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法语义的认知解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原型范畴
科学研究,离不开分类,我们研究语法,就需要给词、 短语、句子进行必要的分类。分类就需要有一定的可操作 的标准。但是,我们所制定的标准,不论如何精细,如何 准确,总是有些对象会发生问题。例如汉语里,名词和动 词的界限似乎比较清楚,帽子、书包、树木、房子……都 是名词,走、吃、打扫、敲打……都是动词。但是实际上 还是有一些词语,很难归类。比如: 动宾 偏正1 偏正2 (1)学习英语 学习园地 理论学习 (2)演出话剧 演出人员 文艺演出 (3)研究科技 研究水平 历史研究 (4)调查事故 调查表格 农村调查
二、原型范畴 尽管“风、雨”、“战争、球赛”以及“会议、手术”等 都是名词,但是它们的属性实际上还是跟一般的典型名词有 区别。根据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建立起一个名词动态性程 度的连续统,假设从 A 点到 E 点,为一根横轴,中间可以分 为B、C、D三个点。 静态 100 75 50 25 0 A B C D E 动态 0 25 50 75 100 A是典型的静态名词[静态100% 动态0%],E是典型的动 词[静态0% 动态100%],静态因素跟动态因素互为消长:当 静态成分增长,相应的动态成分就减少;当动态成分增长, 相应的静态成分就减少。
1 . 转喻
转喻:依赖于 A 和 B 的临近性与关联性,把 A 看作相关的 B。属于同一个认知域的转指,用局部指称整体,用来源指 称结果等。比如一个国家的首都往往是该国的政治中心、经 济中心、文化中心,也是政府的所在地,所以,用首都来替 代 整 个 国家 是 个 惯例 , 好 比 “ 国 际 上非 常 重 视北 京 的 声 音”,其中的“北京”实际上就是指代中国。再如: (1)我们去吃火锅。 (2)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火锅”指代的是“火锅”里的食物。“山”、“水”指 代的是依靠“山”和“水”所获得的食物。
Baidu Nhomakorabea
图形与背景有的可以转换,有的不能转换。 比如: (1)小学在超市的右边。——超市在小学的左边。 (2)跳水台在游泳池左边。——* 游泳池在跳水台右边。
三、图形与背景 我们观察事物,可以从图形到背景,也可以从背景到图 形。这里显然存在两种不同的途径。 例如: (1)亭子在湖中心。 人造湖在公园中央。 (2)旅游团住在度假村里。 度假村坐落在山脚下。 (3)湖中心有个亭子。 公园中央有个人造湖。 (4)度假村里住着旅游团。 山脚下建了个度假村。
三、图形与背景
三、图形与背景 我们感知两个事物之间的空间关系时,往往把一个事物 A 作为直接对象“图形”,而把另外一个事物B当作“背 景”。图形又叫“目的物””,背景又叫“参照物”。图形 的特点是:凸现的、较小的、居于中心位置的、可移动的、 容易引起注意的、容易辨认的;而背景的特点是:不凸现 的、较大的、居于边缘位置的、静态的、不容易引起注意、 不容易辨认的。
二、原型范畴
还有部分名词,可以带着“前”“后”,表示动 态,叫做“时间动态名词”。例如: (5)雨前——雨后 球赛前——球赛后 (6)饭前——饭后 战争前——战争后 (7)会前——会后 假期前——假期后 还有部分名词,可以进入“正在……之中“的框 架,叫做“进行动态名词”。例如: (8)球赛正在进行之中 (9)战争正在进行之中 (10)会议正在进行之中 (11)手术正在进行之中
一、语言与认知的关系
语言结构是认知过程的产物,它是在人对客 观世界的感知和理解的基础上形成的。语言交际 时,表达或理解的一方对句法结构都有所选择。 根据交际目的,反复运用某种结构形式就形成稳 定的认知结构,这就是句法结构的认知基础。从 认知角度对句法结构作出认知范畴的解释是认知 语法研究的目的。语言活动受人类心理机制的制 约,因此有许多普遍的规律,但由于语言类型上 的差异,不同的语言也会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所 以认知规律既有普遍性,也有特殊性。
二、原型范畴
原型范畴的建立,可以帮助我们认清,以典型成员为核 心,它的外围,实际上排列着程度不等的非典型成员,这将 有助于我们认识到在两个或几个典型集合之间存在着过渡地 带。这样我们在给语法成分或者语法现象分类时就可以采取 柔性处理,而不是刚性处理。
三、象似性原则
世界上事物与事物之间往往存在某种联系,其中很重要的 一个联系就是象似性,即两个事物之间,或者某部分外形, 或者某种属性,或者某种特点比较相似,我们就把这种联系 称之为象似性关系。我们在认识某个事物时,往往利用凸现 的事物去认识比较隐蔽的事物,利用已知的事物去认识未知 的事物。借助于象似性原则,我们主要采用了转喻和隐喻的 方法。
二、原型范畴 “学习、演出”等既可以带宾语,也可以修饰名词做定 语,还可以接受名词修饰,后两者都是偏正短语。那么“学 习”等到底是动词,还是名词?还是名动词?这说明,“帽 子、书包”等属于典型的名词,“走、吃”属于典型的动 词。而“学习、演出”等就不是典型的名词或动 词。
二、原型范畴
在自然界,同样也存在这样的情况,麻雀、燕子是典型的 鸟类,而鸵鸟、鸡、鸭就不是典型的鸟类。因此,我们在给 语言成分或现象分类时,首先需要树立起“原型范畴”,建 立起核心的成员集合。所谓原型范畴是指具有该类范畴典型 属性和特点的成员的集合。在原型和非原型之间没有不可逾 越的鸿沟,从最典型成员到最不典型成员,按照典型程度的 高低逐步过渡,从而形成一个连续统。 例如:部分名词,可以直接受动量词修饰,叫做“动量动 态名词”。 (1)一阵雨 一阵风 一阵雪 (2)一顿饭 一顿点心 一顿皮鞭 (3)一场球赛 一场战争 一场京剧 (4)一次宴会 一次灾难 一次机会
2. 隐喻 隐喻:利用具体、生动、常用、熟悉的概念来隐喻比较抽 象、陌生、难以理解的概念。比如把利好的股市叫做“牛 市”,把不景气的股市叫做“熊市”。再比如有关军事的说 法转述到一般工作中来:文教战线、体育战线、科学堡垒、 抗旱第一线、第三梯队等等。最明显的是把空间隐喻为时 间。例如: (1)春节即将到来。 (2)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 (3)他在这里工作了前后三十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