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市边缘旅游资源非优区旅游发展模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城市边缘旅游资源非优区旅游发展模式—

以河北省三河市为例

赵小芳耿建忠宋金平

摘要:随着城市蔓延的不断加剧和近郊休闲旅游的日趋升温,大城市边缘旅游资源非优区成为一种独特的旅游地域类型。简要回顾了大城市边缘区和旅游资源非优区的研究背景,界定了大城市边缘旅游资源非优区的概念和内涵。以河北省三河市为典型个案,通过实地调查,揭示大城市边缘旅游资源非优区旅游发展的现实意义和条件。在此基础上,归纳出大城市边缘旅游资源非优区旅游发展模式,为同类区域旅游开发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大城市边缘区,旅游资源非优区,休闲经济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人口日益向城镇集中,城市化进入了一个相对快速的发展时期。大城市边缘区与核心城市的联系日益紧密,区位条件不断改善,城市旅游的空间范围得到不断拓展和延伸,城市外围郊区、城市与城市的交错地带、区域性旅游圈的合围逐渐成为城市旅游开发的热点区域。同时,随着我国休假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城市居民闲暇时间逐渐增多,周末短途游成为城市居民热衷的出游方式。对于大城市边缘拥有一定旅游资源的小城镇来说,以上这些提供了发展的契机。近年来,各种周边小城镇的“结合部战略”、“后花园战略”都纷纷登场,观光果园、绿野农庄等休闲项目也不断涌出。

郊区旅游的快速发展,改变了位于大城市边缘、缺乏优势型旅游资源地区的旅游发展环境,使得这些地区突破旅游资源瓶颈、发展旅游业成为可能。其中一些区域已经完全具备了发展旅游的条件,即将进入旅游业突变式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大城市边缘旅游资源非优区已经成为一类特殊的旅游地域类型,有着独特的内涵、特征、意义和发展模式。目前,对于大城市边缘区和旅游资源非优区的研究都已渐成体系,然而直接针对大城市边缘旅游资源非优区的研究还较为少见。鉴于此,本文明确界定大城市边缘旅游资源非优区内涵和特征属性,以河北省三河市为典型个案,揭示大城市边缘旅游资源非优区旅游业发展的现实意义,归纳出符合这一区域特点的旅游业发展模式。

一理论概述

大城市边缘旅游资源非优区兼具边缘区独特地域特征和旅游资源非优区丰富内涵,是城市旅游和区域旅游发展中的独特类型。

1.相关研究进展

城市边缘区的概念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城市地理学对城市形态的研究,到1936年由德国地理学家赫伯特·路易斯首次提出,战后英国学者科曾等人加以发展并使之成为分析城市增长和变化形态理论的基础。具体来讲,大城市边缘区是城市化进程中城市要素扩散与乡村要素集聚而形成的,是位于城市建成区与广大乡村地区之间的既不同于典型城市、又有异于典型乡村的区域,已分担一定的城市功能且与主城之间拥有紧密的产业、居住、人流、物流、经济流、信息流联系的区域。边缘区概念的广泛传播是在1970年代,并在1980年代开始被世界各国地理界和规划界广泛接受。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最

敏感、变化最大、最迅速的地区在城市边缘区。边缘区经济增长、土地利用以及社会发展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着大城市自身可持续发展策略的实施。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大城市边缘区的演进将会进一步加剧。大城市边缘区已经成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一体化、构建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前沿阵地。从上个世纪80年代末开始,国内学者从不同视角对其进行广泛的探讨,提出了大城市边缘区发展的不同策略,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

旅游资源非优区的研究方兴未艾。在我国,许春晓最早提出旅游资源非优区概念,即在特定地区内,没有国家级和世界级的知名风景名胜区,缺少骨干旅游景点,并且旅游景点的丰度和密度都不够,难于形成优秀旅游产品的现象。旅游资源非优区类似于矿产开发中的低品位矿,由于它们的开采处于亏损状态,矿山企业对它们的关注程度偏低,除非矿产品价格大幅上升或矿山企业成本大幅下降,或政府大力扶持,它才具备开发的可行性。同样,随着人们生活品位、闲暇时间和收入水平的改善,旅游需求将会不断提升,市场规模不断膨胀,使得现有旅游产品的市场空间逐渐饱和,需要旅游开发管理者将目光投向传统概念上不易触及的“低品位矿”——旅游资源非优区。这就给新一轮旅游资源开发和产品塑造创造了条件,旅游资源非优区的地位将会得到重视和转化,甚至发生突变。许春晓论述了旅游资源非优区的突变概念,分析了突变的类型主要有发掘性突变类型和新增性突变类型,指出了研究非优区问题的重要性、亟待攻关的几个基本研究内容和研究前景,对其进行了跟踪研究。各种类型的旅游资源非优区也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热点。

2.基本研究范畴

大城市边缘旅游资源非优区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特指位于大城市边缘区范围内,与核心城市保持紧密联系,但以旅游发展的传统视角来看,缺乏优势型旅游资源,现阶段旅游开发价值相对较弱的区域。

大城市旅游资源非优区具有非优区的共性特征:相对性,即非优是相对于旅游资源优势区而言,缺乏优势型旅游资源;时效性,某一时段的旅游资源非优区,可能会随着内部结构或外部环境的改变,而逐渐摆脱旅游资源的瓶颈;潜在性,旅游资源非优区的可开发潜力,容易被资源约束所掩盖,容易使其发展受到不同程度的忽视。同时,这一区域还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区位特殊,毗邻大城市,受到很强的辐射带动,具有较好的地理区位和经济区位;客源市场规模巨大,大城市数量众多的消费人群和较高的收入水平,催生了规模巨大的客源市场;经济发展较快,这一区域与核心大城市保持了紧密的产业联系,形成了多样化的信息流、资金流、技术流,借助核心城市的集聚和扩散力量,可以获得较快的经济发展速度。

二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1.研究区域概况

三河市位于河北省中心部位,廊坊市最北端,镶嵌在京津两市之间,东临蓟县,西与北京市通州区隔河相望,南接大厂、香河、宝坻三县,北与平谷区、顺义县毗邻(图1)。全市东西距43.1公里,南北距31.0公里,总面积643平方公里。

三河市历史悠久,行政权属变更频繁。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属通县专区、唐山专区、唐山市、天津市、天津专区、天津地区和廊坊地区、廊坊市。1993年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为省辖县级市,2005年被确定为扩权县,现辖10镇2区(省级燕郊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园区),4个街道办事处和395个行政村街。三河市经济基础好,是全国百强县,廊坊“北三县”核心城市,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为158.1亿元,财政总收入为15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为92.1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215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5746元,三次产业构成比例为10.7:61.6:28.2。

2.数据来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