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昌族传统纺织工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阿昌族传统纺织工艺

一、概况

阿昌族是云南省特有的跨境而居的少数名族之一。“阿昌”系本民族自称。“阿昌”之称始见于文献《元史、缅传》记载。阿昌族主要聚居在德宏傣族景波族自治州梁河县的九保阿昌族乡和曩宋阿昌族乡及陇川县的户撒阿昌族乡,部分散居于潞西市和盈江县,保山地区的腾冲县、龙陵县、大理白族自治州的云龙县等地也有少量分布。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阿昌族人口为3.2万人。在缅甸傣国尚居住着4万余人。

梁河县现有阿昌族12577人,占全县总人口的7.6%,占全国阿昌族的37%,其中女性6012人,主要聚居在九保阿昌族乡的丙盖、横路、勐科村委会和曩宋阿昌族乡的关章、弄别、瑞泉村委会,其余杂居在河西乡勐来,杞木寨乡湾中及勐养乡芒回村委会等地,涉及全县6个乡,13个村委会,55个自然村,家庭户数2396户。

梁河县阿昌族的服饰以黑为主。男性自织黑布包头,身穿自织土布对襟长袖衣,结布疙瘩纽扣,着大裤筒宽裤腰的直裆裤,腰系手指宽的黑厚布条,小腿裹黑布绑腿,足蹬竹麻绳编制的草鞋。男人去世入殓时,外套一件自织自染自缝的黑布长衬衣。

阿昌族妇女服饰特点突出,且保留至今。姑娘留辫子盘缠头上,额部右边插红黄丝绒结成的蚂蚱花,着浅色银钮对襟衣,穿长裤,肩披叠成三角形而四角结有蚂蚱花的绡迈。阿昌族姑娘最具民族特色的

属毡裙和飘带,那一幅幅五彩斑斓的图案都是姑娘们自己精心设计,细心刺绣出来的,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阿昌族妇女标志特异,身穿银钮子对襟衣,外套缀满银饰的黑色挂膀,下身套彩色节子花筒裙,腰束绣有十多种花纹的花带子,小腿系缝着巴子边绣狗牙的绞脚。已婚妇女最奇特的装束就是头戴黑布包头,高出额头一尺多。历史上,阿昌族妇女新婚拜堂是身穿缣花衣,头顶姱屋摆,谢世时要装殓入棺。

阿昌族素有“男龙女凤”的传说,男的喜欢把自己打扮成龙一样矫健,女人总喜爱把自己打扮得像凤凰般美丽。阿昌族妇女心灵手巧,代代相袭,一直传承着独具特色的纺织工艺技术。

二、传统纺织工艺

(一)、产品种类

阿昌族的纺织工艺

1、大布。用白棉线织成布再染黑,作包头、衣服、挂膀、裤子、毡裙、绡迈和绑腿等。

2、筒裙。分素花筒裙和抠花筒裙。抠花筒裙分半花和满花两种。年轻妇女套花筒裙,老年妇女和年轻妇女劳作时套素筒裙。

3、挂膀,即小坎肩。黑色面料,对襟方领,用作挂坠银质饰品,婚嫁喜庆过节时穿戴。

4、花腰带。已婚妇女系筒裙用,长一丈余。宽两寸,抠有三十六种花纹,两端留有缨络。

5、绑腿、绞脚。绑腿为黑色,三角形,男子用作裹小腿。绞脚,黑底长方形,边上钉有狗牙,巴子类饰物,女性用作裹小腿。

6、姱屋摆。宽一尺长三尺,满幅都是彩绒线织成的方块花,姑娘出嫁拜堂作头饰,被视之为“凤冠”,归终是入殓装棺。(现已失传)

7、缣花衣。以黑为底,绣方块形图案,中绣着荷花类花朵的长袖上衣,女性新婚拜堂时穿,去世时入殓衣。

8、裹肚。黑底中绣红条,边绣狗牙,宽四指许,缝着装钱币的小口袋,是年轻男子的腰带。

9、姱姆支。黑底,织有红条纹,尝新节时围在小谷萝祭祀榜争。

10、筒帕。用黒绒线织成,边绣两条红线。赶集和走亲戚时携带物品的挎包。

(二)、纺织工具

1、纺车,阿昌语称“拱”木质手摇式,把手捻的线绕在线筒上。

2、经排,阿昌语称”手庄“,长七尺,宽两寸的木板,钻有十四个孔手***十四个线筒。

3、经杆,阿昌语称“牙赶”,长六点五尺,为直径一点五寸的竹筒,两头横穿一尺许的实竹棍,把***在经排上的线筒的各色线扯在经杆上,做成织布的模底料,而后又把模底料移到拉杆上。

4、胯皮,阿昌语称“牙齐”,弯月形,长六十五厘米左右,宽约十八厘米,以前用山麓皮和***子皮制作,现用黄牛皮代替。织布时系在腰部,以固定布匹。

5、桠档,阿昌语称“牙刹”,分粗细两根,长约七十公分,粗的一

根直径约三厘米,细的一根约两厘米,实心竹木,用来裹住织好的布。

6、衬片,阿昌语称“薄踏”薄竹片,长三十五厘米衬布匹用。

7、线筒,阿昌语称“坑要”长十八厘米,直径一点五厘米,空心竹筒,中插约二十厘米的实竹木棍,绕着织布用的纬线。

8、大砍刀,阿昌语称“牙麻”,刀型,枣红色,厚的一边有四厘米,用梨树或唐梨树制成,光滑,用作织布时砍线。

9、花板,阿昌语称“那亮”,长一点二尺,宽二指,厚竹片分九格,每格绕一种彩色线,织筒裙时扣花用。

10、扣棍,阿昌语称“喇气”长约七十五厘米,直径一点五厘米起扣住经线的作用。

11、花筒,阿昌语称“旁喕”,长八十厘米,直径二厘米,圆形,用空心爆竹制成,起隔花线的作用。

12、腊棍,阿昌语称“蛮良”,竹片,长约五十五厘米,厚零点二厘米,宽一点五厘米,一面敷腊,用作擦拭经线和纬线,使之光滑。

13、滚筒,阿昌语称“旁龙”,空心竹筒,长六十五厘米,直径四厘米,织布时作上下移动,便于穿擦于纬线筒。

14、推棍,阿昌语称“牙咱摇”,长约七十厘米,直径一厘米,实心竹木棍,用来固定经线。

15、拉杆,阿昌语称“瓦龙”,圆竹竿,长五尺,直径约六厘米,用作固定拉直整个布匹。

16、小砍刀,阿昌语称“牙麻咱”,用作织花腰带,裹肚,绞脚的砍刀,用牛筋骨磨光滑制成,用作砍线。

(三)、纺织材料

阿昌族的纺织原料为棉花、蚕茧、靛叶、颜色粉。阿昌族有种棉花、养蚕的传统,近代直接购买棉纱和九色丝线纺织。

棉线类有:黑线、蓝线、红线、黄线。

蚕丝线有:白、大红、桃红、石榴红、翠蓝色、荠花色、大鹅黄、小鹅黄、鹦歌缘,共九种颜色丝线。

(四)、纺织工艺流程

阿昌族的纺织工艺流程为:捻线、纺线、染线、打线、经线、织布。

1、捻线。历史上阿昌族有种棉花养蚕的传统。上世纪七十年代,梁河县九保乡丙盖村曾种植过棉花,曩宋乡弄别村在家脑山种植过桑树养蚕。过去阿昌族妇女晚上的活计,一是舂米,二是将棉花或用芭蕉水煮过的蚕茧抽成线绕城团,以备得用。

2、纺线。将捻好的棉线在小定子(阿昌语称“屋摇”)上纺成线,绕在线棍(阿昌语称“那”)上,再由纺车将纺线成扭。

3、染线。土法染线分染色、浆线、揉线三个步骤。

染色:採自种的火靛和野生的小靛,放到大缸里浸泡七至八天,将渣去除留下靛水,放适量石灰混合搅拌,称为的“打靛”。再把缸中沉淀后的清水取出,把沉淀泥放到灰萝里,用泥巴封顶,称之为“养靛”。又重新用大靛叶、小靛叶,加草木灰也用(蒿子灰或芭蕉叶灰),放水并滴数滴酒,加入适量淀泥搅拌均匀直至缸中靛水泛起绿色泡沫,加几滴白酒,染色水便制成。拿五至六格线用手捏赶三至五分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