管运 输、着床、着床前孕体发育的影响。
• 雄性动物可以检测对生殖功能的影响(精 子的成熟),而这些功能改变无法通过雄 性生殖器官的组织学检查进行检测。
17
操作步骤
• 动物选择及数量:最好大树,建议16-20窝 • 交配:交配比例最好为1:1,交配过程应
14
• 动物数:应保证具有统计学意义,除畸胎、 流产、全胎死亡等异常情况,啮齿类和非 啮齿类动物各选用16-20窝。
• 时间:准确查到精子或阴栓之日计为妊娠 d0,仔鼠出生之日定为pd0。
• 剂量选择:根据基础资料确定最高剂量, 若资料不足应进行预试验,高剂量组应有 轻微母体毒性的剂量,但孕鼠死亡率不得 高于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