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天气学第五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54年2月27日15时,最大风层(a)等风速线,(b)平均高度,(c)12小时后 的等风速线,(d)图是(a)和(c)图的槽以西最大风等风速线的空间—时间剖 面。这张图的绘法是根据每个时间的图,在穿过急流带中心而正交于急流轴的一 条线上填上各点的风,然后分析等风速线,稍加平滑。
图5.5 72小时期间一个对流层上部急流—锋系通过一中纬斜压波传播的 理想概略图。(a)急流—锋在中高纬气流间的汇合区中形成;(b) 急流—锋位于增辐波西北气流拐点中;(c)急流—锋位于强烈发展的 波槽槽底;(d)急流—锋位于阻尼波西南气流拐点处。粗实线是等高 线,粗虚线是等风速线,细虚线是等温线。
高等天气学系列讲座 单元二:中纬度天气系统
(2010年春季)
第五讲 高空急流的次级环 流及其与锋面系统的耦合
丁一汇 国家气候中心
高空急流与锋面及锋面的次级环流有密
切的关系,故人们常把高空急流和锋面(主 要是高空锋区)统称为急流—锋系,它们相 伴随的次级环流称急流—锋次级环流。高空 急流是对流层中上部重要的风系,过去对它 的讨论和研究已经很多。本节只重点讨论一 个问题,即与急流风速最大中心(或急流带) 相联系的垂直环流及其与天气的关系,另外 也简略地讨论与东亚高空急流有关的能量学 问题。
(c)同(b),但是对19日1200GMT
引起高空锋生和对流层顶(虚线)折叠的横向/ 垂直环流示意图(Danielsen,1968)
图5.5是一个高空急流-锋系移过一个天气尺度斜 压波时的概略图。这可代表一个短波槽移过长波槽的 天气型式。开始在一极槽和中纬度脊间有一汇合区, 这种气流汇合区一般可导致高空锋和急流的形成和加 强(图5.5a)。大约一天之后(图5.5b),急流和锋 在西南-东北倾斜的辐散槽后西北气流中移到了拐点 处。这时温度槽落后于气压槽四分之一波长,因而锋 面位于冷平流区。如果在发展的短波扰动附近,基本 纬向风随纬度出现西风不断增加,则高度场的倾斜意 味着有正压发展,而温度波和高度波的分离对斜压发 展最有利。
地转悖论(Geostrophic paradox)
在急流入口区,地转风场是汇合的,它使平均温 度场在急流中心处增密(图5.6)通过热成风关 系,使地转垂直切变增强。
图5.6 急流入口区汇合流场使南北温度梯度增加
同时,地转风把较低的地转动量从外区向内核区输送,这 使内核区的风速减小(尤其是上层平流作用为主的层次), 从而减小了该气柱中的地转风垂直切变。因此,完全相同 的地转风急流一方面增加内核区(中心区)垂直切变的量 值,另一方面通过负的地转动量平流减少地转风的垂直切 变(图5.7)。
气候平均1月份的急流所在高度(250hPa)上的纬向风速分布。等值线 间隔为15ms-1。粗线为零线,实线表示西风,虚线表现东风【数据来 源于NCEP-NCAR再分析资料,由Todd P.Mitchell提供】。
1998年11月10日12时风和位温的垂直剖面图。这个 剖面从内布拉斯加州北普拉提延伸到密西西比州杰 克逊。
图5.5b的流场结构反映了早期发展阶段非对称槽结 构的特征。在48小时后(图5.5c),急流锋系达到长波槽 底,且具有弯曲的取向。由于温度场和高度场间南北倾 斜和位相差的消失,而变成对称结构,这表明正压和斜 压发展停止。最后(图5.5d),急流和锋移到长波槽下游 西南气流中的拐点处,而长波槽具有汇合的结构,槽轴 的西南-东北向倾斜及温度波超前于高度波分别意味着 正压和斜压阻尼。这时波槽的非对称结构与图5.5b相反。 上面的过程清楚地说明了一个移动性急流-锋系与一缓 慢移动的斜压波相互作用的情况。
和东亚地区横交急
流轴剖面中的二维
流场(向量是无旋
分量与垂直运动之
合成)。Hale Waihona Puke Baidua)入
口区情况;(b)
出口区情况。实线


K
等线,单位:
Jkg-1s-1×10-4
急流中心四象限模式的三维环流示意图。只考虑汇合情况。 管状箭头:急流轴。两个曲线箭头:与急流相交的水平面 上的地转风。垂直虚线:正交于急流轴的垂直面上的Vg等 值线。流线代表横向/垂直环流(Carson,1993)
1998年11月10日00时风和 温度的垂直剖面图。 这个剖面从怀俄明州瑞尔顿到路易斯安那州 查尔斯湖
图5.1 200hPa 1月平均风速和风向(1966~1977年)。风 速的单位:ms-1。AA和BB为图5.2剖面的位置,分别代表 急流入口区和出口区
图5.2 1979年11月
20日00GMT日本
图5.7 地转动量平流使近急流中心处的风速减小(切变减小)
这就构成了一个悖论:一方面地转温度平流通过增 加平均温度梯度应使急流中心区热成风增加,另一方面, 地转动量平流应使中心区热成风减小。所以,地转风实 际上是破坏了热成风平衡,即使热成风平衡的两个分量 产生了相反的符号变化(平均温度梯度增加与风垂直切 变减小)。因为热成风是地转平衡的一种形式,因而可 以说地转风破坏了它自己!这就叫地转悖论。但实际观 测表明,中纬天气尺度急流总是近于地转平衡的,因而 可以推论,必需有另外的一部分气流在面对自身破坏趋 势下维持地转平衡,这部分气流是强迫的、非地转次级 环流。因为地转急流趋于产生热成风不平衡,所以强迫 的次级环流必须把急流带回到一种地转平衡状态。因而, 急流入口区附近的次级非地转环流其作用是:(1)减 少水平温度梯度;同时(2)增加垂直切变(图5.8), 因为要解决地转悖论,必须产生强迫的次级环流。
用地转动量近似可进一步讨论急流中心的垂直 运动分布,请参看书中P142-143内容。这是 Uccellini等人得到的。
5.4 5.4
Q1 Q1
x
(a)1979年2月19日0000GMT通过对流层上部锋区的剖面图。细实线:θ 线, 粗实线:位涡(10×10-6K mb-1S-1)。 (b)等风速线(虚实线)和流函数线(100=3.100×105m2S-1) (c)同(b),但是对19日1200GMT
图5.8 B(A)位于急流入口区右(左)侧,所激 发的次级环流即减少经向温度梯度,又增加垂直 切变(热成风)。低层东风增加,高层面风也增 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