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课堂提问技巧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历史教学课堂提问技巧的探究
一、研究的意义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提问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有效途径,有效提问可以加强师生之间的交往,集中学生听课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使他们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开拓思维,增强学习动力,激发学习动机,调控教学过程,有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有助于学生表达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历史课堂提问是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探求历史的精妙,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来优化历史,领略历史奥妙,激发学生思维的重要手段。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重视课堂提问,掌握提问的技巧,是提高历史教学质量的一条重要且有效的途径。

课堂教学中,历史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学习,培养其历史能力,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历史新课程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注重全面素质的提高,课堂提问则是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提高历史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高中历史教学课堂提问技巧
(一)直接提问,引导学生运用综合归纳法,强化知识性与总结性问题记忆的督促与检查。

记忆性与总结性的问题是源自于历史学科的知识,在课本中可找到,这类封闭性问题,难度不大,只要
识记教材就可以找到答案,可选择学习不太好的学生回答,提问的目的在于检查和强调应该记忆的基础知识。

提问过程中可引导学生将相关、相似内容或纵向或横向,分门别类一一说明,达到编织经纬,表现全貌的目的。

(二)启发诱导,培养学生历史思维。

教师设问时要围绕教材重点、难点提出富于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发展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

这样的问题一般在课本中找不到现成的答案,必须在熟悉和理解教材的基础上经过分析、综合才能得出答案。

这类认识性问题的答案可能是多样的、发散的,学生的回答取决于对知识的实际运用和历史思维活动的水平,对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发展学生个性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

例如“鸦片战争对中国有什么影响?”一问虽然有助于学生把握教材重点,但缺乏启发性,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作用不大。

如果改为“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析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就具有启发性。

这样引导学生经过对比、分析认识到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性质,,社会主要矛盾、革命任务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因而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学生对鸦片战争给中国社会造成的影响认识会更深刻。

(三)变换提问角度,把握难度,因才施问。

问题的设置应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选取不同的角度,还要根据课堂教学情况的不断变化,变换角度,使问题新颖、有趣,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注意。

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是什么?”这样提问会使学生
厌烦,不能调动积极性。

换一个角度“西欧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出现在意大利,为什么资产阶级革命却首先在英国爆发呢?”学生似懂非懂、新鲜有趣,激发其积极思考。

把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问题难度适中。

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设计符合学生具体学情的问题,把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问题难度适中。

如针对美国独立战争,可这样提问“你怎样理解美国独立战争既是民族解放运动,又是资产阶级革命这一性质?”学生须经过一番认真思考,才能正确作答,既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比较相类似或相反的历史事件(人物),注意问题的条理性与系统性。

提问时,教师可将相类似或相反的历史事件(人物)进行有条理与系统的比较,确定好对比项,理清脉络、去伪存真,找出异同,以加深对事物本质特征的认识理解,达到解疑析难的目的。

这种提问多用于理清易混淆的概念或事物,围绕着对历史的看法,历史课本中无现成答案,必须在大范围、多章节中,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系,经过深入思索才能整理出来的问题,或是教材只提供了资料而没有结论的问题。

教师应积极引导帮助学生开展思维活动加以体会与理解。

(五)在提问中,注意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多注意设计一些这类问题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如在讲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时,可设计这样的问题“有人说中国资
本主义是欧美风雨的产物,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否?并说明理由”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同时要注意,教师在评价这类问题的答案时,不能说谁错,只能说谁的理由更充分,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才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六)层层剖析,步步深入。

由浅及深,由表及里,步步深入,层层发问,以理解问题的来龙去脉,揭示历史的本质,帮助学生掌握重点问题。

例如“面对民族危机,张学良杨虎城将军采取了什么行动?他们为什么这样做?后来又如何处理的?对中国的时局有什么影响?”这样提问,事情的前因后果表象本质就一层层理清,有助于对重点问题的掌握。

三、历史教学课堂提问的反思
课堂提问时,教师应突出课堂提问的四个基本作用(即评价学生、检查教学、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和启发式教学),设计提问应有明确的出发点和准确的针对性,充分考虑教材的重难点及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备课时精挑细选课堂中所提的问题,严格控制数量和质量,克服课堂提问的随意性。

同时鼓励和督促学生及时消化、认真复习,以巩固提问的效果,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并且对学生的应答作出公平、公开、公正、及时的评价,保护学生答题的积极性,从而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倡求异,“百家争鸣”,以“兼容并包”,融洽师生关系,创设教学的和谐氛围,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使学生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心情舒畅,从而收到教学相悦的效果。

四、结束语
高中历史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历史教师应不断探索,切实把握历史课堂提问的课堂提问技巧,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体验,以达成历史教学的多维教学目标,大面积提高高中历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聂幼犁.历史课程与教学论[m].
[2] 许艳.历史课堂提问艺术浅探[j].
[3] 叶小兵.历史老师的提问[j].。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