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猜读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被学生戏称为“第二外语”的文言文,作为传承中华精神文明的载体,在新课标教材中所占的份额很重,各地目前的高考试卷中,文言文的阅读也占了不小的比例:由此可见,如何引导学生学好文言文至关重要的。

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我介绍一种被我称为“文言文猜读法”的教学模式,以供大家思考。

“猜读法”是以“猜”为动力核心,以“猜读——校正——整理”为中心环节的文言文学习方法。

著名科学家李政道曾提出,最好的阅读方法是猜读法。

即由已知猜测未知,通过合乎逻辑的推测揣摩,最终理解所读材料的意义的一种阅读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进行推想,最后理解“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

”其中,“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就是学生的“已知”,“词句的意思”和“表达效果”是“未知”,“推想”就是“猜读”。

它多用于文言文阅读,常指对某些词语含义及词性类别的理解。

在文言文阅读中如何运用猜读法呢?
一、从词义和词性出发
例如《劝学》中“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这是一组对偶句,其中的短语两两相对,词性一致。

我们由已知部分出发,借助书下注释可知“利足:脚步快。

”由此推知“非能水也”中的“水”当为名词作动词,作“游水、游泳”讲。

“而致千里”的“致”书下注释为“达到”,由此可推知“而绝江河”中的“绝”当为形容词作动词,作“横渡”讲。

对于猜读法,在语文教育界有不同的看法。

有的赞同,有的不以为然,有的则断言它将把语文教学引入“猜谜”歧途,以为切不可取。

笔者以为,“猜读法”作为一种阅读的教学方法,同其他任何一种教学方法一样,决不是万能的。

但是,正如叶希波夫、达尼洛夫编著的《教学论》中所述:“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它的特殊的性质,有它的积极的和消极的方面。

”因此,只要是根据一定的教学内容,服从一定的教学目的,扬长避短,运用得宜,“猜读法”也完全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切实地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在实际生活中,由于时间、环境及其他物质条件的限制,我们不可能时时查检各种工具书。

而且凡是遇到作品中无关宏旨的难点时,我们也往往不必动辄翻阅字典、参考书而不时地打断阅读的连贯性与思维的连续性。

为了快速地识文断字、明句析篇,广泛而大量地吸收、储存并发展实用的语言信息,我们不能不在泛读博览时区分主次轻重、抉择精华。

又何况,由于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人类知识日新月异,大量涌现的新词、术语,不可能都在工具书中被及时吸收与正确阐解。

因此,还得依据上下文或词的结构进行这样或那样的猜读。

我们平常用汉语读书、看报,就不是全靠字典之类,然而,照样看懂意思,也照样学了不少新词。

那么靠什么?也无非是依据上下文的线索与词的结构。

比如:《中国羽毛球队铩羽而归》,这是一篇通讯的标题,我们可以依据我们学过的知识以及字形结构知道“铩”字是形声字,“杀”大概是声旁,“钅”是形旁,根据形旁与字的意义有关系,推知这个字的意义与金属有关,可能是一种兵器,由此推知“铩羽”的意思是“伤了翅膀”,那么“铩羽而归”即为“输掉了比赛而回来了”。

接着,我们再阅读通讯内容,以验证我们猜读的效果。

同时,猜读的做法是多种多样的。

比如,我们在阅读小说时,可以在看到内容大半时,故意停一下,想象这个故事的结局会是怎样,如果让你结尾,你将如何进行。

想好以后,简单地写在纸上,然后继续阅读,读完后再回头看看自己的构思与原文的差别,以更好地悟出作者的构思精妙。

长此以往,自己的阅读与写作能力必将有很大的提高。

那么,怎样才能利用好“猜读法”来进行教学呢?下面就文言文的理解和阅读为例来具体分析。

首先,要善于引导学生注重积累一定的基础知识。

只有掌握了一定的基础知识,才能具有一定的猜读能力,才能发挥他们自己的创造才能。

这就要求我们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及时地进行梳理、归类,整理在册。

例如,我们可以在一篇或几篇古文学完之后,按照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句式特点等进行分析、比较、归纳,录入练习册。

闲暇时,经常拿来翻翻,以加强记忆,来增加知识的厚度。

其次,要善于调动学生积累的知识,联系旧知识为新课教学服务。

知识只积累,不运用,则难以巩固、提高。

例如,教学庄子的《逍遥游》第一段时,就可以做些提示,鼓励学生对下面加着重号的词语进行猜读。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亦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提示:1.根据我们学过的《岳阳楼记》,“冥”作“薄暮冥冥”的“昏暗”解,可以吗?如不能,可否运用古汉语知识解作别义?2.“怒”一定是指“愤怒”吗?想一想,在“鲜花怒放”中,“怒”作何解?3.“垂天之云”的“垂”,与“垂死挣扎”、“永垂不朽”、“垂头丧气”三个词语中的“垂”,哪一个意义最接近?4.“海运”作现代汉语的“海上运输”,解释得通吗?
实践证明,这种猜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联想机制,发展其敏思睿智。

德国大数学家高斯曾经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测就不可能有伟大的发现,若无大胆放肆的猜测,一般是不可能有知识的进展的。

”数学如此,语文亦然。

当然,猜读取得结果后,要及时提醒学生翻检工具书,进行对照、印证,从而总结经验和教训,以利改进,逐步提高。

“猜读法”和其他阅读方法一样,都需要有志之士去努力实践,认真总结,用来丰富和健全我们的阅读教学体系。

赵永,教师,现居江苏徐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