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中国外贸体制改革详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统计要素,改革现行的国际贸易统计 方法。该统计方法能更好地反映经济 全球化条件下各国产业链分工不同对 国际贸易的影响,减少当前贸易统计 中的扭曲,较好地还原全球贸易和生 产的真实情况。新的统计方法更客观、 更具有实际参考意义。对正确认识全 球化下的比较优势变化、贸易失衡、 就业等问题具有一定意义。
• 四、1991—1993年 • 1.取消出口补贴; • 2.统一政策,平等竞争,自主经营, 自负盈亏,工贸结合,推行代理制; • 3.改革外汇分成办法; • 4.加强出口收汇管理; • 5.继续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逐年核 定出口总额、出口收汇、上缴中央外 汇。
• 五、1994年以来 • 1.改革方向:统一政策、放开经营、 平等竞争、自负盈亏、工贸结合、推 行代理制; • 2.改革目标:建立适应国际经济通行 规则的外贸运行机制; • 3.改革内容: • (1)进一步完善外贸宏观管理,国 家主要运用汇率、税收和信贷等经济
• 手段调节外贸活动; • (2)深化外贸企业改革,按照现代 企业制度改组国有外贸企业; • (3)建立健全外贸协调服务机制; • (4)保持外贸政策和制度的统一性, 增强透明度。 •
• 六.2011年 8月开始 • 1. 2011年9月29日,全国首个国家级 “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在上海 外高桥保税区挂牌成立。同日,由商 务部主办的2011中国进口论坛在上海 举行。2002至2010年,我国进口规模 增长3.7倍,在全球进口位次由第6位上 升至第2位,成为世界上举足轻重的进 口贸易大国,也成为欧美日等主要贸 易大国的重要出口市场。
• 2. 2011年10月13—14日温家宝在广州 对外贸企业进行调研。指出,当前和 今后一段时期外贸应当紧紧围绕“稳 增长、调结构、促平衡”这三个支柱 开展工作。稳增长,就是要努力克服 外部环境变化的不利影响,及时妥善 解决外贸企业面临的实际困难,保持 进出口稳定增长。必须立足扩大内需 实现经济持续发展,但外贸企业多年 苦心经营的国际市场份额不能轻易放 弃。
• (八)优化外贸国内区域布局,扩大 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推动边境省区 发展对周边国家的经贸合作。
• • • • • • •
七、问题讨论 1.关于承包制 2.关于创汇与创利 3.关于以质取胜,科技兴贸 4.关于出口与内需 5.关于贸易与环境 6.金融危机推进了外贸体制改革 ,促 进了内外贸一体化进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尽快培育新的竞争优势。要把更多精 力放在培育品牌、营销网络和研发设 计等方面,生产出更多具有自主知识 产权的高、精、尖新产品,由“中国 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第四, 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坚持积 极有效利用外资的方针,更加重视优 化结构和提高质量。鼓励外资重点投 向高端制造、高新技术、现代服务业、 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投向中西部 地区。
• 5.建立海外机构 • 外贸公司走出去做生意,在主要国 外市场设立常驻机构。 • 6.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 • 1987年外经贸部对所属外贸总公司 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 • 1985年在轻工业品、工艺品、服装 三个行业进行自负盈亏试点。
• 三、1988—1990年 • 全面推行外贸承包经营责任制 • 改革方向:自负盈亏、放开经营、 工贸结合、推行代理制。 • 承包指标:出口收汇、上缴中央外 汇、财务盈亏。
• 标准。(五)妥善应对贸易摩擦,维 护我国出口企业合法权益。依法实施 进口贸易救济,保护国内产业安全。 鼓励企业用好区域、次区域合作机制 和已生效的自贸协定。(六)积极扩 大进口,重点增加进口先进技术设备、 关键零部件以及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 的生活用品,支持企业技术改造,促 进贸易平衡。(七)优化外贸国际市 场布局,支持企业开拓非洲、拉美、 东南亚、中东欧等新兴市场。
• 信用保险。扩大短期险业务,支持中 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认真落实大型 成套设备出口融资保险专项安排。 (四)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简化审 批手续,提高通关效率,降低通关成 本。在保障有效监管的前提下,将属 地申报、口岸验放的适用范围放宽至 部分B类企业。进一步调减法定检验 检疫目录。免收2012年四季度所有法 定检验检疫物出入境检验检疫费, 2013年起执行降低后的检验检疫收费
• 进度,加大对外贸企业的信贷支持力 度,改善对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健全 出口信用风险保障机制,确保出口企 业收汇安全,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 定,避免给外贸企业造成过大冲击。 第二,积极扩大进口。抓紧制定加强 进口促进贸易平衡的指导意见,完善 进口贴息、进口信贷、进口关税等政 策措施,为企业扩大进口创造更加有 利的条件。第三,加快转变外贸发展 方式。继续发展和巩固传统比较优势
第六章 中国外贸体制改革
外贸体制是经济体制的组成部分, 与经济体制中的其他部分,如计划 体制、外汇管理体制、财政信贷、 物资、价格、税收体制有密切联系。 也与国际经贸的发展紧密相联。
• 一、准备阶段 • 1974—1978年 • 新增外贸口岸:江苏、河北、浙江、 广西; • 国务院的有关生产主管部门设立出 口供应公司负责对外交货或向外贸 部供货; • 机械工业部成立机械设备进出口公 司,负责产、销的全部工作;
• 调结构,就是要优化进出口产品结构、 市场结构和地区结构,提高外贸的质量 和效益,增强外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促平衡,就是既重视出口也重视进口, 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强调“促平衡” 不是要压出口,而是主要靠扩大进口, 不是限制利用外资,而是主要靠扩大对 外投资来实现。当前需要重点抓好五项 工作:第一,保持出口政策的基本稳定 • 。要稳定出口退税政策,加快出口退税
• 贸易的兴起。 • 另外,复杂的经济环境已经不能通过传 统的统计方式得到解释。中间产品每流 动一次,其总价值就被记录一次。这种 多头计算造成贸易统计数据失真。而供 应链生产出现的“某国制造”已经演变 为“多国制造”,全球产业链生产影响 着一个国家的产业、社会、教育、培训 等各方面的政策。 • 专家倡导以产业链各环节的增加值为
• “全球价值链”,贸易形式已由传统的 “货物贸易”转变为“任务贸易”。 当前的贸易统计方式却仍建立在传统 货物贸易形态上,不能准确反映全球 生产链的全部过程和在不同国家不同 生产环节增值的实际情况,无法全面 体现贸易对就业和收入方面的作用。 给各国政府制定贸易政策提供了不准 确的信息。国际贸易统计必须作出适 当调整,以适应全球生产分散化和任 务
• 广东、福建两省可自主安排外贸业务; • 北京、天津、上海三市成立外贸公司, 由地方主管。 • 4.工贸结合试点 • 外贸公司与工业公司专业对口,实行 “四联合,两公开”,即联合办公、 联合安排生产、联合对外洽谈、联合 出国考察;外贸的出口商品价格对工 业部门公开、工业生产成本对外贸部 门公开。
• 4.2012年9月12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 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确定促进外贸 稳定增长的政策措施。通过《关于促 进外贸稳定增长的若干意见》,确定 了以下政策措施:(一)加快出口退 税进度,确保准确及时退税。(二) 扩大融资规模,降低融资成本,支持 商业银行努力扩大对小微企业的贸易 融资,增加对符合条件出口企业的贷 款。(三)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规模和 覆盖面,特别注意发展对小微企业的
• 第五,积极稳妥实施“走出去”战略。 完善信贷、外汇、财税、人员出入境 等政策措施,鼓励国内企业在境外建 设加工基地、营销网络和研发中心。 • 3. 2011年10月18日商务部与世贸组织 联合举办“全球化背景下的制造与贸 易----全球价值链及其影响”研讨会, 倡导以产业链各环节的增加值为统计 要素,改革现行的国际贸易统计方法。 “统计在中国,受益在他国”的偏差 有望得以改变。
• 组织生产、供货部门的工作人员参 加各项外贸业务活动以加强工贸协 作,产销对路。 • 二、1979—1987年 • 1.调整机构 • 1979年设立外国投资管理委员会和 进出口管理委员会,还有外贸部, 中共中央对外经济联络部;1982年 合并组成对外经济贸易部。
• 2.确定进出口商品分级管理分类经营 • 进出口商品分为一、二、三类,由 外经贸部、特派员办事处、各省外 经贸厅管理,由外贸专业总公司、 各省分公司经营; • 3.增加经营渠道 • 国务院有关部门成立外贸公司以及 对外承包和援外工程公司,直接对 外经营进出口业务和对外劳务合作 事宜;
• 商务部指出,全球化背景下的制造与 贸易不仅是涉及贸易统计的经济问题, 而且影响着国际经贸关系以及多边贸 易体制。过去20多年,信息技术的发 展和物流成本的降低加快了跨国公司 主导的经济全球化的进程。生产、采 购、装配的全球化已经成为现实。生 产分工日益细化,生产工序不断增加, 生产链条逐渐拉长。越来越多的产品 被多个国家共同生产出来,形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