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总复习下人教版(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 持 阶 段
对抗日根据地集中 主力进攻;“扫荡、 清乡、蚕食”
对中共:积极反共(皖南事变) 对日本:消极抗日,正面战场恶化 (枣宜会战、豫湘桂战役) 对国统区:独裁统治,经济掠夺
军事:百团大战;反扫荡
政治:“三三制”原则
中共坚持抗战;根据地
面临严重困难
巩固根据 地措施
经济: 新的土地政策
开展大生产运动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片面抗战路线
国共两党再合 作,抗日民族 统一战线建立
红军和游击队改编 为八路军、新四军
正面战场 敌后战场
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标志)
全面抗战路线
加强对沦陷区的统治和掠夺:经济掠夺;奴化教育
对国民政府政 治诱降为主, 军事进攻为辅 汪精卫投敌叛国, 汪伪政权建立 国民党政策 转向反动
日本 侵略 活动
1946、6---1949、4,全面内战爆发: 国民党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中共战略防御)~ ~ 中共战略反攻~ ~中共战略决战~ ~中共战略胜利 (北平谈判、渡江战役)
(二)中国共产党为建立新民主主义国家进 行的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斗争 粉粹国民党 进行战 争取和 全面进攻和 平民主 略反攻 重点进攻 新民主主义 革命取得胜 利 渡江战役 解放南京 进行战 略决战
中国近现代史〔下〕
第一章
国共十年对峙( 1927—1937)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贯穿的两条红线:一是国共两党合作走向对抗,开始了 长达十年的对峙;二是日本扩大对中国的侵略。 阶段特征:国共两党对峙
1)由国民党新军阀取代北洋旧军阀的统治,建立起一党专政 2)中共:从参加革命到独立领导革命。 从右倾转向“左”倾,从幼稚走向成熟。 革命中心从城市转入农村,革命区域从南方转到北方。 从走俄国人的路到走自己的路 。 3)主要矛盾:由阶级矛盾为主变为以民族矛盾为主(1935)
三 种 力 量
抗日民族统一 战线的初步 形成
国民党
第四、五次 反革命围剿 1932.2 1933.10
西安事变 1936.12
第二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贯穿的一条红线:日本全面侵华,国共两党 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取得抗日战争伟大 胜利。
最主要矛盾(中日民族矛盾) 基本特征(全民族的抗日战争)
日 本 全 面 侵 华
改变侵华 战略方针
引起国民党 内部变化
相 持 阶 段
对抗日根据地集中 主力进攻;“扫荡、 清乡、蚕食”
对中共:积极反共(皖南事变) 对日本:消极抗日,正面战场恶化 (枣宜会战、豫湘桂战役) 对国统区:独裁统治,经济掠夺
军事:百团大战;反扫荡
政治:“三三制”原则
中共坚持抗战;根据地
面临严重困难
巩固根据 地措施
一对矛盾:中日矛盾
中 共——全面抗战路线 两条路线: 国民党——片面抗战路线 中 共:敌后战场 两个战场: 国民党:正面战场 战略防御阶段(1937、7——1938、10) 三个阶段:战略相持阶段(1938、10——1945、8) 国民党政府 三个政权:日扶植的傀儡政权 伪满洲国 汪伪政权 中共陕甘宁边区政府
战略反攻阶段(1945、8——1945、9、2
战争爆发:1937、7、7卢沟桥事变 徐州会战(台儿庄、临沂)
③进攻徐州
广州武汉 会战
广州
日军
①发动“八一三”事变 淞沪会战 攻占上海 ②进攻山西太原
南京大屠杀 ④攻占武汉
统一 战线 建立 和抗 战防 御阶 段
太原会战(平型关)
国民党政府发表自 卫宣言,表示抗战 红军和游击队改编 为八路军、新四军
片面抗战路线
国共两党再合 作,抗日民族 统一战线建立
正面战场 敌后战场
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标志)
全面抗战路线
加强对沦陷区的统治和掠夺:经济掠夺;奴化教育
对国民政府政 治诱降为主, 军事进攻为辅 汪精卫投敌叛国, 汪伪政权建立 国民党政策 转向反动
日本 侵略 活动
改变侵华 战略方针
引起国民党 内部变化
国民政府 正面战场
日本企图 速战速决
国民政府政 策转向反动
正面战 场恶化 沦陷区殖 民统治
中共 七大
抢夺胜 利果实 日本 投降
大反 攻
日本改 变方针
中共支 持抗战
抗战 胜利
中共开辟 敌后战场
1、国共两党以合作为基础,以抗日民族统一战
线为形式进行了全面的全民族抗战。
2、中国的抗战既是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世界反 法西斯战争的组成部分。 3、抗战中的两个战场,两条路线。 4、抗战史,中共的中流砥柱作用 5、以弱克强,反帝斗争第一次完全胜利
4)国共关系:由对抗走向合作
5)美日关系:由绥靖到遏制
共产党
主 要 矛 盾 日本 阶 级 矛 盾
工农武装割据 1927—1931 民 族 矛 九一八事变 盾 开 1931 始 上 升 三次反革 命围剿 1930— 1931
红军的长征 倡导建立抗日 1934.10/193 民族统一战线八/ 5.10/1936.10瓦/论/一/西 主 要 矛 盾 华北事变: 1935 民 族 矛 盾
经济: 新的土地政策
开展大生产运动
思想:开展整风运动
欧洲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发展;日军在太平洋战争节节败退
反 攻 和 胜 利
背景
中国敌后战场开始局部反攻;中共“七大”召开 国统区民主运动高涨
进程
意义
第三章
人民解放战争
贯穿的一条红线:中共领导中国人民争取“和平民主” “和平建国”的斗争,推翻国民党反动政权 最主要矛盾是中国人民同美蒋反动政权的阶级矛盾 最主要特征就是人民解放战争,中共领导革命胜利 1945---1946,抗日战争到国内战争的过渡时期: 重庆谈判~ ~ 政治协商会议~ ~ 国民党“制宪国大”
战略反攻阶段(1945、8——1945、9、2)
战争爆发:1937、7、7卢沟桥事变 徐州会战(台儿庄、临沂)
③进攻徐州
广州武汉 会战
广州
日军
①发动“八一三”事变 淞沪会战 攻占上海 ②进攻山西太原
南京大屠杀 ④攻占武汉
统一 战线 建立 和抗 战防 御阶 段
太原会战(平型关)
国民党政府发表自 卫宣言,表示抗战
思想:开展整风运动
欧洲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发展;日军在太平洋战争节节败退
反 攻 和 胜 利
背景
中国敌后战场开始局部反攻;中共“七大”召开 国统区民主运动高涨
进程
意义
一对矛盾:中日矛盾
中 共——全面抗战路线 两条路线: 国民党——片面抗战路线 中 共:敌后战场 两个战场: 国民党:正面战场 战略防御阶段(1937、7——1938、10) 三个阶段:战略相持阶段(1938、10——1945、8) 国民党政府 三个政权:日扶植的傀儡政权 伪满洲国 汪伪政权 中共陕甘宁边区政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