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农村居民金融知识普及教育的路径选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吉林省农村居民金融知识普及教育的路径选择□宋贺
【内容摘要】自2015年国务院出台《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以来,吉林省的农村居民金融知识普及教育工作加快了步伐,但并未从根本上改变吉林省农村地区金融生态建设的滞后局面,本文重点分析吉林省农村居民金融
知识普及教育工作的目标与定位、教育的对象、教育的内容,并提出吉林省农村居民金融知识普及教育工作可行
路径。
【关键词】农村金融;普及教育;农村居民
【基金项目】本文为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科研平台(金融启蒙中心)资助项目“吉林省农村居民金融知识普及教育问题研究”
(编号:JZXJPT201802)成果。
【作者简介】宋贺(1985 ),吉林柳河人;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助教;研究方向:金融学
一、确定金融知识普及教育的目标与定位
(一)提升吉林省农村居民金融素质。
农村居民金融知识普及教育最根本的目的是要完成对农村居民金融素质的提升。
由于诸多原因,吉林省农村居民金融素养存在较大短板,如金融常识与技能欠缺、金融产品与业务不熟悉、金融法律知识较为匮乏等。
所以,提升农村居民金融素质是吉林省农村居民金融知识普及教育的首要任务,各个部门的工作、各项措施的落实都是为了实现人的素养的提升,而且不是个别个体的素养提升,一定是要实现普遍意义的绝大多数农村居民的金融素养提升。
(二)改善吉林省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金融生态环境具体来说包括法律制度、行政管理体制、社会诚信状况、会计与审计准则、中介服务体系、企业的发展状况及银企关系等方面的内容,这些制度和体系与金融业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形成了金融体系运作的循环生态环境。
显然,当前我国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存在着较大问题。
一是农业存在天然的弱势性,信贷、保险等金融业务在农村的推进障碍重重;二是各项制度的欠缺进一步恶化了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如法律制度和农村金融法规不完善、信用登记制度不健全等;三是征信体系建设滞后,农村居民群体诚信意识薄弱,违约违法成本较低,严重影响了金融效率。
鉴于上述原因,农村居民教育的另一个重要目标是要多措并举,实现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这样才能吸引金融机构将资源更多地向农村倾斜,农村居民也才能够享受更多更优质的金融服务和产品。
完善了相应的运动设施,还兴建了健身中心和健身院等,依据三个区的随机抽样结果发现,廊坊市市民对体育设备和设施的满意度仅为56.7%,33.4%的人反映休闲体育运动场所过于拥挤,有35.5%的群众表示休闲体育运动的设施比较单一且不完善,后来通过廊坊体育局有关信息查阅发现,目前廊坊市的体育场地存在闲、偏、远、高等特点。
廊坊市市民的收入主要集中在中等水平,虽说抽样调查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从访谈情况发现,多数居民都能承担起休闲体育的经济消费,经济对休闲体育发展不存在影响。
与之相对,认知对休闲体育发展影响性较大,廊坊市群众对休闲体育的认识比较单一,并没有专门进行休闲体育的学习和了解,78.9%的群众都表示自己是模仿别人进行休闲体育运动,很少进行专门的休闲体育运动学习,仅有8.4%的群众专门了解过休闲体育的相关信息,并能说出休闲体育的概念。
人们对健康的追求使得参与休闲体育的动机基本成熟,但还是受各种条件的限制,休闲体育的认识比较片面。
依据调查数据发现,参与休闲体育的人群中女性所占比例为43.5%,男性为57.4%,虽然男性比例高于女性,但比对大众体育的其他分支中女性参与比例来看,休闲运动中女性参与率远高于一般运动项目。
从年龄层次与参与频率分析来看,60岁以上的居民参与休闲体育的比例为64.6%,21 30岁间的群体中参与休闲体育的有54.3%,而在31 60岁、20岁的群体中参与休闲体育的人数比均在10%以下。
三、促进廊坊市城市居民参与休闲体育的对策
基于对廊坊市城市居民参与休闲体育现状的调查,廊坊市要进一步开发、利用和挖掘休闲体育优势和资源,利用市内的运动器材和场地,提高休闲体育在群众身体素质锻炼中的地位,并利用互联网和媒体等做好休闲体育宣传,从群众生活、学习和工作等多个角度做好休闲体育的宣传,引导市民加深对休闲体育的认识,同时,统筹协调整个市内资源,扩充体育运动场所和丰富运动设备种类,引导学生进行消费,推动廊坊市休闲体育发展,并从生活质量和休闲体育运动研究入手,全面实现休闲体育向纵深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光辉.廊坊市城市居民健康状况和参与休闲体育情况的调查[J].职业时空,2011,7(5):165 166
[2]胡继兰,李存,张艳辉,仝玲,王冬杰,刘振杰.廊坊市区老年人休闲体育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20:104
[3]李鹏,高亮.焦作市居民参与休闲体育活动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16,38(1):37 41
·
58
·
(三)助推国家普惠金融事业的发展。
普惠金融是指以可负担的成本为有金融服务需求的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提供
适当、
有效的金融服务,小微企业、农民、城镇低收入人群等弱势群体是其重点服务对象。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普惠金
融事业取得了显著成效,
但农村地区、农民群体仍然是普惠金融事业发展的短板,所以农村居民教育的最后一个重要目标是通过农村居民金融素养的提升、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改
善,
促进我国普惠金融事业的发展。
二、确定农村金融知识普及教育对象
(一)农民群众。
农民群众是农村居民的主体,也是农村金融教育的终极目标群体。
这一群体的特征非常明显:群体数量庞大、居住分散、文化程度不高。
(二)农村中小学生。
对农村中小学生进行金融知识普及教育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是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
境的长久之策,
有必要将金融普及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三)农村基层领导干部。
农村基层领导干部是农村金融知识普及教育的执行力量,是国家各项政策得以有效落实
的保证,
所以非常有必要对这一群体进行金融知识普及教育,不仅要求这一群体掌握金融常识和技能,更要掌握金融知识传播和普及的技能。
(四)基层金融机构从业人员。
基层金融机构从业人员是农村居民接触最多的金融专业人员,是农村金融普及教育工作开展必须依托的重要力量。
对基层金融机构从业人员的金融知识普及教育要求要高一些,不仅要掌握业务办理流程,更要强化在日常工作中向农村居民普及金融知识的意识。
三、确定农村金融普及教育的内容
(一)农村居民诚信教育。
诚信是各项金融业务开展的基础,可以说如果没有社会群体诚信意识的基本共识,就不可能有金融业生存的空间。
长期以来,
我国农村地区金融生态环境恶劣的主要原因就是农村地区居民的诚信意识普遍
不强,不利于各项金融业务的开展。
对农村居民开展诚信教育,一方面强调诚信对个人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还要强调诚信社会建设的重要性。
诚信教育不能仅限于空洞的说教,若
想取得实效,
必须配合相关制度的落实,比如农村征信系统的建设,惩戒不诚信行为的法律制度建设等,要让农民群体
在现实生活中切实感受到,
信守诚信将为自己带来诸多便利和实惠,违反诚信必将付出相应代价。
(二)金融风险意识培养。
金融风险意识的培养是农村金融知识普及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非法集资、
金融诈骗在我国农村地区长期存在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农村居民缺乏
金融风险防范意识。
因此,
有必要通过多种形式向农村居民揭示非法集资的特点和危害性,消除大家的侥幸心理,铲除
非法集资滋生的土壤。
同时,
针对金融诈骗的新花样、新手段,尤其是网络金融诈骗,及时向农村居民发出风险提示,警惕金融诈骗。
(三)掌握现代金融工具的使用。
现代金融无人化、电子化、
线上化发展速度已经非常快,但是,现代金融工具在农村地区的普及率并不是特别高。
这就导致了很多问题,比如现
金使用量依然很大,
假钞问题依然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手机银行、网上银行使用率不高,加之农村地区银行网点较少,使得农村居民难以及时获悉并办理银行的金融业务,业务办理
成本非常高。
因此,
鼓励并指导农村居民掌握现代金融工具的使用非常有必要,
这项工作应该主要由基层金融机构从业人员来具体落实。
(四)金融理财规划意识的培养。
吉林省农村居民保障水平较城镇偏低,随着农民的收入不断增加、财富不断积累,农民理财意识的培养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了。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满足养老的理财规划、子女教育理财规划、消费支出理财规划、投资理财规划等。
通过理财意识的培养,让农村居民真正享受财富增值带来的生活品质的提升。
同时理财意识的培养,也有益于农村居民识别正规理财产品与非法集资、金融诈骗的区别,间接地增强了农村居民的风险识别与防范能力。
四、吉林省农村居民金融知识普及教育的路径
(一)建立吉林省农村金融普及教育工作长效机制、反馈机制。
农村金融普及教育工作若想取得实效,绝对不能只是一个短期的突击政策,而应该建立一个长效机制,多方协调配合,将该项工作长期扎实开展下去,力争取得实效,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协调全省各地人民银行分
支机构、
银保监局、证监局、金融办等金融相关部门,因地制宜,根据当地农村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农村金融知识
普及教育长期规划,
确定目标任务节点;二是将农村金融知识普及教育工作纳入农村基层干部绩效考核范围,量化考核指标,督促执行;三是建立吉林省农村金融知识普及教育工
作反馈机制,
反馈机制的建立将会极大地促进各部门、各岗位工作的落实,防止雷声大雨点小,工作流于形式。
(二)发挥农村基层金融机构阵地作用。
吉林省的农村基层金融机构以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网点、邮储银行网点、各地村镇银行等为主,农村金融机构需要做好以下工作,才能更好地服务农村金融知识普及教育工作。
一是提升基层
金融机构工作人员金融知识普及教育的能力,
做好从业人员的业务培训以及思想动员工作。
指导农村居民使用ATM 、智
能柜台、
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现代金融工具,不仅使农村居民享受到更加便捷的金融服务,对于农村金融机构来说,也有利于人力成本的降低,符合现代金融机构的长远发展战略。
二是从金融监管部门对基层金融的监管,到金融机构总部对基层网点的考核,都要将金融知识普及教育工作作为一
项指标,
定期考核。
(三)借助媒体将宣传工作做到实处。
在农村金融知识普及教育工作中,宣传工作非常重要,但一定要注重宣传的手段和方式。
吉林省农村地区的特点是农村居民业余娱乐生活丰富多彩,所以金融知识普及教育宣传工作能否取得实
效,主要就是看能否抓住居民的眼球。
具体宣传工作的开展,可以结合当地习俗展开。
相关部门也可以制作一些趣味
性、
观赏性都比较强的金融知识短视频,在抖音等短视频平台上发布,借助自媒体的传播,扩大宣传效果和范围。
总之,金融知识普及教育的宣传手段一定要因地制宜、与时俱进,务求实效。
【参考文献】[1]廖银屏.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减贫效应研究[J ]
.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8,4:77 80[2]李牧航.我国农村居民金融知识普及教育的问题研究[J ].财会学习,2018,12:188 190
·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