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信息技术优秀教学设计方案及评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信息技术优秀教案设计及评析
教案目标:
根据教案大纲的要求,对教材的分析和对学生的了解,教案目标定为以下三方面。
1、知识与技能:
⑴学会利用表格数据生成图表的一般方法。
⑵通过添加趋势线能够预测数据。
⑶了解常用的图表类型,能够选择适合数据分析的统计图表。
2、过程与方法:
⑴能根据表格中的数据,生成某种类型图表的步骤和方法。
⑵在观察、对比、交流、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处理数据能力、分
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主动利用教师提供的资料进行学习,利用教案软件提供的方法学习。
⑶在完成作品制作的过程中,准确获取信息资源并按要求组织资源。
⑷以实际数据警示学生关爱眼睛、保护视力,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通过师生间、生生间的交流,给学生以方法、胆量、鼓励、成功,让学生享受成就
感,树立自信心,同时渗透德育思想。
⑵让学生体验统计图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通过分析统计图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
教育。
根据本课教案内容,教案重点、难点分析如下:
本课的重点是创建图表的方法和添加趋势线,难点是选择数据源、图表类型。
通过应用网页教案软件,突破了重点和解决了难点。
三、教案背景分析:
<一)教案内容分析:
《第6课图表的生成、修饰及调整》是顺义区实验教材初中版第2册第二单元的第6课,这一课内容有常用的图表类型、创建图表、预测数据和图表的修饰及调整。
由于内容较多,安排2课时,本课为第1课时,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常用的图表类型及创建图表,并能够根据图表预测数据。
利用图表的直观性,可以较方便地对数据进行分析。
随着实际需求的日益增长与软件的不断更新,现在Excel中提供了很多的图表类型,但是人们日常使用的主要有三种图表:柱形图<直方图)、折线图、饼图<扇形图)。
这部分内容在本单元中占重要
地位,学生在学完本课内容之后可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许多统计方面的数据,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课内容分三部分:
⒈学习根据表格中的部分数据生成柱形图。
⒉学习添加趋势线实现预测数据。
⒊练习并巩固所学知识。
<二)学生情况分析:
初二学生爱动手又具有个性,兴趣比较广泛。
在学习本课时,学生已具备EXCEL其本操作的基础。
由于学生自身发展及诸多外部环境因素的差异,他们对信息技术的认知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知识水平各不相同,形成了不同的层次,因此教案设计中为学生准备了不同层次的素材,这些素材学生既感兴趣,又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力水平和爱好,选择内容他们喜欢的内容,创建不同的图表。
<三)教案方式与教案手段:
⒈网络教案:在本课教案中,为了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突破教案难点,充分利用了网络资源,力求改变传统的教案模式。
通过自制的网页课件,学生可以自学、讨论。
它打破了传统教案的封闭性,改变了传统教案中师生之间的结构关系、角色地位,为学生合作提供了开阔的空间,强化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根据本课教案的需要,用Dreamweaver设计了网页辅助教案软件,通过“操作步骤与方法”和“视频学习”,学生学起来方便快捷。
课件中的“重点提示”、“可能性分析”等内容对于化解学习困难可以起到很大帮助,学生可以及时解决学习中的问题,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率。
⒉任务驱动:在这堂课中,两个任务和一个实践,将新的知识与学生现时生活存在的健康问题融入其中。
学生经历任务分析、动手制作、修改完善直到最终完成的整个过程,避免了单纯教师演示操作,学生被动接受的弊端。
枯燥的技能练习暗藏于生动有趣的任务之中,不但使学生情绪饱满,而且将学到的知识用于实际操作中,有利于对新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
学生在任务驱动方式下,以合作学习、自主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
学生4-6人分为一组,每组至少有一名优秀生。
个别问题组内讨论,共性问题师生共同研究。
⒊同步演示:由于学生在机房的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他们又好动手,多讲无益,但少讲容易造成讲不清楚。
利用计算机演示学生的制作过程,直观、明晰,学生存在的问
题及时再现,便于发现与解决,提高了学习效率。
<四)技术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