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实施效果的评估指标体系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实施效果的评估指标体系设计
开展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的实施效果评估,对新时期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依据系统科学性、政策导向性和集成多元性的原则,运用层次分析法,从供给侧、需求侧和环境侧出发,建立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实施效果评估指标体系,该体系具有3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35个三级指标。
标签:科技创新;政策;评估
一、对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的意义
2006年2月,国务院颁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文件中第一次提出“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强调创新是各种政策为之服务的创新,并对全国各地区科技创新政策的出台提供指导。
全国各地区各部门各级政府高度重视,陆续出台了相应的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自主创新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以及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进创新驱动发展等一系列促进区域或部门科技创新发展的政策措施。
国务院还在《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若干配套政策》中提出,要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科技投入体系,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逐年提高,使科技投入水平同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要求相适应。
但是,一方面从实际情况来看,各级各类的政策发布是否符合“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工作指导方针?纵横交错的政策推动能否事半功倍地实现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总体目标?另一方面从经济学角度来看,任何一项理性的投入都应当带来一定的有效产出。
大量的促进科技创新发展的政策体系的实施,既会产生有重要的社会效益,也应当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
由于科技创新政策评估理论研究成果丰硕,方法也是多种多样,但至今还未形成具有共识的理论体系。
因此,上述问题迫切需要得到解决,以进一步更好的指导科技创新工作。
而数量经济的分析方法对此具有适用性,可以利用模糊数学和层次分析法,对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实施的效果进行量化分析与评估。
综上所述,建立有效的评估指标体系,对一定时期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的实施效果进行定性定量的分析与评价,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评估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
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实施效果评估中用到的指标庞大、数目众多,各指标之间关系复杂。
因此,只有制定和遵循科学合理的原则依据,才能使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结构清晰、层次分明,从而更好地运用于多指标层次分析综合评价方法中。
根据现有的相关研究情况来看,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实施效果的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要具有系统科学性、政策导向性和集成多元性的原则。
系统科学性是设计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实施效果评估指标体系的首要依据。
评
估指标体系是一个相对完整和封闭的系统。
指标体系不仅要有层次、全面、可比、可操作,其中各指标的相对独立性也要得到充分保证,并且相互协同一致。
政策导向性是设计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实施效果评估指标体系的核心依据。
政策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功能是导向。
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实施效果的评估结论,应当比较客观全面的反映出该地区(或行业部门)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的导向作用状况,是不是符合“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工作指导方针,是不是有助于实现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总体目标。
集成多元性是设计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实施效果评估指标体系的方法依据。
评估指标体系的設计不仅要协调好总量指标与均量指标的集成,协调好区域性横向指标与行业部门纵向指标之间的集成,还要处理好历史参考指标、现实指导指标与未来超前指标的集成,从而合理解决个别历史数据采集困难、权重测度主客观偏离较大等问题。
三、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实施效果的评估指标体系内容
从经济学角度,可以将科技创新政策分为科技创新供给政策、科技创新需求政策以及科技创新环境政策。
依据上述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实施效果评估指标体系设计的系统科学性、政策导向性和集成多元性的原则,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实施效果评估指标体系。
该评估指标体系由科技创新供给政策体系、科技创新需求政策体系以及科技创新环境政策体系三个一级指标构成,具体构成分析如下。
(一)科技创新供给政策体系
科技创新供给政策体系是各级政府从供给侧对科技创新活动的支持性投入。
包括3个二级指标:以资金投入为主的财政支持政策、以产业发展需求带动人才发展的人力资本政策和以政府提供的物质基础(科技园、实验室)为主的创新平台建设。
财政支持政策由3个三级指标构成:政府R&D拨款总额、地方财政科技拨款、政府直接提供给企业的研发资金总额。
人力资本政策由3个三级指标构成:高校研究生增长数量、引进高科技创新人才数量、大中型工业企业从事科技活动人员数。
创新平台建设由5个三级指标构成:大学科技园数量、大学和公共研发中心数量、科技创新中介服务机构数量、大学和企业的创新实验室数量、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数量。
(二)科技创新需求政策体系
科技创新需求政策体系是各级政府从需求侧对科技创新活动的引导性投入。
包括4个二级指标:一是以专利的申请、激励和奖励政策为引导的知识产权政策,二是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导向的产业创新政策,三是突出引导政府对自主创新产品的购买的政府采购政策,四是引导和鼓励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技术市场政
策。
知识产权政策由4个三级指标构成:科技论文数量、科技进步奖数量、专利申请受理数量和专利申请授权数量。
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导向的产业创新政策由3个三级指标构成:第一、二、三产业的比例、现代服务业发展增长率、高新技术型企业数量。
政府采购政策由3个三级指标构成:企业自主创新产品数量、自主创新产品的政府采购数量、自主创新产品的政府采购金额。
技术市场政策由3个三级指标构成:科技成果转化比率、技术合同成交总额、技术合同成交量比上年增长率。
(三)科技创新环境政策体系
科技创新环境政策体系是各级政府从政策环境角度对科技创新活动的辅助性投入。
包括3个二级指标:一是鼓励创新的金融扶持政策,二是以税收减免为主的税收优惠政策,三是以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的支持服务政策。
金融扶持政策由5个三级指标构成:风险投资项目数量、有融资的风险投资项目数量,风险投资项目金额、风险投资项目中的融资金额、风险投资项目中的直接融资金额。
税收优惠政策由3个三级指标构成:享受税收减免政策的企业数量、享受税收减免政策的企业税收减免额度、享受税收减免政策的企业税收减免幅度。
支持服务政策由3个三级指标构成:基础信息网络建设总投资额、4G网络覆盖率、重点公共场所WiFi覆盖率。
四、结论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的经济发展基本特征是速度变缓、结构优化、动力转换,迫切需要依靠科技创新驱动,打造新常态下的新引擎。
新常态下,从供给侧、需求侧和环境侧出发,系统构建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实施效果的评估指标体系,对采用层次分析法全面、合理、科学的评估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实施的效果,将奠定极为重要的理论基础和依据。
进而为新时期制定科技创新政策、发挥科技创新政策作用、政策执行与监督奠定重要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参考文献
[1] 贺德方.对构建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的几点思考[J].智库理论与实践,2016(08).
[2] 吕燕.科技创新政策评估研究综述[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10).
作者简介:解东辉(1966.09—),男,汉族,河北石家庄人,河南理工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战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