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枝江市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省枝江市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38分)
1. (6分) (2016高三上·思南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佛教在两汉之际由印度传入的外来文化。
传来之初,人们对它了解甚浅。
汉末、三国时期,佛经已渐有翻译。
迨至东晋时期,则开始了大规模佛经传译的工作。
这时,东来传教的高僧日多,本土的出家僧众也激增,其间有不少的饱学大德,因此,佛教在社会上的影响迅速扩大。
东晋南北朝以来,随着佛教影响的扩大,随着本土人士对佛教教义的深入了解,佛教这一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之间的差异和矛盾就暴露出来了。
由于当时中国本土文化以儒、道为代表的格局已经形成,所以佛教与本土文化之间的矛盾冲突,也就表现为佛、道与佛、儒之间的矛盾冲突。
佛教与道教的矛盾冲突,有因教义上的不同而引起的斗争。
道教主张长生久视、肉体成仙,而佛教则宣扬诸行无常、涅槃寂灭,这样两种根本相反的解脱观,自然是会发生冲突的。
但佛道两教之间的冲突,更多的却是发生在争夺社会地位上。
从南北朝至五代,先后发生过四次较大规模的灭佛运动。
其中前两次的灭佛运动,即北魏太武帝太平真君七年和北周武帝建德二年那两次,则又是与道教的争夺统治者的崇信,确立其社会的正统地位直接有关。
唐武宗会昌五年的那次灭佛运动,其中也有道教人士参与劝谏。
只有五代后周世宗的废佛运动,未见有道教的掺入。
佛教与儒家的冲突,最直接的是佛教的出世主义、出家制度明显有违于儒家提倡的伦理纲常等礼教。
所以两家斗争的焦点,也就主要集中在佛教的出世出家是否违背了中国传统的孝道和忠道。
在这一斗争中,坚持儒家立场者,激烈抨击佛教的出家制度教人剃须发、不娶妻、不敬养父母等,完全违背了孝道;而出世主义的不理民生、不事王事、不敬王者等,又完全违背了忠道。
因而极贬佛教为夷教胡俗,必欲消灭之而后快。
站在佛教立场者,为求得在中国的生存,则竭力采取调和态度,辩明其不违中国礼俗之根本。
当时佛教与儒、道的斗争主要集中在神的存灭、因果报应等问题上。
成佛是佛教徒的最高理想,对此问题,当时的中国佛教徒提出了一种“神明成佛”的理论。
当时的儒、道学者则针锋相对地提出了“形神相即”、“形质神用”、“形死神灭”等观点。
又,佛教讲因果报应,强调自己种下的因,自己承受其果报。
而在中国传统观念中,则盛行着“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周易》)的教训。
即祖先积善或积不善,由子孙去承受福或祸,而主要不是本人去承受。
在佛教与儒、道发生矛盾冲突的同时,更值得注意的是佛教与儒、道之间的相互渗透和融合。
佛教传入之初,
为使中国人理解这一外来宗教的思想,借用了大量的儒、道所用的传统名词、概念来比附译释佛教的一些名词、概念。
然而,由于佛教传入初期,人们对其了解不深,这种名词、概念的借用,也就给一般人带来了不少的误解。
而这种误解,也就使儒、道的思想渗入了佛教之中。
在中国儒、道思想的影响下,原印度佛教的许多特性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至隋唐时期,佛教完成了形式和理论上的自我调整,取得了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协调,形成了一批富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宗派。
佛教终于在中国扎根,开花,结果。
佛教的影响也不断地深入到了人们的日常衣食、语言、思想、文学、艺术、建筑,乃至医学、天文等各个方面。
至此,佛教文化已成为整个中国文化中可以与儒、道鼎足而立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节选自楼宇烈的《中国文化中的儒释道》,有删改)
(1)
下列有关佛教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佛教不是中国本土产生的传统文化,是在两汉之际由印度传入的外来文化。
B . 佛教传来之初,人们并不了解这一外来文化。
随着佛经的翻译,人们才开始深入了解佛教教义。
C . 东晋时期,外来传教的高僧、本土的僧众日渐增多,还出现了许多饱学大德,佛教在中国的影响扩大。
D . 佛教与本土文化之间的矛盾冲突,主要是与儒、道教之间的矛盾冲突。
(2)
下列有关佛教与儒、道之间矛盾冲突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 佛教与道教的矛盾冲突,主要是因教义上的不同而引起的斗争,也有争夺统治者的崇信,确立其社会的正统地位的斗争。
B . 坚持儒家立场者,认为佛教完全违背了孝道、忠道。
站在佛教立场者,则运用极端手段竭力辩明其并未违背中国的伦理纲常。
C . 在理论方面,佛教与儒、道的矛盾冲突,主要集中在神的存灭、因果报应两个问题上。
关于神的存灭,其观点是相对的;关于因果报应,其观点是相同的。
D . 佛教作为外来文化与本土产生的儒、道之间有矛盾冲突,在矛盾冲突中又达到与儒、道的相互吸收和融合。
(3)
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 借用儒、道所用的名词、概念来比附译释佛教的一些名词、概念,带来了不少的误解。
而这种误解,也就使儒、道的思想主动地融合到佛教之中。
B . 佛教文化对中国传统的儒、道思想也发生了深刻的影响,促使它们在形式和理论上自我调整和发展更新,形成中国特色的宗派。
C .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至隋唐时期,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了以儒家为主体、儒释道三家共存、互融互补的局面。
D . 佛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所以,撇开佛教是无法理解中国文化的多彩丰富,更是无法全面深刻把握中国文化的真正精神的。
2. (20分) (2016高一下·淮安期末)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小题。
断指王
孙方友
余同吾,年幼丧父,投奔陈州东戴集王五魁的梆子戏班学艺。
师傅视其品貌、气质、声腔诸条件,令攻小生。
同吾倾听师训,刻苦习练,进步甚快,文唱武打皆拔萃于同辈,初演《提寇》、《困禅宇》等剧目即崭露头角。
青春期变声后,改习豫东调,专攻红脸,搭于宁陵张家戏班。
彼从艺间,承名伶“红脸王”的艺术熏陶,造诣日趋升华,常和红脸王之子青脸王同台献艺,以擅演《收卢俊义》一剧而名震艺坛。
青脸王叫张穹,小同吾三岁,彼此兄弟相称,技艺各有千秋,相互媲美。
又因兄长甘为小弟当“垫脚石”——做武打下手,被伶界传为佳话。
在《收卢俊义》剧中,张穹饰卢俊义手持铛镰,同吾饰张顺手持柳椽,二人对打“铛镰削柳椽”的套路,配合默契,得心应手。
每当演到对打的高潮时,只见张顺手持柳椽,频频向卢俊义发起进攻,动作迅猛凶狠。
而卢俊义手持铛镰连连阻挡,反把对方的柳椽节节削断,动作惊险异常。
尤其是当那根六七尺长的柳椽被削得只剩二尺多长时,张顺变为被动防御,这时只见卢俊义突然高举铛镰,直向张顺的头颅后部削来,张顺不得已,只好猛然低头,并且单腿跪地,急速来个“苏秦背剑”,将柳椽绕到背后伸出头顶一尺多长进行阻挡防护。
此刻,只听“咔嚓”一声爆响,卢俊义的铛镰紧挨着张顺的后脑勺把柳椽削下一截儿,使观众咋舌不迭。
观众还没回过神来,只听“咔嚓”、“咔嚓”两声响,又连连削下两截儿来——每每演出,必赢得观众阵阵喝彩,掌声雷动。
在《收卢俊义》剧中饰演卢俊义妻子的女子叫红女,也是戏班儿里的台柱子。
红女十一岁唱红,是青脸王张穹的小师妹。
她长相端庄,性格温柔,张穹很喜欢她。
开初,她也喜欢张穹,不料自从余同吾来到张家班后,红女见其一表人才,为人善良,演艺高超,不禁起了爱慕之情,开始对师兄张穹疏远了。
这些细微的变化不但青脸王看得出,余同吾自然也看得出。
红女是女台柱子,一般开她的戏多由她担当主演,而自从余同吾来后,她竟甘愿屈尊在剧中饰演卢俊义的妻子。
一台戏有三个台柱子,真可谓珠联璧合,相映增辉。
可是,随着红女对同吾感情的日益加深,她竟越发对张穹冷淡起来。
每每看到红女与同吾在一起,张穹就变成了名副其实的“青脸王”,双目里充满了妒火。
因为他的父亲是班主,二人又是师兄妹,在余同吾未来之前,人人皆知红女要嫁给他。
现在余同吾来了,红女一下将爱心转移了,张穹觉得面子上过不去。
有几次在对打“铛镰削柳椽”时,他就恨不得将余同吾“削”了。
余同吾呢,自然也看出了青脸王所想,便主动疏远红女。
怎奈红女爱得发狂,处处找机会接触余同吾,并用眼神暗送秋波。
余同吾进退两难,越发感到自己的危险性。
一天夜里,他偷偷离开了张家戏班。
可令余同吾做梦也想不到的是,红女竟悄悄地在后边跟着他。
等走到一片小树林时,红女喊住了余同吾。
余同吾深感吃惊,问:“你怎么跟来了?”红女盯着余同吾说:“我喜欢你,为什么不能跟着你?”同吾劝她说:“快回去!你我都走了,班子里一下少了两个台柱子,会塌台的!”不想红女却固执地说:“我不管,我只跟你走!”听红女如此一说,余同吾算是没了法子,万般无奈,只好带她走。
不料刚出小树林,就被张穹带人追了上来。
因为余同吾是半路入的张家班,青脸王就说他是别的戏班的卧底,专来“掏”红女的。
旧世道有“掏”台柱子一说,抓住了要严惩的。
众人围住了余同吾,准备打断他的一条腿,让他永远别想登台。
红女上前护住了余同吾,对张穹说这一切全是她的主意,不怪余同吾。
见红女如此袒护余同吾,青脸王更是妒火中烧,顺手取出一把铛镰和一根柳椽说:“既然师妹这么说,我权当是真的。
这样吧,我可以放你,但你要与我再演一回‘铛镰削柳椽’!”红女一看青脸王不安好心,急忙夺过柳椽说:“来,我替他与你演一回!”见红女如此爱自己,余同吾感动了,对青脸王说:“好吧,我答应你。
”说完,上前夺过红女手中的柳椽,对张穹说:“开始吧!”张穹见余同吾不惧,叫了一声“有种”,便打将过来。
有人念着锣鼓点儿,二人你来我往,随着余同吾手中的柳椽被连连削断到只剩二尺见长,他开始被动防御。
青脸王突然高举铛镰直向余同吾的头颅削去,余同吾仍像戏中一样单腿跪地急速来个“苏秦背剑”,将柳椽绕到背后伸出一尺见长进行阻挡。
此时,只听连连“咔嚓”三声爆响,众人禁不住倒吸凉气。
红女更是惊叫不止,面色都白了,心想此次青脸王定不会放过余同吾,禁不住上前去护同吾。
不料走近一看,余同吾仍是安然无恙。
再看青脸王时,仍像是沉浸在戏中。
余同吾醒悟过来,一把拉住青脸王的手说:“兄弟,你为什么不下手?哥哥是有心送你一条胳膊呀!”青脸王望了余同吾一眼,颓丧地说:“戏演到佳境,哪还有害人之
心!”余同吾一听此言,禁不住肃然起敬,双膝跪地,对张穹说:“兄弟,是哥对不住你!与你相比,哥不配当艺人!”言毕,夺过青脸王手中的铛镰,“嚓”的一声,削去了左手四个手指……
从此,余同吾被伶界称为“断指王。
”
(1)
“戏演到佳境,哪还有害人之心!”请给合全文简要分析这句话的作用。
(2)
请简要分析画线部分的艺术特色。
(3)
小说详尽描写了余同吾由一个乞儿之子成长为伶界“断指王”的传奇人生。
请结合其学艺经历简要分析其人物形象。
(4)
小说中主人公为断指王,但作者却用了较多笔墨刻画了青脸王,请结合全文分析这样安排的作用。
3. (12分) (2017高二下·南阳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一位有远见的大科学家
刘力源
治学的竺可桢有着宽阔的视野,尤其是他的远见是为许多领域内学者所称道的。
近几年雾霾天气多发,人们知道了PM10、PM2.5的存在,在竺可桢1936年的日记里虽没有这样精确的专用名词,却有关于空气中尘埃数增加造成污染的记录:“作近三年来南京之微尘数,知各月均有增加,1935年倍于1934年,而1934年又倍于1933年。
但此项增加只限于空气最下一层。
”
让学者王作跃佩服的是竺可桢的国际视野。
“竺可桢在上世纪50年代就提出要研究南北极,他早就意识到全球气候是一个整体,中国的气候会受到全球气候、尤其是两极气候的影响,这种观点在当时即使放在全球范围内也是比较新的。
”王作跃说。
当时大部分科学家都专注于自己的领域,或者更注重国内的发展,竺可桢的眼光则非常开阔。
“这也是为什么1952年周恩来总理刚开始考虑原子弹研制问题,就派人去问他的意见的重要原因。
竺可桢
当时就讲得非常有道理,他的建议后来也被原子弹工程印证是很有远见的”,王作跃说。
另一个让王作跃印象深刻的是,竺可桢一直以来强调基础科学要和应用科学并重:“在科技政策里,他一直强调基础科学与基础研究的重要性,这在中国20世纪强调应用科学而忽视基础科学的情况下是难能可贵的,他一直清醒地认识到基础科学对中国的长远发展是很重要的,这在他不同历史时期的日记里都很明显。
”
许多人初识竺可桢的学术思想,是从初中课本的那篇《向沙漠进军》开始。
“这篇文章着眼于一个国家的长远发展。
他是大师,就是有这种视野、这种气派,也有这个能耐。
”学者何亚平说。
留美回国后,竺可桢非常重视搞清楚中国的“家底”,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有些什么资源,各地的气象气候条件如何,动植物在哪些地方适合种养……解放前这些资料基本上是空白的。
“建国后,竺老就倡导建立了自然资源考察委员会,组织了几次大规模的摸底普查。
他的目标很清楚,搞清资源不仅可以实事求是地进行研究,更重要的是为了可持续地发展,竺老实际上是中国关于可持续发展最早的倡导者和践行者。
”
这些为学者们频频竖起拇指的专业眼光,都源于竺可桢的一生勤学和认真的态度。
何亚平说,看竺老的日记就能发现,只要有空闲,他多数时间都是在看书。
“我印象里,他的读书笔记在日记里占了近三分之一的比重,他读书读得非常细,会做摘录,甚至发议论,同意也好,值得商榷也罢,他会表达他的独立思考,绝不迷信他人的东西,即使是专家权威的东西。
还有一点,因为与他研究气象、物候的专业兴趣有关,他无论到哪都会去找当地的地方志,对各地的历史人文风俗都有比较详细的了解,积累.了非常丰厚的第一手材料”,竺可桢身上的这些特质让何亚平由衷佩服。
“事实上,在抗战时期担任浙大校长,竺可桢并没有多少时间做科研,但他硬是挤出时间写出了《二十八宿起源之时代与地点》,最终结束了国际上的一个长期的争论。
到了80多岁,他又写出《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迄今为止,尽管计算机这么发达,运算速度这么高,把历史资料经过整编后概括出来的世界五千年气候变迁的大趋势还是竺老当时概括的那个方向。
这让外国人都赞叹不已。
”
即使“文革”中赋闲在家,竺可桢也没有真正赋闲。
“他从未停止对科学院及各学科、各有关研究所科研工作特别是理论及前沿工作的思考。
”学者李玉海说。
为了及时掌握国际上最新的科学技术发展动向,年迈的竺可桢经常独自一人乘公共汽车前往情报所,查阅国外文献,真正是活到老,学到老,研究到老,这是一般老年人难以做到的。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及写法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竺可桢早年就关注大气污染问题,他1936年的日记里就有南京空气污染的详细记录,反映了南京从1933年到1935年三年来空气污染日益严重的现象。
B . 竺可桢的《向沙漠进军》之所以被选为初中语文教材,是因为这篇文章反映了作者的学术思想,具有大师
级的视野和气派,有助于学生了解作者,培养科学精神。
C . 竺可桢具有经常写日记的良好习惯,他的日记里记录了很多有关学习、研究的内容,其中的读书笔记在他的日记里占有很大的比重。
D . 这篇文章在写法上与一般传记有所不同,一是没有严格按传主的生活工作经历叙写,
(2)竺可桢的国际视野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3)竺可桢在治学方面表现出哪些可贵的精神?请结合文本具体说明。
二、古代诗文阅读 (共3题;共29分)
4. (11分) (2019高三上·吕梁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裴垍,字弘中,河东闻喜人。
弱冠举进士。
贞元中,对策第一,授美原县尉。
拜监察御史,转殿中侍御史、尚书礼部考功二员外郎。
时吏部侍郎郑珣瑜请垍考词判,垍守正不受请托,考核皆务才实。
元和初,召入翰林为学士。
李吉甫自翰林承旨拜平章事,诏将下之夕,谓垍曰:“宰相之职,宜选擢贤俊,今则懵然莫知能否。
卿多精鉴,今之才杰,为我言之。
”垍取笔疏其名氏,得三十余人;数月之内,选用略尽,当时翕然称吉甫有得人之称。
元和年秋,李吉甫出镇淮南,遂以垍代为同平章事。
明年,加监修国史。
垍奏:“登朝官五品已上为学士,六品已下为直学士;自非登朝官不问品秩并为校理其余名目一切勒停史馆请登朝官入馆者并为修撰非登朝官并为直史馆仍永为常式”皆从之。
元和五年,中风病。
宪宗甚嗟惜。
明年,卒,废朝,赙礼有加,赠太子少傅。
初,垍在翰林承旨,属宪宗初平吴、蜀,励精思理,机密之务,一以关垍。
垍小心敬慎,甚称中旨。
及作相之后,恳请齐整法度,考课吏理,皆蒙垂意听纳。
垍骤居相位,而器局峻整,虽大僚前辈造请,不敢干以私。
谏官言时政得失,旧事,操权者多不悦其举职。
垍在中书,有独孤郁、李正辞、严休复自拾遗转补阙,及参谢之际,垍廷语之曰:“独孤与李孜孜献纳,严补阙官业,或异于斯。
”休复悚恧而退。
垍在翰林,举李绛、崔群同掌密命;及在相位,用韦贯之、裴度知制诰,擢李夷简为御史中丞,其后继踵入相,咸著名迹。
其余量材赋职,皆叶①人望,选任之精,前后莫及。
议者谓垍作相,知无不为,于时朝无幸人,百度浸理;而遘疾休谢,公论惜之。
(选自《旧唐书•裴垍传》,有删改)
【注释】①叶:读 xi佴,意为“和洽、合”。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自非登朝官/不问品秩 /并为校理其余/名目一切勒停/史馆请登朝官/入馆者并为修撰/非登朝官/ 并为直史馆/仍永为常式/
B . 自非登朝官/不问品秩/并为校理/其余名目一切勒停/史馆请登朝官入馆者/并为修撰/非登朝官/并为直史馆/仍永为常式/
C . 自非登朝官/不问品秩/并为校理/其余名目一切勒停/史馆请登朝官/入馆者并为修撰/非登朝官/并为直史馆/仍永为常式/
D . 自非登朝官/不问品秩/并为校理其余/名目一切勒停/史馆请登朝官入馆者/并为修撰/非登朝官/并为直史馆/仍永为常式 /
(2)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河东,古地区名,黄河自北向南流经山西省的西南境,因在黄河以东,故古称河东。
B . 对策,古代考试取士,把问题写在简策上,让应试者对答皇帝有关政治经济的策问。
C . 宪宗是皇帝庙号。
古代皇帝死后,在太庙里立室奉祀,都被追尊为某宗,称为庙号。
D . 谏官,古代掌管朝政缺失、对君主的过失直言规劝的官,如唐朝的左拾遗、宋代的谏议大夫等官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裴垍品行正直,行事坚守原则。
他入朝任职后,吏部侍郎郑珣瑜请他考核词判,他不接受人们的请托,在考核时力求发现真正的人才。
B . 裴垍慧眼识人,举荐优秀人才。
他向李吉甫推荐的三十余人,大都得到了任用;他举荐的裴度、李夷简等人,后来相继担任了宰相,而且有很好的名声。
C . 裴垍德才兼备,颇受宪宗信任。
他做翰林承旨时,做事很合皇帝心意;做了宰相之后,他提出的整顿吏治、考核官吏政绩的建议都得到了皇帝的认可,并得以施行。
D . 裴垍特立独行,为官卓然出众。
一般掌权者不喜欢提升谏官的官职,裴垍却截然相反,他赞美孜孜进谏的人,而对从不进谏者则予以批评。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属宪宗初平吴、蜀,励精思理,机密之务,一以关垍。
②恳请齐整法度,考课吏理,皆蒙垂意听纳。
5. (8分) (2017高三上·枣庄期末)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辛弃疾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
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注】本词约作于宋孝宗淳熙元年,作者时在建康(今南京)江东安抚司参议任上。
(1)下列对这首词作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 开篇破题,写中秋圆月皎洁似金波,升高后逐渐变得像重新磨过的铜镜般明亮。
B . 词人举杯赏月,由月亮联想到月中仙女,作者向嫦娥劝酒提问,浪漫而有意趣。
C . 下片中作者想乘风直上长空,俯看壮丽山河,内心充满了激昂乐观的豪情壮志。
D . 结句展现了作者奇特的想象:要飞奔月宫,砍去婆娑的桂树,让清光洒满人间。
E . 作为豪放派词人,作者在本词中运用象征等手法托物言志,浪漫主义风格明显。
(2)作者在这首词中寄寓了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
6. (10分) (2018高二上·大理月考)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亡羊补牢,犹为未晚”意在告诫人们要决绝过去,放眼未来。
《归去来兮辞》中也有相似句子:________,________。
(《归去来兮辞》)
(2)描写水天相接,浑然天成的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这两句将滕王阁景物描写推向高潮,被人们视为千古绝唱。
(《滕王阁序》)
(3)《逍遥游》中用朝菌、蟪蛄、冥灵和大椿的例子为了论证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
(《逍遥游》)(4)列子对荣华富贵的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
(《逍遥游》)
(5)李密从小就是个孤儿,生下来六个月“________”,四岁的时候又“________”,他是祖母一手带大的,因此与祖母感情深厚。
(《陈情表》)
三、语言文字运用 (共3题;共16分)
7. (6分)(2018·全国Ⅱ卷)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戏曲既需传承也需创新,这是业内的基本共识。
然而,近年来由于一些创新尝试未收到理想效果,有人就讲创新和继承对立开来,认为戏曲不必创新。
尤其是昆曲等戏曲艺术进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后,创新在某些人那里几乎成了贬义词。
(____________)
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戏曲艺术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
如果一直固守原有形态,只强调复制和模仿,戏曲恐怕早在数百年前就____________了。
突破前人、大胆创新,这是各个时代取得伟大成就的艺术家的共性,诚如某戏刷评论家所言,没有一位____________的京剧名伶是靠模仿或重复而成就自己的。
京剧大师梅兰芳,以坚定的信念和博大的胸怀为京剧改革作出巨大贡献。
他眼界开阔,________,除唱腔、表演技巧之外,还从化妆、灯光、服装、舞蹈、剧目创作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可谓“剧剧有创新,剧剧有新腔”。
尚小云、荀慧生,于连泉等人,也是因为具有超越前人的理想和切实的努力,不满足于停留在雷池之内_________,才能够在强大的保守情堵的笼罩下突破藩篱,从而成为新流派的创始人。
当然,戏曲的创新必须以传承为基础,是传承中的创新,而不是眼花缭乱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才能探索出一条能够被大多数观众接受的创新之路来。
(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横线上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当代戏曲的发展,被创新精神的缺失所制约
B . 当代戏曲的发展,因创新精神的缺失而被制约
C . 创新精神的缺失,制约了当代戏曲的发展
D . 创新精神的缺失,对当代戏曲发展起了制约作用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 寿终正寝名噪一时兼容并蓄照猫画虎
B . 无疾而终名垂青史兼容并蓄按图索骥
C . 寿终正寝名垂青史博采众长照猫画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