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一体化文献综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域经济学原理课程作业
学院: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
专业:人文地理学
学号: 14070502006 姓名:杨俊杰
任课老师:李君副教授
区域经济一体化国内研究综述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尤其是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国内学者对该选题进行了多层次、多角度的研究和探索,相应研究较为活跃,研究成果较为丰富。
一、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研究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基础理论研究。
基础理论研究主要对区域经济一体化化的概念、内涵、产生机制、效应和实现途径等方面的研究和探索。
综观众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研究,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内涵争论较多,并且概念上运用不一致,诸如国际经济一体化、经济一体化、世界经济一体化、空间一体化、经济集团化、区域集团化、区域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
马骥(2004)分析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在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和国际金融等方面产生了重大影响,同时也面临如联盟松散、国家主权面临挑战、造成世界经济发展新的不平衡等许多难题,但总的发展趋势是好的。
李瑞林,骆华松(2007)认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现途径应该以市场化为基础,降低交易成本为核心,有效的主体组织和适当的补偿机制为保证。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相互关系的研究。
大部分学者认为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之间是一种互相补充、互相制约、又互相促进的关系,就全局看,前者是后者的组成部分,从长远看,前者是通向后者的阶梯或发展阶段。
华民等学者(2002)从国际比较优势的转移、部门内贸易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福利分析中得出了建立一体化的区域经济的内在原因及其相对于经济全球化风险规避的优势。
赵丽敏、潘明策(2002)认为,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多边贸易体制之间既相互对立,又相互补充;对立与互补两种关系相辅相成,构成矛盾的统一体,随着两者的不断深入发展,两者最终将趋于汇合。
王亚飞(2004)认为虽然两者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客观冲突,但区域经济一体化对经济全球化提供的思路和途径,注入了新的活力,并促进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赵海涛(2004)则认为: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既存在本质的区别,又有着密切的联系。
从区别来看,区域经济一体化并不是经济全球化的一种过渡或局部表现;从联系来说,区域经济一体化对经济全球化具有既推动又阻碍的双重作用。
胡剑波、刘国平(2008)则认为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世界经济
一体化的两种基本形式。
(三)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模式的比较研究。
国内学者大多通过比较分析,将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模式或形式进行概括总结,诸如欧盟、东盟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日本的雁行模式、美国的亚太扇形模式等。
张纪康(1997)从动态的角度来理解和解释区域一体化形成中相应的实质基础及其形式,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各种实现形式归结为四种:一是市场导向和政策导向相结合的一体化(如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二是市场导向型的一体化,分为欧盟和没有正式协议的市场导向型一体化,如东亚地区各国;三是政策导向型一体化分为东盟自由贸易协定、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和双边一体化协议(如墨西哥、智利),并在对比分析中进行了10条总结。
汤碧(2002)从区域经济一体化形成的动力机制入手,将区域经济一体化分为制度导向一体化和市场导向一体化;四是从对外联系程度看,又可分为封闭型一体化和开放型一体化。
现实中,欧盟是制度导向和封闭一体化的典型;而APEC则体现为市场导向和开放一体化。
二、对中国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研究
(一)亚太经合组织(APEC)研究。
田青(1999)把亚太经合组织(APEC)定义为“大国”模式的一体化组织,把东盟(ASEAN)定义为“小国”模式的一体化组织,通过对ASEAN和APEC的静态和动态的影响分析,概括地分析了整个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情况,即:实现贸易和投资等的一体化给各成员国都会带来较为有利的影响。
只是在实现一体化的过程中,发达国家要较发展中国家有利。
但从长期来看,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积极利用发达成员国的现存技术,利用“后发性”优势来力争改变自己的劣势地位,不断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从而使自己能更快地实现本国的各种经济的和非经济的目标。
赵楠(2003)认为APEC和“10+3”具有开放式地区主义、南北型自由贸易区等特点,中国应积极参与APEC活动,同时应积极推动“10+3”组织模式的建立,把区域经济一体化作为中国参加世界经济活动的侧重点。
(二)上海合作组织(SCO)研究。
潘光(2005)从中国的海外能源发展战略入手,认为上合组织的发展有利于
促进中国一一中亚一一俄罗斯的能源合作步入多边执道,逐步向前推进。
狄湛、任飞(2005)从上海合作组织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基础、法律保障和发展进程(从贸易投资便利化到自由留易区)入手,分析了上海合作组织自由贸易区建立的可行性,认为上海合作组织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最终的形式将是建立在区域性自由贸易区基础上的上海合作组织统一经济空间。
陈德峰(2008)探讨了上合组织促进新疆与中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理论,认为推进中国新疆与中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应该成为国家和自治区的重要战略选择。
龚新蜀,刘庆岩(2009)上合组织框架下经济合作制约因素及原因分析入手,认为由于各成员国之间缺乏长期有效的合作机制,贸易依存度不高并且经济发展水平制约了相互投资,导致各成员国的经济合作具有一定难度。
应通过加强机制化建设,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以局部带动整体,加强经贸合作;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增强经济实力;拓展新的合作领域,促进投资多元化发展等四种途径来推进上合组织的经济合作。
三、对中国沿边地区与毗邻国家次区域经济合作的研究
(一)跨边界次区域合作的边界效应理论研究。
国内学者对边界效应的界定既包含国家边界对双边贸易的阻碍性影响(被定义为屏蔽效应或屏障效应),还包含边界对双边经济合作的空间中介作用(被定义为中介效应),并研究了屏蔽效应向中介效应转化的机制。
方维慰(1999)认为,边界具有隔离、接触和渗透三项功能,各种功能的体现是由两国之间的具体关系决定的。
薛凤旋(1999)根据边界两侧的政治、经济、社会和地理状况对跨境合作的影响,将边界分为四组织的非制度化政府组织,以促进东北亚区域经贸合作发展。
张秀杰(2009)从金融危机视角出发,认为国家起主导作用的一体化,可以减少完全由市场决定的全球化带来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二)大嵋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GMS)。
一是基础理论研究。
张林(2005)运用制度主义及其合作行为模型理论指出,GMS不能单一地建立在经济利益的基础上,还要结合各国的实际情况,应更多地考虑维持和增进体现在共有的社会规范和价值标准中的社会资本。
卢光盛(2006)从国家和市场的国际政治经济学角度出发,认为国家和市场的作用及其互动,直接决定和制约着GMS的性质和发展。
王士录(2006)从国际关系学理论探讨了GMS在冷战后GMS国家间关系的发展以及“和谐区域”建设中所起的积
极作用,认为GMS经济合作不但促进了GMS国家之间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而且促进了这些国家之间政治关系的良性互动,反过来又为其经济社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
黎尔平(2006)认为嵋公河水资源开发有可能引起的生态环境安全问题是导致GMS的各方政治信任度不高的关键所在。
杨爱平、吕志奎(2007)立足区域公共管理的研究视域,认为大媚公河流域国家不断加强了政府间合作治理进程,是逐步形成的一种独具地域特色的次区域政府合作模式。
二是发展战略及对策研究。
粟珍(2006)认为中国西部的民族地区应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地缘优势,充分利用CA7TA的建设、泛珠三角经济合作和西部大开发多重发展机遇,积极构建在GMS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
陈志(2009)从GMS产业协作机制分析入手,认为要促进GMS各国产业协作系统的形成与发展,各国在产业协作系统内做到扬长避短,实现生产要素互补和利益最大化,在经济利益双赢的基础上达到社会、文化、政治、环境等综合效益的和谐统一。
陈刚华、母锡华(2009)在GMS的实践中,中国应确立以可持续发展为基础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
刘稚(2009)认为经济走廊建设是推进GMS的重要发展战略,其核心是将次区域交通走廊的建设与经济发展相结合,把交通走廊转变为经济走廊。
三是实证研究。
吕健(2005)利用合作博弈论的方法,证明GMS经济合作与合作博弈的解一一核是一致的。
丁文丽(2007)从经济一体化程度、经济开作的核心区等问题作了全面的分析,认为“泛北”优势在海,范围广,潜力大,但困难和挑战也大,合作的突破在项目。
南宁一一新加坡走廊、中国投资参与东盟东部增长区发展、北部湾经济圈等项目的推进将惠及所有泛北成员。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要主动和率先崛起,成为泛北部湾次区域的经济合作核心区。
四、对中国沿边地区对外贸易的研究
(一)WTO与中国边境贸易关系及其对策研究。
杜发春(2000)认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应紧紧抓住当前加快西部大开发和中国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有利时机,积极创造条件使边贸向更高层次和阶段发展。
宾建成(2002、2004)从入世后民族自治地方发展边境贸易的政策及其机制进行了研究,认为中国边境贸易政策与WTO有关协议存在一些不一致的地方。
加快发展中国国民族自治地方的边境贸易,应该从沿边地区实际情况出发,按照WTO规则和鼓励中国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的要求,调整和完善现行民族自治
地方边境贸易的政策与管理,进一步提高边境贸易的档次,规范贸易行为,以促进边境贸易的健康发展。
徐志、尧温文(2002)对中国加入WTO对边境贸易的影响提出了对策思考,认为应改善边境贸易发展的政策环境;加强服务体系建设;认真实施“走出去”战略;优化出口商品结构:要尽快掌握世贸规则;大力培养和引进高素质人才:继续扩大对外开放领域等方面完善。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巾国边境贸易的影响。
于国政等(2005)对国际沿边地区(即次区域)的经济一体化与边境贸易关系的一般规律做了精辟的概括。
即: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带动;边境贸易是该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础,后者又为前者创造条件;边境贸易是该地区经济一体化的表现形式,区域经济一体化又是边境贸易发展的目标和趋势。
这些原理也同样适用于大区域经济一体化与边境贸易的关系。
杨清震等(2005)总体上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对边境贸易的积极影响进行了分析。
认为其将在扩大边境商品贸易、发展边境经济技术合作、相互投资、发展旅游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对边境贸易产生积极作用,有利于边境贸易在实现区域贸易自由化过程中发挥先行和试点作用,促进边贸与大贸走向融合统一。
刘秀玲等(2005)从次区域经济合作、绿色边境贸易框架下对与中国边境民族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做了理论研究,认为发展绿色边境贸易无疑是适应国际贸易发展趋势,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策略。
周英虎(2006)通过分析广西边贸面临的新问题时认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对边境贸易的挑战有两个:一是边贸的政策优势逐渐失去,即被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政策所抵消和泛化;二是边境贸易企业的相当一部分业务将被国际贸易所取代。
张丽君(2008)运用地缘经济理论和区域经济理论探讨了WTO规则框架内,中国边境贸易的发展路径选择,认为边境贸易将伴随着次区域合作的进一步深化逐渐向国际贸易化方向转变,并将在绿色壁垒的激励下逐步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国内政策调整对边境贸易影响的研究。
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西部大开发、“兴边富民行动”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政策的提出和实施,国内学者也就此展开了多方面的研究。
黄比智、蓝常高(2002)指出:调整边贸政策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需要,是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需要。
杨清震(2005)指出:国内环境的变化为边境贸易发展提供了极好的机遇。
如:要求边境贸易大发展,又好又快地发展:为边境贸易的发展提供
了强大的物质基础和软环境改善:有利于开发人力资源,提高企业竞争力;有利于增强边境贸易的经济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
卢平、向绪爱(2006)认为边境贸易是全面建设小康、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途径。
范宏贵、文志强等(2006)认为:西部大开发和“兴边富民行动”对中越边境贸易的发展有促进作用,创造了更宽松的政策和环境;后者又是前者的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