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做人的36张底牌_第十八张底牌 宁缺毋滥——学会选择,学会放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孟子说: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人之一生,需要我们放下的东西很多。如果不是我们应该拥有的,就理应抛弃掉。几十年的人生旅途,有所得必然有所失,只有放下,才能拥有成熟,才会活得更加充实、坦然和轻松。

做人不要患得患失

人生的许多烦恼都源于得与失的矛盾,从人的整体生活而言,得与失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将其视为同一件事情。我们不妨动脑子认真想一想,在生活中有什么事情纯粹是利,有什么东西全然是弊,显然没有。所以,凡是心胸开阔的人都知道,天下之事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患得患失是做人的大忌。

“患得患失”是人类的一种通病:当没有得到的时候,害怕自己得不到;而当得到以后,又担心失去。患得患失是人生的精神枷锁,是附着在人身上的阴影,是浮躁的表现,请看下面的故事。

古代神话中的后羿,练就了_一身百步穿杨的好本领,几乎从来没有失手过,人们争相传颂他高超的技艺,对他十分敬佩。

夏王也听说了这位神射手的本领就把后羿召八宫中,要求后羿单独给自己表演一番,好尽情领略—下他那炉火纯青的射技。后羿被带到后花园的一处开阔地带,夏王命人拿出了一个兽皮箭靶,用手指着对后羿说:“今天请你来,是想让你展示一下精湛的技艺。为了使这次表演不沉闷乏味,我来给你定个奖罚规矩:如果你射中的话,我奖给你黄金万两;如果射不中,那么就削减你五百户的封地。”

后羿听了夏王的话,一言不发,面色变得紧张起来。然后,取出一支箭搭在弓上瞄准。一想到,这支箭发出之后可能发生的结果,一向镇定的后羿呼吸变得急促起来,手也微微颤抖,瞄了多次都没有发出去。最后,后羿下定决心,松开了弦,箭钉子离靶心几寸远的地方。后羿再次开弓搭箭,精神却再也无法集中,箭射得更加离谱。

夏王在失望的同时心中顿生疑惑,便问手下说:“这个神射手不是平时百发百中吗?今天怎么会大失水准呢?”

手下解释说:“后羿平时射箭,本着一颗平常心,水平自然发挥得正常,可是今天他射出的成绩直接关系到自己的切身利益,这让他怎能静下心来施展技术呢?”

生活中往往有这样一些人,做什么事情都要反复考虑,做完之后又放心不下,并且极其重视个人的得失,心绪不得安宁,生活中也就无法体会到轻松和愉快。我们不妨从战国时期的孟子身上学到一些技巧。

战国时代,孟子名气很大,府上经常宾客盈门,其中大多是慕名而来求学问道的。这一一天,接连来了两位神秘人物,一位是齐玉:的使者,一位是薛国的使者。齐王的使者给孟子带来黄金100两,说是齐王所赠的一点见面礼,孟子见其没有下文,坚决拒绝齐王的馈赠,使者只好走了。薛国的使者给孟子带来了50两金子,说是薛王的一点心意,感谢孟先生在薛国发生兵难的时候帮了大忙,孟子吩咐手下人把金子收下了。

左右的人看到孟子截然不同的做法后都十分不解,就问孟先生:“齐王送你那么多的金子,你不肯收;薛国才送了齐国的一半,你却接受了。这是为什么呢?”

孟子回答说:“在薛国的时候,我为他们出谋设防,平息了一场战争,算是个有功之人,受到物质奖励是理所当然的;而齐王无缘无故给我那么多黄金,是有心收买我,君子是不可以用金钱收买的,我怎么能收受他们的贿赂呢?”左右的人听了,都十分佩服孟子的高明见解和高尚操守。

得和失是相辅相成的,任何事情都会有正反两个方面,也就是说凡事都在得和失之间同时存在。在你认为得到的同时,其实在另外—方面可能会有一些东西已经失去了,而在失去的同时也可能会有一些你意想不到的收获。

在人生的旅途中,一个人如果总是把自己所遇到的每件东西都背上,身上负重,这样就会感觉到很累,只有携带越少才会越超脱,一个人越是清心寡欲,精神就越自由。

做人不要斤斤计较

《礼记》上说:“君子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所以,朋友之间、恋人之间、夫妻之间不要为“谁付出的多,谁付出的少”而斤斤计较,如果处理不好,可能彼此之间的交流、沟通会产生障碍。争吵会伤害彼此感情,即使你觉得自己在情在理,也要尽量避免,这时才能体现出你胸怀大度、富有智谋的一面。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或听到他人的争吵,有时甚至拳脚相向,最后两败俱伤。通常情况下,如果两个人相差太多的话,弱的—方绝对不会先动手,而解决矛盾的也多是那些弱者。其实,这也是个与人交往的误区,不要以为他人软弱就可以欺辱,万事都不是绝对的。如果真的是到了不得不吵的地步,这时候,也应当理智一点,只要把事情局限在就事论事上,事后关系还有希望得到调整,如果过于偏激、急躁,彼此就无法和好了。不管怎么说,能避免恶化的事尽量不让它发生,能大事化小的尽量不让它扩大。避免争吵是有方法的,下面有几点值得注意:

一、任何争端都事出有因,不能借{题发挥,更不能带有报复性的夸张、夸大,故意制造事端。

二、不要触及他人敏感的地方。比如,有人是秃顶,就很有可能介意别人在他面前说什么“光”、“亮”、“秃”之类的话,如果你硬要去揭他人疮疤的话,他人也会借你的缺点或敏感的地方进行回击。三、不要有意或无意间透露你对他人的偏见。四、尽量不要因为争端而与他人发生肢体冲突,除非是出于自卫,否则绝对是再疯狂也没有好结果的举动。

但是,如果矛盾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办呢?下面的几条建议你不妨尝试一下。一、寻找原因,解决矛盾假如你和朋友所争辩的是一个无伤大雅的话题,那么这件事很快就会过去。也许双方在某件事上的观点和看法不统一,其实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只要彼此都静下心来,都能够听听对方的说法,争吵也就可以避免的。

双方争吵最多的情况是:不是任伺人的错,或者是两个人都错,或者是双方都不清楚真正错的是谁。这时不去做深的追究,就不会找到解决矛盾的最好方法。二、寻找时机,言归于好有很多人,在吵架之后火气平息,总会心存担心,即使想言归于好,也怕遭到对方的拒绝,

与其这样倒不如互不往来。这是一个极端的错误。但也不能装做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过,要用真诚、积极的态度赢得对方的信任。三、事后反思,宽容对待经过争吵之后,不能毫不在意,而应该多想想,要尽量宽容对方。如果是自己的错,那事后就要找个机会向他认错,这是解决争端和矛盾的最主要的也是最佳途径,绝不能事后不理不睬,除非你对这个朋友已经毫不在意了。

在发生突发事件的情况下,一个人的胸怀和智谋显得尤为重要。宽大的胸怀可以避免矛盾和争吵,而睿智的谋略则可以轻松地化解矛盾和问题。这才是一个智者应该努力做到的。

做人要拿得起放得下

歌德说:“一个人不能永远做一个英雄,但一个人能够永远做一个人。”这里“做一个英雄”,指的是“拿得起”时的状态;而“做一个人”,指的是“放得下”时的状态。我们来看一个故事。

一人拿着两只花瓶来拜见三祖寺的法师。法师对他说:“放下!”那人把左手的花瓶放下了。法师又说:“放下!”那人又把右手的花瓶放下了。法师还是对他说:“放下!”那人说:“法师,能放下的我都已经放下了,我现在两手空空,没什么可以再放下了,您到底让我放下什么?”

法师说:“我让你放下的,一样也没有放下;我没有让你放下的,你却全放下了。花瓶是否放下并不重要,我要你放下的是心中的杂念。你的心已经被这些东西填满了,只有放下这些,你才能从生活的桎梏中解放出来,才能懂得真正的生活。”

其实,“放下”这两个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就像上文故事中的那人一样,很难把握。关于这一点,心理学家向我们提出了七条要诀,值得我们借鉴:

一、不要太苛求自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抱负和理想,有些人把自己的目标定得过高,根本实现不了,于是终日郁郁不欢,这实际上是自寻烦恼;有些人对自己所做的事情要求十全十美,往往由于小小的瑕疵而自责,结果受害的还是自己。因此,为了避免挫折感,我们应该把目标和要求定在自己的范围之内,懂得欣赏自己取得的成绩,这样一来,拿得起放得下也就不是什么难事了。

二、不要处处与人相争有些人拿得起却放不下,主要是因为心理不平衡,他们喜欢处处与人相争,总使自己处于紧张状态。其实,人与人之间应该和谐相处,只要你不仇视他人,他人也自然不会与你为敌。

三、对别人期望不要太高妻子盼望丈夫飞黄腾达,父亲希望儿女成龙成风,我们总是要求他人提供自己方便,然而,当对方不能满足自己的期望时,我们便会大失所望。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道路,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何必非要别人迎合自己的标准呢?

四、适当地逃避在现实生活中,受到挫折,面临抉择时,我们不妨暂时“逃跑”,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等到心境平和之后,再重新面对难题,换个思路思考解决的办法。

五、学会让步处理工作和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应该尽量“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有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