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协会科普工作概况(2008-2010年)

四、协会科普工作概况(2008-2010年)
四、协会科普工作概况(2008-2010年)

科普基地工作总结

汇美园艺高效农业科普示范基地工作总结 大连汇美园艺高效农科普示范基地位于城市近郊的旅顺口区水营街道三里桥,具有交通、信息、能源、科技、人才等优势,有土地500亩,温室、大棚30栋(40亩),是一个集生产,试验,销售为一体的民营科技企业。具有三十多年引进,试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的历史,先后同全国二十多个大专院校,农科院所合作,引进试验成功并大面推广了多个新品种,100多项新技术,可为农民增收5亿多元。其中引进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德国吉塞拉系列大樱桃矮化砧木,育苗技术被列为国家星火计划项目;引进的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生物保鲜技术制成的花卉、蔬菜、水果、昆虫鱼类等标本和各种旅游纪念品,获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金奖,连续四届获国家级金奖,2007年又获得国际林业博览会金奖,从国外引进的蓝莓品种,从台湾引进四季果桑都种植成功,增加了我区特色水果的花样品种;引进的辣椒、番茄嫁接砧木,使辣椒、番茄嫁接成功。解决了辣椒疫病,番茄青枯病等土传病害,产量成倍增加,该项技术在大连地区是首创;引进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PBO在果树、蔬菜、大田、油料等作物上应用,使作物早熟高产,改善品质,抗逆性增强,很受农民欢迎;引进国内先进生物工程组培技术每年可为社会培育大樱桃种苗10万余株,甘薯种苗30万余株,马铃薯原种3万多斤,出口辣椒苗20余万株,蝴蝶兰种苗300万株;繁育的矮牵牛、三色堇、石竹等花卉种子还出了国门,2009年还承担了旅顺口区科技风险示范园项目。除了引进、

试验新品种,新技术外,最近几年,该基地还按照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积极发展现代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要求。又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发展都市现代农业的做法,结合本基地的实际,搞了集休闲观光,科普教育展示,生态环保,科技创新服务,生活体验与影视旅游于一体的都市现代农业生产模式,辐射和带动周边的农业生产。建了五个基地。 1、建立以蝴蝶兰为主打品种的花卉生产基地。 该基地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前按照政府的要求,坚持以种菜为主,曾为菜篮子工程做出了突出贡献。创新发展的设施栽培经验,曾在全国推广,吸引了各地的参观者。进入九十年代,随着政策的放开,他们以市场为导向,把种菜温室改造成种花温室引进了100多种花卉,除满足本地部队、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各工厂、学校节日点化装饰外,还为花农提供花种、花苗和种花技术。去年又同台湾客商合作,引进了十多种蝴蝶兰优良品种,用国际先进的生物组培技术,繁育了300多万株种苗,春节前各种颜色的蝴蝶兰竞相开放,吸引了很多前来赏花、购花的顾客。虽然去年遇见了30年少见的寒冬,不少联栋温室都遇到温度达不到要求的现象。这里采用改进型日光温室、配合高科技生产技术生产的蝴蝶兰却长势良好,花色艳丽,花朵排列整齐,花期特别长。而且生产设施和加温的成本都能节约一半以上,具有更强的市场竞争力。花市反映:这里用日光温室生产的蝴蝶兰比联栋温室生产的蝴蝶兰花瓣又大又厚,叶色深绿有光泽,很受消费者的欢迎,更深得农民的关注,很多农民都觉得,种蝴蝶兰比种菜合算,同样是1亩温室,栽蝴蝶兰收入年

科普工作基本情况范本.doc

夏庄镇科普工作简介 夏庄镇共有90个村,6.4万人,11.2万亩耕地。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始终关注科普工作,把科普工作作为科技兴农的重要措施来抓,不断强化措施,完善机制,健全网络,加强队伍,全镇建起了科普村村通90个,定期宣传有关科学知识,排忧解难,为全镇普及科技知识,普及新技术发挥了助推器的作用。全镇瓜菜种植面积达到6万亩,去年以来,推广应用新成果、新技术20多项,推广普及“名优稀特”品种50多个,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119元。 一、做到四个到位,加强科普工作。一是组织到位。党委政府各有一名分管领导具体抓科普宣传、培训、推广、服务,建立了科普工作半月一汇报、一月一调度的工作机制,听取了科普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在制定农业生产计划,讨论科普工作以及在生产中的各个环节,都召集他们共同研究,为党委政府制定各项经济计划和政策提供科学依据。二是政策到位。为调动科普人员的积极性,镇每年一次对科普工作进行总结评比,对工作积极、贡献突出的科普人员进行表彰奖励,对科普人员的报酬也做了明确规定,凡科普人员除享受固定补贴外,适当地增加他们的报酬,同时把科普工作列为各单位、个村评先树优的重要内容,从而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三是科普宣传到位。镇村除及时张贴统一配发的科普村村通挂图外,每年还自选了

一些农业技术推广、农业技术宣传等方面的挂图进行张贴。同时由专人对科普村村通宣传栏进行维护管理,镇科普服务中心定期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从而使科普村村通宣传栏保持了较高的使用效率。四是资金到位。在各方面资金比较紧张的情况下,镇党委政府千方百计挤资金投入科普工作,镇财政每年对科普工作的投资都占财政支出的5%左右;各村、各单位对科普共作的投入都在逐年增加,各专业协会、专业户的投入也向科普倾斜,初步形成了镇、村、协会、户四级科普投入体系,为加快夏庄镇的科普工作奠定了基础。 二、狠抓体制建设,完善科普推广网络。一是充实了镇科技推广站。为强化科普工作,把农技站、种子站、科普学校重新组合,成立了科普推广中心,让他们承担科普工作,实行统一领导、统一管理。同时,以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为依托,建立起了科普服务及推广与经营,为加快农业三化进程,提供系列化服务。二是健全村级科普网络体系。广泛吸收高考落榜回村青年农民中的土专家、土秀才,成立了村级科协组织,每村一般又3-5人组成,他们一般承担试验示范任务,负责向群众进行科普宣传、科技推广、信息传递、科普服务等。到目前,全镇已建村级科普组织90个,成立专业合作社66个。三是培养科技带头人。按产业选树了不同类型的科技带头户500多个,为使他们真正成为科技二传手,一方面优先向他们提供新农药、新品种,让其种好责任田,树立样板。同时结合本人的爱

张家湾生态观光农业科普示范基地简介.

张家湾生态观光农业科普示范基地简介 一、基地基本情况 张家湾生态观光农业科普示范基地(以下简称“基地”,位于赤水市西南部,复兴镇境内,距离市中13公里,是赤水市“二纵二横”旅游环线的必经之地。基地环境宜人,植被良好,空气清新,雨量适中,远离市区和厂矿企业,是现代生态观光农业科普示范基地。 基地以蔬菜、石斛生态种植和林下赤水乌骨鸡科学养殖为主,以天然的丹霞奇石和农家乐的创建升级为辅,即以种养为主,休闲娱乐为辅的综合性的农业生态观光科普示范基地。基地总面积5400亩,涉及农户112户,463人,其中赤水乌骨鸡林下养殖26户,常年存栏6万羽;石斛种植12户,面积1300亩;农家乐6户,参与经营人数62人。 二、基地科普工作开展情况 基地自2010年创建以来,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科普宣传和培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1、设施设备齐全。 基地有科普惠农服务站,图书阅览室一间24平方米,有各类科技图书2000余册,培训教室一间40平方米,双人课桌30张,电脑2台,照相机1部,电视机1台,基本能满足学习培训的要求,基地有小水池11口,小水窖18口,排灌管网总长8公里;有钢架塑料蔬菜大棚8个;有规范的教学实习场地4个,其中石斛教学实习场地1个,林下乌骨鸡教学实习场地1个,无公害蔬菜种植教学实习场地1个,“农家乐”教学实习场地1个。 2、技术力量较强 基地聘有各类专家教师12人,其中高级职称5人,中级职称5人,本地“农民土专家”2人。

3、基地内科普工作成绩喜人。基地创建至今,共开展各类和各种形式的培训共24次,受训2790人/次;赤水乌骨鸡林下养殖培训28次,受训648人/次;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培训26次,受训570人/次;石斛栽培技术培训34次,受训860人/次;厨师培训6次,受训人数38人/次;导游培训8次,受训人数62人/次;其他培训12次,受训人数77人/次;经过培训共264人获各类培训证书,有14户农户订有《长江蔬菜》等专业性书刊自学,用于指导生产。 4、辐射带动周边农户。在我协及有关单位的努力下,基地在2013年已经成为赤水市最好的科普示范基地,周边乡镇和村组织到基地参观学习,有的农户甚至自发到基地学习。为其他乡镇和村举办培训18期,培训720人/次,接待自发到基地驻地学习技术的农户14人。 三、取得的成绩和存在问题 基地取得最大的成绩就是农民收入成倍增长提高,2010年基地建立之初,基地农民平均纯收入4290元,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860元。 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基地农民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对科技知识掌握的程度也不尽相同,所以还有相当农民仍需继续进行更加有针对性的培训;2、缺资金,农户缺乏资金,扩大规模存在困难,同时由于资金不足,基地应完善的基础设施也还没完善;3、产品的销售存在一定困难

协会科普工作规划(养殖业--畜牧)

*地方*协会201A-201B年科普工作规划(养殖业--畜牧)201A-201B年将是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科普工作创新升级的重要时期,协会将进一步完善和壮大科普网络工作体系,大力普及科学知识,抓住有力时机,乘势而上,扩大养殖规模,提高养殖水平和经济效益,全面推动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为此,我们结合本地实际,特制定今后三年的科普工作规划: 一、指导思想 **地方**产业发展协会科普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围绕科技兴农的总体要求,以《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为工作指南,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提升协会自主创新能力、综合实力和服务能力,充分发挥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大力推广、普及舍饲圈养综合配套技术和疫病诊断治疗技术,健全良种繁育体系,壮大养殖规模,推进标准化生产,提高**产业发展的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发展低碳农业和现代农业,推动农民科技素质整体提高,促进全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贡献。 二、目标任务 1、进一步发展壮大协会规模和影响力。发展到201B年底,协会辐射带动周边**市**县***个乡(镇)***个村,会员总数达到600户,科技示范村5个,科技示范户达到200户,技术骨干发展到240人,带动养殖户4600户,协会会员人均纯收入高出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5%以上。

2、进一步加强硬件建设,提升会员的软件能力。在***养殖场和***养殖场建设科普学校2所,配套建设养殖示范学习基地1座,同时依托**公司、***公司建立实习基地2处,使会员泥改有地方学,并且学得会。 3、进一步完善并增加科普设施。到201B年,协会图书室扩展到400平方米,图书增加到4500册,新增投影仪2台,联网电脑4台,多功能一体机1台。通过设施设备的完善,会员科技普及率达到100%。抓好科普宣传栏的管理使用,在3年内维修科普宣传栏10个,新建25个,巩固和发挥其宣传、普及、教育会员及养殖户的作用。 4、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强与科研院所的联系和交流。如与**农业大学、**畜牧生产学校、省良种繁育中心联系,发挥专家学者的技术优势,拓宽技术支撑领域,建立并完善专家与会员互动交流机制。 5、进一步加大科普培训力度和技术推广,提高养殖户的科学养殖水平。协会每年聘请专家学者、养殖能手现场指导超过25次,办技术培训班18次以上,培训人员5000人次以上,开经验交流会10次以上。实施“二四六”培训工程,协会还将每年推荐5名种植大户会员到外地考察学习,为5名技术骨干会员提供50%的学费参加学历教育,确保10名有潜力的农户取得农民专业技术职称。 6、进一步发挥协会会员的帮带作用。明确规定每名会员联系10户有潜力的农户,帮扶1名困难户,通过技术和经验的手把手传授,是其掌握养殖技术,另外,通过小额信贷和互助金帮扶,帮助养殖户解决启动资金

2016-2020年度全国科普示XX县(市、区)工作情况概况表【模板】

附件 2016-2020年度全国科普示XX县(市、 区) 工作情况概况表 创建单位名称:省(自治区、直辖市) 地市(地区、州、盟) 县(市、区、旗) (加盖县科协公章) 填报人: 联系电话: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2015年6月

填报说明 1.填报对象:2016-2020年全国科普示XX县(市、区)创建单位。 2.统计范围为县域内的科学普及工作,不局限于县级科协开展的科普工作。 3.统计数据须注意统计期限。 4.注意各项数据单位以及数据之间的逻辑关系。如有小数,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5.如果某项指标没有,请填写“0”,勿空格。 6.在选择项目的 内打勾,如□√(电子文本复制□√粘贴到选项处)。 7.填报人为县级科协工作人员。

一、基本情况 乡镇:个行政村:个 街道:个城镇社区:个 是否通过2014年全国县(市)科技进步考核:?是?否 县(市、区)科协:(2014年底数据) 最近一次县级科协换届日期:年月日 专职人员人,兼职人员人;平均年龄岁; 学历:大专及以下人,大学本科人,研究生人; 办公面积平方米;电脑台;打印机台;科普大篷车辆;

三、科普基础设施、信息化建设情况及投入 县级电视台科普栏目:个,播出总频次次/月, 栏目名称: 报刊科普栏目:个,刊登总频次次/月, 栏目名称: 是否建有县级科普网站:?是?否 科普网站的网名及网址: 科普相关微平台(微博、微信等): 科普投入: 2013年科普专项经费财政预算:万元,年底前共到账万元; 2014年科普专项经费财政预算:万元,年底前共到账万元。 2013年吸纳社会投入科普事业资金万元,2014年吸纳社会投入万元,主要实施项目有

万平社区科普品牌活动简介

万平社区科普品牌活动简介 为更好的开展社区科普工作,我们把科普工作列入社区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一是成立科普领导小组,由主管科技工作的副镇长任组长,社区党支书记,居委会主任任副组长。二是将科普工作列入党总支部议事日程,将科普融入社区建设,综合管理,精神文明建设等全年工作规划之中,三是制订了社区科普工作制度,将工作分解到各个成员,使科普工作目标明确,组织有序,责任到人,承担起对辖区居民普及科学知识,方法和科学思想的职责。建立社区科普活动室、电教室、图书阅览室面积达160多平方米,全部免费向社区居民开放。在“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工作方针指导下,社区扩大服务范围,活动中心内有棋牌室,安置了扭腰机,跑步机等健身器材,添置了电脑1台,电视,DVD等多种电教硬件,让社区科普硬件上得到长足的提升。 一、积极开展科普活动,带动精神文明建设 为了弘扬先进文化,创建科普示范社区,让居民有一个健康,文明,向上的空间。各居民小区都开辟了科学健身广场,在贤湖休闲广场,建设了多个健身点,安置健身器材,如扭腰机,跑步机,对社区居民健身、休闲、娱乐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得到了广大居民的欢迎。同时,还经常性的开展科普展教,科技咨询,科普文艺演出,发放科普宣传资料等系列科普活动,邀请科普专家现场解答社区居民提出的问题,深受社区居民的好评。由于科普思想深入到每个家庭,各

项活动全面开展,社区居民群众的文化科普理念不断增强,文明素质不断提高。我们积极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举办了多次主题鲜明,科学文明,方便群众参与的全民健身活动,通过积极组织社区群众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不断丰富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凝聚了人心,增强了合力,形成了团结向上的精神风貌。 二、主要活动贴近生活,服务举措群众满意 在开展社区科普教育活动的过程中,我们立足社区,突出重点,抓好资源整合,推出了形式多样,次次讲究实效的服务举措万平社区经常组织居民参观崇尚科学,禁止毒品的图片展。邀请律师深入基层,社区,为居民解答法律疑难,进行法制宣讲活动,使群众进一步了解国家所赋予的法律权利,并能更好地利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三、强化科普队伍建设,营造科普浓厚氛围 社区工作涉及千家万户,紧密结合居民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万平社区成立了科普工作领导小组,科普工作志愿者协会,舞蹈协会,书画协会,共驻共建协调会等4个群团组织,聘请农民技师,中小学教师,老干部等各居民代表组成的志愿科普宣传员,长期活跃在社区居民群众中间,有效地强化科普队伍建设。在不同时期肩负不同岗位,他们热爱公益事业,热心科普宣传工作,每季度集中在社区科普学校举办知识产权讲座,内容涉及:果树栽培,草莓种植,饮食保健,优生优育等等,通过学习使他们增长科普知识通过他们宣传工作辐射整个社区,使科普知识进千家万户。

闵行区科学技术协会科普项目项目描述

闵行区科学技术协会 “科普项目”项目描述 一、项目概况 1、项目背景 闵行区成功创建为2016-2020年全国科普示范区,闵行的科普工作在上海市科普工作考核中长期名列前茅,总体上看,近年来闵行区科普工作突出“全”、“实”、“新”三大特点,具有综合性、实效性和创新性三个鲜明特色,在提升社会公众科学素质、营造良好创新文化环境氛围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奠定了坚实基础。闵行区科普工作全年预算1526.8万元,在科普阵地建设、科普项目建设、科普活动开展、科普宣传、科普信息化、科技馆建设等各方面都有投入,科普项目预算633.2万元,占整体预算的41.5%。 根据《闵行区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的要求,闵行区科普工作力争“构建政府、社会、市场三位一体的复合式科普工作体系,推动科普工作社会化”,鼓励以高校、科普教育基地、中小幼学校、学(协)会等单位,组织实施科普项目,区科委科协择优对相关项目进行资金资助,推动全社会共同参与创新科普工作,提高科普服务能力,争取超过“十三五”末闵行区公民科学素养达标率23%的目标。 闵行的科普项目从2009年正式开始实施,项目整体是在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中,逐步建立了“集中申报、网上受理、专家评审、全程监督、绩效考核”的科普项目申报制度,并制定了《闵行区科普项

目三年期预算管理暂行办法》、《闵行区科普项目管理办法》等文件。闵行科普项目的申报体系也走在全市的前列。 目前,区级科普项目分为三大类,即科普阵地类项目、科普活动类项目和科普作品类项目。项目实行网上申报,由相关部门推荐,经专家评审后择优资助,并由专家对已完成的项目进行验收评审。根据《闵行区科普项目管理办法》,项目资金资助标准:经专家评审,分数低于60分的,不予立项;大于等于60分、小于75分的,可根据年度预算和科普工作覆盖面、项目的创新性等予以立项,资助金额不超过项目总费用的30%;大于等于75分、小于90分的,资助金额不超过项目总费用的40%;分数大于等于90分的,资助金额不超过项目总费用的50%。另外,对学(协)会、民间科普组织、事业单位等纯公益性组织申报的项目,资助金额可以不受项目投资总额的比例限制。科普活动类项目最高资助金额不超过10万;科普作品类项目最高资助金额不超过15万元;科普阵地类项目最高资助金额不超过30万。享受过其他机构补助的项目不再进行资助,与其他政府专项项目不重复享受资助。 区科委科协每年发布一次项目验收通知,各项目单位根据《闵行区科普项目申请/计划任务书》中所列的完成节点,向区科委科协提交验收申请表及相关指证材料。项目单位若未能按期完成项目,须以书面形式向区科委科协提出延期申请,经区科委科协行政办公会讨论后决定是否同意其延期。区科委科协根据项目实施情况,邀请专家及有关方面进行网上验收、现场验收或集中汇报验收(由区科委科协根据实际情况三者择其一)。项目单位若暂缓通过验收,根据专家意见

四、基地科普工作概况(2008-2010年)

实施细则》、《桃园管理历》,对怎么管理,什么时间管什么,管到 什么程度,都有明确要求和具体规定。使农民足不出户地掌握了农 业生产的技术,有力地促进了农民的增收、农业的增效,收到了显 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三是免费对果农进行技术培训,率先掌握应用先进技术。在 县科协的指导和帮助下,我们经常聘请省、市专家、教授来园区对 果农免费进行果树栽培管理技术指导和培训,我们还辑印了技术手 册和管理技术明白纸10 多种,2 万多份,免费发放给果农。经过 几年的建设,科普教室达到120平方米,展示厅80平方米。我们 还结合当地实际推广了五主枝开心型在桃树上的应用,产量显著提高。此后,又推行了半长枝修剪法,解决了长期困扰果农的结果部 位外移的技术难题。倡导并推行了疏果不如疏花,疏花从疏蕾开始 的新方法。三年来,共举办各类培训班80 多期,培训农民30000 多人次,接待来基地参观学习的农民15000 多人次,培训技术能手1500多人。以发展现代农业、培育现代农民为目标,开展了多层 次的科技培训,着力培养了一支能带领农民致富的骨干队伍,坚持 实用、实际、实效的原则,与组织部门联合培训了1800 人次的农 村党员、基层干部,提高了他们带领农民致富的本领。 四是坚持无公害果品生产,与生态旅游相结合,建设生产、旅 游为一体的生态农业园区。在果品生产中,严格按照无公害果品生产 技术操作规程进行管理,引导园区果农严格执行以不使用有害农药、化肥为核心的生产工序,增施有机肥,使用绿色、无污染、高效低 毒农药,保证果品质量。我们还结合当地实际,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园区每年都接待游客10000多人次。

2、完善基础设施。新建别墅20 间,3- 5个点缀亭,建设高标 准观景台一座,修建两处功能齐全的停车场所,提高游客对观赏自然风光的赏景质量,提升观赏品位。划定适宜场所建设娱乐设施,利 用现有的低洼地区,修建一座垂钓园,提高游客旅游质量,增强游客旅游兴趣。优化游客观赏路线、硬化美化村间道路,形成完整的旅游环线。 3、研发乡村旅游商品。大力推进“果进蓝、花进盆、菜进盒、 农副产品进袋”工程,提升地方农产品形象和附加值。与两家具有自主品牌的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建立2个诚信规范 的购物商店,建立起乡村旅游商品,食品和纪念品生产销售体系。 4、加强从业人员培训。利用冬春农闲时节,举办培训班,通过培训提高从业人员在经营服务、食品卫生、旅游文化、旅游安全、接 待礼仪、餐饮和客房服务等方面的服务和服务技能。 5、搞好宣传促销活动。制定促销方案,搞好旅游产品的策划、组织和包装。举办踏青节、赏花节、采摘节、民俗节等活动, 将旅游产品推向市场,利用电视台、报刊、网站等媒体开设宣传专栏,提高示范点知名度,扩大对外影响。 三是以“宏乔”商标为依托,加速鲜食桃流通市场建设,创出基地品牌,占领大中城市市场。完成优质桃无公害认证。对园区及周边进行大气土壤,灌溉水,果品内外在质量、农药残留等逐项检测,指导实施标准化生产,逐渐实现园区及周边的无公害果品基地建设。发展壮大中介组织和市场销售龙头,提高售果组织化程度。抓好果品市场体系建设,建设和完善以选果、贮藏为一体的大型果品专业批发市场,建立连锁店和专营店,开展异地直销,大力发展冷链物流配送,产销直挂,连锁经营,网上交易,电子商务等新型营销方式,加强与临近龙头企业的合作,建立国内外果品市场营销网络,尽快形成多层次、多渠道的果品销售市场体系。建立果品产

工作总结 -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十一五”总结 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2006年12月28日选举出中国农技协第三届理事会。5年来,在中国科协的领导下,在相关职能部门的指导下,在各省市农技协的支持下,在各位理事的共同努力工作下,中国农技协的工作有了更大的突破与进展。 中国农技协在工作中坚决贯彻党的十七大及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开拓创新,积极推动农业、农村、农民工作,促进科技和经济的结合,带动农民依靠科技致富,积极融入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并取得一定成效。 协会主要工作 一、加强协会组织体系建设 1、成立工作委员会 为了加强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分支机构管理工作,根据民政部《社会团体分支机构、代表机构登记办法》和中国科协《全国性学会分支机构、代表机构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协会制定《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工作委员会管理办法》,2007年成立了4个工作委员会,分别是:组织工作委员会、科普工作委员会、调研与宣传委员会和对外交流与合作委员会。委员会设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委员和秘书,分别由协会的副理事长、常务理事、理事、副秘书长和秘书处工作人员担任。 2、建立专业委员会 根据中国科协《关于推进所属全国性学会改革的意见》精神,协会进一步加强专业委员会建设。三届理事会积极推进专业委员会建立工作。据2008年4月16日召开的三届常务理事会第四次会议(通讯形式)通过的决议,组建了中国农技协4个专业委员会,即棉花种植技术专业委员会、农村合作组织发展研究专业委员会、大豆种

植技术专业委员会、设施果蔬技术专业委员会,民政部于2008年7月批准登记。协会2008年8月15日在河北河间隆重集会,为4个专业委员会举行授牌仪式。中国农技协实现了建立专业委员会工作的零的突破,是协会成立以来组织建设工作中重大进展。 3、推动各省市农技协工作 为适应中国农技协发展的新形势,落实中国科协《关于加强学会工作的若干意见》和中国农技协三届一次常务理事会精神,中国农技协进一步加强组织建设,建立健全农技协组织体系,以便更好地团结、引领各级农技协组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加强中国农技协与各省农技协的紧密联系,更好地发挥指导、协调和服务的功能,按照《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章程》第三章第七条有关规定,吸收各省农技协作为中国农技协团体会员,以此作为加强中国农技协组织建设的重要步骤。 截止至2010年10月,全国已经有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西、广东、海南、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宁夏、新疆等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成立了省级农技协组织。中国农技协每年4月份都定期举行省级农技协秘书长会议,主要围绕农技协的组织建设、发展规划等问题,通过相互交流,总结经验,明确职责与任务,从而推进各省农技协发展。 4、组建中国农技协技术交流中心 为探索中国农技协技术交流工作和产业服务工作新模式,发挥优势协会示范带动作用,2008年12月11日,第三届理事会第三次会议表决通过,决定“设立中国农技协技术交流中心”。 截止至2010年10月,共设立了10个中国农技协技术交流中心,包括:江苏东台蚕业技术交流中心、辽宁鹅业技术交流中心、吉林抚松人参种植与加工技术交流中心、吉林桦甸橡子种植与加工技术交流中心、甘肃马铃薯种植与加工技术交流中心、西南柑桔技术交流中心、浙江东阳香榧种植与加工技术交流中心、河南洛阳食用蜗

基地科普工作概况

基地科普工作概况 基地概况:湟中菜篮子发展投资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3月,位于西宁市湟中县多巴镇玉拉村。蔬菜种植科普示范基地设立在智能育苗棚内。该基地辖3个村,3600多人,耕地面积5400亩,人均耕地面积1.5亩。近年来,基地按照“科技兴农、科普惠农”的发展思路,以“推广科技、开发人才、科技兴农、科技富民”为宗旨,致力于引导群众改变农业产业结构,农民逐渐走上绿色农业发展之路。2015年基地进行无土栽培种植绿色果蔬菜,2016年6月份在育苗棚内种植了2066平方米无土、无公害西红柿及辣椒等,基地大面积推广无土栽培技术的特色蔬菜种植面积,经过基地科普领导小组的共同努力,以“推广新技术、引进新品种”为依托,使果蔬及蔬菜在种植、销售等方面逐步走向一体化。无土果蔬种植年总产量45吨,年总产值17.5万元,成为全市最大的无土栽培科普基地。。 一、健全科普组织,加大科普投入 无土栽培建于2015年,蔬菜站直接参与,并健全组织,组建了科普活动领导小组,组长由总经理尤良山兼任。基地共有科普工作人员4人,形成了工作网络。每年拿出1.5余万元经费用于开展科普活动,保证了创建工作和科普宣传工作的顺利开展,有力的促进了本地结构调整。 二、以科普培训为服务宗旨,多方面为群众服务 1、抓培训,提高农民素质。

发挥技术优势,通过邀请技术人员举办讲座、现场指导等方式,及时向群众传授实用技术、信息和知识,引进、推广新品种,提高种植技术水平,增加生产效益。以“湟中县村级信息服务点”为平台,先后4次邀请专家教授就新品种和新理论进现场授课,参加人员70多人次,并组织4余人次到外地参观学习无土栽培新技术、好经验。日前,以青海农科院、湟中蔬菜站、在内的多家农业主体,这些示范(实践)对基地的人员进行技术指导,不仅是农村科普阵地,也为基地的农技培训搭建了实践平台,弥补了“农培”中重理论轻实践的短板。“过去,技能培训多以课堂理论培训为主,培训模式单一。现在以基地为依托,充实了实践交流这一环节,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丰富、完善了培训模式。”通过这样的新模式,可以让广大种植户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感受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 根据基地今年的农技培训计划,将把每一个培训班的实践活动安排到对应产业的实践基地,让学员们实地参观、交流。基地研究试验无土栽培新技术和新品种,进行科学生产示范,让实践基地成为农民看得见、摸得着的科普阵地。 在完善培训模式的同时,“湟中县村级信息服务点”农技培训的供需关系日益平衡。近年来,基地坚持以农民、市场、产业发展的需求为导向,合理设置培训内容与课程,相继开设电子商务、温室种养结合培训班以及标准化示范基地和现代农业综合提

基地科普工作概况

. 基地科普工作概况基地概况:湟中菜篮子发展投资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3月,位于西宁市湟中县多巴镇玉拉村。蔬菜种植科普示范基地设立在智能育苗棚内。该基地辖3个村,3600多人,耕地面积5400亩,人均耕地面积1.5亩。近年来,基地按照“科技兴农、科普惠农”的发展思路,以“推广科技、开发人才、科技兴农、科技富民”为宗旨,致力于引导群众改变农业产业结构,农民逐渐走上绿色农业发展之路。2015年基地进行无土栽培种植绿色果蔬菜,2016年6月份在育苗棚内种植了2066平方米无土、无公害西红柿及辣椒等,基地大面积推广无土栽培技术的特色蔬菜种植面积,经过基地科普领导小组的共同努力,以“推广新技术、引进新品种”为依托,使果蔬及蔬菜在种植、销售等方面逐步走向一体化。无土果蔬种植年总产量45吨,年总产值17.5万元,成为全市最大的无土栽培科普基地。。 一、健全科普组织,加大科普投入 无土栽培建于2015年,蔬菜站直接参与,并健全组织,组建了科普活动领导小组,组长由总经理尤良山兼任。基地共有科普工作人员4人,形成了工作网络。每年拿出1.5余万元经费用于开展科普活动,保证了创建工作和科普宣传工作的顺利开展,有力的促进了本地结构调整。 二、以科普培训为服务宗旨,多方面为群众服务 1、抓培训,提高农民素质。

1 / 6 . 发挥技术优势,通过邀请技术人员举办讲座、现场指导等方推广新品种,引进、式,及时向群众传授实用技术、信息和知识,提高种植技术水平,增加生产效益。以“湟中县村级信息服务点”次邀请专家教授就新品种和新理论进现场授课,4为平台,先后余人次到外地参观学习无土栽培多人次,并组织704参加人员新技术、好经验。日前,以青海农科院、湟中蔬菜站、在内的多家农业主体,这些示范(实践)对基地的人员进行技术指导,不弥补仅是农村科普阵地,也为基地的农技培训搭建了实践平台,“过去,技能培训多以课堂理论了“农培”中重理论轻实践的短板。培训为主,培训模式单一。现在以基地为依托,充实了实践交流”通过这这一环节,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丰富、完善了培训模式。感受现代可以让广大种植户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样的新模式,农业的发展趋势。根据基地今年的农技培训计划,将把每一个培训班的实践活动安排到对应产业的实践基地,让学员们实地参观、交流。基地让实践进行科学生产示范,研究试验无土栽培新技术和新品种,基地成为农民看得见、摸得着的科普阵地。在完善 培训模式的同时,“湟中县村级信息服务点”农技培训的供需关 系日益平衡。近年来,基地坚持以农民、市场、产业发相继开设电子商务、合理设置培训内容与课程,展的需求为导向,温室种养结合培训班以及标准化示范基地和现代农业综合提升2 / 6 . 班,并通过推行“校企合作”等培训模式,邀请省农科院、县水

协会科普工作概况1

沭阳县苏北花木协会科普工作概况 沭阳县是全国有名的花木之乡,农民栽植花木历史悠久,2005年,为实现县委、县政府“花木兴县”战略,以苏北花卉有限公司为依托,成立了沭阳县苏北花卉协会,会址在庙头镇聚贤村扎新路,主席为苏北花卉有限公司董事长、全国劳动模范李生同志,协会首批会员50人,主要以一批懂技术、会经营、善于捕捉市场信息的花卉种植大户为骨干。协会成立以来,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积极开展工作,依托苏北花卉有限公司的资金与信息优势,以信息、技术、销售服务为重点,联合花农闯市场。协会以提高投入产出为目标,在实现优质、高产、降低成本,增加效益上下功夫,注重科技投入,实施“科技兴花”战略,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目前,协会会员已由原来的50人发展到了800余人,带动全县花木种植面积达35万亩,花木从业人员18万人,实现年花木销售收入20亿元。 花木协会成立以来,以服务为宗旨,帮扶周边群众解决技术难题,主要从事下列活动帮助群众致富。 一.以服务为宗旨,多方面为群众服务。 1.技术上给予农户支持。协会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花木栽培、病虫害防治的研究和探索。面对许多农户种植技术水平低,造成施肥管理成本高、苗木成活率低等情况,不仅农户的经济收入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在一定的程度上打击他们的信心。面对种植农户的困境,李生会长组织技术骨干进行讨论研究后,建立了花木知识宣传栏、培训中心、抽调技术骨干到各户进行技术指导,6年里进行的上门技术指

导就300多人次,开展花木栽培管理知识讲座、技术培训18次。对农户有专门性技术指导跟踪后,农户的花木栽培管理知识、经验丰富了,苗木小苗成活率明显得到提高,花木产业得到了发展。 2、规范花木市场,起管理、协调、指导作用。在协会成立初期,花木市场较为混乱,花木种植农户受前年市场影响,前年热销花木大面积种植,没人问津的花木就不再种植,导致花木行情不稳,价格价格时高时低,农户处于迷茫状态,花木产业发展缓慢。花木协会成立后,经过对市场经营的协调探究,利用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农户种植管理水平提高,市场价格稳定,行情越来越好。 二.创新花木种植技术,开发引进新品种,突出协会的带头作用。 1、引进新技术、新品种,加快沭阳花木产业健康快速发展。针对沭阳花木种植技术落后,品种单一等情况,通过项目合作、购买等形式,积极引进花木种植、管理方面新技术,帮助农户解决技术难题,提高成活率;引进花木新优品种,以企业为载体,开展新品种驯化、繁育,使其适应沭阳的气候条件,增加了沭阳花木品种种类。通过新技术、新品种引进,加快了沭阳花木产业结构调整,提升了沭阳花木品种档次,提高了沭阳花木档次。 2、开展技术指导、知识培训班,提高了农户的生产管理水平。利用与南京林业大学、江苏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所建立的长期合作关系,建立企业内部人员与外聘人员相结合的专家服务队伍,提供24小时技术服务,定期举办花木知识培训班,普及花木知识,开展技能培训,帮助花木种植企业、农户提高生产管理水平,降低生产成本。

科普协会纳新宣传册内容稿

科普协会纳新宣传册内容稿 ·喜大普奔——科普协会纳新进行时 十月的百团大战,最喜闻乐见的莫过于山大科普协会即将招收新会员;只需简单的注册申请就能加入到这个年轻而充满活力的大家庭真是大快人心;协会在这普天同庆的时刻为大家张开双手;让我们奔走相告,共同实现科普梦想,见证科协的辉煌到来! 加入我们,你会得到: 深入接触360度全面科技创新 无限拓展科普大神人脉网络 充分锻炼组织沟通协调能力 深切体会科协家庭团队友谊 选择科普协会,拥抱创新时代,点亮科技梦想,成就人生舞台! ·大气高端——科普协会概述: 最高端的科普平台,最炫酷的创新地带 科普协会全称为山东大学学生科学普及协会,协会挂靠山东大学学生社团联合会,并接受山东大学学生创新创业实践中心指导,是由全校师生中对科学文化和技术普及工作有一定兴趣及能力的师生自愿组织起来,为大学生提供参与科普志愿活动和科技创新竞赛平台的学生组织。 ·科普为本——科普协会宗旨: 一同涂绘山大科学普及的那片蓝天碧海 推广科学知识,营造科学氛围,提高科普能力,提升科学素养。 ·狂拽炫酷——科普协会发展历程: 年轻而充满活力的中流砥柱,期待你的加盟 科普协会是一个年轻而充满活力的新兴组织。为促进科普与教育的结合,充分发挥学校在传播科学知识、提高公众科学素养方面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培养优秀的科技创新人才,2013年3月26日。山东大学正式成立科普协会作为为大学生提供参与科普活动的平台。 协会成立以来,始终以“依托团委求发展,动员师生创特色,整合社会聚资源”为指导方法,获得了山东大学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和广大同学的大力支持。到目前,已经举办大小活动几十场,加盟会员上百人。协会通过承办全国大学生科普作品创作大赛、组织山东大学科普作品创作与传播立项、参与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普志愿者建设等各类品牌活动,为促进山大科普与教育的结合,培养优秀科技创新人才做出了巨大贡献。协会于2013年6月代表山大受邀赴北京参加在中国科学技术馆举办的全国大学生科普作品创作大赛总结暨启动会,并荣获优秀组织奖,奠定了山大科普协会在山东乃至全国科普创新工作中中流砥柱的地位。 ·奔放内涵——科普协会内部活动一览 丰富的活动,充实的生活,带你领略不一样的科普世界 (一)、协会促进会员成立各科普学习兴趣小组,并组织进行活动。 (二)、科普系列活动: (1)、邀请各学科的知名专家学者和教授开设科普讲座并进行辅导; (2)、参观科技馆,针对我校学科优势,探讨开展科普工作的有效途径与方法;

个人科普工作概况(2012-2014年)及个人科普工作规划(2015-2017年)

个人科普工作概况(2012-2014年) 陈恢彪,男,46岁,中共党员,本科学历,1994年参加工作。现任四十七团党委常委、第十四师沙海农业经营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副处级)。 陈恢彪同志,自参加工作以来,历任农业生产技术员、农业科副科长、科技办主任、副团长等职务,主管农业、科技、水利等工作,他的工作与科技工作紧密相连,多年来,他以积极进取、严谨细致的精神致力于科技知识普及工作,加强科技知识普及,建立科技示范基地,多次受到兵团科技局和十四师的表彰,被当地干部职工赞誉为科技致富带头人。 一、依靠科技,调整结构,促进职工增收、团场增效 他工作的单位自然条件较为恶劣、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发展缓慢、农民科技意识淡薄的面貌得到转变。他刚到四十七团的时候,团场职工的主要收入来源是棉花、粮食等作物,这些作物单产低,收入差,职工生活困难。面对这种情况,陈恢彪同志深入田间地头开展调查研究,找出了具有本团特色的优势产业林果业——红枣,经过几年艰苦不懈的努力,红枣种植面积逐年增加,从1994年的100多亩增加到了2014年的2.3万亩,红枣产量增长到16760吨,2012—2014年年均增长21%,2014年生产总值13296万元,其中农业产值9140万元,增长15.71%,实现农牧工家庭人均纯收入从2010年6672元,增长到2014年15000元,年均增长22.45%,红枣生产在团场农业经济中具有重要支撑作用,随着团场职工的收入不断提高,生活状况不断改善。陈恢彪同志从实际出发,把压力变为动力,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坚持“市场导向、发挥资源优势、可持续发展”

三个原则和“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核心,以调整产业结构为主旋律,以培植林果业和畜牧业两大新的支柱为重点”的“四以”方针,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步伐,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二、抓好科技示范,提高科技水平 多年来,陈恢彪同志坚持建立科技示范基地,通过试验、示范推行红枣模式化培训技术、农业新科技、节水灌溉技术、黄沙栽培番茄示范基地等,改变传统粗放种植为科学种植,真正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商品优势和经济优势,围绕优质高效科技,大力实施科技示范园建设工程,我团现有红枣面积2万多亩,已经有3000亩通过了精品园建设验收。推广节水灌溉面积2.8万亩,占全团灌溉总面积的80%,不仅节约了水资源,同时也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效率。全团树立林、牧、农科技示范户600多户,通过示范引导,从而达到以人带点,以点带面,依次辐射全团,整体推进,在林果业上形成具有本团特色的发展思路,使全团的科技水平大幅度提高。 三、规范科技管理 2012年以前在枣树修剪方面,显得杂乱无章,不利于枣树的生长和田间作业。在这个情况下陈恢彪同志经过研究分析发现“小冠疏层型”和“开心型”两种模式能够使树体层次分明,通风透光性良好,得到全团职工的一致认可,使这两种枣树修剪技术得到普及。 四、强化科技培训,提高职工科技素质 在陈恢彪同志的带领下,我团每年对农牧民进行现场培训不低于八次,主要培训红枣修剪、摘心、抹芽、保花保果、水费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知识,进一步提高了红枣品质。利用“科技之冬”和农闲时节对果农进行技术培训,平均每年组织全团农牧民进行实用技术

科协工作情况简介

盖州市科协工作情况简介 盖州市科协在同级党委领导下开展工作,其主要任务:一是依法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二是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推广,引导农民树立科学发展观念,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加强农民科技兴农意识,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三是开展青少年科学技术教育活动,增强全民科学意识,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四是开展社会化科学普及活动,引导人民群众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移风易俗,倡导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文明节约的消费方式,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为加强农村科普工作,2006年科协重组伊始,盖州市委就下发了《中共盖州市委关于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进一步加强科普工作的意见》,并将科协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当中,在千分考核中为五分。科协也在市委领导和上级科协组织的指导下以贯彻落实《辽宁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为宗旨,制定了《盖州市<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并在2006的工作中认真贯彻落实。 2006年盖州市科技协会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为重点,积极探索科普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立足本职,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锐意进取,积极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科普工作: 一、健全了组织网络,科普组织得到加强。 (一)乡镇科普组织得到加强,科普活动触角不断向基层延伸。全市27个乡镇科普协会都配备了专职干部,所辖行政村基本上配齐了科普员。

(二)农技协的作用有所发挥。全市29个农技协涉及果菜业、养蚕业、养蜂业,畜牧业等二十几个领域,这些协会通过信息交流、技术互助,极大地促进了区域经济的产业化发展,通过开展科技培训示范,运用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共同开拓市场等活动,促进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促进了农村经营服务体系的变革,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促进了农民科学素质的提高和乡土人才的成长。 二、积极寻找科普平台,科普阵地得到新拓展。 市科协积极协调各方关系,充分利用可利用科普资源,使用文化博览中心、广场等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科普活动,今年10月,市科协与《盖州市讯》社协调,在《盖州市讯》开辟了一个宣传普及科学知识的阵地,为盖州市民加了一道营养丰富的科技大餐。沙岗镇在沙岗中学门前建立了一个科普画廊,为广大师生和沙岗居民提供了一个吸取科学知识的科普阵地。 三、利用多种宣传手段,面向社会公众普及科学知识,开展了富有成效的科普活动。 市科协整合社会资源,充分发挥社会各界的力量,搭建社会化科普平台,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为依托,举办了一次科普大集和四场次科普展览。 2月初,以“科学普及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同行”为主题的“2006辽宁省暨盖州市高屯科普大集”在盖州市高屯镇举行。在科普大集现场,科教宣传咨询展台、科普挂图展览、科普大篷车展示、农资产品展示等各个展区围满了一大早赶来的农民群众,发放各类科普书籍、宣传资料上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