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信任_政治关系与民营企业银行贷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信任、政治关系与

民营企业银行贷款*

张敦力李四海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430073暨南大学会计系510632)

【摘要】本文基于社会嵌入性理论的研究视角,考察了社会信任与政治关系对民营企业银行贷款(贷款率、贷款成本、贷款期限)的影响,研究发现,社会信任与政治关系对民营企业银行贷款具有显著影响,且二者之间存在替代效应,但它们产生的经济后果不同。本文研究结果表明,社会信任与政治关系之类的社会资本对企业获取资源具有工具性效用,但是不同社会资本工具性效用产生的经济后果存在着显著差异,在我国转轨经济背景下,对企业社会资本的培育应予以正确的引导和制度的规范。

【关键词】民营企业社会信任政治关系银行贷款社会资本

一、引言

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民营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已成为我国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在转型经济的背景下,由于制度的缺失、法制的不健全以及意识形态等原因,民营企业在多方面遭受着制度和政策上的“歧视”,很难取得和国有企业同处于公平的市场竞争地位。如已有的研究发现,与私有企业相比,国有企业不仅能够获得更多土地、补助等稀缺资源,而且更容易进入高壁垒行业,在面临困境时也更容易获得政府的帮助。债务融资作为企业融资的主要形式之一,具有税盾效应和财务杠杆效应,对企业的发展和治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债务融资方面当前民营企业同样受到了歧视,就以企业债务融资重要途径的银行贷款为例,我国当前的金融体系仍然主要是由四大国有银行主导,政府作为国有银行的终极控制人和所有者,主导和支配着银行信贷资源的配置,导致银行信贷资源更多地配置给了终极控制人和所有者同样为政府的国有企业,而私有企业难以得到银行信贷的支持(余明桂、潘红波,2008)。面对这种“歧视”和制度约束,在体制内、市场化的途径无法获得经济资源的情况下,民营企业开始依赖于一些替代性的非正式制度和机制来支持企业的发展,其中企业的社会资本就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替代性机制。如现在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家积极参与政治,其中很多人成为各级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Li、Meng and Zhang,2006)。而当前主流的企业融资理论沿袭了新古典经济学“社会化不足”的研究范式,主要关注经济制度和正式制度对企业融资行为的影响,对非经济制度和非正式制度考虑不足(戴亦一等,2009)。而对于任何一个组织而言,其经济行为总是嵌入在其所处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之中,其必然要受到其所嵌入的社会关系结构的影响。这种企业财务行为的社会“零嵌入性”思维,是现代企业融资理论的一个明显不足。为此有必要将企业的财务行为嵌入到社会网络结构之中,研究社会网络关系等社会资本对企业财务行为的影响,以拓展传统融资理论的研究视野。

本文基于社会嵌入性理论,从贷款比率、贷款成本和贷款期限等方面研究了社会信任与政治关系对民营企业银行贷款这一债务融资行为的影响以及影响的经济后果。本文的研究反映了社会资本(关系、信任)对企业获取资源的工具性效用以及不同社会资本工具性效用产生经济后果的差异。

*本文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项目“现代经济危机防控的财务机理与监管研究”的阶段性成果。特别感谢财政部全国会计领军后备人才项目和青海民族大学昆仑学者项目的支持;衷心感谢姜国华教授和支晓强教授全面、细致和独到的评审意见,当然文责自负。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1.社会资本在经济领域的作用机制

社会资本作为一个社会学的概念,其社会学定义的范畴比较广泛(潘越等,2009)。但目前理论界对社会资本的关注焦点是其在获取和动员社会嵌入性资源中的工具性效用,边燕杰、丘海雄(2000)将企业社会资本定义为企业通过纵向联系、横向联系和社会联系获取稀缺资源的能力。既然将行动者通过社会资本获取经济资源作为社会资本经济学意义上的解释,因此,就特别有必要探讨社会资本是通过怎样的机制来帮助行动者获取经济资源的,即社会资本在经济领域的作用机制。

LLSV(1997)在Gambetta Putnam(1993)和Fukuya-ma(1995)等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社会资本是指“一个社会中人们的合作倾向,也就是说,在社会资本比较高的社会里,人们倾向于通过信任与合作来获得社会效率的最大化,而不是互相猜疑、互相算计导致‘囚徒困境式’无效率的结果”。由此可以看出,社会资本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提高个体和地区的信任水平。在经济学领域而言,信任的重要作用在于能提供稳定的心理预期,从而降低交易双方由于彼此间信息不对称所产生的交易成本(Williamson,1975)。当某种不可预见的事件(如契约中不能明确指定的事项)发生时,较高程度的信任,促使交易各方对如何解决该事件以及交易的可能性达成共同的理解,从而更快地达成协议,交换资源。这就是社会资本在经济领域的信任机制。Portes(1998)认为社会资本是现实或潜在的资源的集合体,这些资源与拥有或多或少制度化的共同熟识和认可的关系网络有关。企业不是孤立的行动个体,而是与经济领域的各个方面发生种种联系的社会网络上的纽节,社会权力、财富、声望等社会资源是嵌入于社会网络之中的,对这些资源有需求的个体和组织可以通过社会网络而猎取(借用)。我们可以将这看成是社会资本的网络机制,企业通过这种网络机制来获取他人(网络的另一端)传递的资源和信息。社会资本的信任机制和网络机制作为其在经济领域的两大作用机制,但二者不可分离。信任机制处于基础性的地位,网络机制更多的是建立在信任机制的基础之上,网络机制是信任机制的条件,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感是经过社会网络而建立、巩固和发展的(Granovetter,1985)。

依据企业社会资本作用机制的不同,本文将企业社会资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基于信任的社会资本,另一类是基于关系(网络)的社会资本。当然要将其二者进行完全的区分是不可能的。对于基于信任的社会资本,已有文献研究的是地区的社会信任状况,如果一个地区的信任度比较高就认为社会资本比较好(潘越等,2009;皮天雷,2010)。以地区共有的社会信任资本来研究对企业行为的影响,可能开始会遭到质疑,但考虑到社会信任资本存在着基于声誉的信任“连坐机制”,地区社会信任资本的高低、声誉的好坏成为影响企业及个人交易行为的重要标准,地区信任环境的差异会给该地区企业和个人行为产生系统性影响,低信任地区的企业和个人将承担较高的交易成本。基于这种信任传递关系,以地区信任资本来研究对企业融资行为的影响,不仅能够检验非正式制度环境对企业行为的影响,还可以对地区与地区内企业之间存在的行为系统性差异提供经验证据和启示。对于基于关系(网络)的社会资本,本文将其界定为企业通过政治参与而形成的政治关系,这与罗党论、唐清泉(2009)等学者的做法一致。这是因为中国社会作为一个“官本位”的传统型社会,政府在社会关系网络中处于绝对的强势地位,政府控制着社会网络中的大量资源,与政府建立良好的关系对于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正如张维迎(2001)指出“中国私营企业要发展需要搞定政府”。

2.社会信任与企业银行贷款

债务融资作为企业融资的主要形式之一,对企业的发展和治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有文献研究发现债务融资水平和结构不仅在企业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别,而且在不同的地域间存在着系统性的差异。造成债务融资水平和结构存在着系统性差异的原因学者们都归根于国家间制度环境的差异。孙铮等(2005)研究发现,在我国不同的地区企业债务水平和债务期限结构也存在明显区别。对于我国企业债务融资水平和结构存在着系统性差异的原因学者们更多的从正式制度因素探讨,如地方的法律保护程度,很少有学者从非正式制度环境因素去进行探讨。社会资本作为一种重要的非正式的社会制度,它可以降低由于人与人之间信息的不对称以及不信任而对金融发展产生的负面作用。社会信任度越高的地区,交易各方彼此间信息不对称所产生的交易成本会大大降低。具体而言,信任可以降低事前交易各方为获得交易机会而发生的信息搜集成本,事后交易各方的监督和执行成本以及通过使交易每一方都期望另一方在未来予以回报而更具让步的灵活性以降低协商成本(刘凤委等,2009)。因此在社会信任度比较高的地区人们更加倾向于合作,资金的借贷会更加容易、借贷期限会更长、借贷成本也会相对较低。同时企业也会更愿意使用成本相对低的债务融资,而且企业管理层也更愿意主动通过使用负债来向外界传递接受债务约束监督的意愿(潘越等,2009)。据此我们可以提出本文第一个假设:H1:社会信任度越高的地区,民营企业银行贷款比例越高、贷款成本越低、贷款期限越长。

3.政治关系与企业银行贷款

在中国目前转型经济的情况下,由于法制的不健全、产品和信用市场不发达,金融发展相对落后,政府常常对经济资源的配置实施很强的控制,导致企业不能够完全依赖于市场来获得经济资源如企业发展所需资金。作为政府控制的那部分企业,由于与政府之间存在着天然的产权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