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M 6173一M 锌铬涂层技术标准

GM 6173一M 锌铬涂层技术标准
GM 6173一M 锌铬涂层技术标准

标准号:GM 6173一M

摘要:

(1)美国GM 6173一M《铬酸盐/锌/有机型耐蚀保护型涂层》

美国通用标准不同于其他国家标准的最大特点是在锌铬涂层外层后涂无机密封层,密封层可以是透明或黑色、蓝色等,这样解决了锌铬涂层硬度低、易划伤等缺陷,同时提高了耐蚀性。

①密封层可以是透明或黑色、蓝色等。

②涂覆量和厚度。不规定涂覆量和厚度,但是涂层厚度不能影响零部件的功能,紧固件的螺纹处不能影响正常装卸。

③耐蚀性。耐中性盐雾试验大于400h。

④附着力。在经96h湿度试验后,经lOmin室温干燥后,作刻划试验,划格交叉点处不应出现大于3.Omm的剥落.

(2)美国军事标准MIL-C-87115《浸入锌片/铬酸盐分散涂层》

①范围和类型。美国军用标准将锌铬涂层分为3类和3型。3类见表3。

3型见表4。

并且指出l型应用在有适度腐蚀的条件下和343.3℃(650℉)温度下使用,Ⅱ型、Ⅲ型适用在有严重腐蚀的条件下和l76.7℃(35℉)温度下使用,可以看出增加后涂覆层提高了耐蚀性,但降低了使用温度。

从盐雾试验的指标中可以看出标准制定的数值偏低,比较容易达到。

②质量保证措施。与其他标准相比,该标准在质量保证措施方面阐述得较为详细;从4.1检验的责任;4.2一致性的责任;4.3分类;4.4验收条件;4.5质量的一致性;4.6试验方法等共l3条项来说明。

③预定用途。美国军用标准指出:锌铬涂层是无污染的并且可以预定取代镀镉,镀锌工艺。

(3)美国GM 6164-M《铝面基层/有机、无机面层抗腐蚀涂层》

①适用范围。带有尾标“C”的为铝面基层;带有尾标“A”的为铝面基层加有机面层;带有尾标“B”的为铝面基层加无机面层(表5)。

③耐腐蚀性。该标准对工件耐腐蚀性试验阐述比较细致,如指出:

a.对工件的锐边、尖边、深孔、凹槽、螺纹等常规工艺不能控制的涂覆表面不作要求;

b.当紧固件在安装位置上作耐蚀试验时,螺纹表面定义不考核;

c.除非供需双方有协议,一般内螺纹不进行考核。

(4)德国TL-245《非电解锌层表面保护要求》

该标准的最新版是2002年10月,由原来的含Cr6+的非电解涂覆的锌铬涂层改为不含Cr6+的非电解铁基锌涂层和铝涂层。

①标准指出该涂层适用作为重级防腐及承受强烈腐蚀和高温180℃的零件。

②由于该技术无氢脆,被优先用于淬火后的高强度的钢件(挂延强

度:>1000MPa或表面硬度>320HV)。

③对于螺纹件,要求具有保持恒定的理论摩擦系数。

④涂层厚度要求最小涂层厚度8μm,最大涂层厚度为18μm。

⑤耐中性盐雾试验

a.紧固件的螺杆和螺纹、螺母的螺纹耐腐性可以缩短120h。

b.对0f1一t602;ofl—t611;ofl—t647要求。720h耐腐蚀试验后,无基体金属腐蚀(试验前不做预热处理);480h的耐腐蚀试验后,无基体金属腐蚀(试验前,在180℃时,经过96h的预热处理)。

C.对0f1一t610,720h的耐腐蚀试验后,无基体金属腐蚀(试验前不做预处理)。

注:0fl—t602、ofl—t610、ofl—t611、ofl一t647为图纸标注保护种类编号。

该标准的高耐蚀性主要是采用了带有溶剂型的有机面层的双层结构,大大提高了涂层的防腐性。

(5)德国大众公司TL-233标准《非电解方法带有面层的锌铝覆盖层表面防护要求》

该标准的标题将该标准工艺内容表述得很清晰,要求涂层是非电解方法(即电镀),并且涂层带有面层。

①涂层不含铬,并且带有一层无铬的有机面层(优先采用黑色或银色)。

②适用范围。0fl—t330带含润滑剂的面层不用于暴露的装配位置,主要用于汽车客舱内;ofl一t350带面层不用于暴露的装配位置,主要用于汽车客舱内;ofl—t630带含润滑剂的面层用于暴露的装配位置,如发动机舵和底盘件;0fl—t650带面层用于暴露的装配位置,如发动机舵和底盘件。

③厚度。0fl-t330/350为6~15μm;ofl一t630/650为10~25μm。

④盐雾试验。0f1-t330/350为240h;ofl—t630/650为480h。

(6)德国大众公司TL一193《非电解锌涂层的表面防护要求》

该标准为汽车制动盘锌涂层表面防护专用标准,标准中指出:涂层厚度在出现仲裁裁决的情况下,采用DIN ENIS01463的显微层厚测定。

(7)日本JDIS K 5311《锌/铬酸盐复合涂层》

标准由日本????工业协会编写,但冠日本国家标准号,该标准表述详细,对从事锌铬涂层行业的企业有很高的实用性和指导性。

①种类和等级。根据涂覆次数和用途不同,标准将涂层分为3个种类、4个级别(表6)。

这里要指出一涂一烘不能做为防腐场合使用。

②质量。标准根据涂覆种类分别在外观、涂覆量、附着力、耐蚀性、耐水性、耐候性等作了规定,特别在外观条款中指出:“达克罗涂层是防护性涂层,不是外观装饰性涂层,因此不能根据外观的优劣来判断涂层质量好坏。”同时指出:“涂层的划痕一般对耐蚀性不会产生影响”;“允许涂层有如.l~0.3mm程度的微黄斑点,此斑点对耐蚀性没有影响”。

(8)日本丰田汽车公司HES D 2021--1999《金属防腐涂层》

标准主要内容见表7。

(9)日本丰田汽车公司HES D 2008—79《防腐保护膜品质试验规格》

性、耐水性、耐湿性、耐挥发油、耐油性、耐碱性、胶带试验、刻划试验、耐热性等检测方法及判定。

(10)日本国有铁路JRS《铬酸处理片状锌涂覆材料》标准用于轨道紧固零件的防腐蚀涂层、锌铬涂层的专用规范。

(11)日本日产汽车公司NES M 4601 E2006—13《日产技术标准规格》(12)日本富士重工公司430-9-4《达克罗处理层品质基准》

主要内容见表8。

主要内容见表9。

(14)日本MAZDA公司MES CG311C《铬酸含有锌涂层》

内容见表10。

(15)日本MAZDA公司MES CG311D《锌铬酸复合涂层》

主要内容见表11。

(16)日本日产汽车公司DES M 052《锌铬酸涂层》主要内容见表12。

(17)日本本田汽车公司HES D 2008—79《达克罗涂层》

①制定的经过。介绍了锌铬涂层的研发经历。

②涂层性能。介绍了锌铬涂层的导电性差,电阻是镀锌层的100倍。

③涂覆量、厚度、耐蚀性。涂覆量为l60g/dm2,厚度6μm,中性盐雾试验为240h。

(18)日本铃木自动车技术规格SES D 2204《达克罗涂层》

(19)意大利依维柯公司l8—1101《锌、铝、铬或有机物质的化学防腐覆盖层细则》

①适用范围

a.适用黑色金属材料的工件。

b.适用高强度钢制工件。

c.不适用与不锈钢或其他能和锌直接接触构成腐蚀电池的金属材料工件。

d.使用环境温度<340℃。

②图上标记。DAC5。

③厚度。在重要表面任一部位的厚度≥5μm。厚度的测量点如图1所示。

图1厚度的测量点

④防腐能力。中性盐雾试验300h,用肉眼观察每平方分米腐蚀点<1。

⑤规定

a.对于高强度的钢制零件,不允许采用酸洗和龟解除油。

b.涂覆层至少采用两次涂覆。

c.试验项目需涂覆加工后,室温放置48h后方可进行。

(20)挪威VELFAC公司ll3CH《技术要求说明》

该标准用于窗户生产企业表面处理以保证钢材的抗腐蚀性能。

①材料。标准指出锌铬涂料引用法国某公司的DAC500产品,但并非强制供应商使用该公司产品,要求用于VELFAC公司的锌铬材料必须要有等效,甚至优于DAC500产品。

这种表述方式是科学和正确的,符合市场规律。

②要求

a.中性盐雾试验500h不能出红锈。

b.中性盐雾试验240h不能出白锈。

c.厚度>8μm。

(21)法国雪铁龙、标致公司8153312车辆标准《重铬酸盐锌片涂层》

①文件表述。DAC 500A或者B。

②成分。标准科学地指出:“涂层的成分是无机化合物,获得的涂层不是一种油漆。”

③使用范围。使用温度<280℃。

④质量等级。见表13。

⑤厚度。该标准对于锌铬涂层厚度阐述得最科学和明确,标准指出:“涂层厚度可以采用破坏性或非破坏性方法进行测量。”可是在进行诉讼或者有争议的情况下,只有用标准D251057《金属镀层厚度的金相测定法》中显微组织观察法获得的结果才有效。因为显微组织观察法测定的精确度为±0.8μm。

这也说明普通的电磁测厚仪或电磁涡流测厚仪的测量精度偏差过大,在测定锌铬涂层时不能做为唯一的判定依据,作者建议如需精确涂层厚度,除了金相显微法外,也可采用涂覆量换算成平均厚度来判定。

⑥烘烤的检测。该标准采用氨水滴在固化后锌铬涂层表面,使涂层在60s 内泛黄来检测涂层的烘烤质量,是简便、适用的快速检测方法。

(22)其他标准

①美国福特WSD-M21P 13一Al/A3标准。

②瑞典沃尔沃公司STD 5752标准。

③德国宝马公司BMW N60000.0标准。

达克罗-镀锌工艺

达克罗 开放分类:防腐、机械、表面处理、镀层 达克罗是DACROMET译音和缩写,简称达克罗、达克锈、迪克龙。国内命名为锌铬涂层,是一种新型的耐腐涂层,与传统的电镀锌相比:锌铬涂层耐腐蚀性能极强,是镀锌的7—10倍,无氢脆性,特别适用于高强度受力件,高耐热性、耐热温度300℃,尤其适用于汽车、摩托车发动机部件的高强度构件,高渗透性、高附着性、高减磨性、高耐气候性、高耐化学品稳定性、无污染性。达克罗技术的基体材料范围:钢铁制品及有色金属如铝、镁及其合金,铜、镍、锌等及其合金。而且涂覆全过程中无污染,在金属表面处理历史上是一场革命,是当今世界上金属表面处理富有代表性的高新技术。 达克罗最早诞生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在北美、北欧寒冷的冬天,道路上厚实的冰层严重阻碍机动车的行驶,人们用盐撒在地上的方法来降低凝固点的温度,这样缓解道路畅通问题,但是紧接而来的氯化钾中的氯离子侵蚀了钢铁基体,交通工具严重受损、严峻的课题出现了。美国的科学家迈克·马丁研制了以金属锌片为主同时加入铝片、铬酸、去离子水做溶剂的高分散水溶性涂料,涂料沾在金属基体上,经过全闭路循环涂覆烘烤,形成薄薄的涂层,达克罗涂层成功地抵抗氯离子的侵蚀,防腐技术进入了新的台阶,革新了传统工艺防腐寿命短的缺陷。 由此,达克罗技术被美国军方采纳,成为一项防腐军事技术(美军标MTL-C-87115),到了七十年代日本的NDS公司从美国MCI公司引入达克罗技术,并且买断了在亚太地区的使用权,并控股美国MCI公司。岛国的日本每年钢铁件腐蚀吨位大,因此她尤其注重防腐技术,达克罗技术又通过日本的改良后,在本国并迅速发展了100余家涂覆厂以及70余家制药单位,一些发达国家也纷纷引进达克罗技术,中国在1994年正式从日本引进达克罗技术,最初仅用于国防工业和国产化的汽车零部件,现已发展到电力、建筑、海洋工程、家用电器、小五金及标准件、铁路、桥梁、隧道、公路护栏、石油化工、生物工程、医疗器械粉末冶金等多种行业。 达克罗涂层的限制 达克罗涂层虽有许多优点,但它也有一些不足之处,主要体现为: 1、达克罗涂层的导电性能不是太好,因此不宜用于导电连接的零件,如电器的接地螺栓等。 2、达克罗涂层因为是一个高温烧结层,所以它的表面硬度和抗划伤能力比其他传统处理方法略差,特殊场合 使用需要进行后处理。 达克罗涂液的组成 达克罗涂液种类繁多,但涂液的基本组成可归纳如下: 1.金属物:由锌、铝等物质组成,主要为超细鳞片状锌、超细鳞片状铝; 2.溶剂:为惰性有机溶剂,如乙二醇等; 3.无机酸组分:铬酸等; 4.特殊有机物:为涂液的增粘分散组份,主要成份为纤维素类白色粉末。 在所有金属镀层中,达克罗属于高价而防腐性很高的一种镀层。可以耐120小时,甚至280小时无锌腐蚀。 一般领域,金属零件的表面镀层较多的使用KTL(E-coat)电泳漆或者普通锌铁镀层DIN 50967。这些镀层工艺简单,价格最便宜,可耐50小时无锌腐蚀或者72小时无基质腐蚀,满足绝大部分汽车行业腐蚀性要求。 所以在选择金属镀层时,高价未必是最好的,可以根据应用场合,选择合适的镀层。

锌铬涂层(即达克罗)的不足

锌铬涂层(即达克罗)的不足 锌铬涂层(即达克罗)在环保方面仍然存在着致命的软肋,这就是铬(以三价铬和六价铬的形式)的存在。 说锌铬涂层(即达克罗)是绿色环保产品,仅仅是相对于传统的电镀锌、热浸锌等而言。锌铬涂层(即达克罗)在加工过程中(残液要经过特殊处理)确实能保证不向环境中排放有害物质。但铬污染问题是锌铬涂层回避不了的。 铬在锌铬涂层(即达克罗)中起着关键作用,其在浆液中的含量在20~26mg/L 以上。实际上,锌铬涂层(即达克罗)的固化过程就是6价铬酸在高温下被乙二醇等有机物还原的过程,从而生成不溶于水的、无定形的nCrO3、mCr2O3(三价铬)作为结合剂,与金属表面数十层的积层锌片相结合的0~12μm的锌铬涂层(即达克罗)。因此,铬在锌铬涂层(即达克罗)的加工和应用中每时每刻都存在,从原料储运,到浆液的制配,到锌铬涂层(即达克罗)的涂覆和固化,最后到使用,都存在着铬污染的可能。 铬遍布于自然界,在水体和大气中均含有微量的铬。铬有多种价态,其中仅三价铬与六价铬具有生物意义。 铬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它与脂类代谢有密切联系,能增加人体内胆固醇的分解和排泄,是机体内葡萄糖能量因子中的一个有效成分,能辅助胰岛素利用葡萄糖。如食物不能提供足够的铬,人体会出现铬缺乏症,影响糖类及脂类代谢。 但若大量的铬污染环境,则危害人体健康。铬的价态不同,人体吸收铬的效率也不一样,胃肠道对三价铬的吸收比六价铬低,六价铬在胃肠道酸性条件下可还原为三价铬,大量摄入铬可以在体内造成明显的蓄积。 由于六价铬的毒性比三价铬大100倍,因此铬中毒主要是指六价铬。据有关资料报导,人体吸入六价铬后,能与蛋白质结合,并被还原为三价态累积在肺部,吸入仅0.28μg的六价铬就可以引起呼吸道溃烂、鼻中膈孔并诱发肺癌,经消化道进入人体的六价铬,可以引起口腔、肠胃烧伤,出血、溃疡、中毒性肝炎、胃炎等危险。铬还是致癌因子,在WHO发布的环境中若干种主要的致癌物质中,多环芳香烃和六价铬的致癌危险度最高。在我国1987年颁布的职业病名单中,铬

达克罗--替代镀锌特点

达克罗防腐新工艺 一. 什么是达克罗? 达克罗是DACROMET的缩写和译音。又称达克锈、达克曼、迪克龙、锌铬膜,即片状锌基铬盐防护涂层,是当今国际表面处理高新技术。在达克罗涂复处理过程中,无废水、废气、废渣排放,其有“绿色环保”的显著特性,故达克罗已被世界各国公认为“清洁生产技术”,予以大力推广。 二.达克罗涂层的防腐机理 达克罗涂层一般8μm的厚度,就能在中性盐雾试验中保证〉800小时不出红锈10μm 就可以〉1 000小时不出红锈,而电镀锌几十小时就出红锈。为什么达克罗会有这样好的防腐性能呢?首先得从它的防腐机理来分析一下:大家知道电化学反应原理中锌、铝是阳极,原钢铁工件是阴极,电镀锌只是在工件表面直接覆盖一层锌,腐蚀电流和腐蚀介质很容易在锌层之间流动,尤其在盐雾试验中使锌更活跃,电化学的作用使锌易于消耗,因而早期阶段就产生了白锈最后生成红锈。而达克罗涂层是由锌片、铝片和氧化铬及专用的有机物组成的高分散混合水剂溶液。涂着后经过300℃的高温烧烤一定的时间后,使其中的六价铬还原为三价铬(即三氧化二铬)生成无定形的复合铬酸盐化合物。而铬酸盐对只有0.2 μm 左右厚的一片片锌片进行钝化处理。处理过的锌片电导性适中。一片片的锌片层层叠叠,互相重叠覆盖,形成多层次的屏蔽层。钝化锌片都处在受挫的阳极牺牲保护的状态,铝片又起着压抑锌片淘析的作用。这样组成的机械屏蔽层,使腐蚀电流的线路大大延长,从而推迟锌被腐蚀被析出的速度,使其具有极其优异的抗腐蚀的作用。 而且,达克罗干膜中铬酸化合物不含结晶水,其抗高温性及加热后的耐腐蚀性也很好。达克罗涂层还可以与其他溶液再涂复都能有很好的结合性(强碱强酸涂料除外)。 三.达克罗涂层的工艺特点

达克罗金属表面处理方法

达克罗技术简介 达克罗金属表面处理方法,最早诞生于二十一世纪五十年代。在北美、北欧寒冷的冬天,由于下雪,道路上结下了厚实的冰层严重阻碍机动车的行驶,人们用在地上撒盐的方法降低水凝固点的温度,溶解冰层,缓解道路畅通的问题,但接踵而来的盐中氯离子严重地侵蚀了钢铁集体,以致大量交通工具受损而遭到破坏。严峻的课题出现了,如何来保护由高昂代价制成的,诸如轿车类的行驶工具。为解决这个问题,Diamond Shamrock公司开发出耐盐害优异的金克洛金属,接着又开发出了膜厚很薄的金属部件使用的达克罗涂层。后来公司于1973年与日本油脂株式会社合资成立了Nippon.Darro.shamrock公司(NDS),1976年在欧洲与法国,成立了DACKAL公司,他们将世界市场划分为亚太、欧非和美洲三大市场,各负责一个地域,在全球范围内谋求共同利益。 由于达克罗技术有一系列传统电镀无法比拟的优点迅速推向世界国际市场。经过20多年不断发展和完善,达克罗技术现已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表面处理体系,广泛应用于金属零部件防腐处理上。 1993年,达克罗技术进入中国市场,由南京宏光空降设厂首家从日本引进了中国大陆第一条达克罗生产线,并逐渐的将达克罗技术设备国产化。1996年原国家机械工业部将达克罗工艺列为机械工业可持续发展清洁生产重点资助的开发项目,是一种“绿色电镀”工业。1999年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将达克罗涂覆工艺列为清洁生 术及1999年国家重点环境保护实用技术推广项目。2002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管理委员会也将达克罗工艺审批了国家标准《锌铬涂层技术条件》GB/T18684-2002。 目前,我国已建成锌铬涂覆生产线100余条,成功地开发了涂覆浆液。主要分布在浙江、上海、江苏、重庆、广东等地区,其中广东已有十多条线。我们广州市畅通交通设施厂达克罗项目部引进的生产线在目前国内最大,加工品种繁多。现经公司加工的产品在附着力、再涂性、而腐蚀性等方面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有部分已出口到国外。涂覆已从铁基材质向铝材延伸(解决铝件氧化后表面色调不一致问题),零件类型不再局限于标准件、紧固件,向结构

锌铬膜(达克罗)特性

锌铬膜(达克罗)特性 1. 性能和用途 锌铬膜是一种表面处理工艺,在国内一般称作达克罗,在台湾、新加坡等地称作达克锈,法国为DACROMET。锌铬膜外观为均匀的银灰色,涂层中含有80%的薄锌片和铝片,其余为铬酸盐。 国内广泛应用的碱性锌酸盐镀锌由于电流效率不能达到100%,析出的氢气会使得高强度零件产生氢脆。锌铬膜处理则由于根本不进行电解,无氢气产生。再加上用喷丸、滚砂等方法取代酸洗,所以完全没有氢脆的可能。 电镀时由于电力线分布的原因,使得镀层极不均匀。而锌铬膜处理实际上是一种浸镀技术,所有能够浸到镀液的地方(即便是深孔处)都可以得到几乎一样厚度的涂层。 锌本身是一种极易腐蚀的金属,它的牺牲精神保护了基体的金属。但过快的牺牲也会使得基体金属很快失去保护,因此引入了钝化技术。钝化后的锌有较高的耐蚀性,但其厚度极其有限。锌铬膜中主要成分是锌片和铬酐,在特定的条件下发生反应,产生了很厚的"类钝化"层。因此,锌铬膜有很高的耐蚀性。 以上优点使得锌铬膜技术得到了迅速、广泛的应用。它首先取代了机械镀锌工艺,而且正在取代高强度零件的电镀锌工艺,热浸锌工艺也有被其取代的可能。 2. 锌铬膜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锌铬膜技术诞生于六十年代后期的美国。七十年代以后在日本、法国建立了达克罗公司,从事转让达克罗处理技术,供应达克罗涂料液。1993年,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南京宏光空降装备厂首家引进了这项高新技术及全套达克罗处理设备,填补了这一空白。此后,上海达克罗涂覆工业有限公司也引进了该技术。目前国内有数家企业、科研单位和院校正在从事该项技术的研究工作。使用该技术成本略高于普通电镀锌技术,故目前只在要求较高的场合得到应用,例如富康轿车上的部分零部件。 3. 锌铬膜处理工艺流程 3.1 前处理 前处理的作用是除去零件表面的油污、浮锈及氧化皮。前处理的方法很多,如有机溶剂脱脂,碱液清洗,振动研磨,喷沙、喷丸等等。最常用的是卤代烃溶剂(如二氯甲烷、三氯乙烯等)脱脂+喷丸处理。 3.2 涂复处理

ASTM F1136-1988紧固件的铬锌防护涂层

美国材料和试验协会标准ASTM F1136-88(1993年重新批准) 适用于紧固件的铬-锌防腐涂层 共6 页 本标准由东北达克罗新技术 发展中心总工程师殷跃军翻译 沈阳市航达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校对打印 2002/1/21

美国材料和试验协会标准 ASTM F1136-88(1993年重新批准) 适用于紧固件的铬-锌防腐涂层 本标准按固定的F1136标准号发行;在标准号后面紧跟着原版本的年号,发行新版时, 则紧跟着新版的年号。括号中是最新重新批准的年号。上小标e(依普塞龙)是指新 版本或重新批准后版本在编辑时有所改动。 1.范围 2.2.本标准涉及到螺纹紧固件三个级别的铬-锌无机涂层的基本要求。 1.2 这些涂层是通过常规的浸涂加离心或浸涂加沥干方法施加上的。 1.3 涂覆过程不得引起脆性,因此紧固件决不允许用酸进行前处理。 2.引用文件 2.1ASTM标准 B117 盐水喷雾腐蚀试验方法 D1000 用于电器和电子仪器的压敏胶带的结合力试验方法 D2247 相对湿度100%的涂层耐水性试验方法 E122 评价一个批次或过程质量的检验试样数量的选择 3.分类 3.1 这些涂层按要求在表1中被分成三个级别。 4.订单内容 4.1 符合本标准的材料订单应包括以下内容: 4.1.1 零件数量; 4.1.2 涂层级别; 4.1.3 按照买方和供方协商认可附加到本标准的条款。 5.要求 5.1 外观 涂层的外观应均匀一致,无流淌或其他可能影响外观或性能,或对这两方面都影响的涂层不连续缺陷。 5.2 结合力 经过不少于96h潮湿试验的涂层应不起泡或其他外观变化。此外,胶带试验在刻

关于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的几种方法

【紧固件的表面处理——电镀、热镀锌、机械镀及达克罗】 紧固件的表面处理,按照其产品的要求,有许多处理的方法和种类。按表面处理方法,譬如有:涂漆、电镀、化学镀、真空涂镀、浸镀、阳极氧化、化学被膜处理、化学抛光、电解抛光、镀覆、珩磨、喷砂硬化、涂层、气相沉积、渗碳、氮化、表面淬火等;按加工技术,有物理的、化学的、电加工的、机械的、冶金的等等。目前,常用的表面处理方法有以下四种,介绍如下: 一、电镀: 将接受电镀的部件浸于含有被沉积金属化合物的水溶液中,以电流通过镀液,使电镀金属析出并沉积在部件上。一般电镀有镀锌、铜、镍、铬、铜镍合金等,有时将染黑,磷化等也包括其中。电镀中易产生氢脆,对工件机械强度影响大。 二、热镀锌(H.D.G.): 通过将碳钢部件浸没温度约为510℃的熔化锌的镀槽内完成。其结果是钢件表面上的铁锌合金渐渐变成产品外表面上的钝化锌。但因热镀中因温度过高,钢材易产生高温退火不良影响。 三、机械镀(Mechanical plating): 机械镀是将活化剂、金属粉末、冲击介质(玻璃微珠)和一定量的水混合为浆料,与工件一起放入滚筒中,借助于滚筒转动产生的机械能作用,在活化剂及冲击介质(玻璃微珠)机械碰撞的共同作用下,常温下在铁基表面逐渐形成锌镀层的过程。 四、达克罗(dacromet): 1.锌铬膜(达克罗)防腐机理简述: 锌铬膜(达克罗)涂复工艺是一种全新的表面处理技术,又称达克罗、达克乐、达克锈、锌铬膜(达克罗)、达克曼等。在发达国家的汽车工业、土木建筑、电力、化工、海洋工程、家用电器、铁路、公路、桥梁、地铁、隧道、造船、军事工业等多种领域已得到极为广泛的应用。我国随着该技术的逐步推广,已在汽车、电力、锚链、公路、海洋工程等方面开始大量使用,并获得了极高的评价。锌铬膜(达克罗)液是一种水基处理液,金属件可以采用浸涂、喷刷或刷涂处理,然后送进加热炉炉固化,固化温度在300℃左右,经四十五分钟到一小时的烘烤,形成锌铬膜(达克罗),铬固化时,涂膜中的水份、有机类(纤维素)物质等挥发份在挥发的同时,依靠锌铬膜(达克罗)母液中的高价铬盐

加强型三价铬蓝白锌皮膜处理剂使用说明书

高耐蚀型三价铬彩锌皮膜处理剂使用说明书 A01-535C 1、特点 1.1、耐蚀性能好,中性盐水喷雾测试,经480小时不长白锈(镀层5μm以上)。 1.2、容易操作,单剂型,只需定期补充即可。 1.3、耐杂质性能好,耐杂质锌可达8g/L以上。 1.4、外观颜色非常均匀,特别适合大平板工件挂镀操作。 1.5、适用于氰化镀锌、碱性无氰镀锌和酸性镀锌的挂镀和滚镀。 1.6、六价铬检测,符合欧盟EN15205六价铬检测要求。 2、操作条件 项目挂镀滚镀 建浴浓度(体积分数)10-15 %10-15 % 温度(℃)25-45 25-45 pH值 1.8-2.4 1.8-2.4 钝化时间(秒)40-8040-80 搅拌机械搅拌或空气搅拌机械搅拌或空气搅拌 烘干70-80℃ 25-30分钟70-80℃ 25-30分钟 注:以上数据仅作参考,实际情况可能会因电镀种类而有所变化。 3、使用方法 3.1、建浴 根据实际需要按8-15%建浴。例如:挂镀按10%建浴1000L,先在钝化槽中加入800L左 右的纯水,再加入A01-535C原液100L,将水补到工作液位(共1000L)并搅拌均匀。检测 溶液pH值,根据需要用(42%)硝酸或稀的氢氧化钠溶液调整pH值至操作范围,取工件试 钝化,外观合格后即可投入生产。 注:水温较低时,建浴浓度取高限;水温较高时,建浴浓度取低限。如温度为25℃时,新开缸的浓度可取15%;而温度为35℃时,浓度可取10%。建议采取加热方式达到操作范围温度。 3.2、槽液补给 定期检测槽液浓度,保持钝化槽液在正常操作范围内(浓度10-15%),补充时加入A01-535C 原液+42%硝酸(比例2+1混合液)或直接用A01-535C原液调整到最佳操作范围,如果钝化液浓度合适而pH值偏离过大,可用42%的硝酸或稀的氢氧化钠溶液调整pH值。 3.3、槽液的维护 3.3.1、随着生产的进行,杂质逐渐增多,尤其是Zn2+,当槽液中Zn2+浓度达6-8g/L时, 至少要排去旧槽液1/5,然后用A01-535C补充添加。达到16g/L时应全部排掉,重新用 A01-535C建浴。 3.3.2、铁杂质对三价铬钝化有明显影响,会导致钝化膜颜色发黄,同时降低防护性能。因此,对于掉槽的工件应及时打捞。每班要捞槽1-2次,以避免工件溶解造成铁离子超标。 3.3.3、鼓泡用的空气应洁净无油,不要使用往复式压缩机产生的压缩空气,尽可能用罗茨风机或多层式离心风机产生的低压空气。 3.3.4、钝化槽液不使用时需加盖封好或用泵输送到线外贮存,以避免受到污染,切忌混入其他钝化剂。

锌铬酸盐复合涂层介绍

锌铬酸盐复合涂层介绍 一、锌铬酸盐复合涂层为一种可使金属达到机佳之防腐效果的表面处理方法,能完全避免以往传统防蚀处理法之各种缺点。其实耐腐蚀性优良的特性,使其防锈效果远超传统的各种表面防锈处理法。这种防锈处理法已广泛应用于在车辆零件、土木建筑金属工件、家庭电器用品几其他如船舶、电信设备、轨道车辆器材、配管接头、弹簧、国防车品等各种小型零配件上。处理后的工件无氢脆性顾虑,亦有帮助消除工件内部加工应力之效果。工件皮膜的成分全为无机物,对使用者无健康危害。 二、锌铬酸盐复合涂层薄膜构造:金属物品经浸渍涂装,高温烘陪及冷却后,表面被覆上一层厚约4-8um的灰色金属薄膜,锌粒子均匀的被覆在铁质底材上,六价铬则还原为三价铬化合物,将锌和铁材紧密的结合在一起,锌粒子间的空间亦由铬的氧化物填塞,皮膜的成分全为无机物。锌铬酸盐皮膜虽然很薄,但其结构与镀锌层不同,具有多重的防锈机构:(1)离子因氧化电位甚高,在氧化过程中,可充当牺牲阳极而使铁材(阳极)达成防蚀效果。(2)锌铬酸盐层之锌薄片是扁长形片状结构,粒子相互重叠,极为平整,不易滑动,且粒子间隙由铬的氧化物填塞而较纯粹的镀锌层紧密,可防止水及氧渗入与铁材作用,具有隔离效果。(3)锌铬酸盐剂的六价铬充当惰性剂,可将锌层与铁材惰性化,抑制腐蚀速率。锌铬酸盐因兼具上述三种防护机构,其防锈性能极为优异。 三、经锌铬酸盐复合涂层处理之物品有下列各项优点:(1)高防锈力:以ASTM B117规格作盐雾试验,12-25um厚的电解镀锌经50小时后即产生红锈,65um厚的热镀锌在180小时亦开始生锈,而约4um厚的锌铬酸盐复合涂层镀层经240小时仍然不变。(2)无氢脆性:镀锌前处理用酸洗、电解除油及电镀时,负极产生之氢气极容易渗入物品之内层使物品变得易脆,此种氢脆性严重影响物品的机械性能,而锌铬酸盐复合涂层因不需酸洗、电解洗净又不需要用电流。因此无氢脆性。(3)抗高温:镀锌之膜厚,因锌与铁之热膨胀系数不同,在150-200℃时,即逐渐剥落,锌铬酸盐复合涂层皮膜兼有锌薄片与氧化铬,可抗高温300℃。(4)渗透性佳:锌铬酸盐复合涂层采用的是一种高粘度的水性皮膜分散剂,物品经浸渍与旋转离心法涂覆后,物品的各部分,即使管状物或有孔隙内的零件,均能渗入,弥补了电镀和热浸镀锌等防锈方法的不足之处

金属件常用表面处理方法

金属件常用表面处理方法 自行车常用的表面处理方式分类 1.涂装,包含电泳涂装、静电涂装、手工涂装、静电粉末涂装及流化床粉末涂装等; 2.电镀,常用的有普通镀锌(台资企业叫UCP,有蓝锌与白锌)、彩色镀锌、镀铬(又叫CP,有亮面与雾面之分); 3. 化学镀,主要用于塑料件,先在工件表面化学镀一层铜或镍,然后再进行后续的电镀,最后一层大多为镀铬; 4. 阳极氧化、电解着色或染色,主要是针对有色金属之铝合金,以及现在新兴起的镁合金,处理后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可以是金属本色,也可以染成不同的颜色,由于具有坚硬耐磨,耐腐蚀性优良的特点,一般外边不在涂装油漆或粉末; 5. 抛光、磨花、拉丝,也是针对铝合金的一种处理方式,通过机械(手工或震动抛光)或化学的(三酸或两酸化学抛光或电化学抛光)处理方式,使得铝合金表面微观变得平整,达到不同级别的平滑光亮效果,然后喷透明漆,或继续在抛光的工件表面磨花或拉丝等处理后改变外观效果再进行涂装; 6. 防锈磷化与发黑处理,不具有装饰性,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工件的防锈性能,主要用在花鼓、轴承的处理; 7. 达克罗处理,又叫达克锈处理或锌铬膜,即片状锌基铬盐防护涂层,是国际上金属表面处理的一种高新技术,一种防锈性能很好的涂装方式,达克罗不用电沉积方法而将工件直接浸入达克罗处理液中,或用刷涂、静电喷涂法使处理液粘附于工件表面,然后经烧结而成的含锌、铝及铬元素的无机转化膜。主要用在小零件的防锈处理上,如螺丝螺帽等,也可应用在链条、支撑、泥除脚、车首竖杆、货架、停车架 ED电著处理意思金属表面电着色 一般来说,电镀的成膜物质是金属,电泳的成膜物质是树脂. 非金属(如塑料)可以电泳,但要求先电镀,再电泳,因为塑料的耐温较低,对电泳漆的选择就要多注意了 BED电泳, -----电泳的成膜物质是树脂

达克罗防腐工艺技术

达克罗(涂层)防腐新技术 沈志明 (国营黄河机器制造厂,陕西 西安710043) 摘要:介绍了达克罗涂层新技术,它是解决铁基材料防腐的新材料、新技术,是一种远碱、无氢脆、无污染的绿色工艺。 关键词:达克罗涂层;防腐;新材料;绿色工艺 1达克罗涂层技术的开发背景 达克罗涂层技术在日本称Dacromet,在美国和欧洲则称为锌铬涂层技术。 达克罗涂层技术最早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的美国,其最初是为解决汽车底盘零的雨雪易发生锈蚀,威胁车辆运行安全而发明的一种防护技术。70年代欧洲的法国、德等国和80年代的日本先后引进了该项技术。该项技术的成功应用大大提高了铁基材料的90年代由国内某空降设备厂首家引进,在一项与德国合作的产品上成功的应用了此项涂 近五、六年国内陆续有22条生产线被引进,使达克罗涂层技术得到推广,呈燎原之2引进达克罗涂层技术的目的  2.1提高产品质量 达克罗涂层技术与镀锌技术比较,是一项耐蚀性好、无氢脆、无污梁的绿色工艺,198国军方颁布了以《浸入锌片/铬酸盐分散涂层》冠名的军标《MIL-C-87115A》。使此项技海、空军装备上广泛应用。 然而,产品锈蚀却是长期困扰国内很多企业的难题。产品尚未出厂,经过淋雨试验得不像样,必须换新后才能出厂。即便后来改成不锈钢螺钉也没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当前装备部已指示各级部队着手解决装备严重锈蚀的课题。  2.2 解决钢结构件点焊并镀锌后出现的焊点锈蚀问题 引进达克罗技术前,组合结构件采用点焊工艺和镀锌防护,表面质量与产品防护性皆差后镀锌,在组合件夹层间由于酸液清洗不干净,造成出厂后产品锈蚀。若先镀锌后点焊层破坏,外观质量不保。工艺部门左右为难。 采用了达克罗技术后,因达克罗涂层技术远离酸、碱(镀液),避免了腐蚀问题。的是涂达克罗零件点焊后焊点涂层完好,且无灼色。至此,一切迎刃而解。  2.3治理环境 以工艺冶理环境是我们技术改造的指导原则。只有这样才能根治污染。传统的镀锌避免前述质量问题外,对厂房行车、电源设备。周边部门的仪表、器件和车间零件均有锈蚀影响。 我厂70年代初建立的半自动镀锌线约半年左右,线体、设备均出现锈蚀,一年后厂重锈蚀。电源使用寿命短、生产成本高、环境恶劣,对工人健康影响大。 达克罗技术是无酸、碱的涂层技术。一年来经生产考验证明,引进该项技术不仅大品质量,对治理环境污染亦起到了重大作用。  3达克罗技术简介  3.1涂料及涂层形成

达克罗表面处理技术

达克罗 简介 达克罗是DACROMET译音和缩写,简称达克罗、达克锈、迪克龙。国内命名为锌铬涂层,是一种新型的耐腐涂层,与传统的电镀锌相比:锌铬涂层耐腐蚀性能极强,是镀锌的7—10倍,无氢脆性,特别适用于高强度受力件,高耐热性、耐热温度300℃,尤其适用于汽车、摩托车发动机部件的高强度构件,高渗透性、高附着性、高减磨性、高耐气候性、高耐化学品稳定性、无污染性。达克罗技术的基体材料范围:钢铁制品及有色金属如铝、镁及其合金,铜、镍、锌等及其合金。而且涂覆全过程中无污染,在金属表面处理历史上是一场革命,是当今世界上金属表面处理富有代表性的高新技术。 达克罗最早诞生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在北美、北欧寒冷的冬天,道路上厚实的冰层严重阻碍机动车的行驶,人们用盐撒在地上的方法来降低凝固点的温度,这样缓解道路畅通问题,但是紧接而来的氯化钾中的氯离子侵蚀了钢铁基体,交通工具严重受损、严峻的课题出现了。美国的科学家迈克·马丁研制了以金属锌片为主同时加入铝片、铬酸、去离子水做溶剂的高分散水溶性涂料,涂料沾在金属基体上,经过全闭路循环涂覆烘烤,形成薄薄的涂层,达克罗涂层成功地抵抗氯离子的侵蚀,防腐技术进入了新的台阶,革新了传统工艺防腐寿命短的缺陷。 由此,达克罗技术被美国军方采纳,成为一项防腐军事技术(美军标MTL-C-87115),到了七十年代日本的NDS公司从美国MCI公司引入达克罗技术,并且买断了在亚太地区的使用权,并控股美国MCI公司。岛国的日本每年钢铁件腐蚀吨位大,因此她尤其注重防腐技术,达克罗技术又通过日本的改良后,在本国并迅速发展了100余家涂覆厂以及70余家制药单位,一些发达国家也纷纷引进达克罗技术,中国在1994年正式从日本引进达克罗技术,最初仅用于国防工业和国产化的汽车零部件,现已发展到电力、建筑、海洋工程、家用电器、小五金及标准件、铁路、桥梁、隧道、公路护栏、石油化工、生物工程、医疗器械粉末冶金等多种行业。 2002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了"锌铬涂层技术条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标准号为:GB/T18684-2002.标准的公布为达克罗涂层的生产和检测带来了方便.与传统的电镀锌相比,达克罗的耐腐蚀性能好,而且在涂覆全过程中无污染,成为符合环保要求的一项"绿色工程".应用该技术可以使基体表面具有耐蚀,耐高温氧化,隔热和密封等性能.这一技术不仅在航天,石油化工,机械制造,公路,铁路,码头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且已推广到电器行业中。 1.达克罗涂层的特点 (1) 生产过程无污染 达克罗涂覆生产过程中,工件在前处理时,仅生成少量的铁锈和粘附在工件表面的油污,整个生产是在一个封闭循环的工序中进行,达克罗涂液在固化时向外排放的主要是涂液中的水份,因此对外界无污染 (2) 极强的抗腐蚀性能

电镀方法资料锌铬涂层)

盐雾试验:电镀方法资料 -------------------------------------------------------------------------------- 达克罗DACROMET 达克绣国内为:锌铬涂层 东风汽车公司标准电镀层及化学处理层标准(EQY-3-95 代替EQY-3-86)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汽车零(部)件的电镀层和化学处理层的技术规范及膜层的质量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汽车零(部)件的电镀层及化学处理层的质量控制和验收。 2引用标准 GB4956-85磁性金属基体上非磁性覆盖层厚度测量-磁性方法 GB5270-85金属基体上金属覆盖层-附着强度试验方法 GB6458-86金属覆盖层-中性盐雾试验(NSS试验) GB6460-86金属覆盖层-铜加速醋酸盐雾试验(CASS试验) GB6461-86金属覆盖层-对底材为阴极的覆盖层腐蚀试验后的电镀试样的评级 GB6462-86金属和氧化物覆盖层-横断面厚度显微镜测量方法 GB9792-88金属材料上的转化膜-单位面积上膜层质量的测定-重量法 GB/T12610-90 塑料上电镀层-热循环试验 3术语 3.1主要表面在工件的某些表面上,其镀层或化学处理层对制件的外观和(或)使用性能起着重要作用。 3.2厚度工件的主要表面上,凡是能与直径为20mm的球体相接触的部位上的厚度的最小值 4 镀覆及化学处理的表示方法 4.1电镀表示方法基体材料/镀覆方法·镀覆名称·镀覆层厚度·镀复层特征·后处理 4.2化学处理表示方法基体材料/处理方法·处理特征·后处理(颜色) 4.3基体材料为钢铁材料时,其符号允许省略。 4.4如果镀层或化学处理层的特征、厚度、颜色及后处理无具体要求时,其符号允许省略。 4.5表示符号 4.5.1基体材料表示符号:金属材料用化学元素符号表示,合金材料用其主要成分的化学元素符号表示,非金属材料用国际通用缩写字母表示,如铜用Cu表示,塑料用PL表示。4.5.2镀覆方法和处理方法的表示符号见表1。 方法名称符号备注 镀覆方法电镀EP 化学镀CP 机械镀MP 锌铬膜JZnCr 化学处理方法化学氧化CO 钢铁化学氧化又称发兰 阳极氧化AO 包括镀铬阳极松孔 锰盐磷化MnPh 磷化无特定要求时只标注Ph 锌盐磷化ZnPh 磷化无特定要求时只标注Ph 铬酸盐处理(白色)B 简称白钝化 铬酸盐处理(彩色)C 简称彩色钝化 铬酸盐处理(绿色)G 简称绿钝化 铬酸盐处理(黑色)H 简称黑钝化 铜及合金钝化P 也用于银层钝化表示

达克罗技术标准

达克罗技术简介 达克罗(Dacromet)是一种新型的金属表面保护工艺,国内又称为锌铬涂层,2002 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了“锌铬涂层技术条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标准号为GB/T18684-2002,为达克罗涂层的生产和检测带来了方便。与传统的电镀锌相比,达克罗的耐腐蚀性能好,而且在涂覆全过程中无污染,成为符合环保要求的一项“绿色工程”。应用该技术可以使基体表面具有耐蚀、耐高温氧化、隔热和密封等性能。这一技术不仅在航空航天、石油化工、机械制造、公路、铁路、码头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且已推广到电器行业中。 1达克罗涂层的特点 (1)生产过程无污染。达克罗涂覆生产过程中,工件在前处理时,仅生成少量的铁锈和粘附在工件表面的油污,整个生产是在一个封闭循环的工序中进行,达克罗涂液在固化时向外排放的主要是涂液中的水份,因此对外界无污染。 (2)极强的抗腐蚀性能。达克罗涂层的厚度一般情况下,一涂的厚度3~5μm,二涂二烘在6~10 μm,根据统计,在标准盐雾试验下,达克罗涂层每100h消耗1μm,而电镀锌时涂层每10h即消耗1μm,因此达克罗涂层的抗盐雾侵蚀能力,在同等涂层厚度下,是电镀抗腐能力的7~10倍。做的好的达克罗的涂层,耐盐雾侵蚀能力可达1000h以上。 (3)高渗透性。达克罗涂液是水溶性的涂液,所以它的渗透性非常好,在细微的空隙的中也能形成涂层,其深涂能力远优于电镀。与电镀相比,对于小孔的内壁,电镀时是很困难的,但达克罗涂覆时则能很好的涂覆上去。有人曾做过试验,收紧的弹簧件经过达克罗处理后,放开后再作盐雾试验,其耐盐雾试验的时间仍可达到240h以上,说明达克罗涂液已渗入紧密结合的缝隙处。 (4)无氢脆。达克罗处理的一个特点是工件在前处理时不进行酸洗。氢脆是传统电镀锌工艺不能完全克服的弊端,由于达克罗工艺不对工件进行酸洗,就可以避免氢离子侵蚀钢铁基体,因此达克罗涂层特别适用于6~1000N/mm2的高强度螺栓和弹簧种类的工件的表面防腐保护。 (5)高附着性。达克罗的涂层经过高温烘烤后,在工件的表面形成了由锌、铝片及复合盐组成的涂层,它与钢铁基体有着良好的结合力,所以它的附着性相当的好。同时,这样形成的涂层表面,有利于各种涂料的再涂装。 (6)极好的耐热性。达克罗涂层是在300℃左右的温度条件下固化的形成的,因此它能长时间在高温条件下工作,其涂层的颜色不改变,耐热腐蚀性极好。 (7)较好的耐候性。达克罗在一定层厚下可以经受二氧化硫、酸雨、烟尘、粉尘的侵蚀。被用于市政工程中。经检测,其耐SO2试验可达3周,此外还具有一定耐化学药品的

达克罗涂层检验方法

达克罗(锌铬膜)生产中常用的十二项检测技术 摘要:在达克罗(锌铬膜)生产中,为了保证加工的质量,必须对达克罗工件进行多项检测,本文就生产中经常要用到的十二个检测项目,逐一进行了介绍,希望能对从事达克罗(锌铬膜)生产的生产和管理人员有所裨益。 关键词:达克罗、锌铬膜、涂层检测、锌铬涂层技术条件 一、前言 达克罗又被称为锌铬涂层或锌铬膜[1]。该涂层具有极佳的耐蚀性、优良的涂装性能及稳定性的耐候性与耐化学品性能。自从被引进国内后,在短短几年间,生产线由最初的几条,达到了现在的近百条,并仍以很快的速度在增长着。[2]随着达克罗(锌铬膜)生产线在各地的建成投产,达克罗技术在国内得到了越来越广的普及,它的优点被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所认识。为了保证生产的产品的质量,生产中需要了解涂层的情况,必须不断地对其进行检测。下面,就达克罗(锌铬膜)生产中经常用到的方法,作一介绍。 二、生产中常用的检测项目 项目一,涂层的外貌: 在自然折射光下,用肉眼进行观察。达克罗涂层的基本色调应呈银灰色,表面光滑平整。经改性后涂层也可以获得其他颜色,如黑色等[3]。涂层应连续,无漏涂、气泡、剥落、裂纹、麻点、夹杂物等缺陷。涂层应基本均匀,无明显的局部过厚现象。涂层不应变色,但是允许有小黄色斑点存在。 项目二,涂层的耐氨水性能: 为了定性地了解生产中涂层的固化情况,确定涂层是否达到了预期的要求,而在生产中采中的一检测方法。步骤为:在室温下,挑选生产线上刚出炉的工件,在涂层上滴1至4滴浓氨水;保持15~30min,如果出现黄色,为合格,说明已烘烤彻底。但需要注意的是,当工件烘烤过头,进行氨水试验时也会出现黄色,所以试验时要结合工件的烘烤、固化时的情况进行分析判断,不能单以此项作为判断产品合格的依据。 项目三,涂层的硬度: 硬度是涂层的重要机械性能之一,它涉及被涂覆工件在使用过程中的耐磨及使用寿命等方面,由于达克罗涂层的硬度是很低的,所以采用铅笔划痕硬度试验法,其硬度在1H到3H,有的厂家据说可提供5H的。 项目四,涂敷量和涂层厚度的检测: 此处的检测,既为了检测工件涂层的质量,也为了核算生产成本用。生产中,涂液的用量大,其每个单位的生产成本就高,反之则低。在保证达到用户要求的质量的前题下,涂料的用量越少越好。我们可以采用二种方法进行检测: 法一,溶解称重法:重量大于50g试样,采用精度为1mg的天平称得原始质量W1(mg),将试样放入70℃~80℃的20%NaOH水溶液中,浸泡10min,使锌铬涂层全部溶解。取出试样,充分水洗后立即烘干,在称取涂层溶解后的试样质量W2(mg)。量取并计算出工件的表面积S (dm2 ),按下列公式计算出涂层的涂覆量W(mg/dm2): W=(W1-W2)/S 法二,金相显微镜法:按GB/T6462要求,采用金相显微镜法检测涂层的厚度。 项目五,涂层的附着强度: 涂层的附着强度,可以采用胶带试验方法检测,胶带试验按GB/T5270-1985第1.4要求进行。要求试验后涂层不得从基体上剥落或露底,但允许胶带变色和粘着锌、铝粉粒。 项目六,涂层的硝酸铵法快速检测: 硝酸铵(NH4NO3)快速试验方法是对达克罗涂覆后固化好的涂层进行涂覆质量检验的一种

达克罗表面处理需要哪些设备【详解】

达克罗表面处理需要哪些设备 内容来源网络,由深圳机械展收集整理! 达克罗是DACROMET译音和缩写,简称达克罗、达克锈、迪克龙。国内命名为锌铬涂层,是一种新型的耐腐涂层,与传统的电镀锌相比:锌铬涂层耐腐蚀性能极强,是镀锌的7—10倍,无氢脆性,特别适用于高强度受力件,高耐热性、耐热温度300℃,尤其适用于汽车、摩托车发动机部件的高强度构件,高渗透性、高附着性、高减磨性、高耐气候性、高耐化学品稳定性、无污染性。达克罗技术的基体材料范围:钢铁制品及有色金属如铝、镁及其合金,铜、镍、锌等及其合金。而且涂覆全过程中无污染,在金属表面处理历史上是一场革命,是当今世界上金属表面处理富有代表性的高新技术。 达克罗最早诞生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在北美、北欧寒冷的冬天,道路上厚实的冰层严重阻碍机动车的行驶,人们用盐撒在地上的方法来降低凝固点的温度,这样缓解道路畅通问题,但是紧接而来的氯化钾中的氯离子侵蚀了钢铁基体,交通工具严重受损、严峻的课题出现了。美国的科学家迈克·马丁研制了以金属锌片为主同时加入铝片、铬酸、去离子水做溶剂的高分散水溶性涂料,涂料沾在金属基体上,经过全闭路循环涂覆烘烤,形成薄薄的涂层,达克罗涂层成功地抵抗氯离子的侵蚀,防腐技术进入了新的台阶,革新了传统工艺防腐寿命短的缺陷。 由此,达克罗技术被美国军方采纳,成为一项防腐军事技术(美军标

MTL-C-87115),到了七十年代日本的NDS公司从美国MCI公司引入达克罗技术,并且买断了在亚太地区的使用权,并控股美国MCI公司。岛国的日本每年钢铁件腐蚀吨位大,因此她尤其注重防腐技术,达克罗技术又通过日本的改良后,在本国并迅速发展了100余家涂覆厂以及70余家制药单位,一些发达国家也纷纷引进达克罗技术,中国在1994年正式从日本引进达克罗技术,最初仅用于国防工业和国产化的汽车零部件,现已发展到电力、建筑、海洋工程、家用电器、小五金及标准件、铁路、桥梁、隧道、公路护栏、石油化工、生物工程、医疗器械粉末冶金等多种行业。 2002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了"锌铬涂层技术条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标准号为:GB/T18684-2002.标准的公布为达克罗涂层的生产和检测带来了方便.与传统的电镀锌相比,达克罗的耐腐蚀性能好,而且在涂覆全过程中无污染,成为符合环保要求的一项"绿色工程".应用该技术可以使基体表面具有耐蚀,耐高温氧化,隔热和密封等性能.这一技术不仅在航天,石油化工,机械制造,公路,铁路,码头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且已推广到电器行业中。 1.达克罗涂层的特点 (1) 生产过程无污染 达克罗涂覆生产过程中,工件在前处理时,仅生成少量的铁锈和粘附在工件表面的油污,整个生产是在一个封闭循环的工序中进行,达克罗涂液在固化时向外排放的

锌铬涂层技术(达克罗)

2009年12月1日—chenjs整理

名称解析?锌铬涂层为GB/T 18684-2002《锌铬涂层技术条件》所使用名称; ?国内通常俗称为“达克罗”?国外商品名称为DACROMET;?国内也有称:水系锌铬膜 涂层、锌基涂层、片状锌 基铬盐防护涂层、非电解 锌铬酸盐涂层、高克锈等。

锌铬涂层概念 锌铬涂层是指将水基锌铬涂料浸涂、刷涂或喷涂于钢铁零件或构件表面,经烘烤形成的以鳞片状锌和锌的铬酸盐为主要成分的无机防腐蚀涂层。 --GB/T 18684-2002《锌铬涂层技术条件》

锌铬涂层诞生 20世纪50年代的冬天,北美、北欧道路上厚实的冰层严重阻碍了车辆的行驶,人们用撒盐的方法来解决,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是盐中的Cl-使车辆腐蚀严重。在这种情况下,科学家研制了一种以金属锌片为主的水溶性涂料,将其涂覆在金属基体上,烘烤后形成耐腐蚀涂层。它成功的抵抗了氯离子的侵蚀,锌铬涂层就这样诞生了。

锌铬涂层工艺鉴定用材料 产生及发展 ?锌铬涂层技术最早出现于上个世纪70年代,第一个具有实用价值的专利是于1972年注 册的。它凭借着传统表面技术无法比拟的优点迅速地在很多行业、许多地区推广应用。?目前世界上主要由美、法、日等国的三家国际性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对工艺技术、涂液配方进行推广和技术服务。 ?由于种种原因,直到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包括中国、东欧、前苏联在内的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在该技术上仍旧是一片空白。

在我国的发展 1993年2月由南京宏光空降装备厂首先从日本公司引进了该项技术及生产线,其后上海、天津、云南等地也先后引进了涂覆生产线及相关技术,但是由于引进的涂液及设备造价高,使得涂覆加工价格居高不下,难以被市场所接受。经过国内科技人员的科研攻关,已自行研制开发出了全套涂覆设备及涂液,使加工成本降低了几倍,同时随着对该项技术认识的提高及市场需求的增加,发展速度十分迅速。

达克罗技术简介

达克罗技术简介 达克罗(Dacromet)是是一种新型的金属表面保护工艺,国内又称为锌铬涂层,2002 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了“锌铬涂层技术条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标准号为GB/T18684-2002,为达克罗涂层的生产和检测带来了方便。与传统的电镀锌相比,达克罗的耐腐蚀性能好,而且在涂覆全过程中无污染,成为符合环保要求的一项“绿色工程”。应用该技术可以使基体表面具有耐蚀、耐高温氧化、隔热和密封等性能。这一技术不仅在航空航天、石油化工、机械制造、公路、铁路、码头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且已推广到电器行业中。 1 达克罗涂层的特点[1] (1)生产过程无污染。达克罗涂覆生产过程中,工件在前处理时,仅生成少量的铁锈和粘附在工件表面的油污,整个生产是在一个封闭循环的工序中进行,达克罗涂液在固化时向外排放的主要是涂液中的水份,因此对外界无污染。 (2)极强的抗腐蚀性能。达克罗涂层的厚度一般情况下,一涂的厚度3~5μm,二涂二烘在6~10 μm,根据统计,在标准盐雾试验下,达克罗涂层每100h消耗1μm,而电镀锌时涂层每10h即消耗 1μm,因此达克罗涂层的抗盐雾侵蚀能力,在同等涂层厚度下,是电镀抗腐能力的7~10倍。做的好的达克罗的涂层,耐盐雾侵蚀能力可达1000h以上。 (3)高渗透性。达克罗涂液是水溶性的涂液,所以它的渗透性非常好,在细微的空隙的中也能形成涂层,其深涂能力远优于电镀。与电镀相比,对于小孔的内壁,电镀时是很困难的,但达克罗涂覆时则能很好的涂覆上去。有人曾做过试验,收紧的弹簧件经过达克罗处理后,放开后再作盐雾试验,其耐盐雾试验的时间仍可达到240h以上,说明达克罗涂液已渗入紧密结合的缝隙处。 (4)无氢脆。达克罗处理的一个特点是工件在前处理时不进行酸洗。氢脆是传统电镀锌工艺不能完全克服的弊端,由于达克罗工艺不对工件进行酸洗,就可以避免氢离子侵蚀钢铁基体,因此达克罗涂层特别适用于6~1000N/mm2的高强度螺栓和弹簧种类的工件的表面防腐保护。 (5)高附着性。达克罗的涂层经过高温烘烤后,在工件的表面形成了由锌、铝片及复合盐组成的涂层,它与钢铁基体有着良好的结合力,所以它的附着性相当的好。同时,这样形成的涂层表面,有利于各种涂料的再涂装。 (6)极好的耐热性。达克罗涂层是在300℃左右的温度条件下固化的形成的,因此它能长时间在高温条件下工作,其涂层的颜色不改变,耐热腐蚀性极好。 (7)较好的耐候性。达克罗在一定层厚下可以经受二氧化硫、酸雨、烟尘、粉尘的侵蚀。被用于市政工程中。经检测,其耐SO2试验可达3周,此外还具有一定耐化学药品的腐蚀性,在汽油、机油中耐蚀性较好。 (8)低摩擦性。在达克罗涂层中加入高分子材料,经适当处理工件的为摩擦系数0.06~0.12,经一般处理为0.12~0.18,能满足工业的需要。 (9)涂层厚度易控制。一般达克罗涂层的厚度,二涂二烘可以控制在6~8μm之间,用于紧固件的表面防腐处理时,其配合精度可以符合6g/6H的精度,不会出现象热镀锌处理过的紧固件在操作中易破坏涂层的现象。 (10)涂层硬度低。达克罗涂层本身的硬度仅有1~2H,再加上它较薄,达克罗涂层不适用于运动件或在高耐磨的条件下使用。 由于达克罗涂层具有上述十大特点,所以适用于电器设备的金属表面涂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