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名词解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名词解释)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五版)
一、名词解释
1、世界观:又称宇宙观,指人们对于生活其中
的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根本的观点、根
本看法。
2、哲学: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即世界观
的系统化、理论化。哲学的研究对象是有关
整个世界的最普遍、最一般的规律和问题。
它研究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
题。
2)、哲学:就是以总结知识成果的形式去表现人们的利益、愿望和要求,以抽象的概念运动
形式,透过一定的认识内容体现出特定的社
会关系、阶级关系。哲学具有二重性:既是
一种知识体系,又是一种意识形态;追求的
既是真理,又是某种信念。
3、哲学基本问题:哲学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
(存在和思维)的关系问题。这个问题包括两
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物质和意识哪个是第
一性的,哪个是第二性的?第二,意识与物
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认识现
实世界的问题?
表现或附属品,因而是第二性的。他们以不同的形式都主张精神第一性,物质不过是精神的产物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这种观点实际上是把人的思维或一般概念加以绝对化的结果,如果把它们进一步偶像化、神化,就会陷入神秘主义的创世说和宗教信仰主义。
10、神学历史观:指对社会历史进行了神化,认
为“上帝”是主宰国家兴亡、民族兴衰的力量,否定社会的客观性,也否定了人的主体性,对社会的本质作神学目的论歪曲的社会历史观。
11、唯心主义历史观:把社会精神化了,认为社
会本质上是人的意志、意识活动的产物。
唯心主义历史观看到了社会是有目的、有意志的人进行的活动这一特殊性,但它们夸大了这一特殊性,认为人的意志、意识决定社会的发展。
12、自然主义历史观:指把社会的本质归结为自
然条件,归结为社会所处的地理环境。没有看到自然条件既不能决定社会的本质,也不能成为决定社会制度及其变更的原因。13、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
主义,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无产阶级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14、一元论与二元论:对世界本原问题的不同回
答而形成的哲学派别。认为世界本原是一个的是一元论哲学,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是一元论哲学。认为世界有物质和意识两个独立自存的本原的是二元论哲学。
15、可知论与不可知论: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
方面的不同回答而形成的哲学派别。凡认为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的哲学派别都属于可知论哲学,认为思维和存在没有同一性的哲学是不可知论哲学。
16、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
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17、运动:是标志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和过程
的变化的哲学范畴,具有最大的广泛性和普遍性。
18、时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之一,是
物质运动的持续性和顺序性。
19、空间: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指事物的体
积、形态、位置、距离和排列次序等。空间
的特点是三维性,即任何物体都有长、宽、高三个方向。
20、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是人脑的
机能和属性是社会的产物,是人脑对客观外
界的能动反映。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
是主观的。意识是第二性的,是由物质派生
的,但意识对物质又具有能动作用。
21、人工智能:又称机器思维,本质上是对人的
思维的模拟。
22、唯物主义一元论:凡是把世界万物的本原归
于物质的,都是唯物主义一元论
23、唯心主义一元论:以不同形式把世界的本质
归结为精神、意识的,是唯心主义一元论。
24、实事求是:本义是指严谨好学、务求真
谛的一种认真的治学态度。毛泽东对之作出
马克思主义解释,并用之来概括辩证唯物主
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即“实事”
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
观事物的内部联系、规律,“求”就是去研
究。
25、主观能动性:又称自觉能动性,人们认识世
界和改造世界中有目的、有计划、积极主动
的活动能力。主观能动性是人类特有的行为
特征。
26、实践:是指人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
活动对实践本质的这一理解和规定,包含了
两层相互联系的含义:第一层含义,指实践
是只为人所特有的对象性活动。第二层含
义,是指实践具有物质的、客观的、感性的
性质和形式。
27、主体: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
28、客体: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29、主体的对象化:就是主体通过对象性活动向
客体的渗透和转化,即主体客体化。
30、客体非对象化:指客体从客观对象的存在形
式转化为主体生命结构的因素或主体本质
力量的因素,客体失去对象化的形式,变成
主体的一部分。
31、主观世界:指人的意识、观念世界,是人的
头脑反映和把握物质世界的精神活动以及
心理活动的总和。它既包括意识活动的过
程,又包括意识活动过程所创造的观念,即
意识活动的成果。这些意识、观念一起形成
了一个由物质世界所派生的主观世界。主观
世界不仅起于主体的心意以内,而且表现为
主体的心意状态。人的欲求、愿望、情感、
意志、目的、观念、信念、思维等等,那是
主观世界的不同存在形式和表现。从总体上
看,主观世界是知、情、意的统一体。32、客观世界:指“物质的、可以感知的世界”,
是人的意识活动之外的一切物质运动的总
和。从内容上看,它包括两个部分,即自然
存在和人的社会存在。前者不依赖人的活动
而独立存在,后者行成于人的实践活动之中
但又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二者的共同之处
就在于,它们都是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物质存
在,而非意识、观念的存在或集合休。自然
存在和人的社会存在的统一构成“外部世
界”或“物质的世界”、即客观世界。
33、自在世界:人产生前的自然界和人类实践活
动尚未深入到的自然界。
34、人化自然:就是指被人的实践改造过并订上
了人的目的和意志烙印的自然。
35、人类世界:又称属人世界,它是指在人类实
践基础上形成的“人化自然”和人类社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