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地域文化融入教学资源的思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10月第16卷第4期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Journal of Tianjin Normal University (Elementary Education Edition )Oct.2015

Vol.16No.4

将地域文化融入教学资源的思考

咸富莲

摘要:地域文化是特定地域内教学活动得以顺利实施不可或缺的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特

定地域的教学实践活动。特定地域的教学实践活动,作为一种人为的、文化的存在,总是在特定地域文化的作用下,不断进行意义建构和动态生成。然而,现实中地域文化在教学资源中的缺失不利于教学活动的有效实施,也不利于地域文化的可持续性发展。对此,提出了将地域文化融入教学资源的几点建议:一是充分认识地域文化对教学的影响;二是正确理解教学对地域文化的作用;三是有效开发地域文化资源。

关键词:地域文化;教学活动;教学资源;学生经验

收稿日期:2015-07-18

作者简介:咸富莲,陕西师范大学(陕西西安710062)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

地域文化作为文化资源的一分子,

是特定地域内教学活动得以有效实施的重要教学资源。“地域文化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文化实体,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在长期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体现该群体价值观念、思维习惯、生活方式与行为模式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所构成的综合体。

”[1]

特定地域文化的教学实践活动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活动

,“是以促进人与文化的双重建构为核心,以特定文化价值体系为中介,旨在促进人的文化生成的特殊交往活动。

”[2](P132)

教学作

为基于特定地域文化之上的实践活动,不仅是教学主体与环境文化相互作用的过程,更是师生在互动交往中基于教学资源共同建构的价值体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地域文化对教学会产生有利或不利的影响。只有将地域文化中可以为教学所用的素材经筛选和组织后有效融入教学资源,才能丰富教学资源,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并促进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实现地域文化与教学实践

“双赢”。一、地域文化融入教学资源的意义

基于特定地域文化的教学资源必然受到地域文化的影响和制约。一方面,地域文化的多样性影

响教学资源的丰富性。另一方面,对地域文化融入教学资源的研究是地域文化吐故纳新的前提。

(一)观照学生已有经验

教学作为一种人为的、文化的社会实践活动,其出发点和落脚点均是促进学生发展,而学生发展离不开他们成长的文化背景和生活经验。教学中资源开发只有结合学生已有经验才能提高教学目标与内容的适切性。毕竟学生的“日常生活是和地域文化融为一体的”

。[3]

教师在教学中会结合一些具有地域特色的生产活动和生活实例进行教学内容的讲解,使学生不自觉地结合自身已有经验理解教学中令他们熟悉而又亲切的教学实例。因此,将地域文化融入教学资源是以学生已有经验为基础,以学生整体素养发展为着眼点,以学生生活世界为依托,以学生成长体验和生命特性为重点,不断满足学生需求,消除学生的文化偏见,促进他们整体文化生成的关键。

(二)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

地域文化是特定地域文化多元的外在呈现与内在结构丰富的表征,蕴藏着丰富的自然类、社会类教学资源。只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资源开发意识,辩证分析地域文化的合理性,恰当理解地域文化的

独特性,积极选择、组织和利用地域文化中的积极成分,规避地域文化中的消极成分,引导学生树立开放的文化心理,关心社会、关心现实生活,便是对教学资源的有效补充。鉴于地域文化对特定地域内学生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潜移默化的影响,将地域文化融入教学资源既可以缓解学科知识与学生经验之间的冲突,增强教学内容的适切性,又能够使学生获得建构知识和创造知识的能力,优化自身的知识体系,形成自己的独特见解,真正实现意义学习。[4]其中,校本课程与乡土教材的开发、兴趣小组与社会实践的开设等均可引导学生回归现实生活,“引导学生关注校外的各种文化现象与社会问题,培养学生自觉汲取地域文化营养的意识与能力”[5],增强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能促使学生更加热爱自己生活的文化环境。

(三)提高教师的文化融入素养

教师作为地域文化与教学资源、教学内容、教学对象之间的“处理器”,审视地域文化的合理性,并正确认识地域文化在集体无意识层面对教学的制约和影响,是教师选择和组织教学资源的首要目标。教学本是确定性与不确定性追求相互统一、相互作用的实践活动,这一特殊的实践活动会受到特定地域文化的影响,这一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为了避免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与主流文化之间的冲突,规避教学资源与学生现实生活之间的隔离,缩小学生现实生活与教学要求之间的差距,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生命体验,设法控制或利用地域文化,使其对学生和教学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这一过程需要教师以多元文化理论为指导,充分挖掘潜藏于教学资源中独特的地域文化资源,优化知识结构,提升文化融入素养,旨在提高教学目标的文化适切性,增强教学资源的丰富性。

(四)传承和发展地域文化

对于地域文化的开发、融入和研究可借鉴现象学理论与方法,回到事实本身,透过现象看本质。在教学中,反思地域文化的多样性存在以及在物质、制度、精神和行为等层面的具体体现,不仅能够重新认识地域文化对教学的特定影响,而且还能重新审视地域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合理性,促使地域文化在传承和发展中去粗取精。更为重要的是,地域文化始终是滋养特定地域师生的沃土,只有将地域文化融入教学资源,才能与当地学生、教学、文化之间建立密切的联系,使师生在实践中、在教学生活中认识地域文化,反思地域文化的优势与不足,进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二、地域文化在教学资源中缺失的现状

地域文化自身内容的丰富性和范围的广阔性决定了对其挖掘的复杂性。从应然角度来讲,地域文化融入教学资源能拓宽师生文化视野,优化知识结构,拓展教学时空,丰富教学方式,实现教学目标的多元化、教学手段的多样化、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及教学评价的有效性。实际研究和分析发现,实践中这一可贵的教学资源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一)开发意识淡薄

地域文化的有效开发和充分利用有利于师生了解当地独特的教学资源,然而,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缺乏资源意识。一方面,地域文化教学资源开发在观念层面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上至教育行政部门,下至学校领导和一线教师,在观念层面并未重视地域文化资源对于丰富教学内容、增强师生文化认同感的价值和作用。整个教学体制的功利化取向导致一线教师忠实于“教教材”、“教考试教材”。而地域文化资源既不属于考试内容,又不能够直接测量和表征,所以没有时间和精力开发这一资源。另一方面,地域文化教学资源开发缺乏生成意识和整合意识。对于地域文化开发理应依据教学需求与变化,在地域文化资源开发团队的共同努力下,依托地域文化之特色资源,基于教师、学生、教学内容与地域文化之间的交互作用与多元互动及时生成新的教学资源,以彰显教学之生命活力,但这一宝贵的教学资源在实践中往往被忽略,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二)开发内容单调

尽管有部分地区将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融入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等教学资源,并作为教学内容应用于课堂教学,但这些被纳入到教学资源的课程内容更多的是关注到了显性的、预设的、师本的教学资源,却忽略了隐性的、生成性的、生本的教学资源。除此之外,受教师课程意识不强、教师教学资源开发能力有限、经费投入紧缺、教学评价标准欠缺等方面的影响,地域文化在教学内容资源开发中仍存在以下几点问题:一是教学内容没有以走进学生的实际生活,调动学生知识经验,促进学生个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