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陶渊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陶渊明诗文中的消极思想
贵州师范学院中文系08本(1)班胡中平
【摘要】陶渊明是我国文学史成就卓著的文学大家,他几次入仕与出世的经历,使他所创作的诗文中不仅具有清淡高洁、质朴率真的积极思想,而且还隐含了他逃避现实、乐天安命的消极思想。
【关键词】陶渊明诗文消极思想避世乐天安命
陶渊明是汉魏八百年间最杰出的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他出生于破落的仕宦家庭,曾祖父陶侃是东晋的开国元勋,军功显著,封长沙郡公。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做过太守。到陶渊明时,由于年幼丧父,家庭衰微,便与母妹三人多在外祖父孟嘉家里生活。由于时代思潮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使他接受了儒家和道家两种不同的思想,也因此培养了他“猛志逸四海”(《陶渊明诗文赏析集》中的《杂诗》其五)和“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其五)的两种不同的志趣。
陶渊明诗的内容大都表现隐逸的思想和生活,平淡于爽朗之胜,语言质朴自然。诗多描绘自然景色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其中的优秀作品寄寓着对官场与世俗社会的厌倦,表露出其洁身自好,不愿屈身逢迎的志趣,但在他的诗文中也包含了不少逃避现实、人生苦短、及时行乐等消极思想。
在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序中,谈及辞官归家的原因时说:“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耶?质性自然,非矫励所得。”(《陶渊明诗文赏析集》中的《归去来兮辞》)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陶渊明在生活中的所作所为,并不是简单地受着某种观念的支配,而是由这个“性”支配着他,他讲的“性”就是“自然”。这里可以看出陶渊明深受魏晋玄学的影响。在玄学家看来,人常认性为情之本,情为性之末,性为静,情为动,性动而为情。简言之,情是由性决定的。田园生活在客观上为他提供了一种环境,在这个环境里他可以找到与自己自然之性相适应的生活,能让自己的自然之性
得以自然的展开,在精神上获得自由解放。但从另一个方面来看,他的这一思想也对后人有很大的消极影响,为官、做事都是一样的,人虽然不是金刚铁骨能解决任何困难,但也决不应该遇阻而退呀。虽然像他说的他的辞官求得了自身的解脱,但在另一层面上来看,他的所作所为又是懦弱的表现。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如果人人都仿效他的做法,那我们的社会应该就不会谈什么发展了吧。
另外,在他的《饮酒》其五中这样写到:“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陶渊明诗《饮酒》其五)头四句说只要心境旷远,就不会受到世俗的干扰。其实,这前四句就表现了一种避世的态度,也就是对权位、名利的否定。开头说,自己的住所虽然建造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却听不到车马的喧闹。所谓的“车马喧”是指有地位的人家门庭若市的情景。陶渊明说来也是贵族后代,但他跟那些沉浮于俗世中的人们却没有什么往来,门前冷寂。这便有些奇怪了,所以下句自问:“问君何能尔?”(你怎么能够做到这样?)而后归结到这四句的核心——“心远地自偏”。精神已经对这争名夺利的世界采取了疏远、漠然的态度,所住的地方自然而然的就变得僻静了。其实,“心远”就是对社会生活轨道的脱离,从而也必然导致了与奔逐于这一轨道上的人群的脱离。而下面的诗句我们可以结合陶渊明的归隐也不难看出他的这样一种想法:人的短暂的一生,除了归依自然、顺应自然,在自然的永恒、美好、自由中感受到自己生命的意义外,还有什么可追求的呢?虽然可以看出陶渊明是一个有着强忍耐力、生存力的人,但似乎是开拓精神不足,他的言行从个人品德来说,是一种高修养、高风范;而从个人心情来说,是一种高享受。它能将痛苦化为愉悦,狂燥化为恬静。但从社会的潜行来看,虽然它节制了盲目的暴乱、无效的反抗,但无疑包含了一种漠视现实、不思变革的惰性和逃避现实斗争的态度。
不管从哪一个角度来考虑,陶渊明毕竟是生活在一千多年前的封建社会的文人,他的思想和诗文中不可能不存在许多安贫乐命,及时行乐,避世消极的东西。就像朱光潜在《诗论》中说的:“晋人多放达,独渊明有忧
勤语、有自托语、有知足语、有悲愤语、有乐天安命语。”(朱光潜《诗论》)在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第四段写道:“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这样的句子抒发了诗人乐天安命的情志,感叹了人生苦短、余生不多,强调委心任运、顺其自然,同时也表达了他去留难定、心力不及的无奈和痛苦。“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陶渊明诗文赏析集》中的《归去来兮辞》)说自己乐天安命,坚信不疑,正折射出他何去何从,取舍难定的怀疑和忧虑。“聊”是姑且、暂时之意,也暗示出诗人这种选择可能也仅仅是权宜之计。而事实上,归隐田园之后的陶渊明也并未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归隐,因为他总有不忘尘世、感时伤怀的时候。“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陶渊明诗文赏析集》中的《归去来兮辞》)写自己醉情山水,逍遥自在,其实也是对现实的一种谴责和抗议,同时也是一种因自己无力改变而对现实的逃避。陶渊明既不想迷恋世俗以获取功名富贵,又不逃脱人世去飞临仙境,为了保持纯真质朴的天性,他只得逃避现实,到自然山水中去寻求自己心灵上的解脱和情感上的寄托。
在陶渊明的诗作中,我们还可以看到一些其感叹人生苦短的诗句。在《归去来兮辞》的第三段中这样写道:“木欣欣以向荣,泉消消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李华《陶渊明诗文赏析集》中的《归去来兮辞》)看到万物复苏,生机勃发的景象,诗人不是欢欣鼓舞、诗性大发,而是悲愁叹老、自伤自悼,这份敏感而哀伤的情绪决不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偶尔一泻,绝对是诗人久积于心,郁闷难展的苦痛隐忧的自然流露。一个年迈体衰、生命苦短的诗人,面对欣欣向荣的大好春光,除了谓叹,还有什么呢?在诗人貌似平和欢乐的田园生活之下,其实充满了更多世无知音的苦痛,遗世独立的绝望以及生命流逝的无奈。陶渊明对生命短促的事实,表现得比同时代的任何人都焦灼不安。他现存的一百多首诗中,竟有几十处提及“老”和“死”。“颜生称为仁,荣公言有道。屡高不惑年,长饥至于老。虽留后世名,一生亦枯槁。”这《饮酒》十一中的话就道出了陶公的感慨。
另外,古代的文人都有一个信念: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