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的空间研究述评_徐小霞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当代学界的空间转向引发人们对文学空间研究的关注,纵观20世纪文学的空间研究历程,随着人们对空间观念的认识变化,文学空间研究大致经历了从关注文本形式美学的空间形式到凸现文本再现空间的社会文化意义的历程。

文章梳理了20世纪文学的空间研究历程,以空间观念变化为线索,对空间研究的基本观点、重要成果以及相关的理论渊源做出相应总结评析。

关键词:文学空间;文学再现空间;空间形式
时间和空间是事物存在的最基本方式,离开两者中的任何一个,便无从奢谈任何事物及其存在。

但长久以来,相对于时间,空间一直被压抑和贬值,被视为匀质空洞、静态孤立的容器。

福柯对此曾指出“空间以往被当作僵死的,刻板的,非辩证的和静止的东西。

相反,时间却是丰富的,多产的,有生命力的,辩证的。

”[1]20世纪以来,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社会生活的空间化重组进一步加剧,人们的空间意识和空间体验日益凸显,空间成为一种社会生活的经验事实,构成了经验现象的表征和知识系统,并浓缩和聚焦着当代社会一切重大问题的符码。

在如此现实语境下,当代学术主流话语向“空间转向”嬗变,已是不争的事实,空间研究成为后现代显学,社会学、历史学、地理学、人类学、文(化)学纷纷参与空间转向的命题,人们对空间的理解已超越了对其本体论的探讨,关注空间的社会实践,以及人们在其中的主体性行为和空间的生产与再生产,为当代人文科学带来整体学术范式的变革。

文学领域的空间研究,在18世纪莱辛对诗与画美学风格的评论中,已零星触及到文学的空间形式问题,到20世纪50年代,西方文学评论家以专题形式系统探讨现代小说的空间形式,再到当代专注于彰显文学再现空间社会意义的文学空间理论,它的发展历程,既有自己独立的渊源和学科品格,又是对当代学界“空间转向”趋势的策应互动。

纵观文学的空间研究历程,随着人们对空间观念认识的变化,从研究纬度、内容、对象来看,大致经历了两个主要时期:40年代到80年代,侧重于文学空间形式美学的研究;90年代至今则聚焦于文学再现空间所凸现的社会文化意义。

本文以人们对空间观念认识的变化为主要线索,在重点介绍一些颇有影响的重要观点、论著及其理论渊源同时,试图勾勒出文学的空间研究发展轨迹,评价其中的得失成就,对正处于建构期的当代文学空间理论或有裨益。

一、形式美学纬度:文学空间形式研究
艺术发展史上,艺术家的直觉和创作实践往往先于任何可以阐释它的理论,文学空间研究亦然。

20世纪初叶,现代主义小说异军突起,以乔伊斯、普鲁斯特为代表的小说创作打破了传统现实主义小说的单一时间顺序,大量运用时空倒置,时空交叉,使文本呈现出碎片化、拼贴化的美学效果,传统的时间线性逻辑不再成为文本结构重心,文本结构中的空间并置成为现代小说情有独钟的美学喜好,面对新的小说实践,传统的小说理论已无法应对,为此,一种可以恰如其分地阐释这种新的小说实践的理论呼之欲出。

美国文学评论家约瑟夫·弗兰克敏感地意识到文学创作实践这一趋势,将之归于人与外在现实相脱离的时代体验,认为“自19世纪后四分之一以来的现代文化史不安全,不稳定的主题,那种在科学技术连续胜利中产生的,把握生活的目的和意义上的失落感。

”[2]并于1945年发表了《现代小说的空间形式》一文,首次提出文学空间形式的概念,初步系统确立了以研究文学空间形式为主要对象的理论范式,[3]并阐述了一系列具有原创性的概念和批评方法。

文中认为“空间形式”是“与造型艺术所出现的发展相对应的文学补充物。

二者都试图克服包含在其结构中的时间因素。

”[4]在对一些现代主义具体文本解读中,弗兰克从语言的空间形式、故事的物理空间和读者的心理空间三个方面分析现代小说的空间形式,指出现代小说通过采用并置、主题重复、多重故事和夸大的反讽等手段取得和造型艺术相似的空间效果。

文学空间效果的最终实现,又必须需要读者的心理参预共同实现,读者运用“反应参照”的办法把事实和推想拼合在一起,将独立于时间顺序之外又彼此关联的各个片断在空间中融接,重构小说。

[5]这篇原创性的论文引起人们对文学的“空间形式”的普遍关注,成为文学系统研究空间形式之滥觞,也开启了文学空间研究的形式美学纬度。

在弗兰克的启发下,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积极参与文学空间形式的研究,对空间形式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杰罗姆·科林柯维支在《作为人造物的小说:当代小说中的空间形式》中,具体分析了美国当代小说的空间形式,认为当代小说创作摆脱了人物、情节、主题发展、叙述顺序等一切时间因素的制约,是纯粹的空间形式小说。

埃里克·S·雷比肯的《空间形式与情节》和戴维·米切尔森的《叙述中的空间结构类型》,对情节和结构的空间形式进行分析,提出“空间形式小说所依赖的原则不遵循线性原则,它一直描绘现在,破坏了线性的因果联系”[6],当小说情节的各个片断之间相互并无因果联系,而以片段方式出现,且它们是“同类”时,便具有并置性的空间效果。

在诸多文学空间形式研究中,W.T.J.米切尔对空间形式的认识值得一提,他在《文学的空间形式:走向一种总体理论》中,深化了对“空间形式”概念的认识,阐述了文学的空间内涵,最早对文学的空间类型做了区分。

在该文中,米切尔从“空间”概念入手切入到“空间形式”概念,指出长久以来人们误将空间形式视为静止的,与时间二元对立的误区和背后的哲学渊源,认为“空间是一种共存状态的序列”[7],尤其在文学
文学的空间研究述评
徐小霞
133
中,空间并不排斥时间范畴,因为文字和读者阅读经验以时间空间双重方式同时进行,“时间是空间的灵魂,两者是推动人们体验的一个看不见的整体,”[8]文学空间与时间水乳交融地交织在一起。

随之,米切尔借用弗莱《批评的解剖》中有关中世纪讽喻的四个层次体系,划分出文学空间的四个类型:字面层,即文本的物理形式;描绘层,作品中表征,模仿或所指世界,它是读者阅读的心理建构,为时间所掩盖;结构和形式层,是文本的时间结构层,也即通常意义上的“空间形式”;故事形而上层,意义生成空间。

这样,米切尔将对文学空间形式的探讨最终拓展到文学空间类型的问题上,扩充了文学空间形式研究的范围和内容。

随后,以色列学者加百利·佐侬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构建出更复杂严谨,包括空间形式在内的文学空间形式美学研究理论,他的理论堪称文学空间形式研究的顶点,“如果说约瑟夫·弗兰克对空间叙事理论作出了伟大的开拓性贡献,加百利·佐侬的《建构叙事空间理论》一文对于叙事文本的空间结构讨论则最为复杂,也最为完整。

”[9]与前人不同,佐伦不再仅限于对空间形式的关注,更注重文学空间整体范畴,意在阐明文本中的空间结构一般模型,他将文学空间严格限定在“模仿真实空间存在于作品中重塑的空间纬度”[10],而以“空间模式”指代“空间形式”那种通过文本断续单位而获得的对文本的共时感知,认为叙事文本的空间建构有空间形式的参与,但空间形式只是在视阈层面上起作用,且仅有空间形式是远远不够的,他在垂直纬度上划分出叙事空间再现的三个层次:地形的,时空体的,和文本的;又在水平纬度上也区分了三个层次的空间结构:总体空间,空间复合体与空间单位,并将两个纬度上的空间分层综合起来考察文本空间整体模式。

这样,佐侬建构出“可能是迄今最具有实用价值和理论高度的空间理论模型”。

[11]
以上论述可以看出,文学空间形式研究对文学的空间认识在逐渐深化,从仅限于对文本形式层面所取得共时性的空间美学效果探讨到对文本空间整体模式的构建,文学空间内涵不断丰富,意义功能也更为复杂。

尽管如此,对文学空间的探讨仍重点在于以文本符号自身和形式为旨归,空间对他们而言仅是一个静态被动的容器,无从看到空间作为一种社会产物所具有的辩证性、矛盾性、异质性、能动性,为此他们的文学空间研究未能真正着眼于文本指涉层面即文本再现空间所凸显的社会、文化意义。

但毕竟弗兰克等人在文学领域率先系统关注文学空间问题,将之作为研究的主要对象,他们对于文学空间形式美学纬度的开拓和理论建树,为文学空间研究提供了独特视角,丰富了文学研究领域。

二、社会文化纬度:文学再现空间研究
(一)文学空间理论的开端
从社会文化角度讨论空间问题,在20世纪初已大有人在,他们以各自的方式关注在自己时代并不流行的空间问题,启发文学空间研究于文本指涉层面的空间再现中,去洞悉空间所折射的社会意义,以实现文化意识形态批判功能,这些富有洞见的思想成为文学的空间理论开端。

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和晚期的一些文章中对现身、世界、栖息等问题的存在主义探讨,已触及到“空间”与“存在”的本体论意义,他说“每逢一个世界都发现属于它的空间性。

”[12]对海德格尔而言,一切行为都意味着“在某个场所”,人的存在根本于某个空间的存在。

社会学家齐美尔在上世纪末发表《大都市和心灵生活》等系列论著,从社会学角度审思现代都市这一特定空间中的明显特征在于由于视觉泛滥带来的对个人心理的内部刺激,造成个人的内在主体和具象都市空间所呈现的客观文化之间的巨大心理张力关系,他对城市空间的分析“成为都市的伟大文学和鼓吹都市文化的一个起点。

”[13]瓦尔特·本雅明在《拱廊计划》等文章中有对19世纪巴黎空间和文化流动的精彩分析,拱廊街之于本雅明正如商品之于马克思,在拱廊街中本雅明发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空间政治经济学基础,它将资本主义的私人空间与共公空间进行调和和妥协,成为资本主义暗中起作用的某种空间策略。

齐美尔、本雅明等人较早从历史哲学的反思角度探索现代主义文学艺术与城市景观之间的关系,启发了文学空间研究对城市空间的关注,他们的论述为文学空间理论的形成提供了较早的思想渊源。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后,巴什拉、巴赫金直接从文学文本讨论文学再现空间的社会文化哲学意义,是直接意义上的文学的空间研究。

法国哲学家加斯东·巴什拉在1945年出版《空间的诗学》,结合现象学与精神分析,讨论文学再现空间中特有的“诗意空间”哲学意蕴,在对波德莱尔、里尔克、爱伦·坡、雨果等人的作品分析中,对文本诗意空间如家居、天地、窝巢、介壳、角落作了存在主义现象学论述,阐发“世界是人类的窝巢”之感悟。

《空间的诗学》关注文学空间意象的心理动力和隐密感的心理原型,将文学空间原型立足于人类心灵与自然宇宙的契合,堪称存在主义关于文学空间思考的一部力作。

前苏联文艺理论家米哈伊尔·巴赫金对文学空间的论述散见于《拉伯雷及其世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诗学问题》、《小说中的时间形式与时空体》。

巴赫金的文学空间观吸收了新康德主义和后牛顿式的物理学,尤其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强调“空间和时间的不可分割”[14],认为文学空间“是形式兼内容的一个文学范畴”[15],这一看法形成他最鲜明的文学空间概念:时空体,它是“文学中已经艺术地把握了的时间关系和空间关系,相互之间的重要联系……文学中的艺术时空体里,空间和时间标示融合在一个被认识了的具体的整体中。

时间在这里浓缩、凝聚,变成艺术上可见的东西;空间则趋向紧张,被卷入时间、情节、历史的运动中。

时间的标示要展现在空间中,而空间则通过时间来理解和衡量。

”[16]基于此,巴赫金考察了每种文类所体现的时空关系,列举了从古希腊神话小说直到福楼拜、司汤达、巴尔扎克小说中的时空关系、情节故事和人物如何被表达、小说时空和人物如何联系等问题,指出时空体是区分叙事类型特征的基础,它经历了从公共领域(狂欢广场)到私人领域(家庭)的形成演化。

同时,巴赫金通过分析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提出“超视”与“外位”的时空及其辩证关系,认为自我与他者是一种超视与外位的接合且互补共有,进而形成他的“空间对话理论”。

这一理论在当代后殖民批评、流散文学中,对于颇受关注的身份与空间的混杂性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阐述价值。

[17]
巴赫金的空间观念对后现代主义、后结构主义所关注的意义、身体、主体等问题启发极大,他与巴舍拉一道从历史诗学角度,将社会历史语境融入到对文学空间的思考中,从某种角度上开启了文学空间研究的社会文化纬度,奠定了凸现
134
社会意义的文学空间理论基础。

(二)文学空间理论的形成:空间转向下的空间理论和批评
如果说本雅明、齐美尔、巴赫金、巴什拉等人已敏锐把握住空间的社会文化属性的话,那么这种把握源于他们对自身所处的都市新型空间体验的一种自发意识,在他们,空间作为时间的依附,并没有获得本体论地位,它依然是静态同质的一个容器或一种心理反映,空间作为社会产物的异质性、矛盾性、丰富性远未被认识到,这点最突出的莫过于巴赫金的空间思想,在他的时空体概念中,历史之维的时间优先权无所不在,空间不过是时间主角的一个舞台和背景。

20世纪70年代,法国思想家列斐弗尔和福柯最先对历史决定论进行挑战,积极建构空间理论,他们将空间从时间的樊笼中解放出来,赋予空间与时间一样的本体论地位,他们的空间思想使空间概念发生结构性转移,空间不再是物体运动的广延性,而是人的具体生活场所;空间不再是抽象的同性的和有限的,而是异质的,具体的,无限的。

列斐弗尔在1974年发表《空间的生产》一书,标志着当代空间理论真正形成,此后,空间问题浮现为社会理论包括文学领域的一个核心问题。

在《空间的生产》中,列斐弗尔将空间的政治经济学批判视为他的日常生活批判的进一步延续,将自己的空间理论称之为空间政治学反思。

文中列斐弗尔首先批驳了传统空间观或把空间看作有待填充的容器,或看作单一的某种主观心理建构的肤浅认识,强调空间的社会属性,认为“(社会)空间是(社会)生产”,空间既为社会所生产,同时又生产社会,它具有建构力量,影响制约着社会和人们的行为及其存在,它“是一个无限开放,充满了矛盾的过程,是各种力量构成对抗的场所”,[18]“社会空间并不是一种在其他事物之外的事物,也不是在其他产物之外的产物:确切地说,它纳入了所生产的事物,包含了它们在共存和同在中的相互关系…..它本身就是过去行为的结果,社会空间容许某些行为发生,暗示另外一些行为,但同时也禁止其他一些行为。

”[19]针对空间已成为战后资本主义发展以及全球化进程的一个核心问题的现实,列斐弗尔看到对空间的征服和重组已成为消费主义赖以维持的主要手段,“今日,对生产的分析显示我们已经由空间中事物的生产转向空间自身的生产”[20]。

在此基础上,列斐弗尔提出“具体抽象的”三度空间模式:空间实践,空间呈现,呈现的空间,三者辩证地交织在一起,成为一个连贯的整体。

如此,列斐弗尔成功构建了空间生产的本体论理论框架。

福柯对当代空间理论贡献在于一面宣告“空间时代”来临,以恢复空间本体论地位,一面则在权力与空间的关系上构筑他的空间理论。

他认为20世纪预示着一个空间时代的到来,我们正好处于一个同时性和并置性的时代,我们所经历和感觉的世界更可能是一个点与点之间的相互联结团与团之间之间相互缠绕的风格。

[21]在对历史建构的空间场所进行了知识考古学的探查后,福克认为权利由传统社会通过国家机器惩戒来实现对人控制的方式,已转变为当代社会通过意识形态等规训使惩戒内在化,空间在此过程中通过权利的建构形成人为空间如“圆形监狱”,是权力机构控制民众的一种空间策略和方式。

列斐弗尔和福柯的空间思想成为当代空间理论基石和核心,并掀起80年代以后社会理论重申空间的热潮,1985年由地理学家和社会学家联合出版论文集《社会关系与空间结构》一书,被视为社会学理论的“空间转向”来临,自此,人们
纷纷从历史学、地理学、人类学、哲学、文学(化)等角度阐发
空间问题,真正形成了当代学界空间转向格局,正如菲利普·
韦格纳指出“在最近二十五年中…..跨学科格局把中心放到
‘空间’‘场所’和‘文化地理学’的问题之上”[22]参与建构当代
空间理论的学者人数众多,所论角度各殊其貌,所涉内容包
罗万象,有詹姆逊的超空间,大卫·哈维时空压缩,爱德华·索
亚的第三空间,德勒兹的空间哲思……爱德华·索亚在《后现
代地理学》中对这些形态复杂,观点各异的空间思想进行总结,认为学界空间转向有三条途径:后福特主义,是指从政治
经济学角度对当代资本主义现实中凸现的空间问题进行的
审思;后历史决定论则“根植于对社会存在的本质和概念化
进行一种根本性的重新阐述。

这是只是一场本体论方面的斗争”[23],它试图从本体论角度挑战“历史决定论”,树立空间本
体论;后现代主义重在对西方当代文化—意识形态领域的空
间化进行思考。

这三条途径共同参与建构起西方当代空间理论。

空间转向下的空间理论与文学理论呈现为一种互动关系:一方面,当代西方学术思想的“空间转向”从不同角度进
入文学领域,众多非文学领域的理论家对外空间问题的分析
或多或少涉及文学艺术;另一方面,当代西方的文学理论和
研究本身也参与当代空间理论形成的重要组成。

[24]一定程度上,当代学界空间理论也是文学空间理论的思想资源和核心。

当然,由于文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有其自身独立的学
科品格和特征,为此“文学空间”在空间转向的语境中呈现出
独特的含义。

英国迈克·克朗1998年出版《文化地理学》中,
以“文学景观”为题专门讨论了文学中的空间含义:
文学并不是单纯反映外部世界,指望文学如何“准确”地
和怎样的应和着世界是将人引入歧途。

……文学景观最好是
看作文学和景观的两相结合,而不是视文学为孤立的镜子……文学提供观照世界的方式,显示一系列趣味的、经验的
和知识的景观……文学是一种社会产品,它的观念流通过程,委实也是一种社会的意指过程。

[25]
克朗强调文学空间固然源自于现实空间,但同时,它本
身也成为社会现实空间建构的重要组成;它也不再是观照世
界的一面镜子,而是一张纷繁复杂的意义之网,任何个别的
叙述都难分难解地涉及到其它的叙述空间,在这样的大网中,它确立了自己观照世界的方式。

就文学的生产而言,在当
代空间理论视阈下,文学本身是作为社会空间的一个特殊领
域而存在,它是一个多元异质性的空间,是一个先锋和保守,
政治与文学,资本与文学,统治与被统治、自主性与非自主性
等各种权利因素共同作用的复杂网络。

[26]另外,文学文本自身
的也不再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而是充满了“拼凑”与“戏仿”,
其空间内部充满了“互文性”“异质性”,如此,文学再现空间
蕴含的现实、阶级意识、生产方式各异质性成为文学空间理
论和批评关注的对象。

同时,由于文学文本空间呈现的异质性,又决定了阐释者的多重阐释空间,文学阐释和批评自身
成为文学空间介入现实、批判现实的一种空间结构。

文学的空间批评以新的空间观念为基础,实现文学研究
的批判功能,对空间的关注,诚如菲利普·韦格纳索所总结的
那样,已从诸多角度进入文学领域,如殖民与后殖民批评,女
135
性主义批评,通俗文学文化研究,对文学内部空间(文学再现空间)地图的关注,对全球化语境下文学史和文学实践的关注,都体现了空间理论背景下对文学空间的研究和批评。

尤其是随着后现代地理学的诞生,直接促进了文学(文化)与地理学交叉融合的现象。

迈克·克朗的《文化地理学》不但阐发了文学的地理学意义,而且本身也是空间批评的完美范例。

克朗认为地理学的空间方法,每一种都提供了理解一种景观的特定领域,每一种都有它的修辞风格。

为此,他考察了哈代、雨果、侦探小说等一系列文学文本中的地理景观,以说明文学所显示的社会如何为空间所结构,以及空间如何为社会行为所界定。

雷蒙德·威廉斯在《乡村与城市》中对英国现代英国文学重新解读,考察了英国文学史上关于“城市”“乡村”关系的不断变化的“情感结构”。

布鲁森·艾瑞克在《小说、地图、现代性——
—空间的想象,1850-2000》中,借用列斐弗尔,詹姆逊等人的空间理论,考察麦尔维尔、乔伊斯、品钦等人如何利用地图写作,认为“文学地图给予读者小说中所不能有的东西:一种想象、结构、构想方式和叙述风格。

”[27]因为“文学地图中铭刻着意识形态、家园、域外的地理知识。

”[28]在考察文学地图的基础上,论者最终勾勒出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小说的风格演变。

空间批评在融合文化地理学基础上,吸收了文化研究、身份认同、女权主义等后现代理论,呈现出极为复杂的批评形态。

吴庆军在《当代空间批评评析》一文中,将如此广泛,观点包罗万象的文学空间批评,依照人们对空间关注的属性差异进行总结和划分,他的划分具有相当的概括性和一定的合理性。

吴文认为空间批评分为三个阶段∶早期空间的社会属性,中期的文化属性,晚期后现代超空间特征。

早期文学空间批评由于深受列斐弗尔和福柯等人社会批判理论影响,强调空间的社会属性,更加关注社会空间中个体与社会间的各种关系,如压迫与反抗,边缘与中心等,探究文学再现空间背后的社会因素;第二阶段的空间批评吸收文化研究理论,重视对文学空间的文化意义解读,关注现代性造成的空间与文化融合,文化被视为空间批评的根,探究空间如何作为文本的意义系统和指涉系统来表达意识形态、政治信仰以及民族主义和国家关系等[29];后现代超空间特征以詹姆逊提出的“超空间”理论为基础,超空间不是一个真实的空间,它摒弃了传统空间厚重的历史感和时间感,“是一个充斥着幻影和模拟的空间,一个纯粹直接和表面的空间”[30],它体现了后现代文化的主要特征,后现代文学文本的异质性和碎片化具有超空间特征。

二十世纪以来,由于人们对空间观念的认识变化,文学空间也经历了从空间形式到文本指涉层面的再现空间研究,从关注文本形式美学到凸显文本文化社会意义的历程,对文学空间的关注日益成为当前文学理论话语的主流。

但文学空间研究仍有诸多问题需要解决,诸如对“文学空间”究竟是什么,在哪个层面界定以及如何界定,其分类标准是怎样的等关键问题有待进一步深入思考;正处于建构期的文学空间理论,由于吸收了众多社会空间理论思想,文学空间理论话语和体系庞杂凌乱,较难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性和操作性;空间批评实践虽有可喜成果,但依然处于探索阶段,且存在过于关注文本指涉层面文化社会意识形态分析而忽视文本审美特征。

尤其国内,富于独创性的批评和理论成果更是凤毛麟角。

文学空间研究还有许多路要走,诸多问题亟待人们解决和深思。

参考文献:
[1]、[21][法]米歇尔·福柯.《不同空间的征文和上下文》转引自.包亚明主编《后现代性与地理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1:18-28。

[2]、[6][美]约瑟夫·弗兰克等.《现代小说的空间形式》[M]秦林芳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57。

[3]、[4]、[5]《现代小说的空间形式序言》秦林芳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

[7]、[8]Spatial Form in Literature:Toward a General Theory, W.J.T.Mithell,Critical Inquairy,Spring1980.
[9]、[11]程锡麟等人.《叙事理论的空间转向——
—叙事空间理论概述》[J].江西社科,2007.11。

[10][以色列]佐侬,《朝向空间的叙事理论》[J],李森译.江西社科,2009.5。

[12][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陈嘉应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6:50。

[13]吴志平.《空间理论与文学再现》[M]甘肃人民出版社,2008年:31。

[14]、[15]、[16]《巴赫金全集》四卷[M]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274-275。

[17]麦永雄.《当代空间诗学语境:巴赫金理论话语探赜》[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版,2009.9第5期。

[18]、[19][法]亨利·列斐弗尔.《空间:社会产物与使用价值》转引自包亚明主编《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47。

[20]HenriLefebvre,The Production of Space,Blackwell,1997:73.
[22]菲利普·韦格纳.《空间批评的地理、空间、场所与文本性》.转引阎嘉主编《文艺理论精粹读本》[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35。

[23][美]爱德华·索亚.《后现代地理学——
—重申批判社会理论中的空间》[M]周宪许钧主编.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24]参见刘进.《20世纪中后期以来的西方空间理论与文学观念》[J]文艺理论研究.2007年第6期。

[25][英]迈克·克朗.《文化地理学》,转引陆扬《空间理论和文学空间》[J]外国文学研究.2004年第4期。

[26][法]皮埃尔·布尔迪厄.《文学场及知识分子的功能》.转引刘进《20世纪中后期以来的西方空间理论语文学观念》[J]文艺理论研究.2007年第6期。

[27]、[28]Novels,maps,modernity:the spatial imagination, 1850-2000,Eric Bulson,p3,p7.New York:Routledge,c2007.
[29]、[30]参见吴庆军.《当代空间批评评析》[J]世界文学批评.2007年2期。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13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