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态度_涵义_成因与研究走向_王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治态度:涵义、成因与研究走向
政治学研究
!王
敏
作者:王敏,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邮编:%#""收稿日期:!"""年#"月#’日
政治态度(()**+*,-#.+*+/01)是一种重要的政治心理现象,由社会政治环境与个人政治社会化过程交织作用而成,它体现了人们看待和反应政治现象的方式。2#3这一概念由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首先提出,他认为,政治态度是由政治认知、政治情感与政治行为倾向共同组成的一种心理或生理组织,用以引导或影响个人对有关政治目
标、政治情境的反应。
2!3
此后,随着行为主义政治学的逐渐兴起,政治科学家试图通过采访和调查的方法来识别、分析、度量政治态度,把它作为解释政治行为的一种工具,政治态度的研究随之在西方取得了较大进展。
政治态度的概念与特征
政治态度的定义源于社会心理学。在社会心理学家看来,态度是一种建构性的概念结构,只能透过相关的行动或语言反应才能测量;它由认知、情感与行为倾向三种成分组成,具有一定的结构。这三种成分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当认知因素与情感因素协调时,态度较稳定,反之,就不稳定,甚至发生重组现象;态度具有稳定性,能持续一定时间不发生改变,但这种稳定性是相对的,往往随时间的推移
关键词:政治态度涵义
成
因
研究走向
内容提要:政治态度是重要的政治心理现象,它体现了人们看待和反应政治现象的方式,是政治科学家解释政治行为的一种工具。政治态度作为政治人对政治目标与政治情境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具有内隐性、习得性、整合性、持久性、中介性等特征,包含政治功效感、公民责任感、政治信任感、政治疏离感等类型,其形成和变化的原因相当复杂。〔中图分类号〕4"&5〔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2!""#3"#6""#"6"7
和环境的变化而改变。态度的主要功能是将目标简化、概括化,以引导或影响个人对目标与情境的反应一致化。
受社会心理学的启发,政治科学家从不同角度对政治态度进行了界定。有的学者偏重政治态度的组成因素,如阿尔蒙德和维巴将政治态度视为个人对政治系统、系统中各种角色、角色承担者、政治系统中的自我角色以及政治系统中的输入与输出的认知、情感与行为倾向。%&’有的学者强调政治态度的特征与功能,如斯通把政治态度定义为“一个信念组织”;“是一种持久的,”而非“短暂的倾向”。“尽管态度是能够改变的,但是还是反映了一个人的长期特性”;“当态度产生后,它就会促使它的持有者按照某种方式对态度对象采取行动,”%(’还有的学者则兼顾政治态度的组成因素、特征与功能,如雷诺兹将其规定为对政治人物、政治理想、政治目标的倾向,包括政治认知、政治情感与政治行为倾向三种要素。%)’综合以上分析,我们把政治态度的定义表述为:政治态度是指政治人对政治目标与政治情境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其中,政治目标包括整个政治系统、政治系统中的各种角色、角色承担者、政治系统中的自我角色、政治规制(*+,-.-/0,123-42)和政治系统中的输入与输出。政治情境则指特定时空的政治状况。政治认知是个体根据对政治目标与政治情境外在特征的认识,推测与判断其内在属性的过程。政治情感是对政治目标与政治情境的喜好、评价与反应,这种反应依据认知或通过把政治目标与政治情景简化而以喜好与否的方式出现。政治行为倾向则指在特定政治环境之下,为达到政治目标而准备采取行动的倾向。
如何理解政治态度这种政治心理现象呢?
首先,政治态度的对象是政治现象。政治态度作为一种心理反应倾向、一种特殊的心理过程,既同其他心理过程类似,又与其他心理过程不同,它具有反应的倾向性,指涉的对象是政治现象,这种政治现象既包括政治目标,也包括政治情境。
其次,政治态度是一种综合性的心理过程,是在其他政治心理过程互动的基础上共同作用的结果,具有一定的结构。这些心理过程包括政治认知、政治情感和政治动机各种心理过程。因此,政治态度作为政治行为倾向,包含了不同的内容,如有以认知和情感为主要内容的价值倾向,也有以动机和情绪为主要内容的动机倾向。
再次,政治态度是一种较一贯、较固定的心理反应倾向。作为后天习得的一种心理现象,政治态度一旦形成,就将持续一定的时间。但政治态度不是本能的、生来就有的。因此,政治态度的一贯性与稳定性是相对而言的,也有可能发生变化。
最后,政治态度是态度主体与客体交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的,没有这种联系与作用,不会产生政治态度,没有态度客体与对象,也不会出现心理反映倾向。政治态度作为个体对政治现象的反应,是个体植根于政治经验之中的内在心理状态。
作为一种重要的政治心理现象,政治态度具有以下几种特性。
#、内隐性。政治态度主要是一个内在的心理过程,是决定政治行为的潜在动因。人们通常把个人的政治意见、政治行为看作是他的政治态度,实际上并非如此。政治态度可以有外在的表现,如平时看到的用言辞来表态以及某个具体的行为。但态度不一定都以外显行为显示出来。因为多数政治行为都可以分为内隐的准备阶段和外显的表达阶段。政治态度则是一种准备的倾向和阶段,它是一种建构概念,不能直接观察,只能通过个人外显政治行为或政治意见来衡量。
!、习得性。政治态度是后天习得的一种政治心理现象,是政治社会化的结果。儿童在政治社会化的过程中接受政治文化教化,学习政治知识、政治技能,内化政治规范,逐步形成和发展了他的政治态度。政治态度本身所包含的内容及其变化充分体现了态度的政治性、社会性。
&、整合性。政治态度在其他心理过程的基础上形成,是对其他心理过程的整合。无论认知,还是情感,抑或动机,在政治态度这一心理过程中是作为整体起作用的,是整体性心理活动。因此,政治心理活动表现为一定的政治态度时,已经不是某一种政治心理过程的表现,而是整个政治心理过程的具体体现。
(、持久性。政治态度一经形成,便会持续一定时间,成为个性的一部分。而且政治态度具有一定的抗变性,形成之后不易改变。
)、中介性。政治态度作为一种整合性的心理过程是政治行为的准备阶段,能促使政治行为与政治心理过程吻合。因此,政治态度是决定人的行为的潜在动因,对人的政治行为起着准备作用,是个体的政治心理与外部政治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政治态度是政治行为的准备或潜在政治行为。当然,它们之间并非一一对应,政治态度转化为政治行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政治态度的主要类型
政治态度作为个体依据自己的政治观念体系对政治现象产生的一种评价性的肯定或否定的内部反映倾向,它有哪些类型呢?从行为主义政治学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