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预防与控制-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流行对传染病的防制提出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近来 国际上生物恐怖事件的发生使传染病的预防更具复杂性。
再者,影响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因素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如社会经济高度发展和交通便捷,引起人口和商品的大 量流动,使得传染病流行的速度更快、范围更广、危害 更大,同以往相比更易引起传染病的爆发与流行。
结核病
疾病的预防与控制
成就
传染病防治取得巨大成就:1980年5月8日,WHO宣告, 全世界消灭了天花。 1990~2002年,WHO宣布美洲、欧洲消灭了脊灰,并 设想将最终消灭脊灰。
有效控制了一些常见传染病的发生。
重大传染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在自然灾害面前能够做到大灾之后无大疫。
地方病防治成果稳固并有所发展。
直接指标与间接指标
监测得到的发病数、死亡数、发病率、死亡率
等称为监测的直接指标。个别情况下,监测的
直接指标不易获得,如对每一个流感病例都给
以确诊很困难,而且流感死亡与肺炎死亡有时
难以分清,美国长期以来用“流感和肺炎的死
亡”作为监测流感疫情的间接指标。
静态人群与动态人群
静态人群是指在研究过程中无人口迁出和迁入 的人群。在疾病监测工作中,一个人口迁出迁 入不多时,仍可视为静态人群。如果有频繁迁 出、迁入,则称为动态人群。
天花消灭
Smallpox Containment: Surveillance and Vaccination Strategies

血吸虫病防治
在我国的血吸虫病防治工作中,通过三十五年的研究, 从分布入手,阐明了流行规律,生态属性,明确了病因, 也有其特异的有效药物(吡喹酮)。 防治对策上的分歧:
由于人口结构的变化,对老年人的卫生保健也将更 加受到重视,其中一个重要内容是精神卫生问题。
老年期精神疾病,如老年性痴呆、老年抑郁等的防 治不仅是一个医学问题,而且是一个社会问题。
我国老年性痴呆和抑郁症的患病率正逐渐增高。
4. 食品安全不容忽视
食品安全恶性事件不断发生
二恶英 大肠杆菌O157:H7
疯牛病
慢性疾病防治工作有序稳步展开。
认识

健康与疾病是一个动态过程 疾病是可以预防的
疾病不是随机发生的(有原因)
疾病不是随机分布的(有规律)
两大手段
疾病监测
策略与措施
主要内容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疾病的预防策略 疾病监测 慢性病的预防措施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第一节
策略 (strategy)
健康是一个积极的概念,涵盖生理、心理、精神和
社会四个层面; 影响健康的因素: ─ 环境因素
─ ─ ─ 个人行为和生活方式 生物学因素 卫生保健服务
• 卫生工作的侧重点由疾病的治疗转移到疾病的预防。
2. 社会大卫生观念
健康是群众和政府的共Hale Waihona Puke Baidu目标
卫生工作要与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同步
既靠“技术突破”又靠“社会突破” 既靠“医学技术”又靠“政治行动”
而达到普及,其费用也是国家和社区依靠自力更 生和自觉精神能够负担得起的一种基本的卫生保 健形式。 HFA是目标,PHC是手段。
《阿拉木图宣言》将PHC的任务分为四个方面
四个方面
增进健康 预防疾病 合理治疗 康复服务
主要内容
第一节 疾病的预防策略
第二节 疾病监测
第三节 第四节 慢性病的预防措施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苏德隆教授 既治疗又灭螺
群体感染率和钉螺密 度急剧下降;
美国专家 治疗病人
感染率仅迟缓下降;
又发生不少新的血吸 虫病人; 钉螺感染率大大增加。
连续两年未查到被感 染的钉螺。
二、制定策略与措施的宏观思想
1. 医学模式的转变
生物医学模式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 以预防为导向的服务模式是符合现代医学模式 的最佳服务模式。
指国家和地方的常规报
告系统,如我国的法定传染 病报告系统。
常规报告
哨点监测
根据区域特点的不同,发生某病的危险 性不同而有意识地选择的,对高危人群进行 的定点、定时、定量的监测,这种监测系统 为哨点监测。
实际病例与监测病例
监测病例
在大规模的疾病监测中,要确定一个统一的、
可操作性强的临床诊断标准来观察疾病的动态 分布,这样确定的病例称为监测病例。
3. 流行病学的宏观思维
以群体水平分析为主 研究针对群体的宏观策略和措施
三、预防控制策略
1.全球卫生战略
“策略和目标”
1977年:第30届世界卫生大会通过了全球卫生战略。 Health for all by the year 2000 (HFA/2000)
21世纪人人享有卫生保健 (HFA/2100)
疾病预防与控制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公共卫生与热带医学学院流行病学系 地址:公卫学院二楼 电话:61648311 (o) 电邮:wm713@hotmail.com (吴敏)
我国公共卫生面临的形势
1. 传染病危害依然严重
① 占世界人口约75%的发展中国家,传染病仍然是 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HFA目标: 世界上所有人都达到社会经济两方面 都
享有健康的生活水平。
2. 初级卫生保健
primary health care (PHC)
1978年,WHO和UNICEF(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指出:PHC 是实现HFA的基本策略和基本途径。
---措施和手段 应用技术上适宜、学术上可靠而又为社会能
接受的方法,通过个人、家庭和社区的充分参与
传染病监测
国际监测传染病 WHO规定 5种
流感、疟疾、流行性斑疹伤寒、脊髓
灰质炎、回归热
我国 7种
上述5种,登革热、艾滋病
我国法定传染病监测 37种
非传染病监测
恶性肿瘤 心脑血管病 职业病 出生缺陷 营养监测 婴儿死亡率 健康教育情况 食品卫生
车祸
吸烟等
环境与水
医学气象监测
三、疾病监测的方法与技术 被动监测与主动监测
计算疾病频率指标时,静态人群采用平均
人口数作分母,动态人群采用人时数做分母。
四、疾病监测的步骤和内容
收 集
分 析
反 馈
利 用
1.信息资料的收集
发病报告、死亡登记资料 疾病流行及个案调查资料 病原和血清学监测资料 疾病在人、时、地的动态变化资料 社会学资料 人口学资料 气象学和生物学资料
疾病的预防策略
正确、合理
根据具体情况而制定的指导全局的工作方针。
措施 (measure) 切实、有效、可行
实现预期目标所需要采取的具体行动方法、步 骤和计划.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 围魏救赵 • 擒贼先擒王
一、为什么要修订疾病防制策略
1、社会发展、疾病谱改变和科学技术进步 的需要; 2、社会、经济和文化背景的不同广泛地影 响疾病传播和流行,疾病预防没有通用
6. 把伤害纳入疾病控制刻不容缓
伤害是一个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与传染病、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一起构成了危害人类健康的 三大疾病负担。 WHO估计,从1990~2020年,全世界由伤害 造成的死亡将会增加65%,达到840万。
WHO估计,全球伤害造成的死亡约500万人, 1500万人遗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800万人 终生残疾。
病名 痢疾 百日咳 伤寒 白喉 流脑 合计 查出病例数 报告数 漏报数 漏报率(%) 4497 380 14 2 27 4920 884 101 2 1 15 1003 3613 279 12 1 12 3917 80.34 73.42 85.71 50.00 44.44 79.61
常规报告与哨点监测
妇女
国内资料提示孕产期各种不良心理行为发生率超过 20%。
我国农村调查表明,23%接受绝育术的女性有轻、 中度以上的心身症状。
我国的女性自杀问题也是一个迫切有待解决的突出
问题,农村妇女的自杀率更是引起国际世界的关注。
老年人群
目前我国进入了老年型国家,并且老年人口还将继
续以每年3.2%的速度增长。
常规报告与哨点监测
实际病例与监测病例
直接指标与间接指标
静态人群与动态人群
被动监测与主动监测
被动监测
下级单位常规上报监测数据和
资料,而上级单位被动接收。 如常规法定传染病报告。
上级单位亲自调查收集或者要求下
级单位严格按照规定收集资料。
如传染病漏报调查、对艾滋病高危 人群的监测。
主动监测
安徽省1983~1984年5种细菌性 传染病居民漏报调查结果
一些曾经基本上销声匿迹的传染病如性传播疾病又卷土 重来;而结核病的患病率一直居高不下;
对抗生素耐药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日益增多;
未被有效控制的传染病,如鼠疫、霍乱、病毒性肝炎、 肾综合征出血热等急性传染病在我国的发病与流行状况 依然严峻;
新传染病不断出现
新的传染性疾病如艾滋病、军团菌病、莱姆病等陆续出 现,近期新的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爆发
2. 生物恐怖威胁
生物武器影响面积大,具 有传染性、危害时间长、 生产容易、成本低廉、难 以防护、便于进行突然袭 击。 核化生武器的战略威慑作 用没有变; 生物武器威胁在增大; 生物技术可改进生物战剂。 “9.11”后生物恐怖受到 全世界的广泛关注。
炭疽、鼠疫、天花、肉毒毒素
德国派遣特务用炭疽杆菌等秘密感染中立国家的家畜和饲 养动物,意图通过其出口途径感染同盟军队。
模式;
3、寻求更合理有效利用现有资源。

消灭天花
1958年 1967年
策略的重点放在提高人群的痘苗接种率上。 大规模种痘带来不良反应; 地方性流行国家的发病率仍持高不下; 天花传播并非想像的那么迅速,而且比较 缓慢;只有密切接触才容易感染
1977年
策略:痘苗接种+疾病监测+环形接种
“时效性、针对性”
1945年德国使用战术性生物武器污染被围攻的Bohemia西 北部一个大型水库(鼠疫、霍乱、斑疹伤寒、黄热病等)
日本在中国东北部设立四支生物 武器研制和生产部队(731、100、 1644、8604部队)(鼠疫、霍乱、 伤寒、炭疽)。
SARS、H7N9
M国制造的种族基因武器?
3. 心理或精神疾患(抑郁症、自杀)
高危人群的精神障碍患病情况
儿童及青少年
我国有17岁以下儿童和青少年3.4亿。 儿童、青少年行为问题的检出率为12.97%,在人际关
系、情绪稳定性和学习适应方面问题尤为突出。
焦虑不安、恐怖、神经衰弱和抑郁情绪等问题的大学 生占学生总数的16%以上。
因心理和行为问题导致的恶性事件亦屡有发生。
青少年吸烟、吸毒、酗酒、少女怀孕的发生率呈上升 趋势。儿童与青少年的网络成瘾问题也日趋严重。
第三节 疾病监测
一、疾病监测的定义 长期、连续、系统地收集疾病及其影 响因素的资料,经过分析将信息及时反馈,
以便采取干预措施并评价其效果。 又称流行病学监测,公共卫生监测。
预防和控制疾病的重要策略与措施
Health care system Reporting
Event
Surveillance centre
我国的不安全因素及食源性危害 微生物污染
作物和农畜产品的农、兽药残留超标
环境污染物和真菌毒素的污染
5. 老龄化问题
我国1999年进入年龄结构老
“未富先老”


龄化阶段; 目前60岁及其以上老年人口 已达1.44亿; 高龄老年人口快速增长、农 村老龄化加速; 对我国经济政治、社会、文 化发展带来深刻的影响。 用了不到20年的时间,完成 了从“成年型”向“老年型” 的过渡,走过了发达国家 40~150年走过的路
Data
Analysis, interpretation
Information
Action
Feedback, recommendations
公共卫生监测系统
疾病监测的目的
实施 如何执行措施? 评价干预措施
哪种措施有效?
确定危险因素
原因是什么?
监测 问题是什么? 问题 应对
二、疾病监测的种类 传染病监测 非传染病监测 其它卫生问题的监测
全球有三分之一的人感染了结核杆菌 每年有病例数为879万,死亡182万
多重耐药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一九九三年WHO宣布结核病全球爆发
1980-2003年全球6大区HIV感染情况
2004年世界卫生报告
中国累积报告的HIV感染者 按省份分布图
1985 — 2001.6
HIV感染者数 1-50 51-100 101-500 501-1000 1001-5000 >5000
② WHO报告,对人类危害最严重的48种疾病中, 40种是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点总发病人数的85%。
③ 20世纪70年代以后,由于各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 素的影响,全球传染病发病率大幅度上升,传 染病流行和爆发不断发生。
我国传染性疾病流行及防制情况
老传染病卷土重来
一些曾经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疾病如白喉、百日咳、破 伤风、麻疹、脊髓灰质炎等疾病得到了基本控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