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商业银行发展普惠金融的优势与建议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小商业银行发展普惠金融的优势与建议①
摘要:发展普惠金融需要扩大客户服务覆盖面,提高各类经济主体通过正规金融机构获得金融服务的可得性。

中小商业银行作为银行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发展普惠金融方面优势明显,有必要也有潜力在普惠金融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为切实推动普惠金融发展,中小商业银行需要从战略层面重视普惠金融业务,积极研发有针对性的金融服务产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信息技术,广泛开展与外部机构的合作。

关键词:中小商业银行;普惠金融;小微企业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普惠金融”,这需要进一步做好农户、贫困人群及小微企业等群体的金融服务,中小商业银行在这方面优势明显,有必要也有潜力在普惠金融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正是基于这种考虑,本文从介绍普惠金融及其特点与发展趋势出发,分析中小商业银行在普惠金融发展中的优势,最后对中小商业银行进一步发展普惠金融提出相关建议。

一、普惠金融及其特点与发展趋势
联合国在2005国际小额信贷年首次提出普惠金融的概念。

所谓普惠金融,就是能够有效、全方位地为社会所有阶层和群体提供金融服务,主要任务就是让列于正规金融体系之外的农户、贫困人群及小微企业,能及时有效地获取价格合理、便捷安全的金融服务。

普惠金融具有如下特点:一是服务的范围广、渗透率高。

普惠金融的客户覆盖广,不仅要服务高端客户,也要重视农户、贫困人群及小微企业等低端客户。

普惠金融的地域覆盖广,不仅要服务于发达地区和城市地区客户,也要服务于偏远地区和农村地区客户。

普惠金融的服务种类覆盖广,不仅包括信贷,也包括存取款、汇款、结算、查询、转账等银行金融服务,还包括基金、证券、保险等非银行金融服务。

二是服务价格公平合理,价格水平为客户和金融机构双方可有效承担。

三是服务具有可持续性。

发展普惠金融不是做慈善事业,需要追求商业可持续从而持续提供金融服务。

四是服务机构多样。

普惠金融服务的客户群体类型
①原文发表于《地方金融》,2014年第3期,第23-26页。

较多,需要多种金融机构参与,在金融机构间充分竞争,提高金融服务供给效率,增加客户获取金融服务的可选范围。

普惠金融的发展呈现以下趋势:一是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越来越大。

通过利用移动互联网、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电子银行等渠道扩大客户服务覆盖面,降低客户服务成本。

二是金融产品种类更丰富,不仅限于信贷,还包括储蓄、支付、结算和风险管理工具,金融服务更加多元化。

三是更加商业化,商业可持续将日益受到重视。

普惠金融不同于扶贫性金融,需要有更多的商业主体参与其中,从而保障普惠金融的商业可持续。

四是普惠金融的产权主体、市场主体更加多元化,普惠金融服务供给体系将更加全面、多层次、多样化。

五是在普惠金融联盟(Alliance for Financial Inclusion)、G20普惠金融专家组(Financial Inclusion Experts Group)等国际组织的推动下,普惠金融发展的标准制定,立法与消费者保护,国际间合作,数据分析与共享,差别化监管等配套服务措施将逐步健全。

二、中小商业银行发展普惠金融的优势
中小商业银行作为银行业乃至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调配金融资源促进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在发展普惠金融方面也有着独到的优势。

第一,中小商业银行机构设置简单,经营机制灵活,有利于开展普惠金融的管理和创新。

普惠金融的核心理念是致力于将农户、贫困人群及小微企业等纳入正规金融服务体系,使其有机会公平、合理、便捷地获得金融服务。

这项工作的开展需要商业银行从机构、管理和产品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创新。

G20普惠金融专家组作为一个普惠金融的国际组织,明确将鼓励创新作为G20创新普惠金融的9项原则之一。

与大型商业银行相比,中小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层级更简单,扁平化组织结构特点突出,决策链条较短,决策机制灵活,服务流程可以有效缩短,更能满足普惠金融方便快捷的要求。

同时,中小商业银行与客户的接触更加全面,客户需求信息在银行内部传递流程较短,信息的保真性更高,能够根据农户、贫困人群及小微企业的特点,及时设计和提供差异化、定制化的产品和服务,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降低经营成本,以适应于普惠金融发展要有合理的成本和价格要求。

第二,中小商业银行战略易于聚焦小微客户并获取客户的软信息,有利于其获得战略等方面的优势。

一方面,受经营规模、风险集中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单个中小商业银行难以有效满足大型企业的大额融资需求,这种状况有利于其将战略定位并聚焦于小微企业等普惠金融需要重点关注的客户。

另一方面,以服务小微企业为例,中小商业银行区域性特点突出,从业人员更熟悉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文化背景,便于和当地的小微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在获取软信息和扩展关系型贷款方面具有比较优势,这一点也为大型商业银行所不具备。

第三,中小商业银行总体规模较大,具备为普惠金融发展提供足够资金的能力。

普惠金融要服务的客户群体众多,而其金融服务可得性较低。

目前全球一半的成年人无法获得正规金融服务。

我国有融资需求的农户中,未能从正规金融机构融资的户数比例超过40%,即使能够从正规金融机构融资但不能有效满足其融资需求的户数比例也超过1/3。

从国内外普惠金融发展的情况看,满足巨大的金融服务需求需要金融机构有稳定充足的资金来源,保障金融服务可持续。

在这方面,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在银行业中占有较大的比重,总体实力优势明显。

仅以城市商业银行为例,2003-2013年,城市商业银行的总资产增长率、总资产占银行业总资产比例的增长率远高于国有商业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其在2013年底占银行业总资产的比例达到10.03%,比2003年提高4.71个百分点,增长率为90.02%。

从国外的经验看,随着银行业的发展,中小商业银行的资产规模在整个银行业中的占比会逐步提高。

未来我国银行业发展中,中小商业银行占银行业总资产的比例会进一步提高,有能力在普惠金融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表:全国银行业资产总额及增长率
单位:万亿、%
2003年2013年增长率
资产百分比资产百分比资产百分比
银行业27.66 - 151.35 - 447.18 -
国有商业银行15.19 54.92 65.6 43.34 331.86 -21.07
股份制银行 3.82 13.81 26.94 17.8 605.24 28.89
城市商业银行 1.46 5.28 15.18 10.03 939.73 90.02
数据来源: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网站。

中小商业银行发展普惠金融的优势不仅体现在与大型商业银行的对比上,与小额贷款机构等相比,中小商业银行可以吸收存款,可以保障其有相对稳定且规模较大的资金资源,从而保障中小商业银行能够提供可持续的普惠金融服务。

三、对中小商业银行发展普惠金融的建议
中小商业银行在普惠金融发展中需要积极发挥作用,也有推动普惠金融发展的潜力。

为进一步推动普惠金融发展,中小商业银行可尝试从以下几方面加以考虑:
(一)从战略层面重视普惠金融业务
发展普惠金融对于中小商业银行发挥比较优势,提高银行经营收益,实现稳步快速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小商业银行需要从战略上重视普惠金融业务,并以此为基础调配银行内部的优势资源,助推普惠金融发展。

一方面,中小商业银行要充分认识到,普惠金融不等于低端金融服务。

普惠金融强调要做好农户、贫困人群及小微企业等的金融服务,主要是由于与大型企业和高端客户相比,这类客户的金融服务需求没有得到有效满足。

为有效践行普惠服务理念,需要更加关注农户、贫困人群及小微企业客户。

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客户没有高端和低端之分,只有贡献度的差异。

虽然普惠金融需要服务的客户单户对银行的利润贡献度较低,但这类客户群体庞大,整体贡献水平仍然相当可观,需要中小商业银行予以足够的重视。

另一方面,中小商业银行在发展普惠金融的过程中要坚持追求商业可持续,追求利润。

商业可持续不仅是普惠金融的特点之一,也应该是商业银行追求的目标。

从国外的经验看,追求商业可持续的金融机构在发展普惠金融的过程中表现更佳,其主要原因在于,银行业的竞争已经相对充分,商业可持续的目标追求让银行机构有了降低经营成本的激励,从而可以保障机构持续发展以及普惠金融服务的持续提供。

然而,追求商业可持续,获取利润并不是让商业银行片面提高价格,而是要通过强化管理、优化流程、持续创新等降低经营成本并保障机构收益,以此推动普惠金融发展。

(二)积极研发有针对性的金融服务产品
普惠金融是一种创新,金融创新也是普惠金融发展的永恒主题。

商业银行发展普惠金融面临的最大挑战在于有效的产品较少,产品服务创新能力不足,直接导致农户、贫困人群及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可得性处于较低水平。

换言之,农户、贫困人群及小微企业难以从正规金融机构有效获得适合他们需求的金融服务,其
根本原因在于缺少相应的、具有针对性的金融产品。

因而,中小商业银行在发展普惠金融的过程中,需要积极做好产品创新。

首先,认真分析客户的需求及特点,提高产品创新的针对性。

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具体到产品创新方面,就是根据客户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产品,提高客户对银行金融服务的满意度。

农户、贫困人群及小微企业客户与高端客户和大中型企业的金融服务需求存在一定的差异。

从这个角度看,中小商业银行在发展普惠金融的过程中,必须做好产品创新。

如在贷款方面,结合农户、贫困人群及小微企业客户的资产特点,不断扩充抵质押物类型,降低对抵质押物的要求,从而提高客户服务的覆盖面和满意度。

其次,在产品种类和功能方面,注意做好产品种类的差异化,产品功能的简单化。

中小商业银行可通过市场调研等方式,对客户开展细分,针对细分客户群体推出标准化的创新产品,采用不同的业务发展技术。

同时,中小商业银行需要把产品创新作为一种常态,充分考虑客户对金融服务需求持续存在的现状,不断丰富产品功能,提高产品创新的连续性、递进性、系统性。

如不仅要创新支付结算类产品,更要结合客户需求创新保值增值应对经济金融风险的产品,也可以结合农业生产的季节性特点推出相应的理财产品,以解决仅利用单个服务项目无法有效提高普惠金融服务水平的问题。

再次,以产品创新为基础,发展综合金融服务。

联合国在对普惠金融概念进行界定时就明确指出,小微客户除了信贷需求以外,对存款、取款、汇款、结算、查询和转账等基础金融服务的需求同样强烈。

中小商业银行在发展普惠金融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认识到普惠金融是小额信贷的延伸和发展,要以小额信贷产品创新为核心和基础,通过产品创新扩大业务种类,并通过制度建设、系统支持、激励保障等积极开展交叉销售,提供综合性的普惠金融服务,提高客户粘性和银行收益水平。

(三)充分利用现代科技信息技术
以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正在改变传统的商业模式,互联网金融已经对传统银行业提出了巨大挑战,发展普惠金融,也需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从国外的经验来看,移动互联网技术在普惠金融发展中发挥着重要
的作用。

因此,无论是为了应对互联网金融的竞争,还是为了追求商业可持续,中小商业银行在发展普惠金融的过程中都需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信息技术。

首先,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扩大客户服务覆盖面。

普惠金融强调人人平等和广泛参与,其发展要惠及最广大群体、最广大地区,尤其是弱势群体和偏远地区,服务于传统金融机构不能或不愿服务的客户。

商业银行在偏远地区的物理网点往往相对较少甚至是空白,此时就需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将产品营销渠道更多地从物理网点转向互联网渠道,解决普惠金融发展的网络和渠道问题,从而让金融服务真正覆盖到偏远地区客户。

尤其是在渠道建设方面,中小商业银行需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通过产品创新支持农村地区改善金融基础设施,从而扩大普惠金融发展的覆盖面。

其次,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做好客户风险管理。

现代信息技术不仅可以解决普惠金融发展的网络和渠道问题,而且可以引发一些新的创新,包括风险管理创新。

一方面,通过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分析等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增进对客户的了解,降低商业银行与客户间的信息不对称,从而减少高风险客户的准入,减少风险隐患。

另一方面,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分析等现代信息技术丰富了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手段,商业银行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及时了解客户现状,甚至可以较为准确地预测客户的未来趋势,从而降低潜在风险发展演变成事实风险的概率。

再次,借助现代信息技术降低客户服务成本。

普惠金融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是降低客户和金融服务提供方的成本,保障客户以合理的价格获得金融服务,现代信息技术在该领域大有作为。

据世界银行扶贫协商小组估计,采用基于手机的代理服务模式,其月平均服务客户的总成本可以比传统银行运营模式降低19%,中期储蓄和账单支付等金融产品平均成本的降幅可达50%。

其主要原因在于,通过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商业银行可以减少人工投入,降低人工成本,同时也可以增进对客户的了解,降低信息不对称,从而减少风险事件发生的成本支出。

因而,中小商业银行在发展普惠金融的过程中,需要积极通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降低经营成本。

(四)广泛开展与外部机构的合作
普惠金融需要服务的客户群体众多,客户需求种类较多,金融服务品种也较多,中小商业银行单靠一己的力量无法有效全面满足客户的金融服务需求,需要广泛开展与外部机构的合作,不断提高普惠金融服务水平。

一方面,中小商业银行需要与银行业机构广泛开展同业合作。

通过与银行业机构开展同业合作,中小商业银行既可以及时借鉴其他银行的先进经验,如学习银行同业的管理经验、产品创新经验等,也可以通过合作提高服务提供能力,如可以有效弥补网点地域覆盖面较低的缺陷,解决中小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业务能力不足的问题,从而在普惠金融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如中小商业银行可以“保函贷”、“接力贷”等产品为纽带,加强与银行同业的横向合作,提高对优势产业中异地小微企业客户的服务渗透能力。

另一方面,中小商业银行需要与非银行机构广泛开展异业合作。

中小商业银行在发展普惠金融的过程中,也要积极与非银行金融机构以及非金融机构开展异业合作,以此减少银行与客户间的信息不对称,在不同机构间形成风险分担机制,并借助于异业机构的特长开展综合性的普惠金融服务,甚至是普惠服务。

如可以研究与互联网企业、电信运营商等开展多层次的合作,创新服务模式、服务渠道,借助互联网技术和电信运营商等增强支付结算、资金融通等服务功能。

同时,中小商业银行发展普惠金融也需要积极争取政府的政策支持,包括对普惠金融业务进行差别化监管,以及有关财政、税收方面的支持。

参考文献:
[1]陈伟,曹军新.新兴市场国家代理银行的发展与普惠金融的实现[J].新金融,2012(7):55-57.
[2]杜晓山.以普惠金融体系理念促进农村金融改革发展——对中西部农村地区金融改革的思考[J].农业发展与金融,2007(1):45-47.
[3]GuiUermo Ortiz.从墨西哥经验看普惠金融[J].金融发展评论,2013(7):129-133.
[4]胡国晖,雷颖慧.基于商业银行作用及运作模式的普惠金融体系构建[J].商业研究,2012(1):91-95.
[5]焦瑾璞,陈瑾.建设中国普惠金融体系[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年.
[6]焦瑾璞.我国金融体系需要更多的普惠金融机构[N].中国经济导报,2013-11-30(B01).
[7]李国华.普惠金融是怎么回事[J].求是,2014(3):60.
[8]李明贤,叶慧敏.普惠金融与小额信贷的比较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12(9):44-50.
[9]吴国华.进一步完善中国农村普惠金融体系[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3(4):32-45.
[10]中国银监会合作部课题组.普惠金融发展的国际经验及借鉴[J].中国农村金融,2014(1):78-8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