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课程的说明

三级课程的说明
三级课程的说明

三级课程的说明

——薄弱课程学习材料

关于地方课程

(一)开设地方课程的意义

地方课程是义务教育三级课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构建和完善课程管理体制、增强课程的适应性,提高地方建设课程的积极性和水平,激发中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变学习方式、完善智力结构、增强创新意识,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鲁教基字〔2008〕9号

《山东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建设与管理工作的通知》(二)我省地方课程的结构

建立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的地方课程体系,实行统一与分散相结合的地方课程管理制度。

设置必修地方课程,包括安全教育、环境教育、传统文化、人生规划四门课程与假期生活指导,形成必修地方课程和选修地方课程相结合的地方课程体系。

(三)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必修课程课时安排表

年级课程类型课程内容周课时数合计周总课时

1-2年级地方课程安全教育0.51.5(4)

传统文化1

3-6年级地方课程安全教育0.52(3 2 )

环境教育0.5

传统文化1

7年级地方课程安全教育0.52(4)

环境教育0.5

传统文化1

8年级地方课程安全教育0.52(3)

环境教育0.5

传统文化1

9年级地方课程安全教育0.51.5(2)

人生规划1

(四)必修、选修地方课程教科书

及选修地方课程开设

省教育厅已组织对必修和部分选修地方课程教科书的开发建设,供各市选用。

选修地方课程在确保开足课时的前提下,由地方和学校根据当地实际在我省制定的地方课程框架内自主开设。

什么是学校课程

(一)学校课程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中的一个部分,指学校自行规划、设计、实施的课程。

我国的学校课程是在学校本土生成的,既能体现各校的办学宗旨、学生的特别需要和本校的资源优势,又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紧密结合的一种具有多样性和可选择性的课程。

教师是课程开发的主导者、设计者,也是决策者之一。

(二)学校课程开发的目的与价值

1、提高课程的适应性,促进学生的个性成长。

开发学校课程是为了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让每一个学校都可以根据自身的条件、特点开发特色课程,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让自己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2、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学校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而不是专家。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学校特色形成的前提也是学生个性发展的必然保障,因此教师专业发展是学校课程开发的必然追求。

3、实现学校的课程创新,促进学校特色的形成。

(三)学校课程的开发

积极推动学校课程建设。学校要正确处理好学校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关系,成立学校课程开发委员会,制定学校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引导教师科学设计学校课程与教学方案,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课程保障。要坚持学校课程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制度。

学校课程开发的基本程序

1、建立组织---课程开发委员会(组建,上墙,检查)

2、分析评估---需求评估、资源调查、问题反思

3、确定目标---针对教师的专业发展目标及其相应的开发成果、针对学生的课程目标。课程目标又分为一般目标和具体目标。

4、编制方案---制定《学校课程规划方案》。学校必须把学校课程作为一个完整的部分,并置于整个课程体系之中来进行规划。这种规划是学校课程开发流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因为他有这样一些好处:(1)体现课程是一种科学的探究过程,不是随意想开什么课就开什么课;(2)作为一个整体来规划有助于协调国家、地方课程的关系;(3)有助于集中培训教师的课程知识和能力;(4)有利于统一具体开发课程的教师的思想和认识;(5)便于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审议。

《学校课程规划方案》是学校对学校课程开发的整体规划,是学校关于学校课程开发的总体思路的概略性描述。具体包括:需要评估、总体目标、课程结构与门类、实施要求、评价要求、保障措施等。

5、实施开发---组织教师学习《学校课程规划方案》,让教师个体或小组合作申报开发学校课程,并形成《课程纲要》。

《课程纲要》是教师个体或小组合作设计的某一门学校课程的具体方案,它包括学生与资源情况分析、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设置、教学要求、评价建议等。

6、审议与备案

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对所属学校的《学校课程规划方案》进行审议;

学校课程开发委员会对教师撰写的《课程纲要》进行审议,并报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备案。

关于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的教学

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的教学(一)

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是一种新的课程领域,是基于学生的直接体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它的基本学习方式是探究学习。与其它课程相比,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和自主性等基本特征。

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的教学(二)

要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生活中学习、在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学习。要妥善处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关系,重在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重在发展学生学习的愿望和能力,重在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重视信息技术与地方课程的整合。学校要发挥信息技术在地方课程开设中的作用,鼓励教师和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开展研究,并在研究中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

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的教学(三)

学校要将本校开发的学校课程向学生公布,供学生选择;并在学生选择的基础上,确定学校课程的设置。学校课程设置的课时总量一般不要超过地方课程。

学校要建立学分管理制度,规定每个学生毕业时应该获得的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学分,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他们感兴趣的范围内选修部分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

四、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一)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性质和特点

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

是国家设置,地方管理,学校开发的必修课。

其特点:

整体性

实践性---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观察、考察、做、实验、探究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

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定领域与非指定领域

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以及信息技术教育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四大指定领域。除上述指定领域以外,综合实践活动还包括大量非指定领域,如:班团队活动、校传统活动(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学生同伴间的交往活动、学生个人或群体的心理健康活动等等,这些活动在开展过程中可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定领域相结合,也可以单独开设,但课程目标的指向是一致的。

(二)研究性学习

1、什么是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领域。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形成一种积极的、生动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作为学习方式的“研究性学习”与作为课程形态的“研究性学习”,二者是什么关系:

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是指教师不把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的结论的过程。“研究性学习”是和“接受性学习”相对的一个概念。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是渗透于学生的所有学科、所有活动之中的。

作为一种课程形态,“研究性学习”课程是为“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充分展

开所提供的相对独立的、有计划的学习机会。

具体地说,是在课程计划中规定一定的课时数,以便有利于学生从事“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学科中的研究性学习具有学科性,往往局限于一门学科的狭隘视野,研究行学习课程则属于经验课程的范畴,强调操作与体验,强调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学科中的研究性学习具有手段的、辅助的性质,往往服从于学生掌握系统的学科知识的需要,而研究性学习课程则把研究性学习本身视为直接目的,强调学生需要的优先性。两者的直接目的不同,但都强调研究性学习这种学习方式,终极目的都是指向学生的个性发展。研究性学习课程是学科中的研究性学习的归纳、整合、开拓、提升;学科中的研究性学习则可以从学科领域细化、深化生活中的主题。

3、研究性学习的实施

开展以“课题研究”为载体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小学生通过小观察、小展览、小制作、小报告和小论文等形式开展探究学习,中学生每学期应完成一个课题的研究性学习并形成研究报告。---《山东省教育厅关于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意见》

研究性学习的实施一般分为五个阶段

阶段一:确定课题。学生自主或在教师指导下自主提出。要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来源,最好是那些对学生自身、家庭、学校以及所在的农村、社区具有实际意义的课题。课题必须是可以研究的,不能把所有问题都当作课题。课题必须符合研究的框架要求。

阶段二:制定计划。具体、可行、有效。要明确研究的目标,设计资料搜集的方法和工具,明确成员分工等。

阶段三:搜集资料。根据计划,各成员承担各自职责,通过图书馆、上网、参观访问、实验操作等多种途径和渠道广泛搜集资料,并做好记录。

阶段四:总结整理。学生整理、分析所搜集到的资料,不断验证自己对所研究问题的假设,最后综述资料的观点,提出自己的认识和见解。(常用研究方法

阶段五:交流评价。学生通过研究论文、模型作品、主题演讲、小品表演、辩论赛等多种方式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教师通过个人自评、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综合评定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的表现。

4、研究性学习中的教师角色

在研究性学习的各环节中,都是学生唱主角,以学生与问题间、同伴间的互动为主,教师与学生的互动知识在学生需要时才发生。教师的角色不是“学科教师”而是“导师”。

活动开展前,讲清课程性质,帮助学生解除思想

上的困惑,引导学生克服畏难情绪,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愿望;协助学生组建课题研究小组;充当学生确定研究课题时的顾问;就如何制定研究计划、研究开展所需要的基本方法,通过讲座、推荐范例、组织交流学习等活动引导学生学习,并对计划的可行性,活动安排是否周全等问题组织学生评议,互相借鉴。

实施中,当学生遇到困难而陷入困境时,教师有必要分清问题的性质,给予恰如其分的帮助与引导。建立安全责任制。

实施后,组织学生总结,展示,评价。启发进一步的探究活动。

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

1、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的基本目标

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是指在教师指导下,走出教室,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活动,以获得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主旨的学习领域。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服从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总目标,同时更为注重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社会参与意识、公民责任感及创新意识的培养。它的基本目标是拓展知识,增长经验,增进学生的社会适应与创新能力;融入生活,获得感受,形成学生健康进取的生活态度;主动参与社会实践,增强学生公民意识和责任感;使学生自觉服务社会,对他人、对社会负有爱心;让学生亲近、关爱自然,懂得与自然和谐相处;促进学生了解自我,肯定自我价值,发展兴趣与专长。

2、社会实践的主要内容

①社会各行各业的体验性活动。学工、学军、学农林牧副渔、科技文化活动、

志愿者活动、勤工俭学等。

②学校传统活动、值周班活动、社团、俱乐部活动、公寓、食堂的管理委员会活动、校内义务劳动等。(校园实践活动)

③外出参观、考察、访问或生存锻炼等。参观考察的内容一般涉及自然景观、历史文化遗迹、现实的社会生活和生产方式等。访问则一般以国家或地方政府、政府官员、特殊人物、特殊群体等为访问对象。

④社区民俗活动。通过体验社区生活获得文化传统的熏陶,形成对社区的归属感。

3、社区服务的主要内容

社区服务属义工或志愿活动性质,学生以服务者的身份参与到服务社区的各项活动领域中,多方面体验并认识服务对象,应用所学的知识,提供各种对社区有意义的服务,不断增强对他人、社区乃至整个社会的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把社区建设得更美好。

①公益活动。如与环保卫生有关的公益活动,各种大型活动的义务工作及其他志愿者活动。公益活动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公民意识和责任感。

②宣传教育。学校可配合社区需要,组织学生通过制作黑板报、宣传栏、知识讲座、现场讲解等方式开展法制、环保、卫生、科技等多方面的宣传活动。

③帮贫助困。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

1、几点要求:

切实加强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活动的开展,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要有2处固定实践基地和若干处非固定实践基地,学生(小学三年级以上)参与项目生均达到2项以上。

每学年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时间小学生不少于10天,初中生不少于20天。

信息技术按规定要求开设。

2、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几条原则:

要通过学农、学工和劳动实践等活动开展劳动和劳动技术教育,培养学生良好

的劳动习惯、一定的劳动技能和尊重劳动的良好风气。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指导应通过有效的方式,集中所有教师的智慧。团体指导与协同教学。

学校要对综合实践活动进行统筹规划。建议学校根据本校和所在社区的特色制定三类互相衔接的计划: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计划、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计划和班级综合实践活动计划。(教学工作检查和课程实施水平评估的材料依据)整合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积极鼓励学校和学生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课时集中使用和分散使用相结合。建议3、4年级信息技术1课时。研究性学习与劳动与技术1课时,部分时间分散,部分时间集中。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集中安排。其余年级信息技术1课时,研究性学习、劳动与技术1.5课时,部分时间分散,部分时间集中,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集中安排。各校可根据实际设计,在综合实践活动计划中体现,达到省厅文件要求。

以融合的方式设计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综合主题或综合项目的形式将各领域融合在一起实施,各领域彼此渗透,达到理想的整合状态。

举例:1、大棚菜病虫害防治措施的优化研究

2、“美国白蛾”的防治研究;

3、农村老人赡养情况的调查;评选“孝敬老人之星”,开展“尊老敬老孝老”宣传教育活动,宣传栏、黑板报等。

注重信息技术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应用。

师生安全原则

1

打卡制度

一叶落便知秋意浓,即使江南的绿色褪色之期晚了几许,南飞的大雁也会在天空一会儿排成一字,一会儿排成人字,秋天真的来了,中秋真的来了,国庆真的来了。

秋天,是一个丰硕的季节,它孕育着收获。

节日,是一个相聚的守候,它意味着团圆。

在这个萧瑟的天空下,节日只会提醒游子该回家了,看看久别的故土,看看年迈的父母,看看自己的过往;但是现实的境遇却让我们无法脱身,我们只能思念、感叹,每逢佳节倍思亲。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转眼,我们已经长大,离开了父母亲人,离开了学校师生,离开了书生意气的轻狂,开始学会一个人的生活,向大人的方向一步步的跟进。岁月在流逝,阅历随之增长,思乡之情越发疯狂的蔓延,就连睡梦呓语都是方言的味道。看的故事多了,心中对母爱、对父爱、对乡情有了更为独特的情愫,每逢佳节便撩动我多愁善感的心,思亲之情犹如海浪澎湃着我难以平静。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多少年过去了,我一直穿着母亲手工制作的鞋垫,从春花到秋实,从寒来至暑往,走完四季的轮回;从儿时母亲手工做的棉鞋到现在自己买的运动鞋,鞋垫陪我走完了懵懂的青春。去年的一天,母亲打电话问我穿多大的鞋,她说再给我做十双。我疑惑的问母亲为什么要做那么多,我穿不完。母亲说她眼睛看不清楚了,这是最后一次给我做鞋垫了,多做几双,多穿几年。听到这里我不禁留下了眼泪,瞬间感觉母亲已经老了,而我却远在千里之外不能尽孝。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家乡发生了很多的事,电话成了我与亲人的寄托,虽然电话中父母的声音没有太大的变化,但是我脑中总会浮现他们日益憔悴的容颜。

夜深难眠的时候,我就会走上阳台,看看这个霓虹映衬的不夜城。看着高耸的楼房,看着明亮的月,看着静静夜。夜风带来阵阵桂花的余香,我似乎在花香里闻到了家乡桂花酒的味道,听见了家乡河水流淌的声音,各种野鸟的怪叫,还有父亲夜里的咳嗽。家、家乡、亲人都在记忆中,都在心中,平日里他们平静的像湖水,每当在团圆的时候便激起千层浪,不停地叩打着游子的心门。

又是一年月圆时,又是一年团聚日,常回家看看,父母早已在不知不觉中慢慢的老去,他们要求并不高,全家团圆便是福。不要让自己暂时的借口成为不回家的理由,留下子欲养而亲不待的终身遗憾。

项目管理课程总结

项目管理课程总结 前言 时光匆匆而逝,一转眼这学期已经到了尾声,经过这一学期的学习,我对项目管理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和综合的认识。在老师的教导下,我对项目管理有了进一步的学习和认识,而在与同学合作完成项目设计的过程中,我才真正认识到项目管理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现将我对项目管理的理解总结如下。 一、项目管理概述 项目管理是近几十年来迅速发展的一门学科,是现代管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项目管理就是项目的管理,在有限的资源约束下,运用系统的观点、方法和理论,对项目涉及的全部工作进行有效地管理。即从项目的投资决策开始到项目结束的全过程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评价,以实现项目的目标。项目是指一系列独特的、复杂的并相互关联的活动,这些活动有着一个明确的目标或目的,必须在特定的时间、预算、资源限定,依据规完成。项目参数包括项目围、质量、成本、时间、资源。项目质量与项目费用和项目时间构成项目的三大目标。 1.1项目的定义及特征 项目就是具有特定目标的一次性任务。它是在一定时间,满足一系列特定目标的多项相关工作的总称。项目与一般产品不同,与连续不断、周而复始的活动(人们往往称之为“运作”)也不同。 项目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一下几方面: 一次性——项目是一次性任务,这是识别项目与运作、项目与一般性产品的关键特征。所谓一次性,是指项目无完全程序化的过程可以对照执行,以后也不可能完全按该项任务的过程去完成另一项任务。项目从开始到完成需要经历若干环节与过程,而这些环节与过程是不可逆的。

唯一性——任何一个项目都具有自身的特点,不可能找到两个完全相同的项目,这就是项目的单件性,它是项目一次性属性的基础。 多目标属性——项目的目标可分为成果性目标和结束性目标。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成果性目标是由一系列技术指标来定义的,同时又受到多种条件的约束,这种约束条件往往是多方面的,这就形成了多种约束性目标。因此,项目具有多目标属性。 生命周期属性——项目是一次性任务,所以项目具有明确的起点和终点。无论任何项目都需要经历概念、开发、实施、收尾等一系列过程,这种过程就称之为生命周期。这种生命周期属性充分体现了项目实施的动态性。 对立统一性——项目目标之间、项目组织之间、项目的各个环节及各要素之间既相互统一又相互矛盾,这种对立统一的关系体现在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中。 1.2 项目管理的十大原则 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2)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3)其身正,不令而行; 4)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5)磨刀不误砍柴功; 6)统筹兼顾; 7)无以规矩不成方圆; 8)欲速则不达; 9)众人拾柴火焰高

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临溪中心小学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为深化“课改”实验,规范实施国家、地方、学校课程计划,有效管理和评价课程,体现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积极促进符合素质教育的教师教学行为与学生学习方式的形成,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力提升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结合我校教育教学实际,制定课程管 理制度。 一、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国家制定中小学课程发展总体规划,确定国家课程门类和课时,制定国家课程标准,宏观指导课程实施。在保证实施国家课程的基础上,鼓励地方开发适应本地区的地方课程,学校可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特点的课程。 (一)国家课程 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小学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小学高年级开设思想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科学、外语、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 (二)地方课程 占用地方课程课时,经省教育厅中小学教材编审委员会审定的课程。 (三)校本课程 就是学校的活动类课程、选修课、兴趣活动的继承、规范和发展,纳入课表,依据学生需要开发,根据学校资源开发,依据办学目标开发,认真编写教材。 (四)综合实践活动课 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并作为必修课程,其主要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班队活动课、科技手工课等。以活动为主要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强调学生的做,在一系列活动中进行实验、考察、设计、制作、想象、反思、

体验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课程实施条件 (五)制定课程表时,各年级要严格执行《普通全日制小学、初中课程安排表(以分科课程为主)》;课程门类、课时不得随意增减。按照《中小学学年度校历》, 依法执行课程计划。 (六)必须按照国家教育部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课标,使用经县教育局基础教育科审核征订的教科书,进行有效的教学活动。非经审核的教科 书不得随意使用。 (七)结合教师所学专业、学校《课程表》规定的课程门类、课时,科学、规范的配置任课教师,确保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 (八)按有关要求,配置并更新课程实施所需的教具、设施、设备,仪器室要录制、购买学生关心、感兴趣的教育资料,满足教学需求。 (九)标准班学额均为40人,最多不超过50人。各年级不得分重点班、快 慢班;无特殊情况尽量不中途重新分班。 三、课程实施 (十)学校要在开学第一周制定出全校总课程表、活动课安排表;教师任课表、班级分课程表、活动课安排表、作息时间表在开学前下发,各教学班严格按课表上课,保证课程开齐、开全、开足、开好,教师能按县统一的教学进度进行教学。 保证按规定时间开学、放假。 (十一)抓好课程实施的常规管理工作,教师应承担研究教材(课标)、备课、编写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学习辅导、批改作业、教学检测、评价等教学任务。。 (十二)教师必须严格按照课标、德育大纲的要求组织课堂教学,课前要精心备课,认真编写教学设计,做好充分准备。课堂教学要紧扣“三维目标”,改进教

体育校本课程实施方案实施计划书

甘溪中学中学2014--2105年体育组校 本教研实施方案 校本课程是相对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而言,学校自行规划、设计、实施的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三级课程管理的重要内容。它是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中占有较突出的地位。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有利于培养学生个性,发挥教师特长,办出学校特色。给学校的发展、教师专业的发展、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舞台。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精神,进一步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我校坚持以一切为了学生个性发展为目标,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特色,特制定石阡县白沙中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课程理念,推进我校体育教育改革,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优化体育课程结构,充分利用学校体育课程资源,进一步调动学校自主开发课程和自主管理课程的积极性,逐步形成适应地方、学校和学生特殊需要的,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学校课程体系。 二、课程目标 (一)学生培养目标 1.培养学生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

2.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 3.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提高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4.增强体质,掌握篮球基本技能和张掖民间传统游戏方法,并能熟练应用篮球技能和创造性的进行乡土游戏。 5.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养成克服困难坚强的意志品质。 (二)教师发展目标 在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中,使全体教师深入领会新课改的精神,贯彻与体现具有时代特征的人本主义教育理念,学会学习、学会反思、学会创新,成为实践的研究者,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三、课程实施 (一)成立《快乐体育》校本课程实施领导小组 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课程实施领导小组,由教导处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和指导,政工处、总务处、少先队等相关部门协调配合,全力支持。主要职责: 组长:陈德斌 负责校本课程的总体策划,宏观调控及全面的研究和实施。 副组长:杨方学 负责校本培训、检查校本课程实施、协调各部门的工作、安排教师上课,实施课程计划、对校本课程的研究和实施进行指导、评

软件项目管理学习心得体会

亲爱的朋友,很高兴能在此相遇!欢迎您阅读文档软件项目管理学习心得体会,这篇文档是由我们精心收集整理的新文档。相信您通过阅读这篇文档,一定会有所收获。假若亲能将此文档收藏或者转发,将是我们莫大的荣幸,更是我们继续前行的动力。 软件项目管理学习心得体会 软件项目管理学习心得体会1 软件项目管理这门课程是我们软件工程测试技术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的课程,这门课程的开设必有其重要性。软件项目管理的提出是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的美国。由于开发项目不能按时提交、超出预算、质量达不到用户的要求等原因,70%的项目出现问题。于是,软件开发者开始逐渐重视软件开发中的各项管理。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软件项目管理不善的问题仍然存在。软件项目管理和其他项目管理相比有相当的特殊性。首先,软件是纯知识产品,其开发进度和质量很难估计和度量,生产效率也难以预测和保证。其次,软件系统的复杂性也导致了开发过程中各种风险的难以预见和控制。因此,项目管理对软件生产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项目管理的定义是指一定的主体,为了实现其目标,利用各种有效的手段,对执行的项目周期的各个阶段工作进行计划、

组织、协调、指挥、控制,以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各项活动的总和。软件项目管理目的是为了使软件项目能够按照预定的成本、进度、质量顺利完成而进行分析和管理的活动。另外,进行软件项目管理有利于将个人开发能力转化成企业的开发能力。企业的软件开发能力越高,表明这个企业的软件生产越趋向成熟,企业越能够稳定发展。 对于软件项目的学习,我首先放正了态度来学习,认真分清软件项目管理与软件工程的关系和项目管理知识体系。软件项目管理从头到尾包括9个知识领域、5个标准化过程组和44个模块。其中本学期我们学习的主要知识点有以下几个部分,如:项目的初始中项目立项、合同项目、内部项目、项目授权、初始项目范围、生存期模型等知识点;项目计划中范围计划、时间计划、成本计划、质量计划、人力资源计划、沟通计划、风险计划、合同计划、配置管理计划、集成计划等知识点;项目执行控制中集成变更管理、范围管理、进度成本管理、挣值分析法、偏差管理、质量管理控制、团队管理和建设、项目沟通管理和风险管理等;项目结束中合同结束、项目结束、项目总结、项目管理的建议等。对于这些知识点,我根据具体案例具体分析。 通过本学期的学习,我感受到软件项目管理是一门非常需要学习的课程。即使作为考察课程,它也是软件行业人士所必须

三级等保,安全管理制度,信息安全管理策略

* 主办部门:系统运维部 执笔人: 审核人: XXXXX 信息安全管理策略V0.1 XXX-XXX-XX-01001 2014年3月17日

[本文件中出现的任何文字叙述、文档格式、插图、照片、方法、过程等内容,除另有特别注明,版权均属XXXXX所有,受到有关产权及版权法保护。任何个人、机构未经XXXXX的书面授权许可,不得以任何方式复制或引用本文件的任何片断。] 文件版本信息 文件版本信息说明 记录本文件提交时当前有效的版本控制信息,当前版本文件有效期将在新版本文档生效时自动结束。文件版本小于1.0 时,表示该版本文件为草案,仅可作为参照资料之目的。 阅送范围 内部发送部门:综合部、系统运维部

目录 第一章总则 (1) 第二章信息安全方针 (1) 第三章信息安全策略 (2) 第四章附则 (13)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XXXXX信息安全系统,确保业务系统安全、稳定和可靠的运行,提升服务质量,不断推动信息安全工作的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GB/T22239-2008)、《金融行业信息系统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实施指引》(JR/T 0071—2012)、《金融行业信息系统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测评指南》(JR/T 0072—2012),并结合XXXXX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策略。 第二条本策略为XXXXX信息安全管理的纲领性文件,明确提出XXXXX在信息安全管理方面的工作要求,指导信息安全管理工作。为信息安全管理制度文件提供指引,其它信息安全相关文件在制定时不得违背本策略中的规定。 第三条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信息安全 管理策略。 第二章信息安全方针 第四条 XXXXX的信息安全方针为:安全第一、综合防范、预防为主、持续改进。 (一)安全第一:信息安全为业务的可靠开展提供基础保障。把信息安全作为信息系统建设和业务经营的首要任务;

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制度1.doc

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制度1 临溪中心小学三级课程管理制度为深化“课改”实验,规范实施国家、地方、学校课程计划,有效管理和评价课程,体现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积极促进符合素质教育的教师教学行为与学生学习方式的形成,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力提升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结合我校教育教学实际,制定课程管理制度。 一、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国家制定中小学课程发展总体规划,确定国家课程门类和课时,制定国家课程标准,宏观指导课程实施。在保证实施国家课程的基础上,鼓励地方开发适应本地区的地方课程,学校可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特点的课程。 (一)国家课程 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小学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小学高年级开设思想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科学、外语、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 (二)地方课程 占用地方课程课时,经省教育厅中小学教材编审委员会审定的课程。 (三)校本课程

就是学校的活动类课程、选修课、兴趣活动的继承、规范和发展,纳入课表,依据学生需要开发,根据学校资源开发,依据办学目标开 发,认真编写教材。 (四)综合实践活动课 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并作为必修课程,其主要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班队活动课、科技手工课等。以活动为主要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强调学生的做,在一系列活动中进行实验、考察、设计、制作、想象、反思、体验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课程实施条件 (五)制定课程表时,各年级要严格执行《普通全日制小学、初中课程安排表(以分科课程为主)》;课程门类、课时不得随意增减。按照《中小学学年度校历》,依法执行课程计划。 (六)必须按照国家教育部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课标,使用经县教育局基础教育科审核征订的教科书,进行有效的教学活动。非经审核的教科书不得随意使用。 (七)结合教师所学专业、学校《课程表》规定的课程门类、课时,科学、规范的配置任课教师,确保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 (八)按有关要求,配置并更新课程实施所需的教具、设施、设备,仪器室要录制、购买学生关心、感兴趣的教育资料,满足教学需求。

学校三级课程实施方案

学校三级课程实施方案 2009----2010学年 一.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指导纲要》为依据,最大限度地组织和调动我校教育工作者,以先进的教育理论和全新的教育观念为指导,创造性地实施新一轮课程改革,进一步深化我校的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引导全社会广泛参与和支持课程改革工作,努力实现新课程改革的各项目标。 二、工作目标 三级课程管理的基本模式是:国家制定课程发展总体规划,确定国家课程门类和课时,制定国家课程标准,宏观指导课程实施。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国家对课程的总体设置,规划符合不同地区需要的课程实施方案,包括地方课程的开发与选用;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特点的课程。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次课程改革重新划分了国家、地方、学校课程在整个课程计划中所占的比重,收缩了国家硬性规定的成分,在课程内容和课时安排上,体现了一定程度的弹性,让地方和学校真正拥有选择的余地。 三、工作措施 (1)、以学生发展为本,实施“双导”教学法,即“导思”和“导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

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的学习过程真正实现“自学、交流、测评”,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2)、大力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最大限度地实施电化教学,实现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为新课程改革的稳步推进积累经验。 (3)、强化个性教育,给学生宽松的成长环境,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不乱占用学生课余时间,不搞题海战术,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生活,在课堂教学效果提高的前提下,做到减负担不减质量,真正实现素质教育。 (4)、探索和构建符合素质教育思想的评价标准与方法,建立能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科学评价体系。 (5) .实行课程功能的转变,构建新的课程结构。通过实施课程改革,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增强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积极开发课程资源,探索地方、学校课程资源的开发与管理,构建地方和学校课程体系,不断丰富与完善课程结构。 四、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为明确课程阶段,通过例会、教研等多种形式,明确国家课程就是我们所加的大多数课本,地方课程现阶段就是我们所学的《法制安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校本课程就是我校编写的象棋

项目管理培训心得体会

项目管理心得 通过在课堂上的学习,我对项目管理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和综合的认识。再在老师的教导下,我对项目管理有了进一步的学习和认识,我真正认识t 项目管理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现将我对项目管理的理解总结如下。 项目管理是项目管理在领域的应用。它结合了行业特点并且运用了项目管理技术、理念和方法,包含着多个知识领域(如时间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风险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沟通交流管理及采购管理等)。 由于项目管理是项目管理在领域的应用,因此它有着在信息技术行业的许多特征:任务的明确性、管理工具的先进性、信息沟通的及时性、资源提供的必要性、测试的完善和严谨性、度量的准确性及项目管理的贯穿性等。项目集成管理是指在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内,汇集项目管理的知识领域,对所有项目计划,进行整合执行及控制,以保证项目各要素相互协调的全部工作和活动过程。项目集成管理是从全局的、集成的观点出发通过有机的协调项目各个要素(进度、成本、质量和资源等),在相互影响的项目各项具体目标与方案中权衡和选择,尽可能地消除项目各单项管理的局限性,从而实现最大限度地满足项目干系人的需求和希望的目的。 项目的范围管理影响到信息系统项目的成功。在实践中,“需求蔓延”是信息系统失败最常见的原因之一,信息系统项目往往在项目启动、计划、执行、甚至收尾时不断加入新功能,无论是客户的要求还是项目实现人员对新技术的试验,都可能导致信息系统项目范围的失控,从而使得信息系统项目无论在时间、资源和质量上都受到严重影响。项目管理的首要任务是制定一个构思良好的项目计划,以确定项目的范围、进度和费用。在给定的时间完成项目是项目的重要约束性目标,能否按进度交付是衡量项目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因此,进度控制是项目控制的首要内容,是项目的灵魂。同时,由于项目管理是一个带有创造性的过程,项目不确定性很大,项目的进度控制是项目管理中的最大难点。 项目的成本是项目的全过程所耗用的各种费用的总和。项目的成本管理对于组织来说非常重要,成本管理并不只是把项目的成本进行监控和记录,而是需要对成本数据进行分析,以发现项目的成本隐患和问题,在项目遭受可能的损失之前采取必要的行动。 项目成本管理希望节约项目的费用,但并不意味着要一味减少成本。例如:在信息系统项目中,减少测试无疑能够减少项目的费用,但没有测试,如同许多曾经进行过的信息系统一样,把用户当做测试者,可能对项目造成灾难性的后果,最终,或者使得项目的成本大为提高,或者让项目走向失败的边缘。质量是“使实体具备满足明确或隐含需求能力的各项特征之总和”,明确或隐含的需求是指按项目需求制定的基础性文件。质量管理作为项目管理的一部分,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质量管理的目的是通过执行项目质量管理过程,使用一些基本项目管理工具和技术来保证信息系统的质量。时间、成本、质量是项目管理的三大目标,如果质量不能满足要求,即使进度再快,成本再节省,项目也没有意义。人是决定组织和项目成败的关键。尤其是在信息系统领域,合格人选很难找到和保留在某个项目中。有效的管理人力资源,是项目经理们认为最困难的一件事情。项目人力资源管理包括为最有效地使用参与项目人员所需的各项过程。它 包括项目的所有利害关系者,如赞助人、顾客、合伙人、供应商 / 分包商、项目团队成员等。而讨论对赞助人、合伙人、顾客的管理已经超出本章的范围,本章将重点关注项目团队的人力资源管理。 项目人力资源管理主要包括编制人力资源计划,组建项目团队和项目团队建设三个主要的过程。人力资源计划编制的主要内容包括确定、记录并分派项目角色、职责,请示汇报关系,这个过程的输出主要包括角色和职责分配矩阵、报告关系,以及项目的组织结构;项目团队组建的内容主要是招募、分派到项目工作的所需人力资源,得到项目所需的人员是信息系统项目成败的关键;而项目团队建设的内容主要包括培养项目团队个人与集体的能力,以提高项目的绩效。对于许多信息系统项目而言,是否能够培养团队和集体的能力,也是项目成功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沟通是指人际之间传递和沟通信息的过程,对于项目取得成功是必不可少的,而且也是非常重要的。沟通的主旨在于互动双方建立彼此相互了解的关系,相互回应,并期待能经由沟通的行为与过程相互接纳及达成共识。在信息系统项目中,项目干系人之间的沟通贯穿项自整个生命周期,很多专家认为信息系统项目失败的重要原因就是沟通的失败。 项目需要以有限的成本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项目目标,而风险会影响这一点。风险管理的目的就

设备管理制度三级文件20090720

华意压缩机股份有限公司管理文件 文件编号:HY/DS-02-2009 设备管理制度 拟制 审核 会签 会签 会签 会签 2009年7月20日发布2009年7月25日实施

对设备维修保养的组织职责、维修计划、设备修理的检定与验收、设备维护保养的检查及维修资料的归档等进行规定。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固定资产机械设备维修的管理,动力设备、检测设备、仪器仪表亦参照执行。 3 引用标准 GB/T 19001-2008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HY ZLSC—2009《质量手册》 4 职责 4.1 动力设备部 动力设备部是公司设备管理的职能部门,负责建立设备管理体系(网络)及公司固定资产设备(机械、动力、仪器)等的资产管理、监督使用、组织维修等工作。 4.1.1组织有关部门一起参加新设备安装的调试及试车,组织安装设备的验收、移交工作和初期管理,及时将设备资料进行归档管理。 4.1.2 掌握全公司设备的技术状况和使用维修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案。 4.1.3 确定重点(关键)设备,实施重点管理。 4.1.4组织制定并审核设备操作规程及设备安全操作规程,督促和检查使用部门遵守设备操作规程及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对设备的保养维护进行技术指导;组织有关单位共同分析设备故障原因和采取防止故障再发生的对策。 4.1.5 负责制定并组织实施年度设备维修保养计划,对计划完成情况进行检查考核。 4.1.6每年底向主管设备的副总经理提交公司设备管理及使用状况报告和更新、淘汰或改进设备的计划。 4.2 设备使用车间(部门)职责 负责正确使用设备、日常保养和及时安排检修,保证设备经常保持良好技术状态。 4.2.1 管理本单位固定资产设备,严格遵守设备操作规程,重点(关键)设备操作工必须持证上岗,无关人员严禁操作设备。 4.2.2 负责设备安装调试、检查和维修;对重点(关键)设备实施重点保养和维修。 4.2.3负责制订重点设备(A类)、关键设备(B类)故障的维修预案。 4.2.4 负责组织对本单位设备进行日常检查、巡视检查、定期检查、精度检查、专项检查及日常 维护保养、故障修理、计划修理等,并按公司规定做好维修鉴定记录。 5 设备管理内容 5.1 设备技术状况的管理

课程管理制度

邯郸市职教中心课程管理制度 满足学校发展的需要,满足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培养提高校长与教师的课程意识,形成和体现学校办学特色是我校课程改革的工作目标。学校、教师、学生在新课程中共同成长是我校课程改革的工作理念。 在课程管理方面,教育部明确指出: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而学校一级的课程管理就是由学校根据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规定,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自行决定校本课程。学校课程管理是学校行使课程权力并履行责任的具体表现;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质量在学校一级的重要保障;是学校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 一、学校课程管理的目标 1、执行国家的课程文件,确保课程计划与课程标准的严肃性。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独立或合作开发有特色的课程。 2、结合学校的实际,协调学校各类课程的关系,优化学校课程的结构,提高学校课程的适应性。 3、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组织教师广泛地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合理地组织教学内容,有效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并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根据本校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资源状况,了解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设置可供学生选择的、灵活安排的课程。 4、确保学生享有必要的课程管理的权利,创造机会使得学生能够在一定的范围与程度内参与课程决策与教学活动。

5、满足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提供适当的培训,给予教师参与开发课程的机会。 二、学校课程管理的基本原则 1、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是学校课程管理的基本原则。学校在考虑学生的需要、兴趣与经验的基础上,科学设计课程方案,合理组织教学内容,实施发展性的评价,为学生全面而主动的发展提供课程保障。 2、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权利的一次再分配。学校拥有了一部分课程权利,同时也承担着相应的责任。所以,学校将在确保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有效实施中,合理地进行学校课程开发,学校最大限度地挖掘、利用校内外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课程资源,努力完善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三、学校课程管理的组织保障 1、学校校务委员会是学校课程的决策机构,同时协调校内各处室的各项工作。 2、教务处是学校课程管理的专门的行政机构。主要职责是组织各专业部计划、执行、检查、评估全校各门课程及各功能组的课程教学工作,落实各项课程管理措施。 3、各专业部要根据学校的整体安排,制定好学年及学期教学进度计划、教学研究活动计划和学生活动计划;对教师教学活动进行指导,确保完成学校课程管理的各项要求;及时反映课程实施过程出现的问题及教师的教学需求;研究学生的实际情况,

国家课程实施方案

国家课程实施方案 Document number:BGCG-0857-BTDO-0089-2022

国家课程实施方案 为了全面贯彻国家课程改革的精神,认真落实国家课程的新理念,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切实有效地完成各学科的教学任务,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基本现状 我校始终坚持开足各门学科,虽然没有一支较稳定的骨干教师队伍,但是在本课程的实施中都能够通过自觉认真地学习,积极参加各学科校内外的各项活动,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学校实验室、仪器设备比较齐全,实验开出率高等,都为国家课程的实施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二.指导思想 1.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作为课程实施的主要理论指导,加强理论学习,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从而使新课程的实施从思想、理论上得以充分的保证。 2.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为指导性文件,端正指导思想,明确工作目标,细化工作任务,落实工作措施,认真钻研教材,探讨教法学法。 3.调动全体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上下通力合作,尽力提供交流机会,扩大交流范围,及时总结教学经验,圆满完成学科教学任务。 三、实施目标 1.通过国家课程的实施,切实转变教育观念,及时研究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不断总结教学的经验和教训。

2.通过标准课程的实施,努力改进课堂教学的方法,积极创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 3.探索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探索评价与考试制度,建立适应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4.保证国家课程实施质量的基础上,努力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逐步形成国家、地方、校三级课程管理的机制。 5,积极推行现代教育技术与科学课程的整合,实现科学教学的最大效益。 6.在国家课程的实施中,积极为教师提供交流展示的机会,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四、实施策略 1.建组织。建立小学课程实施活动小组,具体研究标准课的实施措施,不断总结实施经验,以点带面。 2.抓学习。要求全体教师认真学习《基础教学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课程标准》,深刻领会课程改革的意义和任务,掌握课程改革的新理念;领悟科学学科的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实施建议。 3.抓培训。对任教学科的教师进行全员培训,加强课堂教学的示范,努力把新的学理念转化为课堂实践,做到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

项目管理学习心得体会

项目管理学习心得 非常感谢公司给我这次参加项目管理的培训、提升自我的机会。虽然这两次培训的过程很辛苦,强度也很大,但付出总有收获,我学到了很多关于项目管理方面的知识,学会了利用WBS对任务进行层层分解,学会了利用鱼刺图、流程图等工具进行质量分析,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发现了自己很多的不足。同时深刻的体会到项目管理在药品研发中的重要性。这两次培训让我深刻检查和审视自己知识经验,下面是我对这两次培训的总结和心得体会。 一、沟通是项目管理中桥梁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与感情的传递和反馈的过程,以求思想达成一致和感情的通畅。项目能否顺利开展、完成。离不开有效的沟通,一次次的沟通就好比搭建起一座座桥梁,如果没有这样的一座座桥梁,我们的道路就不通,也就没有办法进行有效的沟通。在培训中,梁老师在课堂开展了“邮差”的小游戏,在游戏中,我是担任项目组成员,最后我们小组没能完成任务。过后对游戏过程的思考,给我带来很多的感触,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项目组成员没有进行有效的沟通,我发现我们项目组成员A、B、C之间的沟通很多,但是没有什么明确的目的性,就是各自在埋头苦写,进行着很多无效的沟通,浪费了很多时间,二十分钟过去了,我们项目组成员A、B、C三人还彼此不清楚我们之间共有的图案是什么?这就是典型只是停留在形式上的沟通,没有带着目的性的沟通。另外,做为项目经理的话,有效的沟通对项目开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项目经理如果没有掌握好沟通的技巧和沟通的目标性,开展工作也会带来很多的困难,项目也就无法正常运作下去。结合我们的工作,也存在很多关于沟通上的问

题,做为项目负责人,如果你没有很好的跟组员之间进行沟通,没有将你的任务明确的交待下去。就会造成项目组成员的开展很多无效、无用的工作,拖慢了进度,浪费了时间,严重的可能还导致项目的失败。 二、团队建设是项目管理的基础。 一个项目如果离开了团队建设,没有了凝聚力、合作、目标、行动、思想。我想这个项目开展起必将因难重重,可想而知,项目也会以失败告终。只有将团队建设的基础打好,打结实了,我们的项目才能顺利的开展。在一个团队中,或多或少都会存在一些短板的,做为项目经理,你就是要有目的性去培养成员,克服困难,提高成员的能力。结合我们现实的工作,很多项目经理可能会存在这样的想法和担忧,如果我培养了成员,成员的能力强了,赶超我了怎么办?我这个项目经理到时会不会给别人取代呢?项目经理如果存在这样的想法的话,你的思想就存着很大的错误,项目经理反而成为项目开展的最大阻力,你的项目就无法完成。反而,只有培养好项目成员的能力,是更有利于你项目的开展。项目组成员能力增加了,项目成员是感谢你项目经理的培养和重视,自然对项目经理的向心力也就越强,团队成员之间凝聚力也就越强。有这样很好的团队建设,团队才能有统一的行动、统一的思想、统一的目标,团队才有强的战斗力。同是在项目经理在对项目成员的培养过程中,对于项目经理也是一个很好的自我总结和学习过程,有利技术更进一步提炼和总结。提升了自己的能力,也提升了团队战斗力。 三、质量控制是项目管理的生命 一个简单的道理,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仅靠方向性的战略性选择是不够的。残酷的现实告诉我们,任何企业间的竞争都离不开“产品质量”的竞争,没有过硬的产品质量,企业终将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消失。而产品

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五专及三级管理制度

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五专”管理制度与程序 1、专人管理 (1)、药库由专人合理申报计划,保持合理库存(库存量一般不超过一个季度的用量)。药品采购人员须经过批准,凭“印鉴卡”向省、市的定点批发企业购买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计划采购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应由药品经营企业送到药库,采购、保管人员不得自行提货。 (2)、入库验收,必须货到即验,双人开箱验收,清点验收到最小包装,验收记录双人签字。 (3)、入库验收采用专簿记录,包括:日期、凭证号、品名、剂型、规格、单位、数量、批号、有效期、生产单位、供货单位、质量情况、验收结论、验收和保管人员签字等内容。 (4)、在验收中发现缺少、缺损的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应当双人清点登记,上报科主任和分管院长批准,并加盖公章后再由药品采购人员向供货单位查询、处理。 2、专柜加锁 (1)、药库、药房、各病区、麻醉科储存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必须配备保险柜。药库安装有防盗门(窗),并安装报警装置;药房安装有防盗门(窗);各病区、麻醉科存放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应当配备必要的防盗设施。 (2)、保险柜实行双人开启,一人保管钥匙,另一人保管密码。 3、专用账册 (1)计划采购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验收入库和各药房出库必须进行专用账册登记,登记内容包括:日期、凭证号、品名、剂型、规格、单位、入库数量、出库数量、结存数、批号、有效期、生产企业、供应商、质量情况、验收/发货人领药人、复核人签字等内容。 (2)专用账册的保存期限应当自药品有效期期满之日起不少于5 年。

(3)各药房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实行基数管理。药房凭请领单同时附上与请领单内容相符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到药库领取药品。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的处方由药库统一保管。领取后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数量不得超过固定基数。 (4)、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出库应双人复核,并由发药人、复核人签署姓名。 (5)、对出库的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应逐笔记录,内容包括:日期、凭证号、领用部门、品名、剂型、规格、单位、数量、批号、有效期、生产单位、发药人、复核人和领用人签字。 (6)、出库后及时核对库存,出库单据上发药和领用部门均需双签名、专用帐册至少保存至药品有效期满后2 年。 4、专用处方 (1)、医院可自行组织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处方及调剂培训和资格授权工作。 (2)、培训和考核对象为医院执业医师、药学专业技术人员。 (3)、培训结束后医院对执业医师、药学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考核,考核方式为考试。成绩合格者可分别授予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资格及调剂资格。 (4)、医师应当按照卫生部制定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开具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处方。 (5)、开具麻醉药品、精神药品使用专用处方。 (6)、处方的调配人、核对人,应当仔细核对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处方,对不符合规定的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处方,拒绝发药。调配人、核对人在双人完成处方调剂后,应当分别在处方上签名或者加盖专用签章。 (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各药房对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__月__日逐日编

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临溪中心小学三级课程管理制度为深化“课改”实验,规范实施国家、地方、学校课程计划,有效管理和评价课程,体现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积极促进符合素质教育的教师教学行为与学生学习方式的形成,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力提升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结合我校教育教学实际,制定课程管理制度。 一、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国家制定中小学课程发展总体规划,确定国家课程门类和课时,制定国家课程标准,宏观指导课程实施。在保证实施国家课程的基础上,鼓励地方开发适应本地区的地方课程,学校可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特点的课程。 (一)国家课程 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小学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小学高年级开设思想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科学、外语、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 (二)地方课程 占用地方课程课时,经省教育厅中小学教材编审委员会审定的课程。 (三)校本课程 就是学校的活动类课程、选修课、兴趣活动的继承、规范和发展,纳入课表,依据学生需要开发,根据学校资源开发,依据办学目标开

发,认真编写教材。 (四)综合实践活动课 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并作为必修课程,其主要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班队活动课、科技手工课等。以活动为主要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强调学生的做,在一系列活动中进行实验、考察、设计、制作、想象、反思、体验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课程实施条件 (五)制定课程表时,各年级要严格执行《普通全日制小学、初中课程安排表(以分科课程为主)》;课程门类、课时不得随意增减。按照《中小学学年度校历》,依法执行课程计划。 (六)必须按照国家教育部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课标,使用经县教育局基础教育科审核征订的教科书,进行有效的教学活动。非经审核的教科书不得随意使用。 (七)结合教师所学专业、学校《课程表》规定的课程门类、课时,科学、规范的配置任课教师,确保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 (八)按有关要求,配置并更新课程实施所需的教具、设施、设备,仪器室要录制、购买学生关心、感兴趣的教育资料,满足教学需求。 (九)标准班学额均为40人,最多不超过50人。各年级不得分重点班、快慢班;无特殊情况尽量不中途重新分班。 三、课程实施

三级课程实施方案

课程实施方案 大安镇中心小学课程管理的基本模式是:国家制定课程发展总体规划,确定国家课程门类和课时,制定国家课程标准,宏观指导课程实施。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国家对课程的总体设置,规划符合不同地区需要的课程实施方案,包括地方课程的开发与选用;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特点的课程。学校是真正发生教育的地方,所有课程计划只有到学校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学校要严格执行国家教育部颁发的课程计划,开齐、开足课程。新学年开学前,要重新编制课表。特别要保障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开齐、开足。要充分利用学校的优势资源,开发出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校本课程。同时,从实际出发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校要严格按规定使用教育局主管科室选定、推荐的教科书、教辅用书及其他教学资料,学校和个人不得借任何名义为学生征订规定以外的学习资料。 校本课程在实施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学生学习活动的自主性、探索性、创新性;学习方式的活动性、实践性、综合性:教学过程的情境性、合作性、建构性;教授方式的灵活性、针对性、创造性。不能用国家课程或地方课程挤占校本课程的课时,不能将校本课程变为国家规定的文化课程的延伸和补充,而应根据有关课程文件,正确处理好三级课程的关系,保证各类课程的合理比

例,充分发挥其对学生发展的不同价值。以保证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在总目标上的一致性和互补性。 具体安排实施如下: (一年级) 国家课程 地方课程 校本课程

(二年级)国家课程 地方课程 校本课程

(三年级)国家课程 地方课程 校本课程

(四年级)国家课程 地方课程 校本课程

项目管理课程心得体会.doc

项目管理课程心得体会 所谓项目管理,就是项目的管理者,在有限的资源约束下,运用系统的观点、方法和理论,对项目涉及的全部工作进行有效地管理。学习了项目管理这门课程,谈谈个人的感想。本文是项目管理课程学习感想,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篇一 刚刚接触到项目管理的时候,我很片面的将其理解为是一个项目的项目管理者对项目所要涉及到的全部工作、资源等进行有效地管理。然而在学习的过程中我渐渐的发现我对项目管理只是表面的认识,正确理解应该是以项目为对象的系统管理方法,通过一个临时性的专门的柔性组织,对项目进行高效率的计划、指导和控制,以实现全过程的动态管理和项目目标的综合协调与优化。 在项目管理中对我学习最深刻的是什么是"项目"。项目是在一定时间内为了达到特定的目标而调集到一起的资源组合,是为了取得特定的成果而开展的一系列相关活动"。而项目是指那些作为管理对象,按限定时间、预算和质量指标完成的一次性任务。经过学习,改变了以前对项目的片面认识,同时我也对"项目"也有了自己的认知:项目是为提供某项独特产品、服务成果所承担的临时性任务。项目是一个特殊的将完成的有限任务,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以高效率地实现项目业主的目标为目的,以项目经理个人负责制为基础和以项目为独立实体进行经济核算,并按照项目内在的逻辑规律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的系统管理活动;是在一定

的组织内,利用有限资源,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满足一定性能、质量、技术指标等要求的任务。每个项目都有独特的地方,没有两个项目会是完全相同的,此外,由于项目的独特性,项作为一项任务,一旦完成,就不会重复。任何项目都会经历启动开发、实施、结束的过程,因而是有起点和终点的。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竞争的加剧以及企业业务的复杂化,信息化已经成为企业实现战略目标的迫切需要和必要保证。更多的企业认识到必须通过信息化建设才能够实现企业体制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项目管理的思想已经被越来越多的IT企业所接受,企业把越来越多精力和资源投入到IT项目的建设中。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IT人也不得不学习这样的一门课程,了解软件行业的开发流程,抓住软件行业动态从而可以预测我们将来的努力方向。学习完本门课程后,或多或少的对一个项目在实施过程用应该注意什么,项目过程中每个部门该怎么去有效的开展自己的工作,从而在规定的时间的把我们的任务完成。 本门课程其中我最有感触的是项目管理中的团队合作。本次课程的作业,要求了一个项目由一个团队来完成而不是个人,这样的练习模式使我们更适应了以后企业中的项目开发。更重要的是体会项目团队不仅仅是指被分配到某个项目中工作的一组人员,它是指一组互相依赖的人员齐心协力进行工作,共同实现项目目标,项目成功需要一个有效的项目团队。科学的组织和管理可以放大工程项目团队的工作能力,使工程项目的实施向着有序的方向发展。在所有管理中,人的管理是最为复杂的,对工程项目管理

管理制度汇编三级文件

管理制度汇编 编写:编写组 审核: XXX 批准: XXX 受控状况:受控

质量目标分解、考核管理规定 1. 目的为保证质量目标的实现,按策划的时间及内容对各层次的质量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 2. 范围 2.1 规定了质量目标的分解、完成情况,及考核办法。 2.2 本规定适用于质量目标的分解及考核管理。 3. 职责办公室负责对各职能科室的质量目标完成情况每季度进行考核。 4. 工作规程 4.1 办公室将本公司下达的质量目标进行分解量化,制定月完成计划。 4.2 各部门季度围绕质量目标要求对生产进行质量检查。 4.3 根据检查结果及各部门的指标的完成情况进行总结分析。 4.4 未按要求完成的质量目标要进行分析、查找原因、制定纠正措施。 4.5 由于主观原因造成的月质量目标未完成的,对责任人处罚。 4.6 各部门每月将质量目标完成情况上报给生产部,生产部每季度将对质量目标进行考核。 5. 记录《质量目标考核表》

内部沟通规定 1. 目的确保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在组织内有效沟通,建立本规定。 2. 范围 规定了内部沟通的要求和方法,以保证内部沟通工作的有效进行,使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信息能在全公司内部得到及时有效的沟通,从而达到相互了解、相互信任、全员参与的目的。适用于全公司上下级人员之间、同级人员之间、部门之间的沟通。适用于会议、内部刊物、请示汇报、告知等沟通方式。适用于全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及有效性,包括质量要求、质量目标和完成情况以及实施的有效性的沟通。 3. 职责 3.1 总经理负责全公司内部沟通的领导,决定和主持召开全公司的内部会议,回复各部门的工作请示。 3.2 各部门负责与本部门有关信息的沟通工作,主持召开部门内会议、布置工作,保持与其它部门的沟通与配合。 4. 工作规定 4.1 请示汇报规定 4.1.1 请示汇报范围(1)请示范围:超出自己的职责权限范围需要得到上级批示后才能进行的工作应向上级请示。 (2)汇报范围:下级应当向上级汇报下列事项:①上级布置的工作及交办事项的完成情况; ②在生产活动过程中,如制造、加工等方面遇到的问题; ③在工作中遇到的难点、矛盾和经验教训; ④质量体系文件中要求向上级汇报的基层工作的情况; ⑤对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4.1.2 请示汇报方式。请示汇报人可根据事项的重要性和紧急程度,选择使用下列方式向上级请示汇报: a)口头请示汇报。 b)书面请示汇报。书面请示报告及书面请示的批复应保留存档,保存期限按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 4.2 会议沟通规定 4.2.1 工作会议。 生产、维修质量自查汇报会。每季度召开一次,由总经理主持,生产部组织和准备,其它部门均参加,主要通报全公司一个季度以来的生产质量情况,研究和解决生产方面存在的问题。 4.2.2 车间班组会。 车间班组可根据工作需要(如传达上级方针、政策、精神、布置工作、研究工作中的问题)组织召开由部门人员参加的部门内部会议。部门内部会议应由科内主管作会议记录。 4.3 文件及其他沟通 4.3.1 文件沟通。生产部可以用文件的形式在全公司范围内传达上级方针、政策、精神,安排和布置工作,通报工作情况,从而达到沟通的目的。文件的制作和发放按照《国务院行政公文处理办法》的规定执行。 4.3.2 各部门之间应就需要对方协助办理或与对方相关的事项通过面谈、通电话或传递文件的方式进行沟通。 5 记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