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寺与中国传统文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少林寺与中国传统文化
(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学号:2011301550053)
陈芹宏
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了少林寺的发展历程以及少林武术的丰富传统文化内涵。少林寺的发展可谓一波三折,虽然经历了大起大落,但是时至今日,它已然一改19世纪的颓势,蒸蒸日上。
少林武术让少林寺名扬天下,使之有着“武以寺名、寺以武显”的美誉。在今天西学入侵,西方文化充斥我国社会各个层面的情况下,如何学习外来文化,如何把外来文化和本国文化相结合,创建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民族文化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少林武术
1.少林寺的发展
佛教传入中国后,它的发展完全取决于当时统治者对它的态度,作为佛教重镇的少林寺自然也是如此。建寺1500多年来,其盛衰与它同统治者的关系亲疏息息相关。
1.1.明代以前:时亲时疏
根据史料记载,太和和二十年(496),北魏孝文帝为安置印度高僧跋陀,在嵩山支脉少室山之阴创建少林寺,由官府“公给衣供”,进行扶持。跋陀所传小乘佛教注重讲经论法,自度出世,与中国传统文化扦格颇多,逐渐被主张见性成佛、普度人世的达摩大乘佛教取代。这个时候与官府的关系很是密切。
唐高祖武德二年(619),13名少林武僧擒获郑国皇帝王世充之侄、郑军主帅王仁则,献给唐军统帅秦王李世民。此举既加速了唐朝统一全国的步伐,又使少
林寺赢得统治者的青睐。武德年间,唐政府尽废“伪主寺观”,而因有上述功勋,原处“伪郑”之地的少林寺“特蒙置立”。贞观年间,唐太宗多次褒奖少林寺,赐其柏谷庄田地40顷,水碾l 具,封寺僧昙宗为大将军,特许寺内扎营训练500名僧兵,寺僧可以“啜酒啖肉,习武教艺”。
金元时期,少林寺与官府的关系继续发展。金章宗泰和四年(1204)三月,官府为少林寺铸造约高2米,粗4人围,重5500公斤的大铁钟。
由此可以看到,自建寺至元朝灭亡的近900年间,少林寺与官府的关系大体上是亲密的。
1.2.明代:亲密无间
在少林寺的发展史上,明代时一个很总要的发展阶段。在官府和民间大力帮助下,它逐渐改变明朝初期残垣断壁的颓状,渐趋繁盛。之所以这样,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它与明朝统治者的关系十分密切。
明朝的统治者深深的认为,佛教可以麻痹百姓的斗志,明太祖曾经坦言,佛教可以愚弄百姓。因此,明朝统治者大多崇佛。因为嵩山少林寺是“禅宗祖庭”,在佛教界颇有影响,朱元璋逐鹿中原时,曾得到少林寺帮助;更重要的是它竭诚效忠明王朝,所以明朝廷对其非常优待。
少林寺竭诚为统治者分忧,自然就赢得了后者的尊重。明朝廷鼓励寺僧习武,免除其赋税,赋予他们一定法权,“凡有犯戒破律等项事情,小则住持径自责处”,严重者官府才过问。
少林寺与明朝廷关系密切,大大促进了少林寺和少林武术的发展。到了永乐二年(1404),寺内已是焕然一新。明朝后期还出现了“今之武艺,天下莫不让少林的局面。
1.3.清代:貌合神离
明清鼎革后,清廷严令中原百姓剃发,残酷镇压各地的反清活动。刺激了与明朝关系密切、“华夷之防”思想强烈的少林僧人,他们力图反清复明,并暗中保护清廷通缉的秘密教门人员。清政府则对少林寺严加防范、限制。
康熙中期以后,清王朝的统治趋于稳固,社会经济有很大发展,步入“康乾盛世”。随着形势好转,统治者更注重以怀柔之术笼络民心,其中一项重要举措即利用宗教维护社会稳定。在乾隆看来,出家是贫民谋生的一条途径,宗教能磨蚀
百姓的斗志,化民于无形无声。不少统治者也逐渐意识到,一味对少林寺打压会将其完全推向自己的对立面,不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而若与它改善关系,就可以借助其特殊的“禅宗祖庭”的宗教地位,促进佛教界服务于维护清朝的统治。因此他们不再一味冷淡、限制少林寺,在心存戒备之时,向其频繁示好。
但是雍正禁止民间习武,对于少林寺僧人也是一样。少林寺内,没有往昔那种龙腾虎跃的练武场面和阵阵诵经声,异常冷清。少林武术因生存空间急剧缩小,日渐衰落。清代后期,内忧外患交织,清王朝的内控能力大为削弱。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等农民起义时,清廷力不从心,遂让民间办团练、练乡勇来对抗农民军,又利用义和团抗击列强入侵。内外交困下,清廷被迫调整严禁民间习武的政策,这有利于少林武术的发展、传播。但是在清政府长期桎梏下,此时少林武术的许多技艺已失传,加之受中国近代化影响,武术的技击作用日微,少林武术衰落已是必然。
2.少林武术文化
2.1.少林武术与禅宗
武术产生于佛门圣地——少林寺,但是佛学的主导思想和武术的技击特点确实格格不入的。可就是在这样一个不可思议的局面中,少林武术在其建寺之初就诞生了,而且时至今日,在中国的武术界又焕发出无与伦比的生命力。禅是静的,武是动的,少林武术把这一静一动这两个极端融为一炉,以静促动、动静结合,做到修禅——修身养性,习武——提高技击技术、强身健体,达到禅武合一,以禅入武,习武修禅。
少林武学提倡通过参禅来领悟生死之机,做到心静如止水,即便是天崩地裂在眼前,依然能稳如泰山,坚若磐石,置名利、生死于度外,达到无我境界,武艺才会游刃有余。释永信方仗说:少林功夫的极致是炼就不动心,内心不乱,“内心不乱为定”,表现在外就是“外不著相为禅”。外不著相,才能变幻莫测,博大精深。
2.2.少林武术与儒学
儒学在两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思想、伦理体系,其“天人合一”的思想更是其中的一个核心观点。“天人合一”观点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人自身内部之间的和谐统一。在儒学“天人合一”思想的启发和
指导下,形成了少林武术“禅武合一”、“以禅入武”、“习武修禅”的风格。
中华武术技术风格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儒家文化的“天人合一”观点,得到了全面的贯彻,对于武术内外合一、形神兼备技术风格的形成起到了重大的作用,各门各派以及各种拳种的运动模式,都融入了“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具体体现就是武术演练中“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风格。少林武术在“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风格影响下,其也要求精、气、神、力、皮、骨同修,即内外合一。少林武术内练精、气、神,外练力、皮、骨,达到内外兼修的至高境界。少林武术的内虽然指的是“精、气、神”三者,其实质指的是禅学的“不动心和不著相”即“参禅”,是人体内部的“天人合一”;外指的是“手、眼、身、步”的协调一致,是外部技术动作的“天人合一”即“武技”。
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观点,对于少林武术“禅武合一”、“以禅入武”、“习武修禅”风格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3.少林武术与传统中医学
少林武术是中华武术的有机组成部分,且在中华武术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少林武术自身的文化底蕴和其它武学的不同,以及它所处的独特环境,中医学和少林武术的结合也具有自己的特点。
少林寺独处深山老林、人烟稀少,古代交通不便、生产力低下、科学技术落后的情况下,基本上形成了与世隔绝的局面;中国化佛学——禅宗的一个主要特点是“坐禅修佛”,长时间的“坐禅修佛”导致血液不通,肢体僵硬而导致的致病情况也是屡见不鲜。在外界医学圣手鞭长莫及、内部自然规律生老病死、中国化佛学——禅宗“坐禅修佛”导致的疾病,特别是在少林武僧保卫寺院、征战沙场的搏斗中受伤,以及为了提高自身的技艺而催促了少林医学的诞生。
少林医学经过一代又一代少林僧人努力,不但创造了深谙救治之法和救治之方的药方,而且创造了辅助练习少林武术的药方,对少林武术的修炼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推动了少林武术的发展,形成了少林文化禅、武、医相结合的独特风格,使少林医学成为少林文化的瑰宝之一。
3.结语
影响少林寺和少林武术发展的因素很多,诸如少林寺与官府关系的亲疏、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朝代更迭的波及、战乱的摧残、社会变迁的冲击、自然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